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雪莹
关键词:农村;初中;英语;新课改;学习;发展
在农村教学中,英语教学始终是一个难点,对于很多初中生来说,英语是一个相对薄弱的科目,本人现从事农村英语教学工作,亲身体验到农村英语教学中教师与学生存在的问题。
一、教师方面
农村英语教师师资短缺且教师老龄化严重。教师教育方法落后,观念陈旧。部分教师传统教育观念根深蒂固,不能以开放的心态接受新课改的教育理念,并用以指导实践。具体表现为课堂上,“满堂灌”的教学行为仍然存在,部分教师的教学仍以教师讲语言知识为主,学生学习以单纯的语言语法知识记忆为主,实际语言应用机会较少,学习缺乏灵活性,创造性;忽略学生学习能力和学习的培养,教学手段简单单一,仍以单纯的粉笔加黑板的方式为主,课堂缺少必要的信息技术的支撑,导致学生兴趣低下,一定程度上影响学生的学习效果和兴趣。部分教师缺少对教材和新课标的深入理解分析,听说课和阅读课的学习方法教法一致,教材处理不够灵活,课堂教学缺少情境的创设,英语教学脱离生活实际。英语课堂对听力、口语以及阅读策略和技巧等方面的训练较少,学生英语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能力较差,综合语用能力较低。
二、学生方面
首先体现在学生的学习观念和态度上,部分学生认为“学英语无用”,学生单纯地认为英语与在生活中用不到,不认同甚至不了解英语学习在其个人成长中的重要作用。因而,学生学习缺乏必要的动机,从而导致其学习兴趣的下降。
其次,家长重视程度不够。与城市英语教学相比,农村家长对孩子英语学习重视程度不够。由于其自身文化水平限制,不懂得如何培养孩子良好的英语学习意识和学习习惯,不能通过网络、书籍等渠道为学生提供优秀丰富的学习资源。
再次,学生英语基础薄弱。学生在小学英语阶段基础薄弱,有些学生甚至在初入中学时26个英文字母认不全,音标也没有学过,无法准确地读出单词。学生进入初中时已缺乏对英语学科的兴趣和信心,这无疑加大了初中阶段英语教学的难度。
另外,学生学习缺乏主动性,积极性。学生学习习惯较差,上课注意力不集中,完成作业不及时等情况普遍存在。克服困难的意志品质较差。独立思考的能力,合作能力,自我管理能力等需要进一步培养。
最后,学生课外补课现象严重。据了解,课外补课主要以提前授课,题海战术为主,目的是应试。与新课改理念和素质教育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观念背道而驰。学生在课外提前学,就会在课堂中出现学习兴趣下降,不认真听讲等问题。课外补课中存在一刀切的现象,并不能对学生因材施教。因此,本人在教学中常发现基础薄弱的学生在补课班做与其学习能力不匹配的习题,这在一定程度上会影响学生在学校英语学习中的积极性和学习效果。
三、教学效果方面
两极分化严重,学生综合语用能力差,学习兴趣不足,部分学生对英语学习缺乏信心,甚至产生厌学弃学现象。
四、结语
改善农村英语教学现状,提升农村英语教学水平任重而道远。笔者从教师、学生、教学效果等方面进行分析,阐述目前农村英语教学存在的问题,以期真正将新课改理念融于农村英语教学,以新课标指导教学,促进农村中学生英语学习兴趣和能力的提高,从而促进学生思维能力、创新能力、合作能力等为核心的综合能力的发展,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 张鹏辉.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英语教师校本教研策略初探[J].中学生英语(教师版),2014(7):82.
[2] 胡立伟.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中学英语教师专业化发展[J].黑河学刊,2015(4):99-100.
[3] 刘艳.对新课改背景下的农村中学生英语素质教育问题的探讨[J].试题与研究(教学论坛),2014(24):44-45.
[4] 吳劲松.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高中英语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J].中外交流,2016(6):181.
[5] 王瑞.新课改背景下农村中学英语课堂教学“互动式”策略研究[J].大陆桥视野,2018(2):194.
[6] 王静.新课改背景下区属农村中学初高中英语教学的衔接与过渡[J].都市家教(上半月),2013(10):1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