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地理视角下的文本空间

2021-01-26 05:46刘岩
社会科学研究 2021年1期
关键词:流变文学批评意义

〔摘要〕 文化地理学旨在考察不同地理环境与文化传统之间的互动关系,这一视角丰富了文学批评中的文本空间及其意义:一方面,自然地理不仅仅作为人物活动的场景,而且景观本身也成为可以阐释的文本,蕴含了集形态、表征和意义为一体的文化政治命题;另一方面,文学在世界不同地理区域的传播会产生形态和内容上的流变,使同一文学流派在不同区域的文学作品中获得了独特的呈现方式。关注文化地理视角下的文本空间,将有助于体察文艺作品与人类社会和群体生活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拓宽文艺批评的材料来源和分析范围,从而更有效地洞悉文艺作品的意义生产机制和流变轨迹。

〔关键词〕 文化地理;文本空间;文学批评;意义;流变

〔中图分类号〕I0-05〔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0-4769(2021)01-0069-05

〔作者简介〕刘岩,广东外语外贸大学英语语言文化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外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兼职研究员,广东广州 510420。

外国文学研究中的文化地理学视角是在空间理论和地理批评的双重合力作用下形成的,它关注的学术议题集中围绕人与自然环境之间的相互影响而展开,针对文本中可见的空间与地方,分析文本与其外在世界之间的关系问题。①人类文明总是在与环境不断协商的过程中得以发展的:一方面,自然地理在一定程度上决定并影响了人类的生活形态和文化习俗;另一方面,人类为求发展而对自然地理不断实施改造。这相辅相成的两个方面伴随人类文明发展进程。因此,人与环境既相互依存又相互改变的张力也成为许多文学作品的主题。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可以为上述张力提供更完整的解释,同时也有助于人们通过研究不同空间和地方对于人的形塑力量,思考自然与文化之间的复杂关系。

西方批评理论中对于空间问题的洞察主要来自米歇尔·福柯(Michel Foucault),他对边沁(Jeremy Bentham)提出的全景敞视空间(Panopticon)所擁有的规训作用做了一系列论述,其核心理念促使后来的空间理论家从不同角度持续关注空间中的各种权力关系问题。如:亨利·列斐伏尔(Henri Lefebvre)在其著作《空间的生产》(The Production of Space)中,就探讨了空间与日常生活实践之间的关系;大卫·哈维(David Harvey)从政治经济学角度出发对全球资本主义造成的地区不平衡现象做出了分析;爱德华·W. 苏贾(Edward W. Soja)则提出要在空间性-历史性-社会性的三维辩证关系中考察人与所处空间的关系问题。②与苏贾关注的洛杉矶有所不同,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著作中的巴黎所揭示的是现代都市空间对人的心理和行为产生的影响;米歇尔·德·塞托(Michel de Certeau)则以纽约为例,分析现代人在都市的漫步中所体验到的疏离和陌生感。③上述空间理论家对于空间不同功能所做的分析对文学批评产生了重要影响,大多针对文学作品中空间问题的研究均落脚在“权力”这个关键词,着力审视空间形态对人的行为和心理的规约作用。但随着“地理批评”(geocriticism)的兴起,空间的内涵不再局限于人类建造的现代化都市空间,而拓展到以“地方”(place)来命名的地理环境。以伯特兰·维斯法尔(Bertrand Westphal)和小罗伯特·T. 塔里(Robert T. Tally, Jr.)等为代表的地理批评家,看到了真实的自然地理在进入文艺作品转变为想象的、虚构的、表征的地理过程中所发生的变化④,这一视角为文艺批评带来的启示是:作家或艺术家在描写、再现某一具体地理环境时,将自己原本对所熟悉的自然环境的感知进行了艺术再创造,因此,分析文本中的地理环境,“在物质空间中理解文本,历史地看待地理位置,并同时关注不同空间如何反映、生产和抵抗不同权力形态”⑤,就能够更好地把握文本的意义。

如果集中研究自然环境如何塑造了文化形态并影响了人的生存状况和人与人之间的交往形式,那么,这一关注点成为地理批评中被称为“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和“人文地理学”(human geography)的分支领域。在文学批评中,文化地理学的视角将人物的活动与物质世界联系在一起,通过分析作品中对自然环境、城市建筑和城市空间的描写,观察人物在不同地理环境和不同空间中的移动,从而体察人与物质世界之间的相互作用,研究有关“分配、生活方式、意义体系、生活实践以及权力”等议题。⑥进入21世纪,文化地理学在理论建树和批评实践上均有突破性进展,理论工具书包括:《文化地理学手册》(Handbook of Cultural Geography)、《文化地理学指南》(A Compan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文化地理学:核心概念批评辞典》(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Dictionary of Key Concepts)、《文化地理学读本》(The Cultural Geography Reader)和《文化地理学导论》(Cultural Geographies: An Introduction)等⑦;方法论著作包括:《如何做文化地理学》(Doing Cultural Geography)、《实践中的文化地理学》(Cultural Geography in Practice)和《理解文化地理学》(Understanding Cultural Geography)等⑧;在文学研究领域,重要的学术成果包括《创造、迁徙及征服:古代英国文学中的想象地理学与空间感知》(Creation, Migration, and Conquest: Imaginary Geography and Sense of Space in Old English Literature)、《早期现代戏剧的文化地理:1620—1650》(The Cultural Geography of Early Modern Drama: 1620—1650)、《文学、地理与地方的后现代诗学》(Literature, Geography, and the Postmodern Poetics of Place)以及《文学与地理:历史进程中的空间书写》(Literature and Geography: The Writing of Space Throughout History)和《劳特里奇文学与空间手册》(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Literature and Space)等。⑨

早期的文化地理学仅仅停留在分析自然地理环境对文化的塑造和影响,以美国加州大学伯克利分校教授卡尔·索尔(Carl Sauer)为代表的伯克利学派,早在1920年代就曾提出“文化景观”(cultural landscape)的概念,用来描述文化如何在自然环境中培育而成,强调人对于环境的改造作用。⑩但自1980年代以来,文化地理学者运用跨学科的研究视角,对人与自然的关系做出了新的考察,尤其重新审视了人在自然中的定位。他们发展了经典马克思主义对于资本主义运作机制所持的唯物史观,更着力揭示“观念、知识和社会实践在日常生活领域如何生产、如何延续、如何流通”。B11在这一思路指引下,文本的边界得以拓展,文艺研究的对象不再仅仅是传统的、以文字形式展现并在纸质媒介上印刷的作品,还包括了流行文化在内的多媒介形式;文艺批评使用的材料也不再仅仅是文艺作品以及相关文学史线索,还可以包括非正式出版物、作家访谈、日记、创作笔记、民族志、地方志、文化史、移民史等相关材料,甚至可以征引包括政治经济学、政治哲学、地理学、符号学、人类学、媒介学在内的多学科方法论资源。由于文化地理学关注的是“人们的观念和想象与变化中的物质世界之间的联系”B12,是“社会群体与自然景观的相处方式以及人们建构地方和空间的方式”B13,因此,意义的生产、表征、传播、流变、接受及其背后的权力机制,成为文化地理学重点阐发的焦点问题。其中,人们对于景观的认知以及文艺批评中对于景观的研究最为典型。景观原本指与人的世界相对的自然界,包括山川河流在内的所有自然地貌B14,但在研究者眼中,景观不再仅仅是物质和地理意义的客观现实,不再仅仅作为人类活动的背景而存在,而成为充满政治角力的风景政治,被普遍理解为“由社会建构,是饱受意识形态影响的‘观看方式的产物”。B15这不仅体现在景观本身携带着人类活动的印记,更为重要的是,景观被谁观看、被谁书写、如何表征及其与人类活动的互动、互识,皆无法摆脱意识形态的烙印。“作为表征方式,景观也是意识形态:它是某种具体的观看方式,这意味着:景观不仅仅是陆地的风貌,而且也是人观看陆地的方式。”B16文化地理学者通常把景观视为集形态、表征和意义为一体的三维概念B17,其背后蕴含着复杂的文化政治命题。

在某种意义上讲,景观即文本,这主要可以从两个维度加以考量:其一,文艺作品常常会再现物质意义上的风景;其二,物质意义上的风景本身可以被视为文本来阅读和阐释。B18作为文艺作品内容的风景,曾经仅仅被当作人类活动的背景,但文化地理学者让我们把注意力放在自然风景与未能明显呈现的人类活动之间的关联上,从而观察到风景蕴含的符号价值和观念。康斯太勃尔(John Constable)的著名画作《干草车》(“The Hay Wain”)被用来作为例证,支持景观在上述两个维度的文本性B19:其一,画面近景中的马车、溪水,中景中的农舍、磨坊、树木,远景中的树林、草地、白云,以及赶着马车的农夫和望着他们的小狗,共同构成了这幅英国乡村常见的景致。但我们不能简单认为上述风景中的元素是客观现实,还应审视这些元素与生活在此的人之间的关系,询问如下问题:为什么艺术家描绘了这样一个场景?其背后的委托人是谁?画面表现了人们的何种生活方式和文化信仰?B20由此,我们就会看到彼时英国乡村的经济结构和社会组织形态,分析出土地的拥有者以及为其劳作的农民之间的雇佣关系,了解19世纪早期英国乡村的耕种习俗和产业链条,从而把文学艺术中的文本空间延伸至文本外的经济空间、社会空间和文化空间。不仅如此,对于上述关联性要素的综合考察也可以进一步解释这一地理区域的自然条件如何影响并决定了英国浪漫主义的表达,继而在地域、地理、自然以及文学艺术的主题和形式之间建立起了有效联系,在此基础上可以从文学艺术的表征透视其意义生成并确立的轨迹。

自然地理对于文学艺术创作的制约作用,不仅体现在对文本意义的影响,而且还体现在同一文艺思潮在世界不同区域和地理条件下会发生流变,现实主义文学就是一例。源自欧洲的现实主义文学与以英法为代表的资本主义的兴盛有着密切关系,工业革命在促进社会生产的同时也扩大了贫富差距,这使得先前的浪漫主义情怀被现实的冷漠残酷所取代,文学主流也从咏颂自然之美转而关注现实中不同阶层的人的命运。在英国,狄更斯集中描写变化中的伦敦,尤其是生活在此的弱势群体,包括儿童和青少年;萨克雷关注的则是社会众生相,以嘲讽的口吻描绘资本主义带来的物欲追逐。在法国,巴尔扎克和司汤达同样把笔触伸向资本主义体制运作下的被边缘人群,分别以场景群像和人物内心描写的方式呈现出变化之中的法国社会。而当现实主义思潮传到美国,追求再现社会现实的美学理念得以延续,“战后工业革命吸引人们从农场走向城镇,继而走向混乱的城市,城市充满诱惑,但对外来者仍然保持神秘”。B21工业化带来城市化,也带来社会阶层的分化,现实主义文学在这一点上保留了其核心的与社会现实之间的联系。现实主义的主要特征就是“场景的真实以及传统生活中的人物的日常”,读者仿佛透过玻璃窗来观看周围的世界。B22只不过,透过美国的玻璃窗,读者看到的是美国的社会变迁,其中最为重要的是在横跨北美的铁路建成通车之后,美国农民从此“在与自然的斗争中,充当了国家的生产力,但却受到银行家、铁路和‘托拉斯(工业垄断巨头)的盘剥”B23,这样的社会现实生动地反映在弗兰克·诺里斯(Frank Norris)创作的“小麦史诗三部曲”中。与他同时代的德莱塞则集中描写普通人在大都市中的漂泊与沉浮。B24在美国,现实主义文学还发展出了独具特色的类型,即“地方色彩”(local color)或“地方主义”(regionalism):“内战结束之后,地方色彩的小说开始出现,不仅是一个稳定的文学类型,而且也被称之为美国文学中具有高显示度的类型。”B25美国由于地域辽阔,加之其特殊的移民史和边疆史,不同地域的现实也不尽相同,这种差异在文学中得以生动再现:新英格兰地区的弗里曼(Mary E. Wilkins Freeman)和朱厄特(Sarah Orne Jewett),南方作家凯特·肖邦(Kate Chopin)、凯布尔(George Washington Cable)和切斯纳特(Charles Chesnutt),西部作家马克·吐温和哈特(Francis Bret Harte),描写中西部的作家薇拉·凯瑟和加兰(Hamlin Garland)等。B26这些作家記录当地人的讲话方式,描写他们的日常生活,呈现人物在面对变革中的美国社会时所持的不同态度。因此,美国现实主义文学因其特殊的历史和社会现实而与欧洲现实主义呈现出差异,又因其不同地域地理环境的不同而发展出丰富的带有强烈地方色彩的文学,甚至成为美国“内战后数十年文学生产和消费的主导类型”。B27

文學思潮的地理流变不仅具体体现在文本细节以及创作风格,而且还影响了世界范围的文学秩序。在15世纪,欧洲随着地理大发现开始了向全球扩张,其中以1492年哥伦布的美洲探险和1498年达·伽马的亚洲探险为主要标志。在全球性的奴隶贸易和殖民活动中,欧美在世界其他区域陆续复制了一套同质化的生产及管理模式,形成了近代以来的全球产业链和资本权力模式,从而建构了以文明/野蛮二元对立为基本依据的认知方式。由于某些种族拥有理智、理性、技术等文化特征,因此被认为在文明秩序中处于“更高级”的地位,“他们很少承认原住民文化实践和文化传统的深度和复杂性,并且总是在西方等级差异的世界观模式下,将原住民视为‘低级或‘未开化的民族”,这一认知方式“一直维持着文明的欧洲和野蛮的‘新世界之间想象的边界”。B28这一等级文明观的蔓延除确立了种族等级观念之外,还构成了区域内部的文艺共同体现象。例如:卡萨诺瓦的“世界文学”版图完全是以欧洲(甚至是法国)为中心视角构建的,虽然她承认文学在不同区域有差异性表达,但文学史所依靠的归根结底是“世界文学市场上流通的特殊价值”,而这价值的认定则取决于瓦莱里所言的“文化或文明资本”。B29据此,只有那些拥有足够名望的作家创作的作品才具有“经典性”,才使其所归属的民族文学变得“高贵”,从而在这些文本中赋予了“超民族、超历史的文学资本”,构成了某种“文学合法性”。B30在这样的文学版图中,其他民族的文学要想获得认可,就必须比照世界文学史已然确立的文学经典典范。国际性的文艺奖项也极大扩展了文化产品的地理范围,如文学奖项“诺贝尔文学奖”、电影奖项“奥斯卡金像奖”以及音乐奖项“格莱美奖”等,这些都极大地带动了文学艺术及其衍生产品在全球范围内的生产与消费,不断地引发文化出版界、传媒和学术研究的年度热点,与此同时也进一步固化了原有的文艺标准。因此,文学流派在世界不同区域的传播和流变不仅仅是文化交流和融合的结果,也是政治体制和经济模式在全球蔓延之后导致的某种同质化文艺观,这意味着文艺观在世界范围的普及和接受的同时,有可能会忽视因不同地理区域所产生的特殊的文学表达并遮蔽差异性的文化政治诉求。

由于文化地理学旨在“研究人类生活的多样性和差异性,研究人们如何阐释和利用地理空间,即研究与地理环境有关的人文活动,研究这些空间和地点是怎样保留了产生于斯的文化”B31,因此,关注文化地理视角下的文本空间,对外国文学研究有如下启示:其一,考察文艺作品的历史发生学语境,分析某一特定文本如何在具体的地理区域和文化地理环境中产生;其二,聚焦文本内部的空间要素,包括文本情节、人物、场景、形式等艺术手法,分析区域空间如何影响了上述文本空间,并继而决定了文本意义的呈现方式;其三,审视文本中的空间叙述与自然及社会空间之间的关联,分析现实的地理空间转化为文学地理和文学空间的路径;其四,观察文艺形式在跨区域发展进程中的文化地理要素,分析文艺形式的跨国流变及其衍生的文学地理网络;其五,考察文艺作品的互文性与区域文化交流史的对应关系,分析文化交流进程和轨迹对文艺形式和内容产生的影响,从而理解文艺作品在世界范围流传过程中发生的演变及其文化地理成因。概言之,关注文化地理视角下的文本空间,将有助于体察文艺作品与人类社会和人类生活之间互为因果、相互制约的复杂关系,拓宽文艺批评的材料来源和分析范围,从而更有效地洞悉文艺作品的意义生产机制和流变轨迹。

① Robert T. Tally, Jr., “Introduction: The Reassertion of Space in Literary Studies,” in Robert T. Tally, Jr., ed.,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Literature and Space, London: Routledge, 2017, p.3.

② 参见Henri Lefebvre, The Production of Space, trans. Donald NicholsonSmith,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Ltd., 1991; David Harvey, Spaces of Global Capitalism: A Theory of Uneven Geographical Development, London: Verso, 2005; Edward W. Soja, Thirdspace: Journeys to Los Angeles and Other RealandImagined Places,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ers, Inc., 1996, p.10.

③ 参见Walter Benjamin, Charles Baudelaire: A Lyric Poet in the Era of High Capitalism, trans. Harry Zohn, London: Verso Books, 1997; Walter Benjamin, The Writer of Modern Life: Essays on Charles Baudelaire, ed. Michael W. Jennings, trans. Howard Eiland, et al., Cambridge: 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Michel de Certeau, The Practice of Everyday Life, trans. Steven Rendall, Berkeley: University of California Press, 1984, pp.91-110.

④ 参见Bertrand Westphal, Geocriticism: Real and Fictional Space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1; Robert T. Tally, Jr.,ed., Geocritical Explorations: Space, Place, and Mapping in Literary and Cultural Studies,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4.

⑤ Andrew Thacker,“Critical Literary Geography,” in Robert T. Tally, Jr., ed.,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Literature and Space, New York: Routledge, 2017, p.33.

⑥ David Atkinson,et al., “On Cultural and Critical Geographies,” in David Atkinson, et al., eds., 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Dictionary of Key Concepts, London: I. B. Tauris, 2005, pp.vii-viii.

⑦ 參见Kay Anderson, et al, eds., Handbook of 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3; James Duncan, et al., eds., A Companion to Cultural Geography, Malden: Blackwell Publishing Ltd., 2004; David Atkinson, et al., eds., 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Dictionary of Key Concepts, London: I. B. Tauris, 2005; Timothy S. Oakes and Patricia L. Price, The Cultural Geography Reader, New York: Routledge, 2008; John Horton and Peter Kraftl, Cultural Geographies: An Introduction, London: Routledge, 2014.

⑧ 参见Pamela ShurmerSmith, Doing Cultural Geography, London: Sage Publications, 2002; Alison Blunt, et al, eds., Cultural Geography in Practice, London: Edward Arnold (Publishers) Limited, 2003; Jon Andersen, Understanding Cultural Geography: Places and Traces, New York: Routledge, 2010.

⑨ 参见Fabienne L. Michelet, Creation, Migration, and Conquest: Imaginary Geography and Sense of Space in Old English Literature, Oxford: Oxford University Press, 2006; Julie Sanders, The Cultural Geography of Early Modern Drama: 1620-1650,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11; Eric Prieto, Literature, Geography, and the Postmodern Poetics of Place, New York: Palgrave Macmillan, 2012; Emmanuelle Peraldo, ed., Literature and Geography: The Writing of Space Throughout History, Newcastle: Cambridge Scholars Publishing, 2016; Robert T. Tally, Jr., ed., The Routledge Handbook of Literature and Space, New York: Routledge, 2017.

⑩ 参见Carl Sauer, “Cultural Geography,” in William M. Denevan and Kent Mathewson, eds., Carl Sauer on Culture and Landscape: Readings and Commentaries, Baton Rouge: Louisiana State University Press, 2009, pp.136-143.

B11 B15 B28 Chris Gibson and Gordon Waitt, “Cultural Geography,” in Rob Kitchin and Nigel Thrift, eds., International Encyclopedia of Human Geography, vol.II, Oxford: Elsevier, 2009, pp.415,418,413-414.

B12 B13 David Atkinson,et al., “On Cultural and Critical Geographies,” in David Atkinson, et al., eds., Cultural Geography: A Critical Dictionary of Key Concepts, London: I. B. Tauris, 2005, pp.vii,xv.

B14 在广义上讲,“景观”(“landscape”)可以指所有自然景观;但在狭义上讲,它仅仅指陆地景观。文化地理学者常常把景观细分为“陆景”、“海景”(seascape)、“声景”(soundscape)等。

猜你喜欢
流变文学批评意义
“文学批评的理论化与历史化”笔谈
有意义的一天
英国文学批评的历史轨迹探索
想象一部另类文学批评史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数学中“无意义”的意义
留学的意义
浅谈民歌《茉莉花》的流变
霸王别姬:在流变中书写性别
唐宋草书流变与唐宋文化转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