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传彬
“在外肥又胖,在家瘦模样。忙时汗淋淋,闲时靠着墙。”这则谜语,形象地概括了伞的外形特征和挡雨功能。
这一期,我们一起来聊聊这种常见的生活用品。
传说在上古时期,为争夺中原,黄帝与炎帝两大部落联合对蚩尤部落在涿鹿(今河北省境内)展开大战。当时,常有五色云气、像花朵的祥瑞物出现在黄帝头顶,它们被称为华盖。古人迷信,以为是华盖保佑炎黄部落打了胜仗,视其为荣誉和权力的象征,于是仿照神话故事中的华盖制作了伞盖,并称之为华盖。
后来,华盖成为古代帝王所用器具。
在古代,有身份的人使用的遮阳避雨器具不像华盖那样华丽,被称为盖。他们乘马车出行,盖就装在车上。
《孔子家语·致思》记载:“孔子之郯,遭程子于涂,倾盖而语终日,甚相亲。”倾盖指两辆车停下,盖往一起倾斜。《孔子家语·致思》还记载:“孔子将行,雨而无盖。”这句话意思是孔子要出行,遇到下雨,车上没有盖。
盖即伞的前身,但与普通老百姓无缘,当时老百姓避雨用的是“簦”。
汉代许慎在《说文解字》中说:“簦,笠盖也。”后来,清代段玉裁注解:“笠而有柄如盖也,即今之雨繖。”所以,簦是一个有柄的比较大的笠。段玉裁说的“雨繖”就是雨伞,“繖”为“伞”的异体字。
能开合的伞在我国出现得很早。起初,伞的开合结构较简单,伞骨和撑杆都只有四根,伞面由四块布拼成,这种伞被称为四幅伞。在北京故宫博物院所藏《清明上河图》清院本中,州桥局部图的左下角有一把撑开的四幅伞,可见直到北宋还有人使用四幅伞。
后来,造纸业发展,工匠用抹有桐油的比较坚韧的纸做伞面。他们还增加伞骨和撑杆数量,使伞坚固耐用。唐代以后,下雨天人人撑纸伞的情景很常见,雨伞由中国传入日本、意大利、法国、英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