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出古诗的韵味

2021-01-22 05:56余家灿
小学语文教学·园地 2021年1期
关键词:韵脚诗句生字

余家灿

统编本教材以课标为编写依据,主要围绕“人文主题”和“语文要素”组织文本,增加了关于古诗词、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课文的比例。如何把这些优秀的文化瑰宝传承好,厚植家国情怀,是我们当前落实语文核心素养的重要课题。在古诗的教学中,我们力求根据古诗的特点,因材施教,以读为本,让学生读出古诗的韵味。

一、读出古诗之趣

俗话说:“万事开头难。”无论什么课,教师在课始如能通过简单快捷的方式抓住学生的心,驾驭课堂就成功了一半。因而,教师在古诗教学设计上,要从“趣读”开始,让学生乐于接受。

l.抓住古诗形式之“趣”

像《绝句》(二年级下册)这种对仗工整的古诗,我们可以根据诗句特点采取男女生读、师生读等形式进行诵读。如,师读“两个黄鹂鸣翠柳”,生读“一行白鹭上青天”;师读“两个”,生对“一行”;师读“鸣翠柳”,生对“上青天”。在学生大体掌握对仗的诵读停顿后,我们再变换为“男女生对读”。如,男生读“窗含西岭千秋雪”,女生对“门泊东吴万里船”;男生读“千秋雪”,女生对“万里船”。此外,还可以挑选诗句中的近义词或反义词、对偶句等进行男女生读、同桌读、小组读等,这种别开生面的朗读形式,吊起了学生的“胃口”,激发里学生主动学习的兴趣。

2.抓住古诗内容之“趣”

義如《三衙道中》(一年级下册)这首诗中描写了很多小学生喜爱的景物。在教学时,我没有急于求成,而是“放长线,钓大鱼”,课堂引入时在屏幕上展出小鸡、鹦鹉、鹧鸪和黄鹂等学生喜爱的动物图片,然后随意播放上述动物的叫声,让学生说出动物名称。在播放黄鹂叫声的时候,插入黄鹂边飞边叫的动画,并特意重复播放几遍。让全班学生“听鸟叫,读诗句”,最后播放了梅子成熟时晴雨的不同景象。这样一来,学生的听觉、视觉受到冲击,进而诗趣大发,诵读有滋有味,课堂参与度大大提高,对全诗已经熟读成诵了。实践证明,“趣”是学生愿读古诗的原动力,“读”是学生理解诗句的基础。

二、读懂古诗之意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和背诵课文”“能借助字词、注释理解诗句的意思”是古诗教学最基本的要求。因此,我们在古诗教学中就要统筹兼顾,在夯实基础和提升素养上下功夫。

l.在明读辨认中学习字词

在古诗中生字、词语相对较少,教师不必在字词的教学上花太多的时间,但是,学会生字词的音、形、义却是理解诗意的前提。因而,在古诗教学时,要引导学生在专心倾听教师的范读和自己的试读中学会生字,弄懂新词例如,《绝句》(三年级下册)一诗中出现了“鸳鸯”一词,这两个字都是本课要求会读的生字,我们可以先引导学生借助拼音读准字音,再引导学生根据形声字的规律,找出“鸳”“鸯”这两个生字的共同点(都是上下结构,且下半部分都是“鸟”字),引导学生总结运用“熟字加偏旁”的识记方法,弄清生字之“形”。最后让学生借助字形猜一猜“鸳鸯”一词的含义。此时,有的学生说“鸳鸯”是鸟类,有的说“鸳鸯”是一对“夫妻”,还有的说“鸳鸯”是经常在水中生活且形影不离的小鸟……教师相机揭开谜底,学生对“鸳鸯”一词的“义”也就理解了。

2.运用多种方法理解诗意

在学生扫清字词障碍后,教师可以运用多种方法帮助学生理解诗意。常用的方法有:

(1)注释理解法。统编本教材安排的古诗,但凡难以理解的诗句均在其右边标有词语注释。因而在古诗教学中,教师就要善于教会学生用好注释来理解诗意。如古诗《绝句》(一年级下册)一句一景,在教学“迟日江山丽,春风花草香”这句中的“迟日”的意思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把注释与诗句联系起来,学生就会理解为“春天阳光普照,山河无比秀丽,清风吹来(拂面),送来花草的芳香”;在理解古诗《三衢道中》中“梅子黄时日日晴,小溪泛尽却山行”这句时,学生对理解“小溪泛尽却山行”有一定的难度,搞不清“却山行”到底是什么意思,此时教师可让学生借助注释理解“小溪泛尽”的意思是乘小船到小溪的尽头,“却”是“再、又”的意思,把注释和诗句连起来,理解诗句的意思就容易多了。

(2)词语串联法。针对以景物描写为主的古诗,我们可以在读通诗句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抓重点词,串起来理解诗句内容。如《绝句》中前两句出现了“迟日”“江山”“春风”“花草”等景物描写的词语,我们就可以把词语的意思串起来理解诗意。又如,《四时田园杂诗》(四年级下册)是南宋时期的一首描绘田园生活的古诗,全诗都在写景,且对仗工整,显浅易懂。在体会这首诗的意境时,教师可以引导学生读好“黄”“白”“肥”“稀”四个字,然后由学生模仿老师的读法慢慢体会,一幅万物生长的画面就在学生脑海中勾勒出来了。

(3)媒介助读法。借助声音、动画、图片等介质帮助学生读诗悟意,想象画面,也是读诗明意的好方法如在教学《宿新市徐公店》(四年级下册)一诗时,我以动画的形式给出了一排稀稀疏疏的篱笆、弯曲的小路、客店、长满嫩芽的绿树、蝴蝶等元素,将充满童趣的笑声作为背景音乐,然后以小组为单位进行“看词语,说诗句,想画面”的游戏。在全班学生做这个游戏前,我有目的地筛选了四个品学兼优的学生上台示范,教给学生游戏玩法,最后全员参与。当全体学生把词语和诗句都“对号入座”后,呈现诗句的音频,让学生小声跟读,一幅明丽活泼的春景图在学生脑中浮现,学生完全陶醉在诗的境界里,很好地实现了明白诗意想象情景的要求。

(4)提示引导法。在小学阶段,由于学生接触古诗较少,要理解诗句意思体会古诗抒发的感情有一定的难度,可引导学生运用“填鸭式”的方法理解诗意。例如,在理解“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时,我设计了“如果……我的情况,请你……我的……在玉壶一般。”这样的提示语,一下子降低了理解的难度,学生借助词语理解诗意就轻而易举了。

三、读好古诗之韵

“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教师在课章教学中,要善于引导学生边读边想,口诵诗句,脑中有画,想象意境,体会感情,以深化对古诗的理解。因而,我们要把握读许的节奏,读出古诗之韵。

l.注意朗读的轻重

抓准韵脚,读好诗韵。诗韵是古诗潜在的情感语气,它主要依赖于平仄音。因此要让学生明白,朗读古诗首先要将平仄音读准确。如《早春呈水部张十八员外》中的“酥、无、处、都”押韵,一押到底,不变韵。朗读时对韵脚要适当重读,非韵脚音读得轻一点儿,使上下句音节和谐对应,这样才能产生韵味。当然,对韵脚重读不是一成不变的,如《泊船瓜洲》一诗的韵脚有“间、山、岸、还”,如果把这四个韵脚部重读,就会让人感到重复乏味。这时应根据诗意的表现需要,对“间、岸”给予重读,而“山、还”要朗读得轻一点儿。此外,为了更好地表现诗的韵味,朗读时不能太短促,有的字音要适当拖长些,要从整体上表现出古诗回环起伏、委婉动听的音韵美。

2.把握朗读之节奏

读好节奏语调,是体会古诗意境的主要手段。因而,我们在指导学生诵读古诗时要教给学生把握诵读的语气和方法,掌握古诗节奏的一般规律。四字句分成△△/△△形式,如“昔我/往矣,杨柳/依依”(六年级下册《采薇》);五言句分成“△△/△△△”形式,如“迟日/江山丽”;七言句大多可分成“△△△△/△△△”形式,如“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然后再根据结构、内容等具体情况,将后一部分三字划分为“△/△△”“△△/△”或“△△△”等停顿形式,有时七言句的前部分划分成“△△/△△”形式。如《游园不值》的节奏划分为:“应/怜/屐齿/印/苍苔,小/扣/柴扉/久/不开。春色满同/关/不住,一枝红杏/出/墙来。”古诗节奏感强,韵味十足,而且简短精练,学生读起来朗朗上口,易于记忆,喜欢品读背诵。因而,在指导学生诵读古诗的过程中,要把握好轻重缓急,读出诗句的抑扬顿挫,使学生感受到古诗之美,从而能够想象出古诗捕绘的画面。

“读书百遍,其义自见。”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若能做到以读为本,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朗读体会,领会诗意,读出韵味,便能完成体会意境、悟诗明理的目的,也能达到品赏文学瑰宝、传承中华文化、落实语文素养的教学目的。

(作者单位:广东信宜市贵子镇中心学校)

责任编辑

张艳

猜你喜欢
韵脚诗句生字
关于“口”字的教学分析
六一来了
可以“吃”的诗句,你见过吗
读诗句,写成语
斯诗私塾
《花间集·更漏子》韵脚国际音标及韵腹整理札记一则
韵脚怎么押?
还诗歌教学的本义
锤炼汉语发音的三种方法
生字变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