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明术 杨梦田
关键词:郊野公园 矛盾 生态 营造 景观
引言
在转变生态文明体制、实施乡村振兴等一系列重大战略积极推进下,加快“绿水青山”建设与统筹城乡发展成为紧迫任务。
继工业革命向现代社会变革后,铁路与汽车等出行方式更为便利化,人们对休闲的需求迎来第四次浪潮,城市土地资源逐渐紧张,与城市居民生活产生矛盾,以此为切入点开始了郊野公园的研究。郊野公园作为城乡边缘区的绿色空间具有促进生态可持续发展与低成本投入与维护等多方面优势,成为城市绿地空间量与质双重提升的方式,为生态保护提出了新思路。如何在生态文明大背景下有效推进郊野公园体系建设是近年来的热点问题。因此,本文从郊野公园现状及营造出发,期望为郊野公园理论发展提供新思路。
一、郊野公园概述
(一)郊野公园概念:郊野公园概念最早出现在20世纪60年代的英国,英国根据国家环境与资源提出了两种有关公园形式的设想,一种为具有国家代表性的国家公园,另一种为位于城乡边缘区的郊野公园。随后郊野公园的概念陆续兴起,各国开始郊野公园的建立,目的是在改善国家整体生态环境的愿景下,促进城乡边缘区空间生态发展。
香港于1927年开始建立郊野公园,成为我国最早进行建设的地区,采用“集中式”发展模式,除游憩功能外还对区域资源保护起到积极作用,并提供了全港43%的高绿化率。20世纪90年代以后,内地郊野公园建设逐渐蓬勃,多个城市从生态环境需求出发,纷纷出台政策来建设郊野公园控制城市扩张,其发展模式多为“嵌合式”、“组团式”及“外环式”,有效地限制了城市向乡村地区的无序扩张,为城市保留了生态空间,如图1。
郊野公园在内地的研究起步时间较晚,导致尚无明确定义。《城市绿地分类标准》将郊野公园定义为位于城区边缘,以郊野自然景观为主,具有亲近自然、游憩休闲、科普教育等功能,具备必要服务设施的绿地[1] 。近年来生态文明建设战略的不断深化,我国的郊野公园稳步发展,但国内郊野公园起步较晚,理论体系较为不成熟,从而出现了一系列问题与困境。
1.郊野公园特征:郊野公园位于城乡交接处,保留了野外自然景观。景观自然性最大的特色在于“野”的景观空间,具有自然性或半自然性特点,启到科普教育的作用。在选址上对自然基本条件并不需要严格的筛选,资源特质相对不统一。游憩特征为游憩路径串联从而引导游客自主选择,具有较少的人为规划游憩点。区位选择上位于城市两小时生活圈内,具有较好的交通可达性。
近年来生态文明的发展使得公园类型多样化,以及郊野公园概念的不明确性造成郊野公园与其他公园概念混淆,对郊野公园进行概念区分可以使人们对郊野公园有更充分的认识与了解,如表1。
2.郊野公园功能:郊野公园功能在英国初期被定义为娱乐与生态作用,随着近年来在国内的发展,其功能多与城市相适应,由最初的功能单一衍生出多种功能,主要包括生态保育、经济提升、游憩互动、文化构建与城乡协调功能,功能的多样性是郊野公园成为城乡发展重要载体的具体体现,也体现出郊野公园的重要性。
(二)生态保育功能:郊野公园资源多样,涵盖森林、山体、水域、湿地、浅滩、草原等生态系统。生态保育功能主要包括对地区的生态修复,水源涵养,维持生物多样性等功能,是郊野公园的主要功能之一。
生态文明建设理念提出后,郊野公园对脆弱地区环境的生态保护与修复意义成为该课题研究的重点方向。其生态功能为以环境保护与修复为核心,保护自然资源与生物多样性,恢复地区自然本底,同时进行水源涵养、调节气候及减少水土流失等作用。运用郊野公园的建立,形成系统稳定与连接稳固的生态网络,建设生态优先空间。
1.经济提升功能:经济提升功能表现为增加消费方式,推动园区周边经济发展等。由于郊野公园选址的特殊性,决定了其和城郊经济密切相关。如与周边乡村进行联动发展,可以促进二次消费,带动周边经济增长。现阶段推动美丽乡村建设,鼓励农村市场开拓,郊野公园的建设可以提供更多乡镇就业机会,推动城乡地区旅游业发展,缩小城乡差距,实现城乡共同发展。
2.游憩互动功能:按照游憩互动功能划分,可将郊野公园分为保护与游憩并重及较强互动体验性两部分。英国郊野公园中具有游憩功能针对人群为城市中拥有车和家庭的中产阶级。在郊野公园中,人们可以通过参与各式各样的游憩项目,感受自然野趣,培养环保意识。并且作为城乡联合的纽带,将城乡空间协调于绿色空间中,形成主次分明的景观序列,为城市居民提供回归自然的机会,缩小人与自然间的距离。
3.文化构建功能:文化是郊野公园的精神内涵,地域文化包含了当地的民风民俗,这带给游人不同的观景体验与感受认知。郊野公园采用乡土植物与乡土材料,凸显文化功能的同时涵盖了丰富的城乡文化元素,体现了地域的历史传承与文化记忆。文化构建与郊野公园结合成为园区未来发展的内在支撑动力。
4.城乡协调功能:郊野公园将城市中的绿地与乡村郊野有机衔接,限制相邻城镇连片发展的同时对城乡环境质量作出改善,保护城郊用地,使其成为城市的生态空间网络。郊野公园城乡协调功能體现在城市发展方面则是促进城市由目前外延式的扩张转变为内涵式的发展方式,为城乡居民提供可达性强且游玩成本低的野外场所,丰富城市功能,协调城乡发展,保护乡村景色。
(三)郊野公园建设问题与困境:由于我国郊野公园仍处于探索阶段,郊野公园不是在单一影响因素下进行发展,而是受经济、文化、生态等多方面因素影响。在发展中或较多人工干预,或一刀切简单处理,建设与发展仍面临许多问题与瓶颈。通过对郊野公园问题与困境进行分析,为后期郊野公园营造提供思路。
1.景观“趋同化”现象严重,缺乏人文特色:郊野公园大多利用乡野资源造景,设计手法雷同,自然与人文资源缺乏。部分郊野公园在进行前期规划时仍按照普通公园种类进行设计,缺乏对地域特色的整合运用,造成景观同质化严重,特征差距不明显,缺乏可持续的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