郝雅丽
生活化、游戏化和整体性一直是多年来幼儿园课程建设与改革发展历程中重要的研究内容,也是近年来学前教育发展的核心主题,成为了当今课程努力的方向,课程政策与课程改革的重点。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学前教育深化改革规范发展的若干意见》提出“推进学前教育普及普惠安全优质发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十四五”规划也都提出要“构建高质量教育体系”,因此,游戏作为最基本、最有效的形式和抓手,对于构建高质量的学前教育、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具有重要的意义。
基于儿童视角,发现儿童生命成长的基本逻辑,站在儿童生命成长的立场,为儿童搭建充满兴趣、激发求知的空间,与儿童共同建构游戏化课程,促进儿童的学习与发展,这是我作为一名幼教工作者的基本信条。那么,如何尊重幼儿的天性和权利,站在儿童的立场,让幼儿在游戏中既快乐地玩,又有意义地学,获得最大限度的发展呢?结合实践,下面谈谈我的认识与看法。
“豆芽”出生了
自选游戏开始了!今天,我靠近了娃娃家,准备观察了解幼儿对哪些材料感兴趣,同时也倾听他们会说什么。这时,毛豆从玩具柜上抱起布娃娃,和另外几名幼儿围在一起讨论:“宝宝是从哪里来的?”毛豆说:“当然是妈妈生出来的!”说着,毛豆就把娃娃塞进衣服里,鼓着大大的肚子,走到旁边开设的“小医院”说:“我要生宝宝了!”见医生仍在忙着给其他病人看病,毛豆大喊道:“我要生宝宝啦!”
这时医生一下子愣住了,不知道该怎么办。毛豆说:“就在我的肚子上割上一刀!”医生拿起小刀刚要在毛豆的衣服上划,毛豆提醒道:“开刀疼死了,先给我吃个不疼的药吧!”医生立刻拿出药瓶,药瓶里装满了用橡皮泥自制的药丸。医生把一颗彩色药丸递给毛豆后,毛豆迅速假装把药丸放进嘴里,“咕咚”一声咽了下去,然后躺在小床上“睡着了”。医生假装用小刀在毛豆的肚子上划了一道,从毛豆的衣服里取出娃娃。医院里所有的人都拍手笑了。
在当天的游戏分享环节,毛豆绘声绘色地给大家讲述这个故事,还告诉大家:“我的宝宝叫‘豆芽’,因为我是毛豆,毛豆的孩子就是豆芽!”
教师反思:
观察与捕捉。这个游戏始于毛豆主动发起的互动,游戏的主题源于幼儿自发的兴趣,“生宝宝”游戏的诞生为大班角色游戏注入了新鲜血液。毛豆鼓起肚子,进行妈妈的角色扮演,用“我要生宝宝”的语言创设了情景,通过与角色进行对话维持游戏的持久性。毛豆偶然的行为创造出的就是全班幼儿共同的“最近发展区”,从“萌生怀孕”到“入院生产”,从已有经验的再现到“剖腹生产”问题的解决,甚至延伸到取名“豆芽”與自然科学的关联,整个过程中幼儿的兴趣所在、问题自解、言行有思,与最后大家胜利欢呼的情感认知浑然天成。游戏带给了幼儿特殊的体验,形成有效的游戏化课程学习,然而,这些在集体活动和教师组织的活动中都是无法达成的。正如维果斯基所说,游戏创造着幼儿的“最近发展区”,而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理解天性,尊重个性,坚守游戏,发现学习。
去打预防针
几天后的游戏中,毛豆抱着豆芽到医院打预防针。毛豆问医生:“出生多久需要打预防针?打几针?用什么样的针管给宝宝打针?”毛豆在填病历本,除了填写姓名、年龄外,还用画画的方式记录了豆芽的生肖——猪。游戏分享环节时,毛豆说:“猪年出生的宝宝就是属猪。”
制作尿不湿
一天,毛豆到美工区来回翻找,我问她找什么,她说:“我想给豆芽做个尿不湿,用什么纸好呢?”我主动询问:“需要我帮忙吗?”见毛豆在犹豫,我顺势说:“那你先试试,一会儿遇到困难老师再来陪你。”毛豆略带放松地回应:“好!”毛豆尝试了普通的A4白纸、卡纸、皱纹纸、瓦楞纸等,通过观察这些纸和水接触后发生的变化以及反复实验比较,最终选择了柔软不易破的海绵纸。在给豆芽穿尿不湿的时候,新的问题又出现了:毛豆将一块方形的海绵纸放到豆芽“小便”处,可是怎么固定呢?找来的皮筋比豆芽的身体小很多,根本套不进去。毛豆又用透明胶带,可是粘不牢!我提议用针缝,毛豆说:“疼!小宝宝多疼呀!而且缝住了就不能换,不方便!”最后,毛豆想出了用毛根缠绕在豆芽腿上的办法,解决了尿不湿固定的问题。
教师反思:
1.延续与创造。“给豆芽打预防针”“打几针”“用什么样的针管”,一幕幕情景、一个个问题,生动地再现了毛豆打预防针的生活经验。从出生到升入大班,幼儿打预防针可谓“久经沙场”,毛豆将自己的亲身经历在游戏中进行了生动的表征和演绎,这正是幼儿对其经验进行梳理和再现的过程,蕴含了幼儿情感、认知等多方面的发展。在“病历本”记录生肖,说明幼儿对生肖属相已建立起一定的知识经验,同时也表现出幼儿的创造性思维。
2.探究与认知。制作尿不湿选择什么材料的纸最为适宜,正是《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以下称《指南》)中科学领域的核心——探究的体现。幼儿探索常见材料的特性和结构特点,积累有益的直接经验和感性认识,在探究中认识事物,正是激发幼儿探究兴趣,培养探究能力的具体体现。
3.情感与态度。“疼!”“不方便更换!”毛豆拒绝了教师提供的建议。这里我们可以感受到,成人陷入了直接解决问题的意识,重结果。而毛豆与教师的对话,却体现了她真正“爱”的过程。《指南》中的社会领域提出:“为幼儿创设温暖、关爱的生活氛围。”在这里我们意外地看到,幼儿那幼小的童心为我们展示了充满温度的情感表达,在解决问题的同时流露出的“爱”,更加温暖及打动人心。
关于“娃娃家”游戏,小班常演“电视剧”,大班可演“连续剧”,并非到了大班就“下架”。整个故事的主线是毛豆“生”了豆芽,由此产生了接生、打预防针、做尿不湿等一系列活动,这是一种生活逻辑。游戏的开展既基于生活的逻辑又遵循行动的逻辑,幼儿一直有事可做,又在不断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深入游戏。整个游戏过程蕴含了幼儿语言、认知、社会、健康等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教师要做的就是既要将内容逻辑与生活逻辑紧密结合,又要将幼儿学习与游戏有效衔接,让幼儿的学习充满游戏精神。
1.为幼儿创设良好的游戏环境
游戏环境是影响幼儿游戏效果的重要因素,是幼儿学习与发展的基本保障。教师应把更多的空间还给幼儿,把丰富的材料给予幼儿,多样化、分层次、可选择地进行投放,满足幼儿自主选择的需求。
2.把游戏的主导权还给幼儿
幼儿是游戏的发起者和创造者。教师要给予幼儿足够的时间去享受游戏、演绎游戏、自主探究,充分展示自己的想象和创造的可能。不同的游戏能帮助幼儿形成社会性情感和语言、认知以及身体等各个方面的知识与技能,我们教师要做的就是给幼儿时间和空间。
3.在游戏中观察记录、链接《指南》
在游戏中,教师应在不干涉、不干预幼儿的情况下,客观地观察记录幼儿的游戏过程,链接《指南》解读幼儿在学习什么,获得了哪方面的学习与发展。将幼儿在游戏当中的表现行为作为课程的生长点,并将该生长点作为课程的出发点,支持和拓展幼儿深度游戏的开展。
游戏既有效地回应了幼儿园课程存在“小学化”倾向的问题,又能够促进幼儿最大限度地学习与发展。教师一定要树立专业自信,坚守游戏精神,站在儿童的视角,相信游戏、相信幼儿、相信自己,在游戏中拓展幼儿的物理空间、心理空间和社会空间,让幼儿在游戏中既满足快乐地玩,又实现有意义地学。
(责任编辑:郭凯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