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洁 刘伟
摘要: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电力市场增速放缓,内部挖潜和管理精细化成为电网企业利润提升的重要手段。电网企业需要通过分析统计数 据反映企业运营状况、市场变化趋势,提升经营决策水平,助力电网高质量发展,但统计数据质量未能充分满足经营分析需求。同时科技辅助技术不断发 展,信息系统部署范围扩大且应用逐年深化,近两年国家电网公司启动网上电网建设,集成营销、运检、调控、发展等专业信息系统的发、输、 变、配、 用相关数据信息,持续推进作业方式由线下向线上转移。本文探讨如何结合信息系统应用提升统计数据质量,促进电网企业管理和效率提升。
关键词:电力统计;数据质量;信息系统
一、电力统计数据质量存在的问题与提升目标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电力市场增速放缓,内部挖潜和管理 精细化成为电网企业利润提升的重要手段。电网企业需要通过分析统计数 据反映企业运营状况、市场变化趋势,提升经营决策水平,助力电网高质 量发展。电网企业在应用信息系统开展数据融合监测、规划编制、生產统 计、经营分析等工作过程中,需要采集不同专业、不同维度、不同信息系 统的数据,暴露出一些数据质量问题,例如系统数据与现场实际不符、同 一指标在不同信息系统中不一致、相关数据之间缺乏逻辑性与匹配性、部 分数据难以获取等,影响分析质量、决策质量和信息系统运行效果。
为加强电网企业运营质效,需要重视统计数据质量的管理。一是要拓 展统计数据质量的内涵,更好地满足使用者需求;二是要结合网上电网等 信息系统的应用实践,构建业务流、信息流、能量流的零偏差控制机制。
二、提升电力统计数据质量的主要管理方法
(一)统计组织
1、落实质量责任制度,建立沟通协同机制
一是落实主要领导负责制,部门主要领导为统计数据质量第一责任人,对本部门本单位统计数据的结果负责;二是落实统计业务人员责任制,统 计业务人员负责本部门本单位统计数据的上报和数据维护,对统计数据的 结果承担直接责任;三是开展重点工作时,明确部门职责,成立专项工作 组协调推进系统建设的数据汇集、数据治理及功能应用等工作;四是建立 统计联合审查制度。开展数据质量常规审查和专项督查,组织相关单位和 部门开展数据联合分析、审核和评估,纠正数据偏差,对主要指标数据达 成一致意见,确保数据真实性和唯一性。
2、加强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
建立稳定的统计队伍,降低统计人员流动性。抓基层统计规范化建设,建立完善的原始记录和台账,做好信息系统数据维护,并推动相关数据源 头部门规范数据管理。针对基层统计力量薄弱,统计人员身兼数职,统计 台帐或原始记录不全,信息系统维护不到位等状况,采取措施进行规范。
3、提高统计人员素质加强业务培训
统计人员的业务技术水平,是统计人员在统计岗位上能否顺利有效地 开展工作,特别是能否切实履行、充分发挥统计职能的先决条件。通过开 展统计管理办法、考核办法、报表制度、数据审核等培训,以及规划计划 平台、网上电网等信息系统操作培训,把统计人员培养成一支懂得统计理 论、能干统计实务、具有过硬本领的队伍,杜绝因业务不熟悉而造成的数 据质量问题。
(二)统计设计
1、做好数据质量调查和总结
首先系统地调查数据使用者对数据质量的反映和实际使用效果的情 况;其次要分析研究过去统计数据的主要质量问题,找准统计数据质量控 制的主攻方向;最后要进行反复论证,考虑到统计工作中实际能够达到的 水平。
2、合理设计统计指标体系及其计算方法
采用统计手段搜集资料,一要实行标准化管理,制定的指标要符合统 计制度的规定,范围要全,分类要准,指标涵义的解释和计算方法要精确;二要积极应用物联网、大数据技术,从源头采集数据、建立大规划基础数 据资源库、基于元数据开展统计,确保数据真实性、准确性、可比性,避 免传统统计方法数出多门、数据质量不高的弊端;三要采用科学、经济的 方法,如充分利用国家统计局网站的行业分类解释和城乡分类标准等资料,进一步规范相关数据统计方法。
3、在信息系统设计层面做好多个相关信息系统之间的数据衔接
以网上电网为例,数据来源于相关信息系统,包括营销(营销业务、 营销辅助决策、用电信息采集)、调控(OMS、EMS)、设备(PMS2.0、配电自动化、电网 GIS 平台)等多个专业的信息系统数据源,应根据实际应 用经验不断对信息系统进行融合优化,做好各信息系统的数据贯通。
(三)统计实施
1、做好相关制度的落实,加强统计人员责任心,严格按要求执行统计 工作任务。
2、对统计输入资料和输出结果进行校核,避免有质量问题的资料进入 汇总处理阶段。对搜集到的资料进行鉴别核实,利用网上电网系统相关功 能,通过项目数据、设备数据、运行数据、不同口径电量数据等多源数据 的对比分析,以及数据勾稽关系、逻辑关系检查,及时发现数据失真、偏 差问题,提升统计数据的真实性、准确性。
3、做好与相关单位和部门的协同,特别是督促各专业做好信息系统的 日常数据维护,及时反馈并处理各项信息系统数据异常。
(四)质量审查
1、开展数据质量监控
明确监控的主要指标,通过应用网上电网相关功能,开展源头数据差 异对比分析,对相关指标进行逻辑校核,快速定位问题数据,进行监督核 查;按月度对指标绝对数及发展速度进行监控,及时发现异常波动并进行 原因分析,通过深化分析应用推动数据质量提升。
2、开展数据质量审查
联合营销、运检、调控、互联网部等部门和县公司等单位,开展数据 质量常规审查和专项督查,增强各级负责人和统计员的数据质量意识。
(五)反馈改进
在制度化手段之外,补充以全员全过程参与柔性管控,对信息系统以 用促建,推动系统应用及数据治理工作。淡化专业和层级界限,强化沟通、 协同、联动,依托网上电网系统,建立一个连接发展、营销、运检、调控、 财务、信通、互联网等专业部门的质量管控闭环。
三、提升数据质量的主要成效
(一)开展数据综合治理,促进数据归真
通过网上电网开展数据综合治理,协调营销、运检、调控、发展专业,进行年报、设备、项目与运行数据的互相验证,对现场、档案、信息系统 数据不一致情况进行核实,数据综合治理实现了营销、运检、调度、发展 等专业的数据贯通,减少了大量数据质量问题,进一步促进了数据归真。
(二)开展同期电量监测,提升数据价值
开展疫情形势下企业复工复产监测,通过对接统计局、经信委等部门 了解政府对电力数据关注重点,结合疫情形势,利网上电网同期售电量监 测功能开展重点园区监测。分析重点园区电量情况,统计复工复产率指标,反映疫情对经济的影响,有效支撑政府经济运行决策。
同期电量常态化监测,助力经营管理提质增效。通过同期线损、网上 电网等系统的融合应用,对供电关口、用户电量开展常态化监测,对营配 贯通、堵塞跑冒滴漏、提升基础管理等方面起到了促进作用。利用网上电 网同期售电量监测功能,深化基于同期电量的行业用电分析,及时洞察各 区域、各行业、各产业生产动态,分析售电市场形势和用电量变化原因,经营管理决策更精准,经营指标得到优化。
结束语:
本文结合信息化系统集成应用,提出了电力统计数据质量提升的管理 方法。研究与网上电网等信息系统相融合的数据质量管理体系,促进了数 据归真,提升了数据价值,为电网企业经营管理提质增效提供了保障。
参考文献:
[1]杨晶晶.企业档案数据质量管理若干要务[J].浙江档案,2021(01):31.
[2]武群惠.张岩.集团级企业主数据资源管理及集成应用模式与实践[J]. 网信军民融合,2021(01):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