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论曾国藩家训之刚与柔

2021-01-21 08:13朱应国黄菊芳
红豆教育 2021年29期

朱应国 黄菊芳

【摘要】曾国藩家训对行动力与执行力的培养,他把其中的精髓归结为两个字:“刚”与“柔”。他的许多经典思想如知行合一、明强挺经都离不开这两个字,这也是他处世智慧的关键所在。他在家书中谈到:“近来得见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他的刚柔观是渗透了大自然的规律得来的。“柔顺,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柔是一种手段,而刚则是一种精神,做人要保持一种坚定的信念和矢志不渝的毅力,临事处事刚柔并济,做有浩然正气之人。

【关键词】曾国藩家训;刚柔并济;以柔克刚;处世智慧

其实家教家风,无非育人。

一代大儒、理学传人的曾国藩,被钱穆先生称为“算得上是一个标准的教育家”。他一生重视家庭教育,不论在京为官,还是在外带兵,总是作有大量教育子弟的书信、文章。曾国藩在教育子弟的家书中曾感慨:“天下事,未有不从艰苦中得来而可久可大者也。”“天下断无易处之境遇,人生哪有空闲的光阴。”要想成就大事业,注定要做好艰苦卓绝的准备。如何处境识事,我们特别推崇曾国藩的刚柔并济之法。

曾国藩出身耕读之家,资质平凡,但他凭借自己出众的品格修为和独特的处世哲学力挽狂澜,平定大乱,广揽天下英才,成就一番伟业。他的思想谋略、为人处事之道对后世有深远的指导意义。其家训思想中对行动力与执行力的培养,曾国藩把其中的精髓归结为两个字:“刚”与“柔”。曾国藩的许多经典思想如知行合一、明强挺经都离不开这两个字,这也是他处世智慧的关键所在。当今世界,在教书育人的实践中,我们培养新时期学生刚毅果敢的品格和以柔克刚、刚柔相济的处事之法,尤为可贵。对于“刚”与“柔”,我的理解如下:

一、树果敢刚毅之品行

(一)一种强毅自胜之刚

这是一种安身立命、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刚”的智慧。

曾国藩的家书是其家训思想的主体,在他的家书里,写给弟弟们的信比写给子女的信还要多,也就是说,曾国藩对几个弟弟的教育很是上心,特别是对后来立下赫赫战功的曾国荃。

曾国荃性子倔,脾气躁,谁也不放在眼里,年轻时,对大哥曾国藩他也敢叫板。可后来,在曾国荃带湘军成名立万的过程中,最大的改变就是越来越听曾国藩的教导了。由此可见家书教育的效果非一般方法所能达到的。

这里有一个有趣的例证,通过这件事,曾国荃接受了一场最大的考验,也验证了曾国藩的“刚毅”和“稳着”的思想能发挥实际效力。

清同治元年(1862),曾国荃率两万湘军,孤军奋进,一口气攻到了太平天国的都城天京城下。这时候,远在苏州的忠王李秀成受洪秀全将令,率二十多万大军紧急回援,一下子把曾国荃的两万湘军包围了。

孤军深入的曾国荃一下子慌了手脚,连忙给湘军主帅曾国藩写信求救。这时的曾国藩手头无兵,湘军大都被牵制在各战场,而清政府的绿营官兵一向对曾氏有意见,巴不得隔岸观火,要他们兄弟的好看。

亲弟弟被围,自己无兵可调,曾国藩也着实急了一把。他思考半天,索性坐下来,给曾国荃写了一封信。在信中曾国藩把当前两军形势略为一摆,然后话峰一转,提出了他所谓解题的办法:“总之,危急之际,莫靠他人,专靠自己,乃是稳着。”这里两个意思:意志上要“刚”,即靠自己,方法是“稳打稳扎”,即巩固好阵地,筑牢防线死守。

這是一封军事史上神奇的救援信。

奇怪的是,曾国荃接到这封信后,不仅没有埋怨大哥没派援兵,而且真把曾国藩这番“靠自己”,“稳着”的理论当作解危的办法。他深挖沟、广积粮、扎硬寨,准备打死仗,下定与李秀成耗下去的决心。他给曾国藩回信提出了作战思想——“稳扎稳打,机动则发”。

曾国藩看到弟的回信之后,非常高兴,立刻回信说:“沅弟缄言“稳扎稳打,机动则发”,良为至论。然机字殊不易审,稳字尤不易到,余当一—奉为缄言!”

说太平军二十万打不过湘军两万,听上去也像一个谜。其实,这场历经46天的围剿与反围剿的激战双方打得十分艰苦。曾国荃死守硬战,最后亲自上阵,身负重伤,连鼻子都差点被太平军削掉。作为主帅伤成这样,可见这仗打到什么程度了。

曾国荃逃过一场灭顶之灾,在金陵城下站稳了脚跟。随着汇集城下的湘军愈多,逐渐对天京形成包围。到最后(1864)攻下天京,曾国荃成就一时功名。

在我们现在教育的过程中,常遇到调皮捣蛋、桀骜不训的学生,即可像曾国藩教育弟弟,掌握其个性,走进其心里,通过书信等文字的交流,于易表达,更易让人接受。根据学生的特点,培养学生果敢刚毅的品格,培养其坚强的内心,造福家庭、社会、国家。

内心的刚毅是做事成功的强大动力。湘军前期在与太平军的较量中,处于劣势,曾国藩甚至差点投湖自尽。虽内外受压,而曾国藩仍然契而不舍的干着同一件事,屡战屡败,屡败屡战,最后终取得胜利,其过程完美体现他内心的“刚毅自强”。一个人有这样强大的毅力和心理,不可不令人敬佩。

(二)把准时机,以刚克刚

这是一种临事处事体现“刚”的智慧。

柔和刚,各自有着丰富的内涵,曾国藩对这两种处事运用到智慧的境界,有他独到的思想。他在读史的过程中曾提到过两个典型的案例,一个是汉代的“强项令”,说的是以刚克则;一个是宋代的“落牙臣”,说的是刚柔相济,以柔克刚。它们都是大臣斗皇帝故事。

且看“强项令”。

《后汉书》里记载:东汉初年,汉光武帝刘秀的姐姐湖阳公主的贴身仆人杀了人,按律当死罪。可因为湖阳公主身份特殊,仆人躲在公主家里不便搜查,当时的洛阳令董宣一时没办法。

但董宣不是一般的人,他带衙役躲在离公主家不远的地方潜伏守候。等到公主的车队出来时,疾速上前把混在车队里头的这个仆人抓住。然后当着公主的面,当场审判,一点也不留情面,将犯人就地正法。

这一下,公主恨死了董宣,跑到刘秀面前大哭大闹,非要杀了董宣不可。刘秀一听也肝火直冒,好个董宣,不看僧面看佛面,皇上的姐姐的仆人的命,你也敢要,你太不把我这皇上的姐姐放在眼里。

皇上要杀董宣,这时候,董宣丝毫不惧,只说皇上您要杀要砍随您的便,但您得让我先说句话。董宣说:“陛下圣德中兴,而纵奴杀良人,将何以理天下乎?臣不须棰,请得自杀。”然后“即以头击楹,流血被面”。意思是皇上您刚刚平了乱世,想要一个安定的盛世,怎能不以法治天下?您要真是这么一个不讲理的皇上,那算我看走眼了,不用你杀,我自己死给你看。说完他往柱子上一撞,撞得血流满面。

直面淋漓的鲜血,刘秀猛然醒悟,知道童宣做得对,但得找个台阶给姐姐下才好。于是,就让董宣给湖阳公主磕头赔罪,免去董宣的死罪。

可这个头,董宣怎么都不肯磕。

刘秀就让人按着董宣的脖子,给湖阳公主磕头,结果“宣两手据地,终不肯俯”。董宣伸着个脖子,死活也不磕这个头。

这下刘秀也气乐了,说这家伙真是个“强项令”啊!没办法,这家伙脖子太硬了,不是一般的硬!天生的,强生的,我也没辙儿。这样,反而成就了董宣“强项令”的美名。董宣这种人,你强势我刚毅,连皇帝都斗不过他,谁不怕?

以上处事刚毅的成功,是因面对的皇帝比较开明,君主想要成就中兴大业,而董宣又有理有据,所以能以刚克刚。但以刚克刚,应有理有节,见机有度,切忌鲁莽,莫直撞刀口。

对于强项令中臣子胜皇上,曾国藩联系现实评价说:“吾辈在自修处求强则可,在胜人处求强则不可。福益外家,若专在胜人处求强,其能强到底与否尚未可知。即使终身强横安稳,亦君子所不屑道也。”这段话是说,对待自己应求刚、求强,刚的性格很重要。但对待别人不应该一味求刚、求强。强硬一辈子没受大挫折是偶然的,是君子们应摒弃的。这样深刻的認识曾国藩是有体会的,因为他作为大臣也斗过皇帝。当年自持刚强,图一时口快,当庭炮轰皇帝,让咸丰难于下台,虽赢得“直臣”称号,但也差点因此掉了脑袋,以后他也一直没能真正得到咸丰的支持。但他最大的特点是善于反思,他认识到至刚之物,未必至强。此后,曾国藩更看重刚柔并济,以柔克刚的识事处事。

事实上,在我们现实生活中,不识时机,一辈子挺强的人,早晚注定是要吃亏的。

(三)养成坚持不懈的行为习惯,就是刚

不管有多忙,曾国藩都坚持写日记、写家书,“吾日三审吾身”。其日记和家书历经一百多年还被后人反复翻阅,推崇备至。它所涉及的内容极为广泛,小到人际琐事、家庭生计,大到进德修业,经邦纬国。曾国藩家训里所提到的许多修身养性和为人处事之道都具有很强的实用性和可操作性。以曾国藩谥号“文正”公命名的双峰县文正学校,十分推崇曾国藩日记和家书的学习和传承。2013年创办以来,始终如一教育学生坚持写日记,写家书,师生互动,家长参与撰写,每年评选优秀家书。学校现已出版七册中小学生《文正家书》。这是很好的曾国藩家教思想传承,很好的学习习惯培养,很好家庭教育方法。这就是曾国藩提倡的“刚”的精神,一种坚持不懈,克难、克惰之“刚”的智慧。

二、临事处事以柔克刚是大智慧

相比以刚克刚,曾国藩更看重刚柔并济、以柔克刚的智慧。再来看看“落牙臣”的故事。

据《涑水记闻》记载,有一天,宋太祖赵匡胤在御花园里玩鸟,内侍来报,有一位大臣有军国大事、急事奏报。太祖忙放下手头的鸟,换了正装,来到正殿听汇报。

这位大臣洋洋洒酒地汇报,赵匡胤耐着性子听,可一直到大臣把工作都汇报完也没听出个什么大事,忍了半天没吭气的赵匡胤火气来了,一连反问:“你不是说有军国大事、急事吗?怎么全是些陈芝麻烂谷子的事?哪件事大?哪件事急?”

赵匡胤是个急脾气,发火的时候也很吓人。可这位大臣非常有意思,他也不害怕,慢悠悠地回了句:“臣以为尚急于弹雀。”那意思是说,你说我说的这些事不是大事,不是急事,但总比玩鸟要大、要急吧!

赵匡胤更火了,好小子,还敢狡辩!他从侍卫手里抢过一把金瓜斧,照着这位大臣就是一下。当然,赵是大宋开国之君,还是比较英明的,不会昏庸到一斧子就把人家给砍了。他是拿着斧柄对着大臣的,当场把这个大臣的两颗牙给打掉了。

面对“我的野蛮皇上”,这位落牙臣居然极其冷静、镇定。不惊惶失措,更不怒发冲冠、誓死不屈。他出人意料地蹲下来,然后趴在地上。

干什么呢?

找牙!应证那句老话“被打得满地找牙”。

赵匡胤看呆了。一直看着这位大臣,先是趴在地上把两颗牙找到,然后缓缓地站起身来,用袖子把牙仔细地擦拭干净,小心地放人怀中。

这一下,赵匡胤则气乐了,问:“汝怀齿欲讼我耶?”

这位落牙臣也呵呵一笑,说:“臣不能讼陛下,自当有史官书之。”就是说,我哪能去告皇上您啊!不过您违反大宋律例乱打人,自有史官会记下来。话外之意,也就是可以拿牙给史官当物证。

赵匡胤一听这话立刻呆了,想了一想,突然满脸堆笑,赶快把斧子扔一边,让人拿出金银玉帛来赏赐这个大臣。

赵匡胤为什么突然转为示弱了呢?原来他怕在史书上留下恶名,到时,大名鼎鼎的宋太祖该多丢脸啊!所以他变刚为柔,赶紧换了笑脸,重赏大臣,摆明着就是贿赂嘛。

果然,后来正史没有记载。但皇帝这点糗事儿,还是没能躲过史官的如椽之笔。这事当作野史被大史学家司马光记入了笔记体著作《涑水记闻》里,遗憾的是没有记下这位落牙臣的名字。

当年曾国藩当庭背书批评皇上,搞得咸丰难堪。后来他感到后悔,反思自己忠言直谏的出发点固然没错,但这种持强凌人,把别人逼到死角的做法却实在不可取。自己虽然在博弈中获得暂时胜利,但留下了吃大亏的“后遗症”。就斗争智慧而言,远不如宋代的落牙臣。

落牙臣的行为称得上是以柔克刚的大智慧。面对皇帝的雷霆,落牙臣表面和风细雨,暗里不屈不挠,最后达到克刚的目的。他的柔,不是柔弱,也不是无原则地退让,更不是阴柔与阴险,是一种智慧的表达。他趴下满地找牙,把牙擦干净,好好收藏,这在像在演小品,不仅成功地吸引了赵的注意,也成功地化解并转移了赵的怒气。再次,落牙臣的柔是一种绵里藏针、柔中带刚的绵柔。面对飞扬跋扈的皇帝,他表面不争,内心里却丝毫不作退让。他不紧不慢,底气十足,韧劲十足,这是一种刚性的坚持,他的每一步行动都坚守着这种刚性。最后的结果,自然是春风化雨,润物无声。

三、识事刚柔并济,道法自然

柔能克刚,克刚的智慧本身就孕育了刚的内涵。

自然界万物相依相克,柔在刚中,刚柔互补。人类来源于自然,依赖于自然,大自然这种刚与柔的智慧在人的身上也能得到体现。曾国藩后来在家书中谈到:“近来得見天地之道,刚柔互用,不可偏废。”说明他的刚柔观是渗透了大自然的规律得来的。他中年后喜欢读老子的《道德经》,老子说“飘风不终期,骤雨不终朝”,是说大自然中那些刚猛的力量,哪样能持久呢?只有和风细雨,才可绵绵无穷。

老子又说:“天下之至柔,驰骋天下之至坚。”是说自然界里总是最柔软的事物战胜最坚硬的事物。如,水滴石穿。我们常说上善若水,说水最具有韧性,恒久绵长。自然界里也总是柔的一面具有恒久的生命力。

曾国藩晚年常给孩子们讲关于老子的这样一个故事:

老子的老师常枞已年近百岁,在临终前老子去看他。老子问老师还有什么遗言或道理要告诉学生。常枞用最后的力气张开嘴,对这个聪明的学生说:“你看看我的舌头还在吗?”

老子说:“舌头还在。“

常枞又问“你看我的牙齿还在吗?”

常枞这时牙齿早已掉光。于是老子回答说:“牙齿都不在了。”

常枞说“你明白了吗?”

老子点了点头,说:“明白了。”

常枞说:“很好,很好。”然后,含笑而逝。

老子明白了什么?常老师要说的道理又是了什么?

舌头是柔软的,所以还在。牙齿是刚硬的,所以早就不在了。舌头和牙齿这一柔一刚长期相存,即刚柔相济,咀嚼食物,使人生存。但最终,柔的一直存在,刚的长期磨损消耗,直至消失,也就是说明柔的东西要长存。

刚则易折,柔则得生,这是不变的真理。以身补天的女娲,用柔成就了古人对宇亩的浪漫追求;填海的精卫,用柔书写了生命对自由的不朽追求。柔,并不是畏难而退的懦弱;柔,也不是处处低头的软弱。柔,是一种能屈能伸的为人处世之道;柔,是一种灵活变通的待人处事之礼。至柔之物,未必至弱。“抽刀断水水更流”更显柔的力量。

曾国落在家训中说:“柔顺,所以守其缺而不敢求全也。”其实就是抱残守缺的意思。用抱残守缺换来发展的空间,才有时间上的韧性,这就是来自大自然的柔能克刚的智慧。柔是一种手段,而刚则是一种精神,一种原则,一种目的,我们教育学生做人要保持一种坚定的信念和矢志不渝的毅力,临事处事刚柔并济,做有浩然正气之人。

参考文献:

[1]曾国藩,《曾国藩全集》,岳麓书社,1989年

[2]郦波,《郦波评说曾国藩家训(下)》,中国民主法制出版社,2012年1月出版

作者简介:朱应国,1975年出生,男,汉族,湖南省双峰县人,主要从事中小学基础教育教学。

注:此论文为湖南省教育协会“十三五”教育科研课题《曾国藩家教与青少年健康人格养成研究与实践》研究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