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莹莹 赵丽红 王天芳
原发性痛经是指妇女在经前或行经数小时后出现下腹疼痛,可伴有腹泻、恶心、呕吐、疲乏、眩晕、头痛等症偶发晕厥及发热,经B超检查,排除生殖器官明显的器质性病变[1]。原发性痛经多见于青年女性,在中医学中属“经行腹痛”等范畴。现代医学常用非甾体抗炎药、避孕药、钙通道阻滞剂等治疗[2],往往易复发;中医学治疗原发性痛经主要采用中药、针灸、中药穴位贴等方法[3],其中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因其临床疗效显著、副作用少而备受重视[4]。在针刺基础之上分析原发性痛经的证候特点,把握其病因病机进行辨证选穴,是中医诊断的特色之一[5-6],而目前对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辨证选穴相关文献的分析归纳较少。本研究借助数据挖掘技术,对针刺辨证选穴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相关文献进行分析,以期为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理论研究和临床应用提供依据。
文献资料来源为中国知网(CNKI)、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和维普数据库(VIP)三大中文全文数据库,在CNKI跨库选择为期刊文献,在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文献类型选择期刊论文,在VIP选择全部期刊。使用三大全文数据库进行高级检索,检索主题字/词(VIP中以题名或关键词)为“针”或含(或)“原发性痛经”,不含(非)“动物”。时间范围为建库时间(CNKI:1979年;万方:1900年;VIP:1989年)至2018年10月20日。
(1)治疗方法以针刺辨证选穴治疗为主,治疗疾病为原发性痛经的文献;(2)针刺辨证选穴具体方案或具体穴位明确的文献。
综述、理论探讨类文献;穴位理论研究和护理类研究;重复发表的文献。将检索到的文献导入Note express软件进行查重,删除除期刊文献以外的其他来源,全文下载后通过阅读摘要或全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筛选符合要求的文献。
在Excel表格中建立数据库,数据录入条目包括文献发表年份、文题、作者、文献类型、治疗方法、证型、选穴形式、穴位或主穴、配穴。
对文献中证型名称的规范化参考1997年10月1日发布实施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中医临床诊疗术语证侯部分》[7],如肝郁证、肝气郁结证、肝气郁滞证统一规范成肝郁气滞证,寒湿瘀阻证规范为寒湿瘀滞证,瘀热内阻证规范为血瘀化热证,阳虚宫寒证规范为胞宫虚寒证等。
腧穴名称的规范化参考石学敏《针灸学》(第2版)[8]。如将水沟统一规范为人中,没有的穴位直接写出,如阴交穴等。
采用SPSS 20.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对提取文献的发表年份、文题、作者、文献类型、治疗方法、证型、选穴形式、穴位或主穴、配穴频数、频率的统计采用描述统计的方法,计数资料采用频数(n)、频率(%)表示。
CNKI检索文献597篇,万方数据知识服务平台检索文献772篇,VIP检索文献287篇,共计1656篇文献。分别导入Note express软件查重后得到1007篇,删除除期刊文献以外的其他来源后707篇,全文下载后通过阅读摘要或全文,根据纳入、排除标准最终筛选出符合要求的文献46篇。
46篇文献涉及的针刺疗法分为单纯针刺疗法(14篇)、针刺结合其他疗法(32篇);依据不同的针刺部位分为体针41篇(包含腹针)、耳针4篇、眼针1篇。单纯针刺疗法根据使用的针具类型的不同分为毫针11篇,穴位埋线、穴位埋针、电针各1篇。针刺结合其他疗法中涉及的其他疗法包括:灸法(14篇)、中药(3篇)、耳穴按压或耳针(4篇)、推拿(3篇)、拔罐(2篇)、穴位注射、穴位贴敷、远红外照射、火疗、腹针、体针1篇。
本研究共涉及中医证型11种,其中实证7种,虚证4种。实证为气滞血瘀证、寒湿阻滞证、寒凝血瘀证、肝郁气滞证、湿热瘀阻证、肝郁湿热证、寒凝证;虚证为气血两虚证、肝肾亏虚证、肾气亏虚证、胞宫虚寒证。其中实证选穴59个,共计使用557次;虚证选穴46个,共计使用269次。实证选穴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是三阴交、关元、次髎、地机、太冲;虚证选穴使用频次位居前5位的是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次髎、肾俞。
对所有实证、虚证选穴的所属经脉分别进行统计,实证前5条经脉分别是足太阴脾经(4个,134次)、任脉(6个,118次)、足太阳膀胱经(11个,90次)、足厥阴肝经(5个,46次)、足阳明胃经(4个,38次);虚证前5条经脉分别是足太阳膀胱经(9个,64次)、任脉(5个,53次)、足太阴脾经(3个,42次)、足阳明胃经(3个,32次)、足少阴肾经(3个,7次)。实证、虚证具体选穴见表1、表2。
表1 实证具体选穴列表
表2 虚证具体选穴列表
2.3.1 证型分布情况 11种证型出现频次由高到低为气滞血瘀证、寒湿阻滞证、气血两虚证、肝肾亏虚证、寒凝血瘀证、肝郁气滞证、湿热瘀阻证、肝郁湿热证、肾气亏虚证、寒凝证、胞宫虚寒证。
2.3.2 总体选穴 以上11种证型共涉及穴位64个,其中腧穴45个(经穴43个、奇穴2个),耳穴14个、眼穴5个。43个经穴中阴经腧穴23个、阳经腧穴20个,具体分为手三阴经1个、手三阳经2个、足三阴经14个、足三阳经17个、任脉8个、督脉1个。
使用频次位居前10位的腧穴是三阴交、关元、次髎、地机、太冲、气海、中极、足三里、肾俞、血海。阴经经脉选穴23个(累计使用425次),阳经经脉选穴20个(累计使用248次)。64个穴位涉及的经脉由高到低依次是足太阴脾经(4穴,184次)、任脉(8穴,173次)、足太阳膀胱经(12穴,154次)、足阳明胃经(4穴,70次)、足厥阴肝经(6穴,51次)、手阳明大肠经(2穴,17次)、足少阴肾经(4穴,15次)、督脉(1穴,5次)、手厥阴心包经(1穴,2次)、足少阳胆经(1穴,2次)、其他[耳穴(14穴,112次)、奇穴(2穴,28次)、眼穴(5穴,11次)]。穴位使用总情况见表3。
表3 穴位使用总情况(频次>2次)
2.3.3 辨证选穴 本研究中以“主穴结合配穴”(在主穴基础上辨证增加配穴)为选穴形式38篇、各证型直接辨证选穴8篇。各证型具体用穴有所不同,气滞血瘀证共涉及50个穴位、寒湿阻滞证穴45个、气血两虚证38个、肝肾亏虚证33个、寒凝血瘀证20个、肝郁气滞证19个、湿热瘀阻证17个、肝郁湿热证12个、肾气亏虚证6个、寒凝证选穴6个、胞宫虚寒证4个,实证、虚证的穴位具体使用情况分别见表4~5。
表4 实证的穴位具体使用情况
近年来,随着针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临床报道不断增多,在针刺常规用穴的基础上,分析病因病机进行针刺辨证选穴治疗原发性痛经,体现了中医学辨证论治的基本原则。纳入文献中最常见的证型为气滞血瘀证、寒湿阻滞证、气血两虚证,最常用的穴位为三阴交、关元、次髎,最常用的经脉为足太阴脾经、任脉、足太阳膀胱经。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的发病与冲任督脉、脾肝肾功能失调密切相关。主要病机为情志不畅、寒湿内停致使气滞血瘀、寒湿瘀滞,或平素气血亏虚,失于濡养从而导致冲任、胞宫气血运行不畅,不通则痛或不荣则痛,因此治疗上应以调理冲任气血为大法,兼以行气活血、温阳散寒,补益气血[9-10]。因此,治疗选穴上三阴交最为常用,三阴交为调经止痛的要穴,为足之三阴交会穴,足三阴经循行过小腹,与冲、任在小腹有所交会,针刺可调理肝脾肾,活血止痛,益气养血[11-13];关元穴为足太阴、足少阴和足厥阴3条经脉的交会穴,是人体元气闭藏之处,针刺可温阳散寒、固本培元[14-16];次髎穴为足太阳膀胱经腧穴,位于腰骶部,为治疗原发性痛经的经验穴,针刺可通经活络、理气调经。足太阴脾经与冲、任在小腹有所交会,脾为气血生化之源,因此针刺足太阴脾经可调理气机,活血止痛[17-19];任脉起于胞中,循腹里,为阴脉之海,针刺可温经散寒、活血止痛。原发性痛经病位在胞宫,足太阴脾经、任脉皆循行至胞宫,针刺可对局部经行腹痛有循经治疗作用。足太阳膀胱经循行于背部,为一身之藩篱,针刺可行气活血、调整阴阳。由此可见,原发性痛经与任脉、足太阴脾经、足太阳膀胱经密切相关。
表5 虚证的穴位具体使用情况
辨虚实证选穴上,实证多采用三阴交、关元、次髎、地机,中医认为原发性痛经实证多为内有伏邪,肝气郁滞或过食生冷,外寒侵袭导致气滞血瘀、寒湿阻滞,不通则痛,治疗上应行气活血、散寒祛湿,选用三阴交活血止痛,关元、次髎、地机散寒温阳。气血两虚证在虚证中位居首位,多采用足三里、三阴交、关元、气海,气血亏虚,不荣则痛,治疗上应健脾和胃、温经止痛,选用足三里、三阴交、气海皆可调理脾胃,补益气血,关元温经通络,激发阳气。
辨证选穴上,气滞血瘀证取太冲以疏肝解郁、行气活血[20];寒湿阻滞证取关元以温补胞宫[21];气血两虚证[22]取足三里、三阴交以补益气血。太冲穴为足厥阴肝经腧穴和原穴,针刺可起到疏肝理气、平肝潜阳的作用;关元穴为任脉腧穴,为足太阴脾经、足少阴肾经和足厥阴肝经3条经脉的交会穴,是人体元气所闭藏之处,针刺可温阳活血、固本培元;足三里为胃经腧穴,针刺可补益虚损;三阴交为足之三阴交会穴,针刺可调理肝脾肾,活血止痛。可见,阴经穴位使用频率较高,这主要是由于原发性痛经发病与冲任、肝脾肾三脏密切相关,同时经行腹痛发生于胞宫,其为阴经循行所过部位,因此多选用阴经腧穴进行治疗,这与前人研究结果相一致[23-25]。通常认为寒凝血瘀证和气滞血瘀证为原发性痛经最为常见的两种证型[26-27],本研究中则为气滞血瘀证和寒湿阻滞证最为常见,而寒凝血瘀证未居于前几位,这可能与证型的不同划分有关,本研究中寒湿阻滞证、寒凝血瘀证、寒凝证、胞宫虚寒证等多个证型均包括“寒”的病性要素,可知,寒凝血瘀证应该依然较为常见。因此,针刺辨证选穴治疗原发性痛经多以足太阴脾经、任脉等阴经腧穴为主,原发性痛经实证与虚证之间、具体证型之间用穴又有所不同,均体现了辨证选穴的总规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