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匠精神的实质是专注、精进、乐业,职业院校的教育教学工作应当充分体现这种“精神实质”的渗透和培养,从已有的实践经验看,关键要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
一是聚焦学生的精力。职业院校的学生有着无限的精力,正是学习进步的最好时光,但是他们投入学习的精力还明显不足。职业教育德育与管理的首要任务是,要引导学生把精力聚焦到学习这件事上来,可行的做法是引导学生做好自己的职业规划,从职业规划出发,细化到計划与任务,保证学习投入的时间;从做事的角度培养学生的专注力,无论是知识的学习、技能的训练还是身体的锻炼,都是学习生活当中的“事”,专注就是做好当下的这一件“事”,以培养他们的专注之心。
二是培养精进的思维。职业教育培养学生精进品质最好的载体是项目,因为项目化的教学有明确“作品”输出,可以帮助学习者进行“可视化”的改进。这当中有几个关键点:首先是向好的思维,即没有最好只有更好,引导学生学会与自己的过去比较;其次是反思的习惯,从自己的作品中发现问题,在与他人的交流中发现经验,通过改进持续提升作品的品质;再次是内在的标准,鼓励学生提升自我的内在标准,当这种内在的标准高于他人的时候,学生的精进思维就得以形成,这时学生不需要外部约束,就会主动地、内在地控制产品与服务的质量。
三是提供愉悦的体验。做事的动机来自趣味和意义,对于职业教育而言,如何提升学习的趣味与意义是一个需要重点研究的领域。正面评价起着关键性的作用,在教育教学当中,要充分肯定学生以及学生的作品,输入正面的反馈,如此学生才有信心输出作品;体验是主体性的体现,职业院校的教学当中,尤其要尊重学习者的主体性,教学过程中不断提取学生的“体验”,分析愉悦体验的来源,并作为改进教学的重要依据;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寻找价值与意义,当学生的产品或服务得到他人认可时,学生即可获得意义认知,这种意义认知一点点固化下来,就会成为学生职业成长的动力。
(来源:《中国教育报》 朱孝平/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