迟熟中粳稻中科盐3号的选育及应用

2021-01-26 13:53:34代金英张桂云赵绍路朱静雯宛柏杰孙一标唐红生严国红朱国永王爱民孙明法
大麦与谷类科学 2020年6期
关键词:武运中科粳稻

代金英,张桂云,刘 凯,赵绍路,朱静雯,宛柏杰,孙一标,唐红生,严国红,朱国永,王爱民,孙明法

(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盐城224002)

迟熟中粳稻是江苏省内应用较广的品种类型,其改良和更新利于保证粮食安全,对促进江苏省的水稻生产具有重要的意义。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多年来一直进行适宜苏中稻区迟播种植的优质、高产、多抗、广适性的中粳稻新品种选育[1-4]。中科盐3号是江苏沿海地区农业科学研究所、江苏大丰华丰种业股份有限公司、中国科学院遗传与发育生物学研究所合作以盐稻8号为母本、武运粳8号为父本配置杂交组合,于2013年育成的高产、多抗、优质迟熟中粳稻新品种。2020年通过江苏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命名,审定编号:苏审稻20200017。

1 中科盐3号选育经过

中科盐3号是采用杂交育种方法育成。2001年夏在江苏盐城(120.15°E、33.5°N)以盐稻8号[6]为母本、武运粳8号为父本进行杂交,获杂交种39粒;2001年冬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109.5°E、18.24°N)种植F1,田间编号01G301,成熟时将F1代种子混收;2002年夏在盐城种植F2,田间编号2GF2265,共700多株,进行单株选择,入选10个单株;后经盐城、三亚8年9代异地选择,2010年夏,本组合株系材料0G5206-5210表现稳定,优势强,各选留1株进所品系鉴定。2011年夏,品系鉴定表现突出。2012年夏,进入所品比试验,综合性状优良;2013年夏,进入所大区比较试验,综合性状优良;2014—2015年,多点品比试验,表现出优质高产多抗等特点。2016年,参加江苏省中熟中粳预备试验,表现较为突出(图1)。

2 中科盐3号产量表现

中科盐3号2017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58.64 kg/667 m2,比对照武运粳27号增产5.07%,居该试验组第5位。2018年继续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早熟组)区域试验,平均产量663.33 kg/667 m2,居该试验组第13位,比对照武运粳27号增产3.14%,12个试验点中11个试点增产。2年区试平均产量660.98 kg/667 m2,比对照武运粳27号增产4.11%。2019年参加江苏省迟熟中粳(早熟组)生产试验,平均产量718.53 kg/667 m2,居该试验组第2位,比对照武运粳27号增产5.68%(表1)。

在参加中间试验的同时,该品种分别在兴化、武进、泰州、盐都、高邮、大丰等地参加了新品种展示示范,其长势清秀,结实率高,熟相好,产量较高,米质优,得到了示范展示单位的好评。

表1 中科盐3号产量表现

3 中科盐3号特征特性

3.1 农艺性状好

中科盐3号在江苏省迟熟中粳(早熟组)区域试验中,全生育期148.8 d,比对照武运粳27号迟0.8 d。中科盐3号株高90.2 cm,苗期叶色淡绿,叶片较挺,苗体较矮,分蘖力较强。成株株型半紧凑,群体整齐度好,成熟期转色好,抗倒性强。谷粒椭圆,长宽比1.8左右,谷壳较薄。一般有效穗数22.6万个/667 m2,每穗总粒数125粒,结实率90.5%,千粒质量26.2 g。该品种群体产量构成因素协调,产量较稳定,适应性广。

3.2 综合抗性佳

2017和2018年江苏省农业科学院植保所对中科盐3号进行了抗病性鉴定,结果如表2所示:穗颈瘟损失率最高级3级,穗颈瘟综合抗性指数4.5,抗性评价为中感(MS);对4个白叶枯病代表菌株KS6-6、浙173、PXO97、JS49-6鉴定结果分别为5级、5级、5级、5级(按9级制分级);条纹叶枯病人工接种鉴定抗病等级为3级(R);感纹枯病(S)[7]。试验示范过程中纹枯病轻,未发生稻曲病。抗倒性强,在区试和生产试验示范过程中,未出现倒伏现象。

3.3 稻米品质优良

中科盐3号米质经农业部食品质量监督检验测试中心(武汉)检测,结果如表3所示。3年的稻米品质平均表现如下:糙米率84.4%,整精米率66.8%,垩白粒率26%,垩白度6.2%,胶稠度65 mm,直链淀粉含量16.2%,长宽比1.8,食味分63。米质等级为普通(垩白度5.5%,比部标三级优质米高0.5百分点)。

表2 中科盐3号的抗性表现

表3 中科盐3号的稻米品质表现

4 中科盐3号栽培技术要点

4.1 适期播种,合理密植

中科盐3号在江苏省苏中地区一般5月上、中旬播种。播种量因播种方式不同而略有差异:湿润育秧的净秧板播量25~30 kg/667 m2,旱育秧的净秧板播量35~40 kg/667 m2,塑盘育秧120~130 g/盘,一般大田用种量3~4 kg/667 m2。中科盐3号一般6月中旬移栽,秧龄控制在30~35 d,栽插密度2万穴/667 m2,基本苗6万~8万株/667 m2;机插秧秧龄18~20 d。

4.2 科学肥水管理

中科盐3号一般施纯氮18~20 kg/667 m2,氮、磷、钾搭配使用,比例为2︰1︰1,基蘖肥与穗肥比例以6︰4为宜。早施分蘖肥(分蘖肥10 kg/667 m2和尿素12.5 kg/667 m2),后期重施保花肥(45%复合肥15 kg/667 m2和尿素17.5 kg/667 m2)。水浆管理上掌握浅水栽插,寸水活棵,薄水分蘖,适当露田,适度搁田,间隙灌溉,干湿交替,强秆壮根,收割前1周断水。

4.3 综合防治病虫害

中科盐3号播种前用药剂浸种,目的是防治恶苗病和干尖线虫病等种传病虫害。秧田期和大田期注意灰飞虱、稻蓟马的防治;中、后期要综合防治纹枯病、螟虫、稻飞虱、稻瘟病等病虫害。8月中旬用24%噻呋酰胺20 g/667 m2和20%三环唑100 g/667 m2防治纹枯病、稻瘟病,8月下旬用30%苯甲丙环唑20 g/667 m2和20%咪鲜胺100 mL/667 m2防治稻曲病、纹枯病、稻瘟病。水稻生长过程中,及时做好水稻病虫害防治工作,保证稻苗正常生长,增穗增产。

猜你喜欢
武运中科粳稻
中科网安
中科网安
中科荣耀
我国双季早粳稻实现“零的突破”
今日农业(2021年15期)2021-10-14 08:20:44
解读粳稻品种南方种植播期
直播水稻不同品种氮、磷吸收利用特性和产量的差异试验小结
豫南粳稻机械化适应品种筛选及利用研究
河南农业(2017年7期)2017-07-25 09:22:05
溧阳市2016年水稻新品种比较试验初报
Questions & Answers
“武运粳31号”在江阴市的引种表现及高产优质栽培技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