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游驱动型区域返贫:内涵、路径与阻断

2021-01-20 05:29田里刘亮
湖湘论坛 2021年1期
关键词:脆弱性

田里 刘亮

摘要:2020年是我国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期,对返贫现象的关注将成为日后经济发展与理论研究中的重点内容。旅游业作为我国贫困减缓的有效途径得到了系统深入的研究,但旅游驱动型减贫区域的返贫现象却较少受到关注。从脆弱性视角出发探讨脱贫地区的返贫发生路径,发现贫困现象在个体维度上随知识技能缺乏、生计资本丧失而发生,在产业维度上因产业结构变化、外部风险冲击而发生,在环境维度上沿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文化变迁而发生。因此应构建个体赋权、产业多元、可持续发展的系统机制以阻断返贫。

关键词:旅游驱动型返贫;脆弱性;贫困发生路径;返贫阻断机制

中图分类号:F59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4-3160(2021)01-0086-07

2019年4月,习近平总书记在重庆考察期间,主持召开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突出问题的座谈会,并指出现阶段打赢脱贫攻坚战面临着“稳定脱贫长效机制没有建立、贫困群众内生动力不足、陈规陋习难改”等困难。这一系列问题也是历史上我国农村地区频繁出现“扶贫—脱贫—再返贫”怪圈现象的主要原因,本质上反映出了贫困地区受长久累积脆弱性的影响(董春宇等,2008[1])。因而,在2020年我国脱贫攻坚工作迎来收官之后,如何构建长效脱贫机制、识别返贫风险、阻断返贫发生将会成为后脱贫时代需要解决的重要问题。对于我国诸多贫困地区而言,发展旅游产业已被证明是实现脱贫的有效途径之一,同时,旅游经济系统中存在的脆弱性也制约着长效脱贫机制的建立。因此,聚焦旅游驱动贫困减缓区域的返贫现象,审视返贫发生路径、构建返贫阻断机制,对于降低旅游经济脆弱性对脱贫地区的负面影响、构建长效脱贫机制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从长期动态发展的视角来审视旅游产业的减贫效应,从概念上区分旅游致贫与旅游驱动型返贫,在此基础上探索旅游驱动型返贫的发生路径,进而构建返贫发生阻断机制。

一、概念辨析

(一)旅游致贫

旅游致贫是指旅游地社区功能受损、旅游利益分配不合理等因素使居民陷入贫困状态的现象,表现为基本生活需求无法得到有效满足,进而产生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贫困状态[2]。从内涵上来看,这一概念有广义与狭义之分,广义上可理解为所有因旅游发展陷入贫困状态的居民,狭义上则是指旅游发展使原本处于贫困状态的居民的贫困程度进一步加剧。在本文研究语境下的旅游致贫对象特指后一种类型,这也是以往相关文献中所主要关注的对象。从影响性质上来看,旅游致贫效应研究的核心观点在于旅游发展无法在短期内实现贫困居民收入增加以摆脱贫困,因而本质上是旅游业负外部性的体现,这既是旅游产业与贫困区资源条件不匹配的结果,也是因旅游减贫模式不合理、机制不健全的影响。

(二)旅游驱动型返贫

旅游驱动型返贫概念与旅游再贫困相关,是指贫困人口通过发展旅游业在实现短暂脱贫之后,再度返回原有贫困状态的现象。[3]从内涵上来看,旅游驱动型返贫属于旅游减贫效应的研究范畴,进一步可将其效应定性为旅游发展在长期阶段内未能实现可持续发展所产生的影响,与旅游致贫不同,旅游驱动型返贫在内涵上包含了对旅游产业贫困减缓效果的肯定,是基于长期动态视角对减贫效应的判断。从性质上来看,旅游驱动型返贫效应也体现出了旅游业发展的负外部性,是旅游经济脆弱性作用于脱贫地区的结果。从阶段表现来看,旅游驱动型返贫现象会伴随着内部结构、外部环境的变化而表现出波动性、局部性的特征,在某些时间段内会出现部分居民返贫的现象。需要注意的是,旅游业的另一特殊性在于生命周期,正如“旅游废都”现象所反映出来的典型事实,在旅游地经历完整的生命周期而衰退之后,地区的经济、社会、文化、环境等领域会相应呈现出不同程度的衰退,严重影响到当地居民的生活状态(李柏文,2009[4])。同样地,以旅游业为支柱产业的脱贫地区也面临着滑入旅游“废都”的风险,在當地居民缺乏其它产业支撑、生计资本薄弱的情况下,旅游地的衰落、旅游业的退出则会使部分居民返回贫困。

二、发生路径

旅游驱动型返贫现象的发生源于旅游经济的脆弱性,主要通过个体、产业、环境三个维度表现出来,在这三维脆弱性的共同作用下,返贫现象得以发生。

(一)个体脆弱性返贫

个体脆弱性返贫是指由于个体居民在旅游发展过程中因缺乏相应的知识技能、丧失生计资本,进而导致个体脆弱性不断提升而产生的返贫现象。旅游减贫模式通过应用现代经营理念、投入大量生产要素等方式开发贫困地区的旅游资源,为贫困居民提供就业机会以实现脱贫,但是由于他们长期处于贫困状态之中,各种成规陋习根深蒂固,发展旅游产业难以在短期内消除深层的知识贫乏状态,并且旅游发展也会使旅游生计取代传统生计,进而使个体居民脆弱性上升。由此可以发现,个体脆弱性返贫发生的路径主要包括知识技能缺乏产生的返贫、生计资本被剥夺产生的返贫。

1.知识技能缺乏

脱贫人口知识技能缺乏主要表现为弱化居民的旅游竞争能力和利益博弈权力而使部分居民返回贫困。

在旅游发展过程中,脱贫人口因知识技能缺乏而在市场经济中面临着竞争力不够的问题。在旅游驱动贫困减缓的过程中,外来个体投资者也相应进入贫困地区开展旅游经营活动,与当地居民相比,外来投资者因具有先进的经营管理理念而能够提供质量更高的旅游服务、更加完善的接待设施,相应地在市场里具有更加明显的竞争力,而本地居民则面临着客源不断减少、运营成本持续上升等问题,最终产生返贫现象。

知识技能的缺乏不仅体现在竞争能力的差异上,还反映在脱贫居民参与利益分配的博弈过程中。由于贫困地区经济发展基础较差,旅游发展高度依赖外来投资经营商,当贫困地区居民因旅游发展实现初步脱贫之后,地方政府为扩大财政收入、旅游企业为增加资本收益,开始采取孤立发展的运营模式,通过垄断旅游经营活动、封闭景区空间边界等模式占据大部分旅游收益,社区居民自身技能不足,难以支撑居民深度参与旅游发展,使得脱贫居民在与旅游企业及地方政府进行博弈时缺乏话语权,在旅游地物价水平上涨、其他产业被挤出的累积作用下,部分居民因此返贫。

2.生計资本丧失

贫困人口生计资本被剥夺,弱化风险抵御能力和消耗资本收益积累,使部分居民返回贫困。虽然已有诸多研究证明了旅游发展能够通过增加贫困居民的生计资本储量,进而降低生计脆弱性以实现减贫(李飞等,2012[5]),但同时不可否认的是,具有较强脆弱性的旅游产业会使贫困地区居民在脱贫过程中面临生计资本丧失的风险(Mbaiwa,2012[6])。在一定程度上,贫困地区发展旅游是以牺牲部分居民的土地、房屋等传统生计资本为前提,以旅游生计取代传统农业生计实现个体居民脱贫,虽然生计资本得到了明显改善,但旅游发展对农户生计的胁迫明显大于机遇。[7]大规模发展旅游住宿、餐饮、娱乐等,在区域环境承载能力有限、旅游地知名度不高的情况下,容易引发供过于求现象,进而出现房屋空置、人员歇业,导致部分居民返贫。在弱化风险抵御能力方面,旅游发展所具有的显著效益使贫困地区居民迅速投入到旅游发展中,抛弃传统生计,转变为单一的旅游生计模式,因此降低了脱贫居民的抗风险能力。在消耗资本收益积累方面,贫困地区旅游发展通常伴随着土地流转、土地征收、房屋出租等形式的生计变化,在这一过程中,不同的要素利用模式会使贫困居民面临着不同的资本收益方式。相关研究以旅游发展中土地的利用模式为研究对象,发现了一次性的土地征收更有可能使得脱贫居民返回贫困[8]。这一现象表现出的是传统生计资本剥夺所导致的返贫,其内在行为逻辑为旅游收益的有限性与贫困居民的非理性的冲突。贫困居民通过旅游发展实现脱贫,主要通过传统生计资本转让出租和参与旅游经营获取收益,若部分贫困居民因收益增加而产生不切实际的行动与想法,不断消耗旅游发展所积累的有限资本,在经过一段时间的发展后,旅游所带来的收益难以抵消旅游发展产生的负面影响,部分居民则会因此再度返回贫困。

(二)产业波动性返贫

产业波动性返贫是指旅游产业因结构不合理、遭受外部风险产生波动,进而传导至个体居民所产生的返贫现象。与其它减贫模式相比,旅游产业在关联带动能力、创造就业机会、改善区域环境方面具有明显的优势,但同时也容易受到系统内部、外部的干扰而产生波动(李锋,2013[9]),产生产业结构变化型返贫和外部风险冲击型返贫。

1.产业结构变化

产业结构变化导致的返贫主要源于旅游业内部要素结构、旅游业与其它产业结构的不合理配置使其发生周期性波动而产生的冲击,是旅游业自身脆弱性的体现。对于我国诸多贫困地区而言,除了贫困居民个体能力的缺陷,致贫原因在很大程度上源于支柱产业的缺失,这在集中连片贫困地区尤为明显,因而产业扶贫成为了贫困地区摆脱贫困的有效模式之一。但是,脆弱性的内在特征会使旅游产业结构变化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系列的负面影响,导致区域减贫效果难以持续。

旅游产业内部要素结构的不合理表现为目的地主要旅游要素之间的配置不当,进而使旅游业发展出现恶性竞争、供给不完善、业态不健全等问题,脱贫地区也因此面临着旅游产业发展波动、经济系统失衡的问题。社区参与(王兆峰等,2016)、景区带动(宋慧娟等,2018)已被实践证明是有效的旅游减贫模式,但是这类发展模式中普遍存在内部要素结构不合理的现实问题,如外部交通建设缓慢,制约减贫效应的扩大;接待设施品质不高,难以满足消费升级的发展趋势;等等。同时,诸多旅游减贫的实践案例也已表明,贫困地区旅游发展过多关注餐饮、住宿等接待设施的建设,而忽略娱乐、游览等体验环节的打造。这些现实问题的存在使旅游地难以适应外部市场需求的变化,最终导致旅游产业脆弱性上升,旅游发展的减贫效应递减(王英等,2016)。

旅游产业与其他产业之间的结构不合理表现为国民经济产业结构的单一化。由于旅游产业是一个开放性强、边界性弱的经济部门,因而发展旅游业能够使得其他诸多行业转向旅游服务;同时,由于旅游发展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程度的挤出效应(王隽妮等,2015),催生旅游产业异常繁荣、经济发展明显滞后的“荷兰病”型旅游目的地(杨懿,2019[10])。因此,在旅游产业弱边界性、强挤出效应的共同作用下,通过发展旅游实现减贫会使区域产业结构单一化,国民经济系统敏感性增强,并伴随着旅游产业的波动、衰退出现“一业衰、百业废”的现象。另外,我国旅游发展对经济增长的作用也并非简单的线性促进关系,当旅游业发展至一定程度后,其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将会减弱(隋建利等,2017)。故而,对于脱贫地区而言,过度依赖旅游产业难以构建起长效的减贫机制,单一的产业结构会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最终作用于部分居民,使其返回原有贫困状态。

2.外部风险冲击

外部风险冲击主要通过客源市场的波动使旅游发展失去消费主体,导致脱贫居民旅游经营活动陷入停滞而失去收入来源,最终返回贫困。容易遭受外部风险的冲击而陷入停滞是旅游业与其它产业最主要的区别之一,体现了旅游业的外部脆弱性。一般而言,外部风险冲击主要包括自然灾害、国际形势变化、公共卫生事件、恐怖主义活动等。外部风险冲击会对通过改变旅游者的消费需求、出行选择而使目的地旅游发展失去客源市场,在当地居民单一生计方式和区域经济单一产业结构的特定背景下,居民难以依托其他类型生计抵抗外部风险冲击,区域内部缺乏其它产业支撑经济发展,最终导致区域经济发展陷入停滞,部分居民返回贫困。

(三)环境叠加性返贫

环境叠加性返贫是指旅游发展所产生的生态环境恶化、社会文化变迁不断叠加作用至旅游产业、个体居民,使旅游产业敏感性、个体居民脆弱性加剧而产生的返贫现象。

1.生态环境恶化

我国深度贫困地区具有基础条件积弱和生态环境脆弱的高度重叠性(胡原等,2019),旅游开发的减贫作用主要体现在改善积弱的基础条件,而对生态环境的脆弱性却具有明显的加剧效应,近年来各地旅游景区中的生态环境治理反映出了这一事实的存在。

脆弱的自然环境一直以来都是制约贫困居民脱贫致富的外部条件,这在深度贫困地区体现得尤为明显。脱贫地区频发的气候、地质灾害具有破坏性强、影响面广的特点,不但会对当地居民生命安全和财产造成重大损失,还会破坏当地的基础设施、经济环境,加大脱贫人口返贫的概率(胡原等,2019)。在旅游发展实现减贫的背景下,自然灾害的延伸影响会进一步扩大,使客源市场波动、旅游者数量减少,进而导致以旅游经营活动作为生计来源的脱贫居民面临返贫风险,以旅游作为支柱产业的地区经济发展也会因此产生波动。

長期以来,我国诸多地区的旅游开发中均存在以牺牲生态环境为代价进行发展的现象,环保设施建设缓慢、环保意识明显不足,在旅游经营活动的作用下,区域生态环境进一步恶化。一方面,旅游发展加剧了当地自然生态系统的脆弱性,导致自然灾害频发,使部分居民面临返贫风险;另一方面,由于贫困地区旅游发展忽略了环保设施的建设,导致区域生态环境伴随着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而持续恶化,在上级政府整治环境的强制性干预下,旅游经营活动陷入停滞,旅游者数量大幅减少,当居民通过旅游发展所积累的生计资本不足以抵消经营停滞期间的各种消耗时,返贫现象就会发生。

2.社会文化变迁

社会文化变迁主要通过社会角色转变、文化形态变异而使个体居民返回贫困。旅游发展通过引入市场机制使个体社会角色转变为市场经济中的行为主体。当居民难以适应旅游发展所引起的角色转换、文化变迁时,在新的环境中就无法跟上经济与文化的进步,甚至出现倒退(何华征,2016)。

旅游开发对目的地文化空间存在明显的挤出效应,表现为传统文化的丧失、商业文化的兴起。旅游活动涉及到不同类型人群之间的接触与交流,也是不同文化之间的碰撞过程,伴随着旅游业发展程度的不断提高,外来旅游者、投资者持续涌入,脱贫区域充斥外来商业文化与消遣文化,传统文化不断弱化。长久来看,文化内涵的丧失会降低旅游目的地的吸引力,导致旅游减贫效应的不可持续。并且,文化方面的变异会对当地居民心理产生明显的影响,传统人情文化、邻里意识被商业文化所取代,贫富差距拉大(熊正贤,2018),部分居民也因此在心理上返回贫困状态。

三、返贫阻断机制的构建

旅游发展作为驱动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的有效途径之一,具有贫困人口参与率高、减贫效果快、返贫率低等优势(唐承财等,2020),但同时也存在高度脆弱性、不可持续等问题,容易使部分脱贫居民在市场波动、环境变化的冲击下返回贫困。因此,为了实现旅游减贫效应的长效稳定,需要构建“个体—产业—环境”三维一体的返贫阻断机制,通过个体赋权强化居民参与度,通过产业多元发展增强区域经济抗逆力,通过可持续发展提升环境容纳力。

(一)个体赋权

个体脆弱性返贫的深层原因在于权利格局的失衡,因而阻断个体返贫需要采取个体赋权参与的基本思路,构建起利益主体之间相对平衡的权利格局,强化居民参与旅游发展的深度与广度,增强居民在旅游竞争、博弈过程中的话语权。

构建个体赋权阻断返贫发生的机制。第一,重点关注提升脱贫居民的知识素质、技能水平,培养居民作为旅游经营主体应具有的知识储备,发挥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等在促进“知识转移”方面所具有的作用,提升个体参与旅游发展的意识与能力,实现旅游发展能够长期有效惠及脱贫居民;第二,强化居民对土地、房屋等要素的控制权,通过政府部门、社会组织的介入,改变现有要素简单的利用方式,以使用权、吸引物权出租入股的形式共同开发旅游资源(左冰等,2012),构建长效、科学的要素利用机制,保障居民在脱贫后仍然能享有稳定的收益来源,降低返贫发生风险。

(二)产业多元

产业波动性返贫的主要原因在于旅游产业结构的单一化降低了对外部冲击的抵抗能力,从产业维度阻断返贫需要采取产业多元化发展策略(梁增贤,2011),通过构建具有较强韧性的旅游产业体系和国民经济体系,增强区域经济发展的稳定性。

构建产业多元化的返贫阻断机制。第一,在贫困地区发展旅游产业实现长效减贫需要打造全产业链的旅游业态和产品,培育新兴娱乐、游览业态,增强目的地对游客的吸引力,打造优质餐饮、住宿等业态拉动旅游者二次消费,设计精品旅游线路延长目的地旅游生命周期,进而实现脱贫地区旅游业的长效发展,降低返贫风险;第二,在旅游产业的基础上积极培育其它类型的产业,如部分地区可以依托当地区位优势发展现代农业、种植业,增强区域经济发展应对外部冲击的能力,降低经济系统敏感性。

(三)可持续发展

环境叠加性返贫主要源于旅游开发、旅游活动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传导至区域经济、个体居民,因此从环境维度阻断返贫发生需要秉持可持续发展的理念,构建旅游业与外部环境的和谐发展格局,增强生态环境对旅游活动的容纳力、提升社会文化环境对外来旅游者的包容性。

构建可持续发展格局以阻断返贫。第一,采取高质量供给的发展策略,通过打造精品民宿、特色客栈等优化旅游供给,应用现代发展理念提升旅游产品质量,以高品质消费带动区域经济发展、增加居民收益;第二,采取“时空分离”的低密度旅游发展思路,控制旅游活动的空间范围与时间范围,将旅游商业设施在空间上置于生活空间之外,将旅游活动在时序上与居民的传统生产活动相分离,进而保障社区居民的基本生产、生活空间,降低居民在心理维度产生返贫的风险。

参考文献:

[1] 董春宇,等.对返贫现象的一个分析[J].经济问题探索,2008(3):176-178.

[2] 李耀锋.需求、资源与能力:旅游开发致贫效应的机理分析——基于赣琼两个旅游村的实地调研[J].学术论坛,2015(10): 116-123.

[3] 王松茂,何昭丽,郭英之,等.旅游减贫具有空间溢出效应吗?[J].经济管理, 2020(5): 103-119.

[4] 李柏文.旅游“废都”:现象与防治——基于云南国家级口岸打洛镇的实证研究 [J].旅游学刊, 2009(1): 65-70.

[5] 李飞,杨栋,王厚全.农户可持续生计框架下的乡村旅游影响研究——以北京市大兴区梨花村为例 [J].江苏农业科学,2012(8):405-407.

[6] Mbaiwa J E. Changes on traditional livelihood activities and lifestyles caused by tourism development in the Okavango Delta, Botswana[J]. Tourism Management, 2011(5):1050-1060.

[7] 蔡晶晶,吴希.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视角下乡村旅游对贫困农户生计的影响——以福建省永春县北溪村为例[J].台湾农业探索, 2018(2): 9-17.

[8] 罗鲜荣,王玉强,保继刚.旅游减贫与旅游再贫困:旅游发展中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贫困人口的影响[J].人文地理,2017(4): 121-128+114.

[9] 李锋.旅游经济脆弱性:概念界定、形成机理及框架分析[J].华东经济管理, 2013(3): 76-81.

[10]杨懿.旅游地“荷兰病”效应发生机制的系统动力学分析 [J].湖湘论坛,2019(3):102-111.

责任编辑:詹花秀

猜你喜欢
脆弱性
区域生态脆弱性与贫困的耦合关系
空气污染对区域性人口健康的影响
基于PSR模型的上海地区河网脆弱性探讨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陕西省资源型城市社会—生态系统脆弱性评价
胶州湾海岸带生态脆弱性时空变化分析
国企混合所有制改革中的非公资本进入:问题和对策
政府网站群系统安全现状及对策研究
西部地区旅游经济系统脆弱性评价研究
关于对地表水脆弱性的研究与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