钟基英
(广州市花都区人民医院,广东 广州 510800)
乳腺炎指女性乳腺出现急性化脓性感染,属于产褥期常见病,多发于哺乳期妇女,尤其是初产妇。乳腺炎发生的主要原因是乳汁淤积、错误哺乳姿势、钝性挤压撞击、婴儿吸吮乳汁导致细菌侵入等[1]。乳腺炎的临床主要表现为乳房肿块、乳房红肿充血、乳腺疼痛、乳房硬结等,且患者常伴有寒战、无力、高热等症状[2]。乳腺炎不仅损害产妇自身健康,也会影响婴儿正常哺乳,并且会导致产妇出现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不利于产后恢复。有研究[3]指出,通过治疗消除乳腺炎的同时需给予相应护理,纠正乳腺炎造成的不良影响。本研究主要探究分析综合护理在产后乳腺炎患者护理中的应用效果。详细报道如下。
2018年5 月至2019年5月,共有74例产后乳腺炎患者在本院就诊治疗,通过不同的护理干预方案将患者分组,每组37例,均为女性。对照组37例产妇的年龄在22岁-34岁,平均年龄是(28.14±3.86)岁;孕周在36周至42周,平均孕周是(39.0±1.0)周。观察组37例产妇的年龄在22岁-36岁,平均年龄是(29.06±3.97)岁;孕周在36周至42周,平均孕周是(39.1±1.0)周。两组产后乳腺炎的基本情况比较分析,差异不存在统计学意义(P>0.05),但有可比性。
对照组37例实施常规护理,按时给予抗生素治疗,为产妇实施基础护理,出入院教育等。
观察组37例实施综合护理,流程如下:(1)心理护理:患者的心理状态是导致乳腺炎发生原因之一,也会加重患者生理上的不适,并且会导致患者出现负面情绪,影响疾病治疗。护理人员需正确认识到这一点,在患者入院当天评估患者的负面情绪情况,根据患者的情绪评分结果,为患者实施相应的心理护理。护理人员需通过热情主动交流沟通,消除患者对医院、医护人员的陌生感与不信任感,并通过温柔、专业的语言沟通,为患者解答疑虑,为患者讲解乳腺炎病理知识,临床治疗方法,从而缓解患者的负面情绪[4]。(2)乳房按摩:在患者住院期间,需定时为患者按摩乳房,在热敷的基础上可进行振荡法、推抚法、挤压法按摩患者乳房。振荡法是通过手掌在患者乳房肿胀处进行振荡推赶等操作,让患者感受到乳房周围存在微热。推抚法则是通过利用双手掌心在患者乳房四周--乳头进行多次推抚操作,从而达到按摩目的。在按摩患者乳房之前,护理人员必须清洗、消毒双手,在患者乳房涂抹滑石粉,保证患者乳房皮肤光滑,随后根据按摩方法进行操作,按摩力度需柔和均匀[5]。(3)饮食护理:在治疗期间,需指导患者摄入充足营养,充足营养可加快机体新陈代谢,可促进炎症消退。因此,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家属为患者提供高蛋白、高热量、高维生素食物,减少油腻、刺激食物的摄入。(4)健康教育:护理人员可通过健康教育,向产妇传授正确哺乳知识、用药期间乳房护理知识、乳腺炎病理知识等,告知产妇用药期间停止哺乳,避免药物影响婴儿生长发育。并向产妇传达正确哺乳技能,乳房护理技能,促使产妇病愈后正确姿势哺乳,遵守哺乳规则哺乳,避免产后乳腺炎复发。
①两组护理有效率,疗效标准参照第 6 版《妇科学》中乳腺炎的治疗效果标准[6],痊愈:患侧乳房的红肿热痛、肿块症状全部消失,体温恢复正常,可顺利排出乳汁。显效:患侧乳房的红肿热痛、肿块症状明显改善,体温恢复正常,排出乳汁无障碍。有效:患侧乳房的红肿热痛、肿块症状有所改善,体温小于38℃,排乳不顺利。无效:患侧乳房症状、体温无改善,无法排乳。
②两组炎症消退时间,由护理人员统计两组患者的炎症消退时间,并根据患者炎症消退时间将患者纳入3天内、4-6天、7天及以上范围内。
③两组护理满意度评分,采用本院自制护理满意度调查表获取,总分10分,分值越高,护理满意度越高。
所有研究数据均应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计分析,护理满意度评分以±s表示 ,计量资采用两样本均数的t检验, 护理有效率、炎症消退时间的处理采用x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37 例的护理有效率97.3%大于对照组78.4%(P<0.05)。详情见表1。
观察组37例的炎症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详情见表2。
观察组37例的护理满意度评分(9.3±0.5)分大于对照组37例的护理满意度评分(7.4±0.9)分(P<0.05)。
表1 两组护理有效率比较
表2 两组炎症消退时间比较
产后乳腺炎属于常见产褥期疾病,该病早期症状不明显,容易被产妇忽略,也会被产妇误认为乳汁分泌过多导致的乳房肿胀,难以被产妇重视。因此,在产后乳腺炎确诊时,乳腺炎已经发展到一定程度,患者有明显临床症状发生,严重影响产妇的身心健康,也为产妇正常哺乳造成了困难。再者,初产妇或是剖腹产产妇分娩后容易出现疲劳效应,心理出现负面情绪,无法顺利为新生儿哺乳,导致乳汁在乳房中淤积,最终导致乳腺炎发生。再者,乳腺炎有一定几率发展为乳腺脓肿,导致最终需要进行手术切开引流,会给产妇造成严重的心理负担,对产妇疾病治疗、产后恢复均有不利影响。因此,临床有研究[7]认为,在治疗乳腺炎患者的同时,需给予相应有效的护理干预,改善患者的心理状态,增强患者对哺乳知识的认知,才能达到理想治疗效果。
综合护理是医疗领域中一种新型护理方式,该护理方法推崇“以患者为中心”这一护理理念,护理具有全面性、科学性。综合性等特点。该护理方法要求护理人员能够充分考虑到给患者的生理、心理、精神等多个方面的需求,并通过相应的护理手段满足患者的合理需求,从而实现护理目的,达到理想护理效果[8]。
通过综合护理中的心理护理,可消除患者的心理负担,改善患者的负面情绪,促使患者进入积极向上、愉悦欢快的情绪中,可辅助临床治疗;通过饮食护理,可进一步补充患者所需营养,可全面满足机体营养需求的同时,可加快营养代谢的速度,可提升机体功能,可加快炎症消退;通过乳房按摩,可有效缓解产妇乳房症状,促进乳房血液循环,可减轻乳房红肿、疼痛感,可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健康宣教,可让患者明白乳腺炎的发生原因,治疗方法,乳房护理方法等知识,患者可通过健康教育提高自己的哺乳技能,乳房护理技能,可避免病愈后乳腺炎复发现象。
临床有研究[9]指出,产后乳腺炎应用综合护理的效果优于应用常规护理的效果,该研究综合组的治疗有效率96.7%、护理满意度100%大于常规组的86.7%、91.7%。也有研究[10]指出,产后乳腺炎应用综合护理,可加速炎症消退,可提高护理满意度。该研究中研究组的护理满意度95.45%、炎症消退时间(5.11±1.73)d优于对照组的护理满意度72.73%、炎症消退时间(8.72±3.15)d。本研究赞成以上观点,本研究观察组护理有效率97.3%大于对照组78.4%,观察组炎症消退时间短于对照组,观察组护理满意度评分(9.3±0.5)分大于对照组(7.4±0.9)分。
由上可知,产后乳腺炎应用综合护理,可提升临床疗效,加快炎症消退,值得在临床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