(内蒙古根河市群众艺术馆 022350)
关小云 (大兴安岭地区塔河县委统战部 165023)
《鄂伦春族文学研究》在王丙珍教授的黑龙江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的基础上,获得牡丹江师范学院学术专著重点资助项目,由北方文艺出版社于2018年11月出版。作者深入地研究鄂伦春族文化中的生态审美意识,建构并弘扬鄂伦春族生态审美文化体系。此书融合哲学、文学、美学、宗教学、民族学、民俗学、人类学等学科理论,以北方地域环境为家园、以萨满信仰为核心、以狩猎文化为根基、以日常生活为内容、以民间文艺为载体研究鄂伦春族文化的生态审美意识。
此书致力于弘扬鄂伦春族审美文化彰显的鄂伦春民族精神。第一章阐述鄂伦春族文化生成的历史语境,重点论述了不同主体评价的鄂伦春族精神。鄂伦春族的民族精神源于特定的历史地理条件、狩猎经济、宗教信仰、神话传说、民间故事和民间工艺中。结合中国现当代史和鄂伦春人的三次历史性跨越,作者阐释鄂伦春民族精神是“鄂伦春族赖以生存、生活和发展的精神支柱与动力,是维系、协调、凝聚鄂伦春族内部关系的精神纽带,是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的基石。”其主要内涵有抗击严寒、勇敢向善、热爱生命、感恩回报、知足常乐、敢做敢为、自我牺牲、自强不息等。鄂伦春族的民族精神可以增强鄂伦春人的审美情感和文化纽带,促进鄂伦春人的民族认同感和精神归属感,缓解民族日益增强的依赖性和渴望自立富强的心理矛盾。
《鄂伦春族审美文化研究》传承鄂伦春民族精神,基于推动民族经济和生态文化共存发展的需要,帮助鄂伦春人在急遽的社会转型期找到灵魂和精神的归宿,强化鄂伦春人的民族身份和地域文化认同。鄂伦春族审美文化通过民族语言得以达成,“在现代化的意识形态和强势的全球媒体力量使得全世界都臣服于一种文化同质性的情况下,语言,作为文化的最直接表现,就成了文化抗拒的战壕、自我控制的最后堡垒,以及可确认的意义的避难所。”从此种意义上说,通过语言凝结成的民族精神就是民族审美文化的归宿,因此,鄂伦春族审美文化对人类的生存启示在于:人类不仅要珍爱生态环境,而且要呵护民族的精神家园。
作者致力于生态美学方向的研究,其理论源于鄂伦春族信仰、文学和艺术中的生态审美意识。不同民族的审美意识的基础、构成和倾向不尽相同,因为“每一个社会文化环境都是一个文本的环境,这里‘文本’(来自拉丁词根)意味着将语言编织进各式作品当中,这作品可能是口头的、书面的或者二者兼有的。”由此,鄂伦春族所依存的生态环境就有了文化的意义。鄂伦春族的生态审美意识是建构在生态保护意识和生命意识之中的自由意识。
在全球化生态危机的语境中,生态美学研究正在逐步兴起,本书关注鄂伦春族文化中的生态审美意识,为缓解与消除生态危机提供理论支撑。鄂伦春族重视生态系统的整体性和谐稳定,鄂伦春族文化属于原生态文化,“原生态文化首先就是生态化、大众化、日常生活化、民族化、本土化与地域化。”本书引用动物传说、地方风物故事和远古神话,并以此为径解读鄂伦春人的有限猎取的生产道德观、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价值观及敬畏生命、贵生重命的生态伦理观,“现实的问题是,虽然鄂伦春族自身拥有深厚的审美文化积淀,承载着民族审美意识,但缺乏系统的生命呵护与培养,就可能导致其与文化生态环境一样无声无息地消逝。”作为狩猎民族的鄂伦春族用信仰和禁忌维系人与自然的平等、友好与依赖的关系。其中,更多的则是人对自然的依赖。
难能可贵的是,本书的第二章全面论述鄂伦春族宗教信仰的美学意蕴,并通过对话鄂伦春族萨满关扣妮,界定鄂伦春族萨满教的本质,反思狩猎文化与生态文化的依存关系,利于读者把握鄂伦春族以生态文化为依托的鄂伦春族文化之根脉。作者恪守鄂伦春族文化中呈现的宗教信仰,通过解读鄂伦春族萨满神话,揭示鄂伦春人记忆深处的生态思想,描绘一种视万物的尊严和自由为第一位的宗教观,呼唤一种儒家文化所缺乏的生命极致之美,厘清文化的生态审美价值在人类精神发展过程中的恒定因素,因为鄂伦春人就是用生态思想承载文化认同与审美意识。
本著作从生态思想和审美意识两个维度将鄂伦春族文化置于日常生活之中,在民族语言、姓氏起源、取名习俗、衣食住行、社交礼仪与伦理道德、宗教信仰中阐释鄂伦春族文化中的生态美学思想,正是通过口口相传的诗性想象,人在自然环境中才能自由自在地生活,“‘自由’已经不是传统的感性与理性对立中的自由融合,而是人在世界中的自由审美的生存。”正是这种“自由”促生了鄂伦春人的审美意识,反过来说,鄂伦春人的审美意识又强化了生存的“自由”,“只有当他在审美状态中把世界置于自身之外或观赏世界时,他的人格性才与世界分开,对他来说才出现世界,因为他不再与世界有同一关系。观赏(反思)是人对人周围宇宙的第一种自由关系。”反之,生态环境促生人类的感觉系统,人类就会想方设法表达内心的感受。
此书至始至终地贯穿诸多口述文学的第一手资料,对没有文字的鄂伦春族而言,口口相传至今的民间文学具有历史、认知、教育、审美、记忆等多元文化功能。鄂伦春族口述文学是活态的文化,融合在生态文化与日常生活中,口述者普遍年龄较高且少有后继者。作者结合田野调研之主位和客位的方法,既有单一文化类型的深入研究,又在跨文化认同中展开跨学科的阐释;在观察、访谈、生活体验、感悟的基础上,在生命与生命的交流与追逐中传播鄂伦春族文学所承载的审美意象、审美情感和净化功能,“鄂伦春族文学就是在彰显其与生态环境的亲密关系的过程中,弘扬狩猎民族‘边缘’或‘地域’文学的生态意义与价值。”此书的不足主要在于两个层面,其一是采录的口述文学材料虽然珍贵,尚缺少全方位地与满-通古斯语族其他民族口述文学作品的比较,未能全面地彰显其当代的审美意义与生态价值;其二是在系统地阐述宗教信仰、日常生活与民间工艺之后,应增加一章阐释鄂伦春族审美文化当下的意义与价值。
生态审美文化研究本身基于爱护人类、保护自然、传播文化的理念,研究主体即传承主体。作者以传承民族生态文化为己任,挖掘鄂伦春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所蕴含的民族精神,这也是鄂伦春族美学思想的根基,体现鄂伦春族文化的审美品格,彰显鄂伦春人以生命为美的审美取向及以勇敢、豁达、豪放与刚毅为美的美学风格。在生态全球化语境中,鄂伦春族审美文化需要不同主体的阅读和阐释,在跨文化认同中使各民族文化达成自我与他者之间的对话。唯此,方能使鄂伦春族审美文化在多层级、多方位的文化交流中彰显生态文化的本色和使命。同时,祝愿鄂伦春族文化的美学之花成为中华民族文化百花园中靓丽的一朵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