盈余管理对财务重述影响的实证研究
——基于审计质量的调节作用

2021-01-26 02:25林志琼喻采平
关键词:盈余管理层财务报表

林志琼,喻采平

(长沙理工大学 经济与管理学院,湖南 长沙 410114)

一、引言

财务报表重述是一个更正错误的过程。也就是说,公司在发现并纠正前期财务报表差错后,向公众重新公布之前已表述的财务报表的行为。据统计发现,美国乃至全球资本市场的上市公司重述财务报表的行为均呈显著增加的趋势,尤其是在我国这种新兴市场国家更为明显。王南南的统计结果显示,2014-2017年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分别有415家、554家、576家和589家,上市公司财务报表重述行为越来越频繁[1]。这种行为意味着先前财务报表的公允性和真实性存在问题,降低了上市公司信息披露的可靠性,使投资者对公司的发展前景产生质疑[2],并会给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后果,更是不利于我国资本市场的平稳健康发展。

在财务重述现象日益频繁的今天,虚假的财务信息会扰乱资本市场的发展秩序以及扭曲资源配置的合理性,而其直接后果是公司的股价下跌、发展受阻。诸多学者将其归咎于企业管理层故意操纵盈余、粉饰报表来掩盖企业发展的真实状况[3]。究其原因,主要是因为管理层为了企业与个人利益最大化,通过控制和调整会计收益信息,向外披露不公允的财务信息,加深了与外部报表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审计是提高企业会计信息质量的有效监督机制,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有效降低信息不对称的影响[4],从而抑制财务重述和盈余管理的发生,提高企业的财务信息质量和商业信誉。故本文将审计质量引入财务重述与盈余管理的研究,以探究审计质量对企业财务重述与盈余管理行为的正向激发作用。

本文以2015-2019年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为研究对象,从不同角度实证检验了财务重述与盈余管理的关系,以及审计质量对财务重述与盈余管理相关方面的影响。本文的贡献主要包括:一是发现现有的文献主要论述了财务重述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关系,本文结合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更易被现代企业管理层采用的背景,研究真实盈余管理对财务重述的影响,拓宽了相关研究范围。二是将审计质量作为调节变量引入财务重述与盈余管理的关系研究,丰富了三者之间的相关研究,对于抑制企业管理层机会主义行为、完善外部监督、提高内部治理水平具有重要作用。

二、文献回顾与假设提出

公司财务报表是有效管理资本市场的基础,也是投资者获取公司财务信息,了解公司经营状况,作出投资决策的重要载体。企业的财务重述行为在一定程度上暗示企业前期发布的财务信息是失真的[5],说明企业无法提供高质量的财务信息。现有文献表明,公司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与财务重述的发生息息相关。Callen等人的研究发现,进行财务重述的公司往往处于利润较低和业绩不佳的时期,表明这些重述公司管理层确实存在机会主义行为和调整盈余的动机[6]。何威风在研究中发现,相对于会计人员的疏忽,财务重述的发生更可能是因为管理层的自利观[7]。Dechow等人认为,管理层的盈余管理是财务重述发生的重要原因[8]。企业管理层的调整盈余行为必然会增加信息的不对称[9],损害投资者的利益。在我国,基于不同盈余管理方式的选择,可以分为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真实活动盈余管理。本文将从这两种不同的盈余管理方式研究盈余管理与财务重述的关系。

(一)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财务重述

应计项目盈余管理是上市公司调整盈余的手段之一,它通过改变会计方法和会计估计以及控制交易时点来增加或减少盈余,从而达到资本市场的标准,获得上市资格和较高的股票发行价格。这种行为只影响企业的利润,并不影响企业的现金流,所以并不会对企业价值产生实质性的影响,但这种虚假的财务信息会打乱企业正常的生产经营节奏,不利于企业的长远发展。在现有的研究中,Richardson认为,发生财务重述的公司往往采用激进的会计政策操纵盈余,具有显著的正向应计和更高的盈余管理水平[10]。韩都灵等人通过实证研究发现,发布重述公告的公司存在明显操控应计项目进行盈余管理的迹象[11]。为此,我们可以合理预期,企业管理层为了实现价值最大化的目标,可能会利用应计盈余管理手段调整盈余,最终造成财务重述的发生。据此,本文提出假设H1:

H1:企业的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与财务重述显著正相关。

(二)真实盈余管理与财务重述

在这两种不同盈余管理方式中,企业往往依据面临的法律法规和会计政策进行选择。近年来,随着相关法律规范和会计准则的完善以及监管机构监督力度的加大,企业应计项目盈余管理的潜在风险加大,操纵空间缩小[12],从而更多转向真实活动盈余管理[13]。与应计项目盈余管理不同,进行真实盈余管理活动的企业一般是通过价格折让、减少操纵费用、增产、处置资产和回购股票等具体手段来管理公司盈余[14],很难将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与正常的生产经营活动区分开来[15],具有很强的隐蔽性。真实盈余管理活动以其“低成本”和不易被审计师与监管机构发现的特质成为公司管理盈余的较佳选择[16]。据此,本文提出假设H2:

H2:企业的真实活动盈余管理与财务重述显著正相关。

(三)财务重述、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

企业更愿意向投资者披露有利的财务信息而非不利的财务信息。在高额利润的诱导下,企业管理层不可能将不利的财务信息真实披露出来,因此增加了信息的不对称。所以,必须实施外部监督措施,督促企业管理层高效且真实地披露财务信息。独立审计作为一种有效的外部监督手段,能够提供有价值的审计报告,真实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对高级管理人员来说,严格的审计会增加其机会主义行为的潜在成本,减少其自利行为[17],使其在工作中公允地披露财务信息。在这一过程中,受到监督的高级管理人员不仅会减少盈余操纵改善盈余质量[18],也会对财务重述施以积极影响。那么,高质量的审计能否发挥积极的调节作用,使盈余管理对财务重述的加剧作用得到一定的缓解呢?

独立的外部审计能够在多大程度上直接或间接影响企业管理层的盈余操纵行为呢?已有研究表明,高质量的独立外部审计能够抑制管理层的盈余管理行为[19],降低企业的盈余管理程度,并且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替代企业的内部控制[20],审计质量的提高必然伴随着内部控制监督功能的弱化。在这种情况下,审计质量越高,表明企业的外部监督能力越强[21],相应地,管理层的操纵空间缩小,盈余动机也随之降低,此时更倾向于披露真实的财务报表,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随之减小。据此,本文提出假设H3:

H3:审计质量对财务重述与应计盈余管理的关系具有反向调节作用。

三、研究设计

(一)研究样本与数据来源

本文以2015-2019年我国沪深两市A股上市公司连续四年的数据为研究对象,并将所得样本数据依次进行了如下筛选:剔除金融保险类上市公司;剔除ST、PT类的上市公司;剔除数据不全及异常的上市公司;剔除进行季度和半年度财务重述的公司。经过剔除,本文最终得到了8 201个样本观测值。此外,为了消除异常值的影响,本文在后续实证分析中将所有的连续变量在上下1%水平上进行了缩尾处理。

本文所使用的主要数据来自国泰安(CSMAR)数据库,财务重述数据取自迪博(DIB)控制和风险管理数据库以及巨潮资讯网站。

(二)变量定义与模型设定

1.盈余管理的计量方法

随着国内外学者对盈余管理的深入研究,Dechow等学者发现,基本Jones模型并没有考虑企业的非现金收入,即未考虑企业的应收账款,这使得非操控利润被高估,据此提出了修正Jones模型来弥补这些缺陷。因此,本文采用修正的Jones模型来估计可操纵的应计项目作为衡量应计盈余管理的指标。

模型(1):

模型(2):

如模型(1)所示,TAi,t为公司i第t期的总的应计利润,Ai,t-1为公司i的滞后一期资产总额,ΔREVi,t为公司i第t期的主营业务收入增量,ΔRECi,t为公司i第t期的增量,PETi,t为公司i第t期的固定资产原值。首先利用模型(1)分年度、行业回归,得出回归系数,再将回归系数带入模型(2)得出可操纵性应计利润。由于其结果有正负之分,本文以其绝对值作为衡量应计盈余管理的指标,即绝对值越大,企业通过财务和非财务手段管理盈余的活动越多。

2.真实盈余管理

本文仿照Roy chowdhury和Cohen等学者的理论,利用三个操控指标来衡量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活动。首先通过折价、信用条件和赊销等手段放宽销售条件、扩大销售操控,通常用异常经营活动现金流(R_CFO)来衡量;其次通过缩减销售、广告和研发支出等进行费用操控,一般用异常费用(R_PROD)来衡量;最后通过扩大生产规模,发挥规模效应提高效率降低成本等手段的生产操控,生产操控的衡量指标是异常产品(R_DISEXP)。本文首先用下列三个线性回归模型估算出正常的现金流量、产品成本和费用值。

模型(3)——现金流量模型:

如模型(3)所示,CFOi,t为公司i的第t期正常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Ai,t-1为公司i的滞后一期期末总资产,SALESi,t表示公司i第t期的销售收入,ΔSALESi,t为公司i第t期与第(t-1)期的变动额。

模型(4)——产品成本模型:

如模型(4)所示,PRODi,t为公司i第t期正常的生产成本,Ai,t-1为公司i的滞后一期期末总资产,SALESTi,t表示公司i第t期的销售收入,ΔSALESi,t为公司i第t期与第(t-1)期的销售收入变动额,ΔSALESi,t-1为公司i第(t-1)期销售收入的增量。

模型(5)——费用模型:

如模型(5)所示,DISEXPi,t为公司i第t期正常的可操控费用,为销售费用和管理费用的总和,Ai,t-1为公司i的滞后一期期末总资产,SALESi,t-1为公司i滞后一期的销售收入。

基于以上三个模型,将8 201个样本在2015-2019年间相关数据带入其中,从而计算出正常值,再用公司实际发生值减去正常值,得到异常现金流、异常产品成本和异常费用,将三者相加的结果作为衡量真实盈余管理的指标。本文以其绝对值来衡量真实盈余管理活动,即绝对值越大,企业的真实盈余管理程度越深。

(三)模型设定与变量说明

对于假设H1和假设H2,本文用模型(6)来检验不同类型的盈余管理方式与财务重述的关系。

模型(6):

FR=α+β1DA/β1RDA+β2AUDIT+β3LONGSIZE+β4TOP10+β5LEV+β6NUMBER+β7IND+β8YEAR+ε

模型(6)中,FR为被解释变量,指上市公司对已发布的年度财务报表进行补充更正。本文关注的解释变量是应计盈余管理(DA)和真实盈余管理(RDA),具体定义如前文所述。为检验假设H1和假设H2,本文关注参数β1,考察不同类型的盈余管理方式是否会导致企业财务重述的发生。如果假设H1和假设H2成立,本文预期参数β1为正。

在模型(6)中,为了减少其他因素的干扰,我们控制了以下变量。LOGSIZE是对企业期末总资产取对数,用来衡量公司规模的大小。TOP10是上市公司前十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用来衡量上市公司股权集中度。NUMBER是上市公司当年召开董事会的次数,用来衡量公司的经营状况。财务杠杆LEV是公司当年的资产负债率,用来衡量企业面临风险的指标。参考其他学者的相关研究,本文理论上预测:财务重述与公司规模呈反向关系,公司规模越大,内部治理体系越完善,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小;股权集中度与财务重述呈反向关系,企业股权越集中,公司发展越稳定,修饰财务报发生财务重述的动机越弱;董事会召开次数越多,企业经营上越可能已出现问题,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就越大;作为衡量企业风险的指标,资产负债率越高,企业迫于资本市场的压力调整财务信息,发生财务重述的概率就越大。具体变量定义如表1所示。

表1 变量定义

对于假设H3,本文通过模型(7)来检验审计质量是否对盈余管理与财务重述关系具有调节作用。

模型(7):

FR=α+β1DA/DA2+β2AUDIT+β3AUDIT*DA/AUDIT*DA2+β4LONG

SIZE+β5TOP10+β6LEV+β7NUMBER+β8IND+β9YEAR+ε

在模型(7)中,AUDIT是一个调节变量,如果上市公司被出具非标准审计意见,那么AUDIT取值为0,否则为1。AUDIT*DA为审计质量与应计盈余管理的交叉项,用来验证审计质量对应计盈余管理与财务重述的关系是否具有调节作用。本文关注的是模型(7)的回归系数β3,如果审计质量能够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对财务重述的影响,那么模型(7)中预期该系数显著为负。同时,为了使结论具有稳健性,将用陆剑桥模型计算的应计盈余管理DA2代入模型(7)中,同样预期系数β3为负。模型(7)中其他变量均与模型(6)相同。

四、实证检验与分析

(一)描述性统计

表2 描述性统计结果

(二)相关性检验

从主要变量之间的相关性分析结果表3来看,财务重述(FR)与应计盈余管理(DA)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与真实盈余管理(RDA)在1%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符合假设H1和假设H2,初步验证了企业上一年的管理盈余的活动越多,企业发生财务重述的可能性越大。审计质量(AUDIT)与财务重述(FR)显著负相关,说明审计质量能够抑制企业财务重述的发生,这为下一步检验审计质量对应计盈余管理与财务重述关系的调节作用埋下了伏笔。其他控制变量均与被解释变量财务重述(FR)显著线性相关,与上述理论预期基本保持一致。除此之外,为了防止多重共线性对检验结果的干扰,本文进行了方差膨胀因子独立性检验,所得VIF值均小于5,表明变量之间不存在多重共线性,并不会影响多元回归的结果。

表3 相关性检验结果

(三)回归分析

表4的列(1)和列(2)显示了财务重述与盈余管理之间关系的回归结果。其中,表4列(1)反映了上市公司上期应计盈余管理程度的高低对财务重述的影响,结果在5%的水平上显著正相关,即与假设H1相一致,这说明企业管理层基于获得高额回报的渴望,通过对应计利润的提前计提以及延后确认损失等手段对盈余信息进行调整,事后为了反映公司真实的财务信息主动对前期错误的财务报表更正补充,这证实了应计盈余管理活动是财务重述发生的原因。表4列(2)中,将解释变量替换成真实活动盈余管理,结果显示系数仍旧显著为正。这说明企业操纵真实盈余活动的行为同样会造成财务重述的发生,验证了假设H2。综上分析,无论是应计项目盈余管理还是真实活动盈余管理,都是进行财务重述的动机。

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将调节变量审计质量以及应计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交乘项DA*AUDIT引入全样本,考察审计质量的调节作用,回归结果见表4列(3)。结果显示,应计盈余管理与审计质量的交乘项DA*AUDIT与财务重述的回归系数显著为负,说明在应计盈余管理激发财务重述发生的基础上,审计质量能够抑制应计盈余管理对财务重述的正向激发作用,审计质量越高,抑制性调节作用越强,假设H3成立。该结果显示,高质量的审计更能发挥审计的鉴证作用,表明审计师具有较强的专业灵敏性,能够快速识别财务报表的漏洞,降低管理层成功利用盈余管理粉饰真实财务报表的概率,提高监管机构发现并惩罚上市公司的可能性,从而起到抑制企业盈余管理活动的作用,最终减少企业财务重述发生的概率。

表4 模型(1)模型(2)回归结果

(四)稳健性检验

为了提高模型的估计结果的有效性,本文通过更换变量的衡量方法来进行稳健性检验,考虑到对应计盈余的衡量有很多种,本文运用扩展的Jones模型替代修正的Jones模型计算的操控性应计。扩展的Jones模型相对于修正的Jones模型而言,将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纳入考虑,能够有效地衡量上市公司应计盈余管理的程度。结果显示,应计盈余管理与财务重述显著正相关。对于审计质量的调节作用同样是显著成立的。因此,认为本文的结论是稳健的(如表5所示)。

表5 稳健性检验结果

五、结论与建议

本文以沪深两市2015-2019年A股上市公司为样本,研究了盈余管理对财务重述的影响,以及审计质量从中发挥的调节作用。结果显示,盈余管理对财务重述具有显著正向的影响,且这一影响在实施应计盈余管理方式的上市公司更为明显。企业管理层利用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等,实施激进的会计政策以达到获利目的,最终造成财务重述的发生。另外,审计质量能够对应计项目盈余管理和财务重述的相关关系产生显著的抑制性调节作用。以上结果揭示出高质量的审计有助于抑制盈余管理活动及财务重述的发生,降低企业与外部信息使用者的信息不对称,从而达到保护投资者利益的效果。

综合以上研究,本文提出以下建议:首先,就审计层面来看,要科学引导审计市场的发展,改善会计师事务所的竞争环境,鼓励会计师事务所进行良性竞争,提高会计师事务所的质量;改善会计事务所良莠不齐的现状,提供高质量的审计服务;加强对审计人员的培养,激励审计人员提高自身专业技能,提高辨别财务报表漏洞的灵敏性,及时揭露财务报表的错误,提高审计质量,促进整个行业的健康发展。其次,就公司层面来看,要弘扬职业道德,健全内部管理体系,完善奖罚制度,减少高级管理人员的机会主义行为。最后,就资本市场层面来看,要改善企业的融资环境,加大中小企业的扶持力度,放宽融资门槛,提高企业的融资额度,减少因资本市场压力而进行的盈余管理。

猜你喜欢
盈余管理层财务报表
企业财务报表审计风险及防范措施研究
儒家文化、信用治理与盈余管理
中注协就“特殊目的财务报表审计”等三项审计准则及其应用指南修订文本公开征求意见
核安全文化对管理层的要求
内部控制审计与财务报表审计的整合思路
光明乳业管理层激励探索
论管理层收购的立法完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