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文化育人创新研究

2021-01-21 03:30金玲
文学天地 2021年12期
关键词:文化育人思政工作新时代

金玲

摘要:习近平总书记曾在多个场合强调要高度重视文化建设工作,重视发挥文化的育人功能。高校作为文化传承与创新的主要场所,承担着文化育人的重要责任。当前,在部分高校文化育人存在认知不足、体系不合理等多种困境的背景下,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增强文化自信和文化认同感、加强社会实践、加强网络宣传媒体的建设是实现文化育人的必然路径,对文化育人研究与实践工作意义重大。

关键词:新时代;文化育人;高校;思政工作

文化育人的理论内涵

《易经》曰“刚柔交错,天文也;文明以止,人文也。 观乎天文,以查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即用人文来教化天下,用文化来培育、塑造人。文化育人的实质是以文化人、以文育人,用先进优秀的文化引导、教育人,影响人的行为,升华人的灵魂,从而促进人的全面发展。1

文化育人是高校立德树人的重要环节,也是培养高校生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高校的文化育人,要做到用先进文化引导学生形成积极的、正确的价值观,实现文化自信,更加深入地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深刻内涵和丰富意蕴。综上,笔者认为高校文化育人是指高校以优秀的文化,全方面全过程地引导、培养大学生。这一过程强调教育和引导高校生将文化知识内化为自身的品德精神和职业修养,并树立正确的价值观,不断追求自身价值。

新時代高校文化育人的不足之处

(一)高校文化育人认识程度不够

现今,诸多高校对“三全育人”体系下文化育人认识方面存在着内涵界定不清、缺乏深入研究等问题。对文化育人的性质和定位未深入的研究,对校园文化建设规律认知欠缺客观深刻的认知,对高校校园文化建设工作中的思政教育、教学、管理和实践等环节缺乏科学的规划,对高校文化育人的方向和目标模糊不清,从而使得高校在文化育人方面认知不足,缺乏理性预判和科学规划,严重阻碍了文化育人在“立德树人”这个高等教育根本任务上发挥作用。2

(二)高校文化育人体系不科学

新时期背景下,部分高校文化育人工作没有完整的理念,形式化活动泛滥,文化育人制度体系的构建缺乏系统化科学化的设计。对各项文化活动的策划、组织和总结缺乏统筹安排,也没有掌握当代大学生所思所想,使得部分高校文化育人吸引力不足、影响力缺乏和凝聚力不够,不能形成长久有效机制。

(三)高校文化育人未形成合力

高校文化育人工作需要遵循新时代的特色,制定符合大学生的内容,在日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的陶冶大学生的情操,感染青年学生的思想。但是大学生的成人成才,只在高校中推进远远不够,文化育人建设不能仅限于思想政治教师、宣传工作人员等,需要依托学校、家庭、社会三位一体的协作与配合,需要三方合力、密切配合。当前高校文化育人工作的开展没有有效的结合自身高校的特点,没有形成全员全方位全过程的多方联动育人机制,导致育人效果不佳,影响力不深,离形成真正的育人合力还有很远的距离。3

三、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实现途径

(一)完善课堂教学知识体系,加强文化自信

课堂是教师与学生沟通交流的主要场所。作为高校教师需要在课堂教育过程中除了传授专业知识和基本技能以外,还应该在文化知识中挖掘融入更高层次的人文理解与情感认知,把科学文化知识教育与学生思想教育相结合,“加强教学文化建设,发挥课堂育人的主渠道作用”。4

第一,高校教务处在设计课程体系时,要有意识、有计划地把文化育人相关的课程纳入通识教育体系,鼓励任课老师将优秀文化与本门课程的专业知识相结合,课堂教学在文化育人过程中的主导作用。尤其是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师要将文化育人作为教学的重要方向目标,深入阐述知识背后的文化内核和价值。

第二,致力于满足学生自我实现的需要,开展文化育人工程应以学生为主体,设置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重视入学教育、就业职业指导教育等重要育人环节。让高校生可以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和职业理想,将理想信念教育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相结合,不断追求“知行合一”的文化育人目标。5

第三,通过具体实例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和文化育人。例如,在来势汹汹的疫情面前,中华儿女在党的领导下,充分发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政治优势,一方有难,八方支援,共克时艰,我们一定会夺取疫情防控的最后胜利。在疫情防控中,中华民族团结一致,不怕牺牲,自立自强的优秀传统文化是文化自信的有力支撑。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财富,以此育人,引导大学生树立正确人生价值、激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进一步坚定文化自信与自觉。

(二)加强社会主义文化教育,增强文化认同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文化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的灵魂。文化兴国运兴,文化强民族强。”提出了坚定文化自信,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战略目标6在当今文化多元化的背景下,不同文化不断冲击着人们的思想,削弱了人们的民族认同感,增强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认同感迫在眉睫。

当前,最重要、最迫切的思想政治教育任务就是要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武装大学生的头脑,深入研究学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是对中国梦的认同、是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的前提,解决了文化认同问题,才能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高校要在日常生活中潜移默化的运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陶冶和感染,对大学生的思想进行“武装”,让大学生自觉的、发自内心的认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才会形成持久、深刻、长远的思想意识。新时代大学生应当从当下、从自己做起,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作为自身行动的准则,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认同,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社会贡献自己的力量。

(三)开展校园文化实践活动,营造文化氛围

在青年学生的成长和社会化过程,参加社会实践是将优秀文化内化为青年学生内在的文化素质的有效途径。高校和各学院要紧密配合开展丰富多彩并且青年学生喜闻乐见的校园文化实践活动,营造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让学生在耳濡目染中感受文化的熏陶,深切感受中国特色文化的魅力。

首先,高校可以以学校社团为依托组织实践活动。举办一些学术氛围浓厚、具有感染力和吸引力的的学术活动,不仅可以提高学校整体的学习氛围,学生的兴趣爱好也得以发挥,实践能力得到了锻炼。

第二,鼓励大学生进行创业,如组织开展“互联网+”全国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挑战杯”全国大学生系列科技学术竞赛等学科技能竞赛,发扬创新创业文化,不断激发大学生创新创业热情。让学生在创业实践过程中,培养不畏困难的勇气和奋勇拼搏的斗志。

第三,开展志愿者活动。积极引导学生参与校内外各种为社会服务的活动,织开展“学雷锋”志愿服务月、三下乡、教育帮扶、西部支教、暑期社会实践等实践活动,加强学生服务社会的意识。让学生在社会实践和志愿服务中体察民情,促进学生快速融入社会,明确自身肩负的责任和使命,提升社会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第四,积极组织传统文化进校园活动,如举办民俗文化节、非遗文化进校园、书画展、中华古诗词默写大赛、经典诵读大赛、经典诵读比赛等一系列优秀传统文化活动,不断营造健康正能量的校园文化氛围和育人环境。让学生在丰富多彩、寓教于乐的活动中对中国传统文化更加了解,提升文化素质和审美能力,增强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

(四)优化校园媒体育人功能,加强文化体验

在“互联网+”的新时代,新媒体对学生的思想、行为有着广泛影响力,特别现今因疫情影响,学生无法返校的背景下,网络媒体在营造校园舆论氛围、文化环境、传播思想等方面拥有无法比拟的优势。作为高校辅导员,既要利用校园报刊、校园广播等传统媒体形式对主流价值观和先进事迹进行宣传,也要特别重视充分发挥新媒体的优势,探索新形势下网络思政教育和校园文化育人的新途径。

辅导员可以利用微视频、微电影等新颖形式,将文化育人的内容在受众覆盖面广、传递及时的新媒体上进行传播,利用新颖有趣呈现方式,向学校师生传递信息和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尽最大努力发挥网络媒体的正面作用。但是网络世界真假难辨,文化良莠不齐,辅导员应注重对学生关注的重点、热点问题进行正面舆论引导,弘扬主旋律,传播正能量,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传统文化。

(五)深挖民族特色文化精髓,形成文化特色

高校高校要结合学校办学特色和地理位置等要素,将地域文化合理地融入人才培养中。以延边大学为例,作为鲜明民族特色鲜明的高校,应在整合地域文化资源的基础上,进行文化育人体系的整体规划,激发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所特有的民族文化价值,深挖民族特色文化背后所蕴藏的育人资源,使地域文化更好地融入高校文化育人中。在校内,充分发挥党委团委、学生会、校院两级社团的育人功能,开展探索民族特色文化资源的价值和功能等主题活动,如不死鸟社团在校内外进行具有民族特色表演,大力宣传朝鲜族民族文化,提高了学生对民族文化的认知。在校外,积极联系具有民族特色的博物馆、纪念馆、纪念堂、展览厅等城市公共文化部门,构建具有民族特色的文化育人的课程和活动体系,发挥自身优势,盘活校内外独特地域文化资源。

在文化思潮多元化的新时代,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社会环境复杂愈发复杂,大学生接触到的文化良莠不齐,这给高校文化育人工作带来了新的机遇、新的挑战,因此,高校应当结合新时代发展特点,注重以文化人、以文育人,坚定文化自信,保持文化育人的活力,使大学生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增强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文化自信;实现自身全方面综合发展,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添砖加瓦。

參考文献:

[1]李卫东.高校辅导员文化育人途径探析.高校辅导员学刊[J].2020年,第12卷第2期.14-18

[2]颜鹏飞,李才宝,陈怡君,邓艳梅.“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文化育人价值研究[J],福建茶叶,2019 年第 06 期,192.

[3]王智超,周佼佼.关于深入推进新时代高校文化育人的思考[J].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20年第7期总第212期.147-148.

[4]马建国,李 辉.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文化育人创新研究.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第19卷(总第87期).1-3.

[5]胡琦,章凡.文化育人视域下高校美育工作的机理及策略[J].浙江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2):201-207.

[6]潘秀秀.关于高校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年第37卷第4期.94-96.

[7]黄红艳.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综述.现代交际,2020 年 2 期.120-122

[8]共产党网;习 近 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 中 国 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EB/OL] http://www.12371.cn/2017/10/27/ARTI1509103656574313.shtml访问时间:2020年7月11日.

注释:

张妮;“高校文化育人现状研究”,北方文学,2019年第17期。

2 马建国,李 辉;“新时代高校思政工作文化育人创新研究”,淮南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9年第3期第19卷(总第87期)

3 颜鹏飞,李才宝,陈怡君,邓艳梅;“’三全育人’体系下高校文化育人价值研究”,福建茶叶,2019 年第 06 期 。

4 黄红艳;“高校文化育人研究综述”,现代交际,2020 年 2 期。

5 潘秀秀;“关于高校文化育人功能的实现路径”,山东农业工程学院学报,2020年第37卷第4期。

6 共产党网;习 近 平:“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胜利———在 中 国 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http://www.12371.cn/2017/10/27/ARTI1509103656574313.shtml访问时间:2020年7月11日

猜你喜欢
文化育人思政工作新时代
基于“文化育人”的校服研发与品牌建设
浅析大学文化育人与人才培养质量提升
国企企业文化和思政工作实现融合的有效方法与途径探究
宣传工作对事业单位思政工作的探讨
技术文化
新时代下会计人员继续教育研究
新时代特点下的大学生安全管理工作浅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