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钠肽的影响

2021-01-24 14:14汤曾耀刘继文梅寒颖
临床合理用药杂志 2021年36期
关键词:耐量库巴缬沙坦

汤曾耀,刘继文,梅寒颖

慢性心力衰竭是各种原因所致的心脏功能或结构改变,会降低患者左心室充盈及射血能力,心脏血液输出无法满足机体组织代谢需要,是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冠心病是诱发慢性心力衰竭的重要原因,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预后差,会降低患者运动耐量,增加患者死亡风险,给患者家庭及社会带来负担[1]。目前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主要以抑制心肌重构及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为主,沙库巴曲缬沙坦钠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新型药物,可对血管紧张素受体及抑制脑啡肽酶发挥拮抗作用,已获得了指南推荐[2]。本研究旨在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及其对脑钠肽(BNP)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1)患者签署知情同意书;(2)符合《中国心力衰竭诊断和治疗指南2018》[3]中有关冠心病、慢性心力衰竭的诊断标准;(3)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分级:Ⅱ~Ⅳ级,左心室射血分数(LVEF)≤40%;(4)能够耐受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排除标准:(1)患有严重瓣膜性心脏病或先天性心脏病;(2)症状性低血压,收缩压<100 mmHg(1 mmHg=0.133 kPa);(3)行为异常,或存在交流、认知障碍,患有精神疾病;(4)严重肝、肾功能不全;(5)合并甲状腺功能异常或糖尿病;(6)合并肿瘤疾病;(7)室壁瘤形成;(8)已行起搏器治疗。

1.2 一般资料 选取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2019 年8 月—2021年6 月收治的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86 例,按照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3 例。对照组中男23 例,女20 例;年龄41~78 岁,平均(59.8±4.1)岁;体质指数(BMI)18~29 kg/m2;平均(24.06±0.98)kg/m2;NYHA 分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10 例、22 例、11 例。观察组中男26例,女17 例;年龄41~76 岁,平均(59.8±4.1)岁;BMI 18~28.5 kg/m2;平均(23.86±1.02)kg/m2;NYHA 分级:Ⅱ级、Ⅲ级、Ⅳ级分别为10 例、24 例、9 例。2 组性别、年龄、BMI、NYHA 分级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获得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医学伦理委员会审核批准。

1.3 方法 对照组予以利尿剂、硝酸酯类药物及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等常规治疗。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予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Novartis Pharma Schweiz AG 生产,批准文号H20181248)治疗,起始剂量为100 mg/次,2 次/d,治疗2~4周后增加剂量至200 mg/次并维持,2 次/d。2 组均连续治疗12 周。

1.4 观察指标(1)比较2 组治疗前后6 min 步行距离(6MWD)[4]。在一条长直封闭走廊过道上,折返点采用圆锥标出,走廊的长距上每3 m 作一标志,患者在安静空气流通的30 m 长笔直走廊来回行走6 min 停止,测定6 min 行走距离,2 次测定时间分别为治疗前、治疗12 周后。(2)比较2 组治疗前后明尼苏达心力衰竭生活质量问卷(MLHFQ)评分[5],该评分范围0~105 分,生活质量与MLHFQ 评分间呈负相关,2 次评估时间分别为治疗前、治疗12 周后。(3)比较2 组治疗前后BNP 水平。采集2 组空腹静脉血3 ml,以3 000 r/min 离心10 min 分离血清,BNP 水平采用全自动电化学发光分析仪(Roche Cobase 411型)、电化学发光分析法测定,使用罗氏公司提供的检测试剂盒,2 次测定时间分别为治疗前、治疗12 周后。(4)比较2 组治疗前后心功能指标〔LVEF、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每搏量(SV)、心输出量(CO)〕:与上述相同时间点时采用心脏彩色多普勒超声(Vivid E9 型,GE 公司提供)测定LVEF、LVEDD、SV、CO。(5)比较2组NYHA分级。治疗12周后评估2组NYHA分级(Ⅰ~Ⅳ级),分级越高表明心力衰竭越严重。(6)观察2 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

2 结果

2.1 6MWD、MLHFQ 评分及BNP 水平 治疗前,2 组6MWD、MLHFQ 评分及BNP 水平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6MWD 长于对照组,MLHFQ 评分、BNP 水平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2 组治疗前后6MWD、MLHFQ 评分及BNP 水平比较()

2.2 LVEF、LVEDD、SV、CO 治疗前,2 组LVEF、LVEDD、SV、CO 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观察组LVEF、SV、CO 高于对照组,LVEDD 小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表2 2 组治疗前后LVEF、LVEDD、SV、CO 比较()

2.3 NYHA 分级 观察组治疗后NYHA 分级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u=2.619,P<0.05)。见表3。

表3 2 组NYHA 分级比较 [例(%)]

2.4 不良反应 观察组出现不良反应3 例(6.98%,头晕2 例,低血压1 例);对照组出现不良反应2 例(4.65%,头晕、干咳各1 例)。2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χ2=0.000,P=1.000)。

3 讨论

慢性心力衰竭作为一组复杂的临床综合征,患者多伴有运动耐量下降、肺体循环充血、心功能障碍等改变,其发生与冠心病间具有密切联系[6]。慢性心力衰竭为冠心病的终末阶段,具有发病病程较长且发病较为迟缓等特点,为心血管疾病死亡的重要原因。既往临床多以短期控制治疗方案为主,诸如强心、利尿及扩血管等治疗以拮抗交感神经系统及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等,以对心肌重构的发生及发展进行抑制,改善患者预后[7]。

脑啡肽酶能够降解多种血管活性肽,在心力衰竭的病理生理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8]。心力衰竭最新指南中指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可作为慢性心力衰竭治疗的主要药物[3],该药物属于血管紧张素受体脑啡肽酶抑制剂,由脑啡肽酶抑制剂(NEPI)类药物沙库巴曲、血管紧张素Ⅱ受体拮抗剂(ARB)类药物缬沙坦按照1 ∶1 摩尔比例结合所得,能够发挥NEPI类药物、ARB 类药物的双重作用,对血管紧张素受体及脑啡肽酶进行抑制,发挥舒张血管及利尿、利钠的作用,以逆转心肌重构[9-10]。6MWD 已在临床广泛应用,可对中重度肺脏、心脏疾病患者的病情发展、运动耐量进行评估,监测患者对治疗的反应,也可对患者某个时间节点的功能状态进行评估,对患者预后进行预测[11]。经研究发现,BNP 由心肌细胞产生,具有拮抗肾素-血管紧张素-醛固酮系统的作用,对交感神经系统发挥抑制效果,保护心脏,待心室负荷过重或扩张时,会增加BNP 分泌[12-13]。BNP 已成为临床上公认的慢性心力衰竭血浆标志物,能够为慢性心力衰竭早期诊断、病情及治疗效果的评估提供依据[14]。本研究结果显示,治疗后观察组6MWD 较对照组长,MLHFQ 评分及BNP 水平较对照组低,LVEDD 较对照组小,LVEF、SV、CO 较对照组高,NYHA 分级优于对照组,且2 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相近。李江等[15]研究指出,观察组治疗6 个月后LVEF 为(38±4)%、6MWD为(325±70)m 均优于对照组,观察组6 个月内因心力衰竭再入院率(21.3%)低于对照组,沙库巴曲缬沙坦钠片用于高原地区高血压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治疗中能够改善患者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增强患者心功能,本研究结果与之较为相似。提示在常规药物治疗基础上辅以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有利于改善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心功能,降低BNP 水平,改善NYHA 分级及运动耐量,有利于控制患者病情,且临床应用安全性高,对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及预后具有重要影响。但本研究中仅纳入86 例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患者,样本量较小,且观察时间短,还有待临床进行大样本量、多中心研究以深入探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在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治疗中的确切疗效,以获得更为准确的研究数据。

综上所述,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冠心病并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确切,可有效降低BNP 水平,改善心功能,提高运动耐量及生活质量,且安全性较高。

猜你喜欢
耐量库巴缬沙坦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老年前降支单支病变冠心病病人经皮冠状动脉介入治疗术后运动耐量的影响因素分析
多元化健康教育对血液透析患者健康知识掌握及运动耐量的影响
芥末糖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
沙库巴曲缬沙坦的药代动力学和药效学特点
酵母源葡萄糖耐量因子的提取纯化研究
葡萄糖调节受损患者对口服葡萄糖耐量试验知晓率调查分析
缬沙坦联合葛根素在早期2型糖尿病肾病治疗中的作用
缬沙坦与依那普利联合治疗肺心病心力衰竭的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