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艺活动对幼儿身心品质的影响

2021-01-21 22:39:29谭婷英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6期

谭婷英

摘要:近年来随着素质教育的大力推进和深入,幼儿陶艺越来越受到学校和老师的关注与认可。幼儿陶艺对幼儿素质教育,对幼儿的全面发展,对幼儿身心品质的培养方面都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随着我国现代化社会的进步与发展,要求教育培养与之相适应的多样化人才是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关键词:幼儿陶艺活动;幼儿身心品质;幼儿身心发展

前言:陶艺教学活动,作为一项很接地气的儿童美术活动而日益得到了小朋友们的青睐,是幼儿园手工教学活动中的重要一部分,也同时是对孩子们语言、创意、动手、想象等能力的培养和发展的关键。儿童陶艺在教育的范畴内有着无法取代的特色和意义,近年来被许多学生接受和关注,在社会上形成了相当好的影响。以下就陶艺活动对幼儿身心品质的影响做了相关探究。

一、陶艺可以丰富幼儿情感体验,培养幼儿健康的身心

玩是幼儿的天性。还记得,在资源匮乏的我们成长的那个年代,我们就地取材地玩起了泥巴。我们对泥巴一见钟情,泥巴那滑溜溜、凉飕飕的憩肤之感,在指缝中不断渗入我们的心田。如今城市的孩子们,对泥巴这样一种无毒无臭的纯天然物质,同样是爱不释手。泥巴那柔软的泥性,在孩子们手中随意的揉捏成型、泥巴变得千姿百态,孩子们尽情地享受着泥巴带给他们最简单最真实的快乐。在这样一个丰富多变的过程中,孩子们放心的释放了自己的情绪,放飞了自己的情感,童真无限。在这样一个随心所欲的过程中,孩子们的触觉、视觉、嗅觉都得到了充分的锻炼,这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陶冶了情操”。在陶艺活动中,泥土施与洁净于孩子们的心灵,让他们从中接触到了我国的传统文化教育,提高了孩子们的文化自信,在这种柔性的教育活動中,于无形中全方位地影响着孩子们的身心,培养了他们坚韧不拔、坚持到底的行为习惯,并最终内化为他们良好的思想品格。

二、幼儿陶艺最能体现启蒙教育

在对幼儿的启蒙教育中,我们着重对幼儿进行的是科学和艺术的启蒙教育。陶艺教育活动带给幼儿真善美的心灵启迪。人类走向文明的基础是泥、水、火,其中蕴含的生命哲理的基础知识,包含着巨大的智慧。泥加上釉料的洗礼更是变化莫测,幼儿对于柔软的泥土变成硬邦邦、多姿多彩的陶艺有着浓厚的兴趣,孩子们的好奇心使得他们的科学探索精神得以发展,这是幼儿科学启蒙的导火线,艺术与科学的有效结合,同时也推动了艺术的发展。幼儿陶艺活动是一项综合性的教育活动,其中融合了智力因素与非智力因素,这是一种很好的对幼儿进行启蒙教育的教育手段。

三、陶艺开启了孩子形象思维的能力和动手能力

开启孩子的智力是陶艺教育的益智功效,陶器作为三围空间艺术作品,是最能启迪孩子空间形象思维的一个美术表现形式,孩子还能够利用陶器制造的一些较繁琐的流程,训练做事的逻辑性,潜移默化中提高了孩子的思维。有专家经过调查后证实,锻炼幼儿的手指活动会对他们的大脑细胞造成良性的刺激,进而促进了他们脑部智力开发。

现在的孩子们,被高科技的电子产品所包围,他们的玩具多是游戏机、智能学习机,又或是毛绒玩具等等成品或者半成品的东西。而陶艺活动的开展,孩子们在制作陶器的过程中,这个流程都是需要自己动脑、自己动手参与和完成的。传统陶艺活动中渗透着德育教育,又寓创意与动手实践之中,孩子们在完了之中逻辑思维、形象思维、动手能力同时得到了有效的锻炼,发展了智慧。

四、陶艺启发孩子智慧,发挥个性,培育创意

陶艺的可塑性是自由的,幼儿完全可以按照自己的个性,根据自己的喜好要求来大胆创造自己的作品。作品风格可以是豪放大气、畅快淋漓的,也可以是精雕细琢、蜿蜒曲折的。在对泥巴的揉捏中,孩子们的个性得到完全自由的释放,他们或张扬或稚气或婉约或平实的个性特点教师们也可以由此窥探到一二,这也有助于我们根据孩子的个性特点,正确发掘孩子们的潜力。相关心理学研究指出,当孩子在幼儿时期展现出他们富于想象的特点时,他们的创意思维就开始萌芽,在这个时间,培养孩子的创新意识是非常重要和见效的。陶艺作品的制作不是一成不变的模型,它是任凭孩子如何捏、如何揉都会是一个具有幼儿个性特色的艺术作品,这给了孩子们更多自由发挥的空间,对培养幼儿的创新思维起着巨大的促进作用。在陶艺活动中,孩子们对自身的生命大胆感受,对客观世界用心的观察和思考,自信的完成自己的作品、完成艺术创造。陶艺制作的完整流程对于丰富孩子的想像力,发挥创意思想,激发灵感起着功不可没的左右,为教育培养创新性的人才具有不可估量的意义。

五、陶艺提高幼儿艺术欣赏力和审美意识

陶艺作为一门综合创造性的艺术形式,集艺术性、趣味性、创造力于一身,制作流程是经过了长期而不断的观看-操作——再观看——再操作的流程,在这个流程中孩子的美术欣赏力获得了极大地提升。首先,在作品前,孩子可以探索生活、观察生活、表现日常生活,在平时日常生活中也能够认识、观察;其次,陶器是平面和立体相结合的美术表现形式,孩子通过直接观察,光滑与粗糙,坚实与柔韧,凹入与凸起等都可以激发孩子的遐想空间;最后,通过陶艺让孩子们用双手和小心灵去发掘美、欣赏美、感受美、表达美,从而净化了幼儿的灵魂,熏陶幼儿的审美情操,让孩子的艺术欣赏能力获得了提升,这也就是陶器的审美功效,也就是实现孩子美育提高审美情趣的最有效途径。

六、幼儿陶艺教学与各学科的整合

陶艺的课程作为一个教学的载体,是可以整合其它课程的。首先,将陶艺课程与儿童绘画课堂中的手工制作、雕刻、儿童绘画等艺术课程相互融合;

其次,以陶艺教学为载体,发挥其核心的辐射功能,将陶艺活动与语文、音乐、德育教育等课程有机的联系起来;再次,我们可以利用在其他学科活动中所带个幼儿的情感体验进行陶艺作品的创作,比如,在语文学习中的一个童话故事,在音乐学习中的一首动人的歌曲,在体育学习中一个特别的舞蹈动作,等等这些带给孩子们心灵震撼的震撼都可以落实到陶艺作品创作上来,用陶艺的艺术形式将其展示出来。最后,陶艺教学是一个综合型的艺术教学项目,它和其他课程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孩子们在陶艺活动过程中,将获得有关感知能力,并有效地转移到新的感知情境中。

结语:每一个幼儿都是一张白纸,具有很大的可塑性,因此幼儿期也是人类生命发展过程中接触东西最好、智力发展最快速的时间之一,同样也有着巨大的潜力。陶艺活动对幼儿身心品质的影响对幼儿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教师要结合各个领域充分发挥创造陶艺的作用,陶艺活动等着我们进一步探索和研究。

参考文献:

[1]陈林林.3-6岁幼儿陶艺学习活动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7.

[2]梁梅芳.在陶艺活动中发展幼儿良好个性品质[J].动漫界,2015,000(008):75-76.

[3]王景艳.让孩子去玩泥吧——陶艺教育与儿童身心发展[J].课程教育研究,2017(13):1.

[3]徐君琳.浅谈陶艺对儿童成长的促进作用[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