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雪荣
(佛山市中医院三水医院,广东 佛山 528100)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病毒感染引起的机体免疫系统损伤,进一步导致心肌细胞受损为主,心内膜、心包等局限性受影响的一种心肌病变疾病,是引起我国心源性猝死的一大主要原因。现阶段对于病毒性心肌炎的治疗主要以营养心肌细胞、调节机体免疫功能等对症支持治疗为主,疗效不佳。中成药物是以中成药材为原料,结合中医药学的相关临床理论知识,经过特殊的工业手段炮制而成的药物。研究显示黄芪具有利尿消肿、抗炎生肌的作用,其中黄芪注射液在病毒性心肌炎中的基础研究有明显作用,但在临床研究较为少见,因此,本研究纳入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诊确是病毒性心肌炎的患者70例,采用不同的治疗方式,旨在旨在探讨黄芪注射液对其的临床疗效情况和可能的药理机制,从而更好的指导临床实践。具体报告如下。
选取于2019年1月至2020年1月就诊于我院的70例病毒性心肌炎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5例,对照组的男性患者为19例,而女性患者的人数为16例,平均年龄(28.6±2.9)岁,平均病程(1.3±0.9)天,观察组男性患者17例,女性患者18例,平均年龄(27.9±3.1)岁,平均病程(1.1±0.6)天,对比两组一般临床资料,P>0.05,提示无统计学意义。纳入标准:(1)纳入的患者需要满足病毒性心肌炎的诊断标准,患者有明确的病毒感染史。(2)对本研究药物无过敏反应。(3)纳入研究的患者皆知情同意。排除标准:(1)对于患者有严重的肝肾功能不全等疾病的患者需排除。(2)合并精神功能异常的患者需排除。本研究经我院伦理委员会审批。
对于对照组予以常规治疗,具体为肌肉注射重组人干扰素注射液200万U/日抗病毒治疗,予以维生素C注射液每日三次,每次50mg营养心肌抗氧化治疗,予以辅酶Q10 口服 每日三次,每次10mg免疫抑制治疗以及维持水电解质平衡营养支持等对症治疗。观察组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予以黄芪注射液静脉滴注,剂量为每日一次,每次10ml。两组患者连续治疗2周,观察患者心肌酶学的变化及血清学指标,评估其疗效。
心肌酶学测定:采用免疫层析法测量患者入院时以及治疗2周后的肌钙蛋白I、肌酸激酶(CK)以及肌酸激酶同工酶(CKMB)的含量,并计算其变化量。血清学相关指标测定:使用酶联免疫吸附的方法对患者入院时以及治疗2周后的TNF-α、IL-10及IL-6进行测量,并计算其变化量。
根据患者的治疗情况,将疗效分为显效、有效及无效三类:(1)显效:患者症状康复,心肌酶学以及血清学指标恢复正常。(2)有效:患者心肌酶学正常,但血清学水平仍高于正常。(3)无效:患者心肌酶学以及血清学水平都高于正常,且临床症状较前加重。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
运用统计学软件SPSS 25.0进行分析,用均数±标准差表示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用[n(%)]%表示计数资料,行x2检验,若P<0.05,则提示存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观察组的心肌酶学变化量以及血清学相关指标的变化量、变化幅度均高于对照组,经检验P<0.05,见表1.
表1 两组心肌酶学及血清学指标水平比较(n=70)
观察组总临床有效率约为77.14%。对照组总有效率约为54.29%,经检验P<0.05。见表2.
表2 两组临床疗效比较
病毒性心肌炎是由于病毒感染引起的,心肌细胞出现了一系列免疫损伤反应。相关研究显示黄芪可以改善患者的心肌功能,调节机体的免疫系统方面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显示经过黄芪注射液治疗的患者临床症状到得显明改善,其临床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心肌酶学的变化量耶高于对照组,与既往研究结果相似。在血清学指标上,相关的指标变化也都高于对照组。TNF-α是由巨噬细胞产生,可以促进中性粒细胞的吞噬作用,提高急性期蛋白的合成,从而参与机体的免疫调节。IL-6、IL-17是两种常见的细胞因子,具有促进炎症进展的作用,对于炎症反应的级联放大效应具有积极作用。本研究在血清学指标上,相关的指标变化也都高于对照组,说明黄芪注射液可以改善机体内TNF-α、IL-6、IL-17水平,通过改变这些炎症因子水平影响心肌细胞损伤,进而参与心肌炎的病理生理过程。
综上所述,黄芪对病毒性心肌炎患者的临床疗效显著,可以有效改善患者的免疫环境,值得临床推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