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动疗法联合电针治疗对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功能康复的效果观察

2021-01-20 11:14:46杜振峰
感染、炎症、修复 2020年3期
关键词:电针肌力疗法

杜振峰 李 蕊

(郑州人民医院康复医学科,河南 郑州 450000)

本研究中采用运动疗法联合电针对35例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进行术后康复,观察其效果和电生理指标的变化。

1 临床资料

1.1 病例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有上肢尤其是桡骨侧外伤史;②术前有肘部位完全性损伤,不能伸腕、伸指及外展手指,垂腕呈畸形,手背虎口区域感觉异常;③肌电图检查显示双侧或单侧桡神经完全损伤;④行显微外科修复术治疗后,遗留感觉和运动障碍等。排除标准:①患重症肌无力;②有尺神经损伤症状,即上臂尺侧局部皮肤感觉消失,小指掌指关节过伸,拇指无法内收等;③有肘正中神经损伤症状,即掌面桡侧三个半手指出现感觉障碍,拇指和食指、中指无法屈曲等;④不足18周岁;⑤有意识障碍。

1.2 病例 2018年6月—2019年6月我院收治的符合上述纳入与排除标准的桡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70例,其中腋部桡神经损伤21例,上臂段桡神经损伤23例,前臂段桡神经损伤26例;损伤原因:摔伤35例,锐器切割伤29例,挤压伤6例。入院前病程1~2年。根据患者入院先后顺序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35例。对照组男16例,女19例;年龄22~57岁,平均(27.6±5.1)岁。观察组男20例,女15例;年龄19~61岁,平均(29.3±6.9)岁。

1.3 治疗方法 两组均行运动疗法,观察组联合电针治疗,1周为1个疗程,治疗15个疗程后进行评估。整个治疗周期中未出现脱落、治疗中断或失访的患者。

1.3.1 运动疗法 ①被动运动:以缓慢的速度对关节采取正常活动度的被动运动;对患肢,尤其是手三里、曲池以及外关等穴位轻轻按压和拍打,并在关节对应活动方向的主动肌表面辅以毛刷轻轻刷擦。②主动运动:主要包括伸腕练习和伸指练习,后期结合肌力收缩运动与抗阻训练。

1.3.2 电针疗法 取患侧上、下臂手三里、曲池、外关等多个穴位处皮肤完整、无损伤部位,消毒,针刺穴位得气后,取上述穴位中的任意两处进行电刺激,将电流逐渐调大至所需电流量(频率为4 Hz,电流为5A),留针15~25 min后取下导线,拔针。

1.4 检测指标 ①神经电生理检查:用肌电图仪检测两组患者康复治疗后体感诱发电位(SEP)和运动神经传导速度(NCV)。②感觉和运动功能评定:根据英国医学研究会(BMRC)制定的评价标准[1]进行评估,将S1以上(感觉)或M1以上(肌力)计入优良率并进行比较。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SPS22.0对各项数据进行处理分析,结果以表示,计量资料采取t检验,计数资料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具有显著性。

2 结 果

2.1 整体康复情况比较 对照组患者的垂腕症状改善不明显,患者自觉虎口区域感觉无变化,无法做手指外展动作。观察组患者的垂腕症状明显改善,患者自觉虎口区域感觉有所增强,并且可以做适当的手指外展动作。

2.2 SEP与NCV的比较 两组治疗前SEP与NCV无明显差异(P〉0.05)。与对照组相比,观察组的SEP波幅明显降低,潜伏期明显增加,NCV水平明显加快。提示运动疗法联合电针治疗对外周神经损伤修复术后患者的电生理指标有明显的改善作用(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EP与NCV水平

表1 两组患者SEP与NCV水平

类别 SEP NCV(m/s)波幅(ms) 潜伏期(μV)治疗前观察组 30.12±2.52 8.56±0.96 32.25±4.52对照组 30.85±3.08 9.06±0.88 31.98±5.05 t值 1.085 0.909 0.236 P值 0.282 0.367 0.814治疗后观察组 18.24±2.56 20.45±3.42 45.21±3.78对照组 28.45±3.85 11.64±1.57 38.21±2.89 t值 13.065 9.133 8.703 P值 0.000 0.000 0.000

2.3 肢体感觉评分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MRC感觉功能评价均为S0,治疗后,观察组的优良率(S1+S2+S3)为97.14%,对照组为88.57%,差异有显著性(χ2=8.270,P〈0.05)。见表 2。

表2 两组患者BMRC感觉功能和肌力评价的比较(n=35,例)

2.4 肢体肌力功能评价的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BMRC肌力功能评价均为M0,治疗后,观察组的优良率(M1+M2+M3)为100.00%,而对照组的优良率为94.29%(χ2=8.470,P〈0.05)。见表 2。

3 讨 论

桡神经损伤常表现为腕和各手指下垂,不能屈伸掌指关节,前臂旋后异常,拇指功能严重异常,上臂感觉功能障碍[2],目前多采用显微外科手术修复,还可辅以细胞移植术以及各种营养神经的生长因子治疗[3],目的是加速外周神经的再生,但对损伤神经的恢复作用疗效甚微[4],部分患者手术后遗留功能障碍,需要康复治疗。运动疗法目前是康复医学的核心治疗方式[5],但是单纯采用运动疗法作用有限。肌电生物反馈训练是一种简单易操作、安全无创的康复治疗方式,通过电极作用于肢体,使患侧肌肉产生收缩运动。电针是肌电生物反馈训练的一种方式,即在周围神经损伤修复术的基础上寻找合适的穴位进行电刺激,可以增强神经生长相关蛋白的表达,促进施万细胞的增殖[6]。研究发现,核心肌力训练基础上辅以肌电生物反馈治疗9周后可显著改善高龄患者各项平衡功能及肢体运动功能指标[7]。机体肌肉组织失去神经支配后,如果神经的再生能力较差,肌肉很可能会不可逆地失去收缩功能,此时若结合电针治疗以激发肌肉的收缩能力,可适当延缓肌蛋白的变性过程[8]。运动疗法和电针疗法对周围神经损伤性疾病都有较好的康复效果。研究表明,运动疗法联合手法治疗可以显著改善颈型颈椎病3个月后的Northwick Park颈痛量表(NPQ)评分、数字疼痛评分法(NPRS)评分和头颈角(CV)评分[9]。电针治疗可以显著抑制腰椎第5和(或)第6节段脊神经结扎慢性神经源性疼痛模型大鼠12、24和48 h的持续性神经源性疼痛,明显改善其机械性痛觉超敏(50%缩足阈值)[10]。运动疗法联合电针治疗可以明显改善颈腰腿痛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评分和运动能力评分[11];明显缩短椎动脉型颈椎病颈椎功能恢复时间[12]。本研究中采用运动疗法联合电针疗法显示了较好的疗效。

猜你喜欢
电针肌力疗法
等速肌力测试技术在踝关节中的应用进展
早泄的房中术行为疗法
28天肌力恢复,告别夏日肌肤后遗症
好日子(2018年9期)2018-10-12 09:57:20
散打训练对大学生肌力与肌耐力的影响
造就美肌力 一日之际在于晨
Coco薇(2017年12期)2018-01-03 21:18:37
放血疗法的临床实践
胖胖一家和瘦瘦一家(2)
电针改善脑卒中患者膝过伸的效果
低频电针治疗多囊卵巢综合征30例
电针“远心”穴治疗心肾不交型失眠疗效观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