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思
摘要:汉字是中华民族智慧的结晶,是传统文化的遗产,是我们的宝藏。识字虽然是小学语文教学重点,但识字对学生未来的学习和生活有着深远的影响,因此,在小学语文教学中,教师也不可对识字教学掉以轻心。教师应明确识字教学目标,加强识字训练,教给学生有效的识字方法,以逐步提高学生的识字能力和语文学习水平。
关键词:识字教学;小学语文;策略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明确指出:“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也是贯穿整个义务教育阶段的重要内容。”科学文化知识的学习以及认知能力的提高必须以识字为基础,只有高质量、高效率的识字教学才能促进语文教学科学性的发展。
一、小学识字教学实践中存在的问题
(一)学生识字积极性不足
在小学,识字教学通常采用最常规的模式,即“教师讲解—学生练习—听写”三个环节。小学生个性活泼,喜欢新奇事物,这样陈旧的教学模式会使他们感觉识字是非常无聊的过程,进而缺乏识字的积极性。
(二)缺乏科学的识字方法
识字是有方法可循的,科学的识字方法能够使识字事半功倍。但是在小学,由于教育资源相对薄弱,学生们缺乏科学的识字方法,存在死记硬背的情况。尤其是一些教师,为了使学生提高识字量,常常会布置“××字写××行”或者“错误的字写××行”这类机械而又重复的方法,虽然能够加深学生对于该字的印象,但是却使学生逐渐对识字失去了兴趣。
(三)识字效率低且易混淆
在个别小学,教师片面追求识字量,导致学生虽然识字较多,但是对于高频字把握不牢固,容易混淆,识字效率低下。比如,有的学生分不清“电”和“申”,有的学生分不清“体”和“休”,有的学生分不清“廷”和“延”,有的学生分不清“历”和“厉”……在平时作业和考试时,教师会发现被学生搞混的字有很多。
二、小学语文识字教学的实施策略
(一)丰富识字教学手段,激发学生识字积极性
前文中提到,在小学的识字过程中,很少会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选择趣味性的教学手段,必然会导致学生感觉到识字的枯燥,识字氛围自然会在无形中变得非常压抑,学生的识字效果显然不会太理想。对此,在小学识字教学活动的开展过程中,教师应结合识字教学固有的教学特点,及时了解学生在识字过程的实际需要,带动学生识字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1.识字比赛。例如:学生普遍存在争强好胜的心理,教师完全可以通过识字量的评选活动,调动学生识字的热情,以此促进识字教学能够做到高质量地开展。在这一过程里,教师要打破常规,可以根据学生识字情况向学生设置一些荣誉称号,比如“识字青铜”“识字王者”等,只要学生识字量上升到某一个高度就会获此殊荣,学生自然会为了赢得荣誉而努力奋斗,在无形中为其营造一个竞争的氛围。另外,还需要注意的是,在学生识字量积累到一定程度的基础上,可以为学生选择一些“高阶段”的读物,通过认读和领读的形式,让学生认识更多较为复杂但又使用较为频繁的生字,确保学生识字的潜能不断得到激发,让学生始终能够获得成就感,这样识字教学的氛围会始终趋于理想化,“教”与“学”的效果自是不言而喻。
2.识字游戏。活泼好动是小学生的天性,他们通常都向往能将任何活动变为有意思的游戏,使自己沉迷其中。对此,小学语文教师在开展识字教学的过程中,可以通过游戏的方式帮助学生始终保持识字的热情,这样既可以让学生能够深刻记忆所学的生字,还可以拓展学生的识字量。例如:在学生掌握一些较为简单的汉字基础上,教师可以制作一种可以将整个汉字以结构性来展示的道具,将汉字的某一个结构展示在学生面前,让学生回忆之前学的汉字里有哪些具有该结构,随后再露出另一个结构,让学生去猜想、去抢答,最后再将整个汉字呈现在学生面前,帮助学生掌握这个生字。这一过程不仅让学生以饱满的状态夯实了基础,同时还有助于学生更加深刻地意识到生字的构成,从而将识字的难度大大降低,提高学生识字的效率。这一过程显然也为学生打造出了一个极为理想的识字氛围,教师引导和学生学习的效果显然能够达到甚至远远超出预期目标。
(二)优化识字方法,加深学生印象
汉字的學习只要掌握了方法,学习起来就会事半功倍。但是小学生年龄小,知识储备不足,思维能力薄弱,所以对于识字方法的总结和应用还需要教师多加指导。具体来说,识字方法有偏旁识字法、联想识字法、象形识字法等,教师可以在教学中传授给学生,使学生加深印象。
1.偏旁识字法。虽然一年级开始学生便接触识字,但是低年级学生的识字量是偏低的,对于阅读来说还有很大的阻碍。为了扩大学生的识字量,教师可以采用偏旁识字法,使学生通过偏旁学习更多的汉字。比如,提手旁(扌)表示与手有关系的动作,如:打、拍、提、拉等;三点水(氵)表示与水有关的字,如:江、河、海、溪等;草头(艹)表示植物,如:花、草、菜、茶……教师可以在学习相关字词的时候进行拓展,增加学生的识字量。
2.联想识字法。汉字之间有着千丝万缕的关联,有的汉字是同音异形字,如青、蜻、清;有的汉字是反义字,如高和矮、胖和瘦、大和小等;有的汉字偏旁相同,如踢、踏、跳、跌等,教师可以在教学过程中适当地进行联想,使学生增加识字量。教师还可以进一步引导学生为汉字组词,从而扩大学生的识字量。
3.象形识字法。小学生的思维特点是形象思维占主导,因此象形识字法对于小学生来说非常适合。课本中的“山、石、田、土、井”这一类字是由古代的象形字演变而成,这些字与实物都有许多相似处,所以让学生观察实物或实物图片后再识记更为容易。低年级学生的形象思维能力比抽象思维能力要强得多,所以识字教学与具体的事物和形象相结合,利于学生识记。如用手遮目“看”,用竹毛制成“笔”。通过这样的描述,在学生头脑中建立起直观印象,达到了既认形又明意的效果。
(三)因材施教,根据学生学情提出差别性要求
以上提到小学生的识字量有着一定的差距,因此需要根据不同的学生的特点,提出不同的识字量要求。
1.对于识字量水平较低的学生,教师应该找到其识字量低的原因,有针对性地进行辅导。如,有的学生识字量低是因为对识字缺乏兴趣,教师就可以从激发兴趣入手,多为其布置一些有趣的识字任务,如———将今天所学的生字画出来,等等。也有的学生识字量低是因为课后不复习,课内的汉字掌握不牢固。教师就可以以听写等形式来检查学生的识字情况,并且对此加以辅导。对于这类学生,教师应该从最基础的要求做起,要求其掌握一类字。
2.对于识字量水平一般的学生,教师可以为其提出一些要求,如:掌握一类字,会读二类字等,使学生达到要求。
3.对于识字量水平较高的学生,教师可以要求其在课后增加阅读量,因为识字水平高的学生在课外阅读方面的阻碍相对较少,并且可以通过阅读进一步加大识字量。
总之,在新课程标准的引领下,教师要明确识字目标,激发学生识字兴趣,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让学生养成良好的识字习惯,促进小学生的发展。
参考文献:
[1]陈云珍.小学低年级识字教学研究[D].上海:上海师范大学,2019.
[2]孔令艳.利用情境化课堂教学提升小学生识字能力[N].科学导报,2021-06-22(B03).
[3]黄静娟.灵动多姿玩转生字———小学语文课堂中识字教学策略[J].小学生(下旬刊),202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