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红博,刘水仙,周洪博
(吉林省一汽总医院,吉林 长春 130011)
狼疮性肾炎为临床常见肾病之一,患者一般伴有不同程度的多脏器和多系统损害,以肾功能不全、血尿以及蛋白尿等为常见主要临床症状,会对患者的生活质量以及健康带来严重影响。对于狼疮性肾炎患者,以往临床主要选择激素与环磷酰胺治疗,但是环磷酰胺毒副作相对较大,且一旦停药,复发率较高[1]。醋酸泼尼松为常见糖皮质激素之一,近几年有相关研究[2]指出糖皮质激素联合吗替麦考酚酯可以进一步提高狼疮性肾炎患者的治疗效果以及安全性。因此为进一步探讨吗替麦考酚酯联合醋酸泼尼松在狼疮性肾炎患者治疗中的应用价值,本次研究将以我院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为例进行分组治疗研究,具体研究情况详细报道如下。
以双盲选法将我院在2017年4月~2019年4月收治的100例狼疮性肾炎患者分为参照组和研究组,每组例数均各50例。参照组共计19例男病患和31例女病患,年龄中间值为(41.88±9.64)岁。研究组男女患者例数分别20例和30例,年龄中间值为(41.84±9.65)岁。两组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剔除合并严重肝肾功能损害患者、药物过敏患者以及认知障碍患者。两组狼疮性肾炎患者基线资料经统计学软件分析比较后,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参照组治疗药物为醋酸泼尼松片,开始口服剂量为每天30 mg至40 mg,每天分三次口服;服用三个月后,每天服用剂量调整为20 mg至30 mg,每天分三次口服;服用六个月后,每天服用剂量调整为10 mg至20 mg,每天分三次口服;服用十二个月后,每天服用剂量调整为5 mg至10 mg,每天分两次口服。研究组治疗药物为醋酸泼尼松片(服用方法和参照组一致)和吗替麦考酚酯胶囊,开始口服剂量为每天1.5 g至2.0 g,每天分两次口服;服用六个月后,每天服用剂量调整为1.0 g~1.5 g,每天分两次口服;服用十二个月后,每天服用剂量调整为0.5 g~1.0 g,每天分两次口服。两组患者治疗时间均为一年。
观察对照组和实验组患者治疗前、治疗半年后以及治疗一年后的系统性红斑狼疮疾病活动度评分(SLEDAI)变化。
选择SPSS 22.0统计学软件处理研究数据,组间独立数据样本行t或者X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参照组和研究组SLEDAI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比较:
参照组SLEDAI评分在治疗前和研究组比较,组间数据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参照组SLEDAI评分在治疗半年后以及一年后和研究组比较,参照组评分均明显较研究组高,组间数据差异形成统计学意义(P<0.05),详细数据如下表1所示。
表1 参照组和研究组SLEDAI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比较( ±s,分)
表1 参照组和研究组SLEDAI评分在治疗前后的变化比较( ±s,分)
分组 n 治疗前 治疗半年后 治疗一年后参照组 50 15.11±3.03 9.02±1.87 4.48±1.35研究组 50 15.08±3.07 6.33±2.40 3.15±0.77 t- 0.049 6.252 6.051 P- 0.961 0.000 0.000
狼疮性肾炎的具体发病机制尚未明确,目前认为是由遗传、免疫反应、性激素、感染以及药物等多因素共同作用引起的,具有反复发作以及病情迁延不愈等特点。对于狼疮性肾炎患者,药物治疗为常见治疗方式之一,目前临床治疗药物较多,但是若选药不当极易导致患者发生各种不良反应,无论是对其治疗效果还是对其生活质量及健康均会造成严重影响[3]。
吗替麦考酚酯在临床上属于新型免疫抑制剂之一,其近几年在狼疮性肾炎治疗中应用越来越广泛[4]。口服入体后能够水解为霉酚酸,可以对淋巴细胞鸟嘌呤核苷酸的合成起到良好的阻碍作用,从而对T细胞以及B细胞的增殖进行抑制,实现抑制抗体形成的目的[5]。而醋酸泼尼松具有良好的抗炎和免疫抑制作用,是临床常见的糖皮质激素类药物[6]。本次研究结果显示,两组患者在治疗半年后以及一年后,其组间SLEDAI评分比较,研究组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而在治疗期间的不良反应发生情况方面,研究组各种不良反应发生率均显著低于参照组(P<0.05),说明吗替麦考酚酯与醋酸泼尼松联合治疗可以为狼疮性肾炎患者带来更大获益,且治疗安全性高,具有良好的治疗价值。
综上所述,在狼疮性肾炎患者的临床治疗中,吗替麦考酚酯联合醋酸泼尼松治疗效果确切,且治疗安全性理想,具有良好的治疗推广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