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巍巍
(大庆龙南医院/齐齐哈尔医学院第五附属医院,黑龙江 大庆 163453)
糖尿病是临床多发疾病,长期高血糖情况下患者并发症情况明显,其中,DR是典型并发症,患者有视物闪光以及视力下降等临床表现,病情加重期间患者有致盲风险,需积极治疗。关于DR疾病治疗的药物种类较多,其中,羟苯磺酸钙较为常用,具有改善局部血液循环的作用,但是单一用药效果并不十分理想。中医中,DR属“血灌神瞳”等范畴,治疗侧重疏经通络、益气等,其中,复方血栓通胶囊效果理想。为了提高DR疾病治疗效果,开始尝试联合用药手段[1]。基于此,本文就我院80例DR疾病患者为例,评价羟苯磺酸钙+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的可行性。
研究对象选自2019-2020年,共计80例,均为检查确诊的DR疾病患者,符合中华医学会DR分期Ⅰ-Ⅲ期标准。纳入标准:(1)患者、家属知情同意;(2)伦理委员会批准;(3)研究用药DR患者无禁忌。排除标准:(1)其他眼部疾病患者;(2)脏器重大损伤患者;(3)无法有效配合参与患者。采取随机法分组,2组各40例。对照组:男24例,女16例;年龄50-74岁,平均(53.30±5.60)岁;病程0.6-8年,平均(3.10±1.50)年。联合组:男23例,女17例;年龄48-75岁,平均(53.60±5.20)岁;病程0.8-8年,平均(3.20±1.60)年。对照组与联合组DR疾病患者性别、年龄、病程资料均衡,P>0.05。
对照组:羟苯磺酸钙治疗。羟苯磺酸钙口服0.5g/次,3次/d,连续用药6个月。
联合组:羟苯磺酸钙+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复方血栓通胶囊口服1.5g/次,3次/d,连续用药6个月。
另外,予以全部DR疾病患者疾病知识宣教、饮食指导、运动指导等基础治疗。
统计DR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食欲下降、胃部不适等)以及临床症状(以视野、眼底血管荧光造影等检查)、血液流变学情况(清晨采集空腹静脉血5ml以全自动血液流变仪检测)。
显效:DR患者视力表改善>2行,眼底出血等情况明显改善,眼底水肿基本消失;有效:DR患者视力表改善1-2行,眼底出血、眼底水肿等情况改善;无效:显效和有效效果未达到[2]。
以SPSS19.0导入分析DR患者观察指标,计数资料与计量资料以(n、%)、(±s)表示,采用(x2)、(t)检验。P<0.05—数据差异显著。
2组DR疾病患者治疗后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情况见表1。组间临床总有效率经统计学计算,联合组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DR患者治疗组间临床疗效、不良反应分析(n=80,%)
2组DR疾病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情况见表2。组间相关计量资料经统计学计算,联合组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
表2 DR患者治疗组间计量资料对比(±s,n=80)
表2 DR患者治疗组间计量资料对比(±s,n=80)
组别 出血斑面积(mm2) 黄斑厚度(μm)血管瘤体积(μm3) 视野灰度值(%)全血低切黏度(mPa•s)全血高切黏度(mPa•s)联合组 1.20±0.45 307.05±7.50 10.55±2.60 1.33±0.18 9.11±0.76 4.56±0.40对照组 1.88±0.50 370.02±7.80 14.08±3.03 2.05±0.20 10.45±0.80 6.12±0.43 t值 6.3934 36.8047 5.5918 16.9236 7.6804 16.8000 P值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0.0000
当前,基于糖尿病患病率的递增,导致DR等并发症发生风险增高表现。分析DR发病机制,可能与血流动力学异常、糖代谢紊乱等因素有关,患者有视功能受损表现。关于DR疾病的治疗药物种类多,其中,羟苯磺酸钙对患者毛细血管的高通透性有抑制、逆转作用,有舒张动脉血管作用,对微循环系统改善作用良好,但是单一用药仍无法达到预期治疗效果。复方血栓通胶囊属于中成药,用于DR治疗中治疗效果较好,主要成分包括三七、黄芪、玄参等,具有活血化瘀、益气养阴的效果。羟苯磺酸钙与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治疗的基础上在协同作用的基础上促进DR患者临床症状改善,且安全性获得保障。喻巍,林柏松,马淑凤, 等人研究指出,羟苯磺酸钙联合复方血栓通胶囊治疗DR可以降低患者出血斑点面积、黄斑厚度等临床症状,改善患者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3]。
本文结果与马京平研究结果有一致性,采取联合治疗的研究组患者临床总有效率91%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治疗后视力、血管瘤体积、黄斑厚度等指标水平显著下降,研究组患者情况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4]。
综上所述,复方血栓通胶囊联合羟苯磺酸钙治疗DR整体疗效显著、安全性理想,促进患者临床症状、血液流变学指标水平改善,具有推行应用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