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翰超
(酒钢集团榆中钢铁有限责任公司,甘肃兰州 730104)
酒钢集团榆中钢铁公司(以下简称“榆钢”)120 t 转炉本体及其附属设备由太原重工股份有限公司生产制造,2012 年10 月在炼钢分厂正式投用,作为转炉系统的核心设备倾动装置。经过一线操作与维护人员持续数年的努力,榆钢公司对转炉倾动设备的日常保养和定期维修,都有了详实和系统的标准与方案。
转炉、精炼炉、连铸机和重点区域天车为榆钢公司炼钢分厂核心设备。按照设备润滑管理依次分为A 类设备(确定的重点生产设备),B 类设备(一次性换油在100~600 kg 或厂家确定的主要生产设备),C 类设备(一次性换油在100 kg 以下或厂家确定的一般设备)。倾动设备作为转炉系统的重点设备,被划归为A 类设备,其加、换油脂实施“五定”管理办法。
(1)确定倾动设备的润滑部位和润滑点,实施定点给油。
(2)确立润滑部位所需油脂品种、牌号及质量要求,所加油脂必须检验合格,实施定质用油。
(3)设备各润滑部位每次加、换油脂的数量实行油耗定额和定量换油。
(4)确定设备各润滑部位加、换油脂的周期,按规定周期加油和清洗换油,对贮油量大的油箱定期检验,按质换油。
(5)确定设备日常加油和清洗换油人员,各负其责,互相监督,并确定取样送检人员,实施定人管理。
榆钢转炉系统倾动设备密封分为动密封和静密封。动密封是倾动设备在连接相对运动(主要为减速机的旋转运动和倾动耳轴的往复运动)的零件结合面之间的密封。静密封是倾动设备结合零件间相对静止的密封(旋转运动转速与往复运动速度小于1 m/min)。依据现场实际将倾动设备密封泄漏分为五级。
(1)无泄漏。油脂泄漏为零。
(2)渗漏。设备密封部位可见明显的油脂泄漏痕迹。油脂痕迹被擦拭干净后,静密封在0.5 h 内或动密封在5 min 内出现油脂痕迹。
(3)滴漏。泄漏量超过渗漏标准,一个密封部位漏出的油脂已经成滴状,但1 min 没有超过3 滴。
(4)严重滴漏。一个密封部位漏出的油脂1 min 超过3 滴以上,但未达到流淌。
(5)流淌。一个密封部位漏出的油脂呈线状流淌。
以上标准要求岗位人员和专职点检人员每日按时按量对倾动设备动密封点和静密封点进行检查和点检,并做好记录。
为规范倾动设备体系工作,提高生产和设备人员的点检水平和技能,预知设备隐患,给计划维修和事故防范提供可靠信息,使倾动设备点检工作走向规范化、标准化、专业化。炼钢分厂主要采用以下3 种形式对倾动设备进行点检工作。
(1)岗位点检。岗位操作人员按照“清扫、紧固、调整、防腐、润滑”十字方针的要求,通过设备原有的油位计、信号指示灯和听音棒等简单工具,以及人的感官机能对倾动设备进行点检,找出设备异常和问题,发现隐患,掌握设备故障的初期信息。并签写岗位点检记录。
(2)专业点检。为保证倾动设备达到规定性能,由专职点检人员利用人的“五感”机能、点检用工具和专断检测仪器,按照设备点检标准,按规定的点检周期、点检部位和点检方法对倾动设备进行检查、诊断、测定异常情况和劣化程度。查找隐患,确定隐患具体部位和制定相应的维修方法,为停机检查、调整、修理做好准备,并签写专业点检记录。
(3)精密点检。为保证倾动设备达到设计或者标准规定的技术性能和功能,在岗位点检和专业点检的基础上,由炼钢分厂工程师及以上专业技术人员或专业检测机构,利用精密检测仪器设备,有选择有重点地对倾动设备关键部位的性能参数和功能状态,进行定期或不定期的精密测定、检查和分析,并对结果进行记录存档。
上述3 种点检形式是炼钢分厂实行的三级点检制,分别对3 种点检形式的内容做出如下要求。
(1)岗位点检内容及要求。对倾动本体和制动器进行每班次的对照检查,及时发现倾动设备异常情况,按时记录点检结果,并做好交接班记录和运行记录。对点检过程中发现的倾动附属设备设施中存在的跑冒滴漏问题,设备劣化迹象、隐患和小故障,可以进行调整优化或处理的,必须立即进行调整优化或处理。倾动设备操作人员在操作使用过程中要随时注意设备状况,要求倾动操作人员掌握倾动设备的岗位点检标准,给油脂标准和设备使用操作规程,对发现的问题及时向专业点检或值班调度反映。按照“清扫、紧固、调整、防腐、润滑”的十字方针对设备进行日常维护保养工作。
(2)专业点检内容及要求。专业点检人员除要对倾动设备的岗位点检实施情况进行检查、监督、指导,并对岗位人员点检出的报警信息及时给予鉴定和答复外,必须严格按照倾动设备专业点检标准对倾动设备进行严格点检。对发现的不能立即进行调整优化或处理的故障或隐患,拟定维修计划,安排实施维修以及做好记录。
(3)设备技术人员点检内容和要求。倾动设备要求按时进行专业精密点检,对于必须实施的专业精密点检项目,但分厂没有能力实施的,如探伤、理化试验、油品监测化验等,由设备技术人员编制外委计划上报,实施的结果必须有检测报告和分析报告。
榆钢实行以点检为核心的设备维修管理体制,是由岗位操作者的自主维修(包括设备保养,日常岗位点检),专职点检员的定期点检和专业技术人员的精密点检,维修人员的定期维修,三位一体对设备进行的系统维护诊断和修理办法。在职能分工上实行“区域点检→机械协理工程师→机械责任工程师→设备分管厂长”四级设备人员管理体系,在实际倾动设备维修中各自职责划分如下。
(1)区域点检。见“转炉系统倾动设备的点检管理标准”一节。
(2)机械协理工程师。负责编制倾动设备年修计划和定修计划,对维修的准备情况进行监督检查,负责倾动维修相关具体问题的对外协调,负责维修力量的平衡。除对维修计划的实施过程进行检查和监督外,还对维修计划和维修过程有建议调整权,对参与维修的人员有监督和考核权。并负责倾动设备备件材料和加工件计划的编制和申报,负责维修备件材料和加工件费用的总体控制,负责对维修备件材料和加工件准备情况落实、规范定置摆放的检查和考核。
(3)机械责任工程师。负责倾动设备维修与转炉系统其他区域设备维修的计划和实际情况进行宏观调控和平衡;负责倾动设备维修日期和时间的确定;负责协调、平衡维修与转炉系统其他维修工作的衔接,下达指令性维修计划;负责倾动维修计划的编制、审核、上报,落实倾动岗位操作人员、点检人员在维修中所承担的工作;负责倾动维修技术方案的制定、审核,组织机械协理工程师、专业点检和维修人员完成维修作业;负责对倾动维修过程进行全面控制,确保维修能保质保量按时完成,对维修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协调处理,对维修中存在的问题做好相关记录;负责倾动设备维修安全措施的制定与审核,按要求完成维修开始时的安全确认工作,并落实维修过程中的安全措施执行情况;负责倾动设备维修完毕后的试车组织及试车后的质量验收。
(4)设备分管厂长。是倾动设备维修管理的主管领导,对倾动设备维修管理制度进行审核批准,对倾动设备的维修计划和维修过程进行指导和调整,对倾动设备维修管理有最终决定权。
倾动设备作为转炉系统核心的设备,除在职能分工上实行四级设备人员管理体系,给予必要的管理、组织、方案、技术支持外,也进一步明确了维修准备和维修过程控制的要求与标准。
(1)倾动设备维修准备控制的要求与标准:①进行倾动设备维修前的技术调查,确定维修内容,包括设备缺陷、故障、事故、隐患以及功能失常等情况;②进行维修前的检测,确定倾动设备精度恢复内容,包括设备的各项性能、精度参数、噪声、振动、磨损以及灵活程度等;③确定和落实倾动设备维修更换的备件以及加工件;④制定落实安全措施、维修方案,以及维修质量标准和要求;⑤制定倾动设备维修后的试运行方案。
(2)倾动设备维修过程控制的要求与标准:①严格按照停机维修计划的时间准时停机,出现特殊情况时具体事宜根据现场具体情况裁定;②停机后,点检人员、检修单位相关人员要严格遵守相关管理制度执行安全维修过程和手续,在符合安全的条件下进行维修作业;③严格按照安全措施和施工方案进行维修作业,对维修中出现的各类问题应按难易程度逐级汇报协调解决;④在维修过程中区域点检、机械协理工程师、机械责任工程师要到现场按照各自的职责组织、检查、督促、协调、和解决现场出现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