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6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天和核心舱成功对接,中国人首次进入自己的空间站。高光时刻背后,我们还应该看见和记住他们——中国航天科学家。
这里推荐一部五集系列纪录片《超凡未来:你不了解的中國科学故事》,由解读中国工作室出品。第一集为《宇宙无垠》,记录了3位中国航天科学家的“浪漫”故事,他们是中国月球探测工程首任首席科学家欧阳自远、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总设计师林宝军。
林宝军
北斗卫星 仁者之剑
亲手造卫星是林宝军从小的梦想。2009年9月18日,对他而言是一个不容易忘记的日子。彼时,林宝军在北京担任神舟系列飞船应用系统副总设计师,一纸调令,他来到上海担任北斗三号卫星系统总设计师。
如今,除中国以外,越南、缅甸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都用上了北斗卫星服务。
中国科学家同样富有浪漫情怀。林宝军回忆:“北斗卫星2018年的最后一组MEO星(即‘萌星’,中圆轨道卫星)发射完成后,我写了首诗,里面有一句:收官破晓湛泸剑。为什么用‘湛泸剑’这个词呢?中国的十大名剑里,它是属于无坚不摧,但是属于仁者之剑,不是为了称霸世界。我就用这个比喻北斗。”
王赤
研究地球空间如何“微笑”的人
卫星网络使我们的生活越来越便利,也更容易受到空间天气变化的影响。NASA 的研究表明,过去大约有40% 的卫星故障都和空间天气有关。这对于太空探索来说是个巨大的挑战。
中国与欧洲太空总署合作计划发射卫星至距离地球北极点遥远的椭圆轨道上,来实现磁气圈的全景成像,以研究太阳风暴,预测和减轻空间天气灾害。这一联合任务被称为“SMILE”(微笑计划)。
这是人类第一次拍摄磁气圈的全景照片,它会帮助我们了解空间天气,能够为卫星运行做出更准确的预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科院国家空间科学中心主任王赤在谈到“SMILE”时,表示“这是一个非常令人激动的项目,是一个挑战”,但同时,他也表现出了中国科学家的乐观主义,那就是不惧且喜欢挑战。
欧阳自远
从月球开始一步步迈向太空
中国探月历程,同样动人心魄。
多年前,有个小男孩常常独自坐在草地上凝望夜空,想象着月宫的模样。这个名叫欧阳自远的男孩可能想不到,探月将成为他一生至关重要的事业。
在欧阳自远眼中,月球是地球唯一的卫星,也是人类走向深空的最佳跳板。阿姆斯特朗曾讲过的登月“是人类的一大步”,令欧阳自远的思想久久为之震颤。
欧阳自远坚信,当时的中国虽然一穷二白,但未来一定会走向空间时代。得不到月球的样品,他就从陨石研究开始做起。历经35年,中国终于在2004年批准了探月计划,最后命名为嫦娥工程。2007年10月24日,中国发射了首颗绕月人造卫星——嫦娥一号。随后,中国精细探测月球的脚步愈渐加快。
节目中,欧阳自远说得最多的,就是有把握:“今年(2020年)我们计划要完成采样返回,嫦娥五号、六号将要把样品带回来。这样的话,我完全有把握把中国的航天员送上月球,开展载人登月、建设月球基地等活动。当然,我们比人家阿波罗晚了半个多世纪,但是没关系,我们自己底子差嘛。我们中国就是这样一步一步走下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