协同育人视域下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新模式研究

2021-01-21 07:32张展鹏
四川省干部函授学院学报 2020年2期
关键词:资助协同育人

赵 雅 张展鹏

不让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既是党和国家保障每位公民享受教育公平权利的重要举措,也是促进社会公平、建设人才强国的重要依据,更是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重大任务。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扶贫先扶志,扶贫必扶智。单纯的经济资助犹如一把双刃剑①张展鹏:《“双创”背景下独立学院贫困生人才培养策略研究》,《淮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年第1期。,脱离育人轨道的经济资助不仅无法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脱贫,反而会滋生过度依赖资助而不求上进的心态;而无经济资助相辅助的育人体制亦难以保障贫困大学生享受教育公平的权利。资助与育人并非对立面,也非独立个体,而是相辅相成的两方面,如同车之双轮、鸟之双翼。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高校作为人才培育的最后一公里,应牢记习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明确“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为谁培养人”的理念,既要做到全方位育人,也要做到全员育人,协同各方资源,以崭新的方式和显著的成效回答资助育人这一重大课题。

一、协同育人的内涵与特征

(一)协同育人的内涵

“协同”一词在《汉语大词典》中是齐心协力、相互配合的意思,在英文中亦有cooperation、synergy等多种表述;而对“协同”一词进行系统阐述并提出相应概念的是1971年的德国学者Haken,其指出“协同”是系统中各子系统的相互协调、合作或同步的联合作用及集体行为,结果是产生1+1>2的协同效应。①何郁冰:《产学研协同创新的理论模式》,《科学学研究》2011年第7期。而对于“协同育人”一词,国内外学者对其的认知与理解各不相同,如徐平利在《试论高职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中认为,协同育人就是各个育人主体以人才培养和使用为目的,在系统内共享资源、积蓄能量的有效互动等。②徐平利:《试论高职教育“协同育人”的价值理念》,《职教论坛》2013年第1期。本文认为,协同育人是教育者在一定的教育理论与教育思想的指导下,基于共同的教育目标,协同教育系统中的各方资源,通过一定的机制,共同对受教育者开展教育活动,实现相互配合、相互合作,达到“1+1>2”的成效。

(二)协同育人理论的特征

协同育人理论具有系统性、开放性、互动性和融合性四大特征,每一特征并非独立的个体,而是互为表里、相互贯穿、相辅相成,形成一个有序循环的特征模型(如图1)。协同育人特征模型图,紧紧围绕四大特征,以各特征所蕴含的内涵,链接各方资源要素,实现“1+1>2”的目标。在系统性上,紧紧围绕各大主体要素间实践育人活动所蕴含的目标与功能,以其各自既定的系统性结构为导向,协同各方要素的系统内涵,达到整体的系统协调性;在开放性上,协同与合作是协同育人理论核心,而合作并非局限于内部的合作,而是开放式的合作,协同校内外各方资源,以开放式教育的本质与规律为导向,以开放式任务驱动为形式,扩大实践育人活动的范围,突出开放性,展现协同性;在互动性上,育人是一个螺旋动态发展的过程,而协同育人中的各主体并非静态、独立,而是有机链接贯穿彼此的动态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各主体实现从无序到有序、独立到交叉再到有机整体,从而达到协调统一、在育人中互动、在互动中育人;在融合性上,协同育人中的融合并非传统式的两个或两个以上简单的相加,而是寻其共同点,得一教育合力,以其教育合力为切入点,打破各主体间的单向思维与独立性,将多个主体糅合,实现主体教育间的相互渗透、相互融合,从而达到“N+N>2N”的效果。

图1 协同育人特征模型图

二、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现状调研

(一)调研对象、内容与方法

调研对象:广东某三所高校家庭经济困难在校生、毕业生及其所在企业。

调研内容:大学生的贫困认定科学性、资助覆盖面、育人活动开展概况、育人体系的长效性、科学性以及企业对该类型大学生的综合评价等。

调研方法:问卷调查和结构化访谈相结合的形式,其中,问卷调查方面,共发放问卷2300份,回收2146份,回收率为93.3%,有效率为90.1%;结构化访谈方面,共针对不同年级、不同专业学生开展124次访谈。

(二)调研结果及分析

运用Excel、SPSS软件对所收集的数据进行分析处理,透过数据发现当前高校所开展的资助育人活动与大学生所期待的存在一定的差距,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高校资助育人工作比例不均衡,重资助,轻育人

在“贫困认定科学性”调研中,98.7%的学生表示,当前的贫困认定十分科学,流程明确,能突显出真正困难的学生,保障学生的受资助权利;在“资助力度”调研中,96.7%的学生表示,高校给予的资助绝大部分均来源于国家资助,且只要按时提交困难材料,并通过省里的困难认定,无论认定级别,均能在学校里受到国家资助,只是资助的金额不一,基本能缓和一定的生活压力;在“高校是否开展育人活动”方面,34.3%的学生表示,尚未见到学校有针对困难学生而开展的育人活动,56.4%的学生表示,学校开展的育人活动较为单一,仅为校内的公益活动,相比资助而言,学校的重心倾向于资助,而非育人。从调查数据来看,高校在资助层面上,能较好的完成国家、省里下达的资助任务,达到应助受助,不让一名学生因家庭经济困难而失学;但在育人层面上,高校未能较好的实现资助与育人的有效结合,出现重资助、轻育人的局面。扶贫,重在扶志、扶智,单纯的经济资助难以帮扶学生实现成才,反而会衍生出诸多不利因素,而精神扶贫、能力扶贫才是资助的最终目的,资助是手段,育人是核心,资助与育人这根平衡称上,高校往往会因为眼前的资助全覆盖政绩而忽略资助的核心工程——育人。

2.高校资助工作形式化现象较为普遍,缺乏长效性资助制度

在“资助工作评价”调研中,73.7%的学生表示,高校的资助工作能较好符合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的需求,缓解该类型学生的生活压力,18.6%的学生表示,高校的资助工作形式化现象较为严重,不太擅长保护学生隐私,喜欢办所谓的“资助作秀”、搞“政绩”工作;在“资助工作长效化”调研中,82.7%的学生表示,高校尚未建立具有长效性的资助政策,绝大多数资助仅是一次性资助,尽管校内勤工助学岗位能一定程度形成稳定而又长效的资助线,但与日益增长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数相比,犹如“僧多粥少”,缺乏一定的资助帮扶渠道,诸如兼职、家教等。从调研数据分析中可得出,一方面,高校虽已建立起健全的奖、助、贷、勤、减、免等资助体系,能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提供一定的经济资助,缓解生活压力,但未能结合自身学校特色,开拓具长效性的资助渠道,仅依靠现有为数不多的勤工助学岗位难以帮扶全体大学生;另一方面,高校一些资助宣传措施未能较好地考虑学生的隐私,忽略大学生因经济困难而引发的自卑、自闭等心理特征,形式化资助现象较为普遍,给大学生造成一定的心理压力。

3.高校育人体系创新度不足,形式单一,重理论轻实践

在“育人活动多样化”调研中,63.8%的学生表示,学校开展的育人活动较为单一,且多数为体力活,诸如清洁校园等,较少能开展一些与专业相关或者能提升综合实践能力的活动,15.4%的学生表示,学校未曾开展任何与家庭经济困难学生相关的育人活动。在“育人活动范围性”调研中,83.4%的学生表示,学校开展的活动针对面较为狭隘,一方面,参与对象均为家庭经济困难学生,难以接触到其他优秀的学生,难以促进自身成长,扩大交际面;另一方面,学校开展的育人活动,绝大多数为校内公益活动,诸如毕业季搬运行李、优秀学子宣讲会等,而校外的公益活动尚未搭建起桥梁,局限性较大、范围较小,难以起到真正意义的育人。在“学校育人制度”调研中,51.3%的学生表示,学校虽有成立自强社组织,专门帮扶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但未见其有真正意义上的帮扶,形同虚设,成效较低;而23.7%学生表示学校尚未建立育人制度或者专门组织。从调研数据分析中可得出,部分高校虽能积极响应制定针对性较强的育人制度以及育人体系,但所开展的育人活动形式较为单一,以体力劳动与宣讲会为主,未能冲破校内禁锢,开创具有创新性、开放性、协同性的育人活动,同时,所创立的制度,理论性较强、实效性较低,未能根据学生所需、所求,轻实践重理论。

4.高校困难生成才度与企业期望度不匹配

在“企业选择”调研中,93.7%的学生表示,薪酬待遇是首选,渴望能寻得一份高薪工作,尽早缓解家庭经济压力,实现脱贫摘帽;其次是个人的发展。在“企业对聘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满意度”调研中,31.7%的企业表示,该类型学生工作踏实、上进,较易融入集体,具有较强的团队意识与创新意识;58.6%的企业表示,该类型学生与其他类型学生相比,自信度不高、团队能力不强、实践能力较差、专业技能水平不高。从调研数据以及学生访谈中可看出,对学生而言,大部分的学生尚未能树立正确的职业观与就业观,且存在较大比例的学生对自我定位尚未明确,未能在有限的大学生涯中练就硬本领,成为合格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对企业而言,大部分家庭经济困难生对人才的定位仍存在一定的偏差,对自我的认知尚未完全,尚不能查漏补缺,完善自我。

三、协同育人理论在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中的作用

资助是桥板,育人是护栏,在资助育人这条“桥梁”上,并非是辅导员与其他学生工作管理者的单一任务,亦非是单一的独立课题,而是全社会的共同任务、各学科的共同课题,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关键年,高校大学生的资助育人工作应协同各方资源,链接各方要素,创新育人理念,开创大学生资助育人新模式。而协同育人理论中的协同理念能为资助育人新模式的有效开展“保驾护航”,协同育人与资助育人之间存在共同的育人目标,当两者相互融汇时,协同育人中的协同理念将进一步扩大大学生的育人内涵,完善大学生的资助育人体系。

(一)有助于资助理念与育人实践的有效结合,实现理论与实践的融合

健全的资助体系是保障大学生享受教育公平权利的有效手段。资助与育人并非独立的两个个体,而是相辅相成、互为表里的关系,资助的导向是育人,育人的前提是资助,但资助与育人并非简单的相加,其成效亦非“1+1=2”,而是“1+1”远大于2,如何实现两者的有机链接,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助育人是高校与社会需要共同关注的课题,也是当下高校面临的难点。协同育人理论的引入,一方面,协同育人理论中的协同理念与育人理念的有效链接,实现“1+1>2”是资助理念与育人实践实现有效结合的参照,也是实现理论与实践融合的有效基础;另一方面,协同育人理论中的协同性能为高校提供理论依据与实践方向,以协同校内外各方资源、要素为基础,打破单一的校内模式,协同校外资源,开创实践育人基地,搭建“造血型”实践平台,以理论指导实践,为育人实践提供实践参考,以实践反馈理论,实现理论—实践—理论的循环模式,实现资助与育人的有效结合。

(二)有助于创新资助育人体系

资助育人与协同育人的根本任务是育人,两者育人的共同目标是学生,最直接的方式是各类型实践育人活动,最重要的成效是学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实践能力的双重提升,最终的目标是学生的全面发展。高校辅导员与学生工作管理人员肩负资助育人的重要使命,单一形式、单一要素的育人模式难以满足大学生的需求,人才培养不再是单一的高校任务,而是全社会的根本任务之一,高校的人才流动最终方向是社会,而社会对人才的评价将最终指向高校,封闭式的育人模式犹如“闭门造车”难以跟上时代发展,反而会阻碍学生的最佳发展时期,而协同理念却能弥补不足,帮助高校育人工作者认知育人并非单一式,人才的成长是螺旋动态,完善的育人体系是多方要素相融合。高校应协同社会各方力量,利用社会力量培育人才,不断提升人才的定位,挖掘人才培养的不足,完善并创新资助育人体系。当协同育人理论与资助育人相互融汇时,其产生的效应必将超越二者各自所蕴含的力量,育人体系必将获得转变,学生的成长必将获得突破。

(三)有助于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完善育人理论体系

高校是打通人才培养的最后一公里,随着协同育人理论与资助育人理念的逐渐深入融合,能有效深化高校大学生育人模式的创新,打破单一的校内实践育人活动,引入校外各方要素,协同企业人才需求,搭建涵盖专业技能与综合实践能力的育人模式,全方位帮扶大学生;而协同育人理论的融合能促进专业学科与其他学科之间的融汇互通,推动专业技能与教学、实践的多重有机结合,实现高校与企业的无缝对接,提升高校人才培养核心竞争力。同时,在资助育人中融入协同育人理论,一方面,有助于完善育人理论体系中存在的不足,诸如单一式的育人活动、封闭式的育人渠道等,培育出具备多重创新思维、协同思维、专业技能与实践能力双重发展的新型人才;另一方面,有助于推进资助育人与协同育人理论的跨越式发展,完善双重理论体系。

四、高校大学生协同育人理论的新举措

随着各项资助体系的不断完善,传统高校已建立起一系列的资助政策,诸如国家助学贷款、国家奖助学金等,以资助政策为导向,以经济资助为模式,帮扶大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时至今日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已取得显著成效,但仍存在较多不足,诸如育人制度建设尚未完善、育人体系的不健全、校内外资源尚未充分发挥、部分学生过分依赖经济资助等。面对诸多困境,为更好开展资助育人工作,实现资助与育人的有效结合,高校必须开拓创新,引入新的指导理念,创新资助育人制度与体系,完善大学生培养模式。

(一)以协同育人理论为基础,创新大学生资助育人制度体系

高校资助育人工作的核心任务是解决大学生的经济、思想与发展三大问题,而这三大问题所对应的恰恰是资助育人的经济、教育、社会三大功能,资助育人功能能否充分实现关乎学生能否实现真正的成才,而这一切的有效实现的前提是高校能否构建一套科学的资助育人制度体系,一套科学、完整的制度是保障高校资助育人工作高效运行的重要前提。新型的大学生资助育人制度体系(如图2),以协同育人理论为指导思想,以资助育人为目标,以校级层面为主导,以校内各院系组织为子系统,以企业人才为标准,以企业人才评价为依据,以奖惩为形式,全方位保障高校的资助育人工作有效开展。

新型的大学生资助育人制度体系由校内制度、企业评定、奖惩制度三大模块组成,以校内制度作为内部动力,以企业评定作为外部动力,以奖惩制度作为激励机制,协同三者之间的优势,互取所长,共同组成资助育人制度体系。校内制度方面,以“校级—院/系级—班级”为三级管理制度,校级为指导,协同学生工作部、就业处、教务处三大部门,从经济、就业、专业三方面制定资助育人工作制度;在企业评定方面,引入企业人才标准与人才评价制度,协同校内人才培养方案,将两者进行融合,创新人才培养制度,完善大学生的资助育人制度体系;在奖惩制度方面,以激励机制为考评依据,定期评定各院/系的大学生资助育人工作开展状况,以奖惩形式表彰先进,形成良好的资助育人氛围。

图2 大学生资助育人制度体系

(二)以协同性为基础,构建双螺旋协同资助育人体系

双螺旋协同资助育人体系(如图3),以双螺旋协同理念为指导思想,以校内与企业为双重平台,以两者间的螺旋协同交叉为形式,糅合两者的优势,并以此为基础,协同各方资源,创新育人模式,从而实现“1+1>2”的育人成效。双螺旋协同资助育人体系中的校内平台与企业平台各具特点,各展育人特色。

图3 双螺旋协同资助育人体系

在校内平台方面,紧紧围绕组织、朋辈、资助、文化四大建设体系,以其四者的交叉融汇为形式,实现四大建设成效之和大于4。在组织建设上,建立“校级—院/系—班级”三级管理平台,由一级校级平台统筹管理,二级院/系平台组织开展,结合院/系特色,立足专业发展与学生成长特点,三级班级平台负责管理落实,关注每个大学生的成长动态;在朋辈建设上,搭建由高年级学生牵头,低年级学生齐参与的帮扶体系,以大学经历为出发点,从专业、生活、社会实践能力三大板块入手,全方位帮扶低年级学生快速融入校园生活,提升其思想水平、专业认知与实践能力,实现高低年级学生的双重成长;在资助建设上,完善奖、助、贷、减、免、补等资助政策,加大资助政策宣传力度,实现资助宣传无死角的同时,公开各类资助申报环节,接受全校师生监督,实现资助政策透明性、公开性,确保应助受助;在文化建设上,搭建“一个中心,两个建设”的品牌效应宣传平台,一个中心,即以线上线下宣传为中心,加大励志典型成才榜样宣传,形成榜样效应与自立自强的励志成才氛围,两个建设,即精神建设与人文建设,通过励志宣讲会、交流会、座谈会等形式,面对面为学生答疑解惑,打通成长道路。四大建设之间并非独立存在,而是相互交叉,每个学生既是受教育者,也是教育者,以互帮互助的形式,实现自我成才,如广东某高校搭建展翅工程,从专业、社会实践、文化建设三方面入手,以学长计划为依托,开展形式多样的育人实践活动,在帮助他人的同时,实现自身成长,同时,结合宣传媒介,营造良好的育人氛围,形成人人育我、我育人人的环境。

在企业平台方面,引进优质企业,以校企合作为形式,以特训班、实习基地、校企培训、项目合作为方式,将企业优秀的专业技巧、团队合作能力在教学实践中传授给学生。特训班、实习基地、校企合作、项目合作四大平台并非独立的个体,而是相互交叉融汇的平台,四大平台均紧紧围绕学生的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以三大能力为导向,立足于学生的专业特色,以企业人才需求为出发点,将学生培育成企业热捧、社会紧需的高技能人才。在企业平台上,特训班是基础,校企培训是提升,项目合作是巩固,实习基地是实践,四大平台各司其职,从不同层面、不同角度教导学生,实现阶梯式的育人模式。诸如广东某高校某系构建的“展翅线”育人计划,大一育基础,大二以特训班培育技能水平,大三通过校企培训以及项目合作方式巩固学生专业技能、实践能力与团队协作能力,大四到实习基地提升,实现全方位的育人模式。

结 语

本文以协同育人理论为研究视角,以大学生资助育人现状及问题为研究内容,结合广东某三所高校大学生及部分企业调研数据,分析大学生资助育人困境所在,并将协同育人理论融入资助育人理念中,在创新高校大学生资助育人制度体系的同时,构建双螺旋协同资助育人体系,以理论指导实践,以实践反馈理论,进而实现真正意义上的资助育人。但基于庞大的家庭经济困难学生人群,如何实现协同各方资源,达到全员育人是本研究的困境之一。同时,如何协同校内各部门以及企业各导师参与到资助育人项目中,实现全方位资助育人,亦是研究的难点。今后将进一步探索高校、企业与社会三者之间的协同,达到理论与实践的有效结合。

猜你喜欢
资助协同育人
文化育人的多维审视
育人铸魂守初心 赓续前行谱新篇
家校社协同育人 共赢美好未来
高校资助育人成效的提升路径分析
蜀道难:车与路的协同进化
“隐形资助”低调又暖心
“四化”协同才有出路
三医联动 协同创新
2600多名贫困学生得到资助
遭车祸仍信守资助承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