润物细无声

2021-01-21 21:24:44谭全多
三悦文摘·教育学刊 2021年47期
关键词:单亲家庭性格母亲

谭全多

摘要:当今社会,随着经济水平的迅猛发展,人们的生活质量越来越高,家庭幸福指数也理应随之增高才对,相反的是离婚率却高居不下。因此就衍生了很多的单亲家庭,而单亲家庭的孩子无论在学习还是生活中,甚至是性格上都存在很大的问题,这无形之中给学校和社会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也给身边的人带来很大的影响。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上会因为家庭的不完整而存在很大的缺失。这部分孩子,因为受家庭环境或父母的影响,往往出现性格孤僻,情绪易激动,缺少担当和应有的胆量。若长此以往,势必会对孩子的身心发展造成极大的危害,容易让孩子造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等。出现这些现象,无论是家长还是老师都应及时采取相应的措施或合适的方法对其进行纠正,并做正确引导,使这类孩子能够积极健康,阳光自信的生活和成长下去。

关键词:单亲家庭;存在问题

一、学生基本情况

何睿(化名),男,9岁,三年级学生,单亲家庭。父母在孩子两岁时离异,父亲因工作繁忙,常年在外工作,长期由奶奶代为管教,偶尔由母亲监管。

二、存在的问题及行为表现

(一)不能正视自己的错误,易哭闹和动手

何睿在一年级刚入校时,因上课玩电话手表而不听课,经过老师多次提醒,毫无悔改之意。不僅影响其他同学听课,还影响了老师的课堂教学。当老师让其交出手表代为保管,待下课后再交还。何睿不仅不听从老师的安排,反而拖拽住老师的衣服和手臂,硬抢手表,一直生拉硬扯到讲台上,立马承认错误,并且哭哭啼啼,苦苦哀求归还手表。

(二)以自我为中心,目中无人,损坏公共财物

坐在教室靠墙壁位置时,上课时不听课,不接受老师的善意提醒,用尺子刮墙壁上的石灰,刮掉一大片,地上堆满石灰粉末,并将石灰粉末撒在前一桌女同学的衣领里面和裙子上。询问缘故,不愿意说话,也不愿承认。此行为严重损坏了学校的公共财物,同时影响了其他同学正常听课。

(三)不听课,不交作业,害怕受惩罚并动手打人

课堂上,大部分时间沉迷于自我世界,低头在桌箱里看课外书或玩电话手表的状态。自认为所学知识自己都懂,不愿听课。课后出现不交作业现象,组长收作业,不愿意把本子交给组长。组长坚持要将他本子交给老师,何睿则认为组长是为了让他遭受到老师的批评,则动手打组长,其他同学见状赶紧劝架,想要将他拉开,结果都被何睿打。

(四)过于敏感,生性多疑,报复心强

1.课间因鄢某不经意间的一个眼神看了他一眼,何睿则认为鄢某的眼神对他充满了敌意和不满。因此在鄢某离开教室时,何睿跑到其座位上,将其已经完成的作业用笔在作业上面胡乱画圈。询问何睿为何这样做,他则回答:“鄢某刚才看我的眼神,我感觉他对我充满了不满和敌意,因此我要报复他。”(据何睿午托园老师反映,他在午托园也有过此类行为。)

2.某天下午课堂上,坐何睿前面的同学,与何睿座位间隔了一桌的王某和转过头去与何睿前一桌的程某两人在说悄悄话,其中提到一个同学的名字,而那个同学的名字里刚好有个字和他的“睿”字同音,他则认为别人是在说他的坏话,此时他不问清楚事情的原委,顺手拿起桌上的一支笔朝与他间隔一桌的王某砸去,刚好砸到那位同学的眼睛,当时眼睛就肿了起来。

三、相关背景了解

(一)父亲,工作繁忙,缺乏耐性,性格简单粗暴

通过家访和多次电话沟通,何睿父亲是个性格简单粗暴的人,缺乏耐性。在与孩子进行沟通的时候,缺乏耐心,偶尔会有动手打孩子的现象。虽然他也是爱孩子的,但是这种建立在拳脚和棍棒之上的爱,太过承重,孩子根本无力承受。每当孩子在学校犯了错,屡教不改,不听劝告时,老师提到告诉爸爸,何睿立刻紧张起来,甚至哭诉着恳求:“不要告诉爸爸,爸爸会打我的。”从孩子里的眼神里,可知他父亲知道后的后果一定会很严重,他的眼神里充满恐惧与无助。

每当孩子在学校出现在问题,较为严重的时候,必须与家长沟通时,作为老师都跟家长一再提醒千万不要动手,坐下来心平气和地和孩子好好沟通,了解他内心最真实的想法,找到症结并进行根治。同时也跟孩子爸爸提出很多老师们认为行之有效的办法,希望他采纳, 从而解决问题,改变孩子身上存在的不良行为习惯。但家长却认为自己的孩子常常犯错,已经到了无药可救的地步,有种破罐子破摔的感觉。他很想改变孩子,但仿佛有种心有余而力不足的感觉,对于孩子,他更是恨铁不成钢。何睿爸爸之所以会有这样的想法,也源于他工作太忙的缘故,在家里的时间少,与孩子接触的时间不多,导致他对孩子的心理变化和行为习惯不够了解,只能通过眼睛去看到表面所展现出来的一切,而未曾用心的体会和感受孩子内心的变化和需求。不能真正做到了解孩子,自然就不能够用正确的眼光去看待孩子身上存在的问题,也无法采取合适的方法去解决问题。从而只会适得其反,不仅问题没有解决,从另一方面来说还会给孩子的心理造成压力和产生阴影。

(二)母亲,时间充裕,性格极端多变,情绪起伏不定

在何睿母亲监管和照顾孩子期间,孩子出现问题时,也与她进行过多次的沟通与交流。何睿母亲对何睿要求较高,甚至是很严格。很多时候,何睿仅仅是犯了一个小小的错误,但是对于其母亲来说,这个年纪犯这样的错误,却是无法原谅的。常常对孩子进行严厉的呵斥与大声怒吼,有时候甚至用吓唬的语言和行为去管制孩子,当然也少不了一顿打。“再打人就送去派出所关起来”“不好好学习就要提前感受生活的苦”“自己做错的事,自己要承担一切后果”等,这些话语都是老师在场的情况之下对孩子的训斥之时说出的。何睿母亲在说这些话时,她已然忘记了应该就事论事,多听听孩子的想法,让孩子自己说,坐下来心平气和地进行母子谈心,去聆听孩子内心的想法,问清楚孩子事情的缘由,并在过程当中了解孩子在对事物的认知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然后再引导孩子去认识自己所做事情的对错,教会孩子判断行为的对错,以及事后产生的后果会对自己和他人带来哪些伤害。

在孩子与别人发生冲突时,在她不了解情况之时,只听了何睿的一面之词,便急于打电话质问老师为何自己的孩子会被别人打,然后会马上联系另一个孩子的家长,情绪非常激动,语气非常犀利,甚至带有批判性和教育性。而当老师和家长将事情的原委详细告诉她,是何睿的错时,他再次经过核实之后,才知道是自己孩子错。然后对孩子就是一顿严厉的批评,甚至是大声和呵斥,最后自己和孩子哭成一堆。一边哭泣着,一边跟老师打着电话,情绪非常的激动,言语非常的极端。在孩子连续在学校犯错时,老师与她沟通,她在情绪激动之时会说出:“生了这个孩子都是我的错,我就不该生下这个孩子,我应该去死”等等之类的话。她甚至认为,老师经常跟她反映孩子在学校不好的表现,是老师们在针对她和她的孩子,是老师对孩子有偏见。

宋庆龄曾经说过:“孩子们的性格和才能,归根到底是受到家庭、父母,特别是母亲的影响最深。”随着孩子的成长,学校是他们进步的阶梯,社会是锻炼的环境,但留在身上不可磨灭的印记是家庭。何睿母亲对于孩子的教育,太过于极端,言语上过于成人化,作为一个三年级的小学生是难以理解和无法承受的,尤其对于何睿这样一个生性多疑和性格敏感的孩子来说,反而会适得其反。对于何睿母亲本人,经过我多方面的调查和了解,凡是与她接触过的人都能感觉到她的情绪起伏不定,容易走极端。

反之,如果孩子生活在一个家庭氛围和谐,父母都是民主制,有事大家一起商量,互相尊重对方,认真倾听对方的想法和意见,相信孩子一定是一个乐观开朗,懂事明理的孩子。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认为:“家庭风气既是进行家庭教育的前提条件,它本身也是一种有效的教育方式。如果说孩子是一颗种子,那么家庭就是土壤,家庭心理氛围便是空气和水分”。因此,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对孩子成长至关重要。

参考文献:

[1]赵中凯.试论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方法[J].家长,2020(27).

[2]田军.浅谈单亲家庭孩子的教育[J].学苑教育,2018(12).

猜你喜欢
单亲家庭性格母亲
猫的性格爪知道
基于需要层次理论的职业学校单亲家庭学生教育研究
给母亲的信
英语学习(2016年2期)2016-09-10 07:22:44
性格反转
你的性格像《哆啦A梦》中的谁
中学生(2015年31期)2015-03-01 03:44:35
单亲家庭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探索与实践
单亲家庭幼儿在幼儿园学习过程中的个性表现
性格描绘词
海外英语(2013年1期)2013-08-27 09:36:04
悲惨世界
关于单亲家庭学生教育问题的思考
科教导刊(2009年30期)2009-07-03 03:02: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