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型本科高校金融类双语课程教材体系的构建

2021-01-20 09:29张靖李玲玲徐宏幸
关键词:金融类双语建构主义

张靖 李玲玲 徐宏幸

(哈尔滨金融学院 商务英语系,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30)

2017年国务院决定成立国家教材委员会。2018年教育部成立课程教材研究所,该所是我国第一个国家级课程教材研究专业机构。2019年教育部印发《普通高等学校教材管理办法》,这是新中国成立后第一个系统的大学教材管理办法。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建设教育强国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基础工程,必须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位置,深化教育改革,加快教育现代化,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教材既是教师的授课之本,也是学生的学习之本。在人才培养过程中,教材建设是立德树人的关键,是知识体系构建的依托,是能力培养和提升的载体。信息化时代,经济一体化、金融全球化的趋势不可阻挡,经济、金融、商务等领域的国际合作是大势所趋,培养具有国际视野的复合型专业人才符合社会需求。站在新时代的起点上,深入研究高等教育教材建设规律,充分发挥教材在育人育才中的战略性、基础性作用,是培养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基础和支撑。[1]

1 金融类双语课程

双语教学(bilingual instruction)是指以两种以上语言作为教学媒介的教学,其目标是让学生充分地、平衡地掌握两种语言,或者促使学生学习和使用第二种语言。金融类双语课程是指与金融相关的双语(此处指汉语和英语)教学课程,如金融学、商业银行业务、中央银行学、货币金融学等课程。在中国,双语教学是指除汉语外,用一门外语作为课堂主要用语进行学科教学,绝大部分是用英语。

金融类双语课程教材属于专门用途英语(English for Specific Purpose)教材。专门用途英语和一般用途英语(English for General Purpose)课程教学虽然都属于英语教学,但课程性质、教学目标、教学内容等方面却有显著差别,在教材建设上自然也各有特色。ESP教材既应注重职业语境下专业知识的习得,又应注重专业外语能力的培养。

2 建构主义理论简介

社会建构主义认为知识是社会性交互作用的产物,知识是在人类范围里建构起来的,具有社会性的特征。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得到,而是学习者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包括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料,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而获得。由于学习是在一定的情境即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其他人的帮助,即通过人际间的协作活动而实现的意义建构过程,因此建构主义学习理论认为“情境”“协作”“会话”和“意义建构”是学习环境中的四大要素或四大属性。学习环境即学生建构知识的环境,是建构主义教学理论中的一个重要方面。建构主义理论强调培养学生的高级思维,以学生主动探索、研究为主,强调学习者自身对知识的探究和建构,注重培养解决问题的技能。

3 应用型本科金融类双语课程教材体系构建

3.1 建设路径

应用型本科金融类双语课程教材体系建设首先应从社会需求和学生需求出发,分析现有的教材是否能满足应用型本科教材建设的需要和人才培养规格的需求。当前,我国金融类双语课程教材主要有两种:一是以《金融英语》或近似名称命名的教材,涵盖面广,难度不高;二是从海外引进的原版教材。这类教材本身属于经典类教材,但难度大,缺少中国经济领域的特色内容和习题设计。这两类教材各有优势和侧重,但在能力训练和培养方面普遍存在不足之处,习题缺乏针对金融知识和专业语言能力提升的综合设计;教材内容侧重金融基础知识的传递,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内容、案例分析和专业英语阅读、翻译等语言技能拓展训练。金融类双语课程教材应立足需求,在借鉴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分析问题、解决问题,明确建设原则和目标等关键问题,进而明确适合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教材建设路径,如图1所示。

图1 双语课程教材体系建设路径

3.2 建设原则

ESP教材建设应体现思想性、专业性、系统性、时代性、应用性原则,同时还要格外注重突显中国特色。一是要体现思想性。党的十八大提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在培养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具有国际视野的高素质人才过程中,无论是出于知识构建还是语言习得上的需要,金融类双语教材必然要借鉴国外原版教材或相关资源。教什么不仅仅是一个教育问题,从本质上讲也是一个意识形态和政治的问题,[2]事关“为谁培养人”的问题。因此,双语教材建设首先就要把好意识形态关。二是要体现专业性、职业导向性。金融类课程专业性强,金融英语的使用有特定的职业语境和明确的交际目的。教材建设要立足岗位需求,内容和设计上要方便教师在教学中引导学生在专业语境中学习专业知识。三是要体现系统性。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学科体系同教材体系密不可分。学科体系建设上不去,教材体系就上不去;反过来,教材体系上不去,学科体系就没有后劲。学科体系是教材体系建设的基础依据,教材体系是学科体系发展的重要动力。金融类英语教材涉及跨学科知识,教材编写应以跨学科的综合性视角,引导学生在纵向思考问题时形成横向思考的习惯,培养学生整合不同学科观点、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3]四是要体现时代性。21世纪是信息爆炸的时代,金融信息化进程深刻改变着金融活动和管理的内容、范围和方式。2020年中国金融行业与科技融合发展的市场规模或超12万亿元。[4]金融类双语教材内容要抓住时代脉搏,融入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和前景,体现时代性和前瞻性。五是应体现应用性。精心设计习题,从英语语言、专业知识两方面入手进行设计,注重培养学生的思辨能力和使用金融英语从事相关经济活动的能力。[5]最后,教材建设要突显中国特色。孙立会提出,教材编写欠缺中国元素、没有中国魂是大学教材建设存在的基本问题之一。[6]金融类双语课程教材编写应注重理论联系实际,融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过程中政府经济建设、促进就业、保障民生等具体举措,融入中国人民银行、银保监会宏观经济调控的目标和措施,引导学生了解我国的经济政策、举措、发展和贡献,让双语教材也能接地气,体现中国特色,增强学生对民族和文化的归属感、认同感。

3.3 建构主义理论指导下的ESP教材建设思路

近年来,我国教育工作者对立体化教材建设进行了有效探索和实践。立体化教材是在传统纸质教材基础上,添加多媒体课件、多形式视觉资源、网络前沿信息等结构性配套教学出版物。立体化教材使教师在教学方法上不仅仅有板书与挂图,知识的精髓可以从读、写、听、看、练等各个角度呈现给学生,尤其对于学生自学,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立体教材必须有大量的与之配套的教学资源,方便教师、学生随时随地上网浏览、查找。对于教师,立体教材应包括电子教案、课件、案例库等;对于学生,立体教材应包括师生互动平台、视频、音频、flash动画等。[7]

金融类双语课程教材提倡以实践和体验为宗旨,遵循上述ESP教材建设原则,以建构主义理论倡导的协作与会话为手段(合作学习、探究学习),充分利用学生视觉、听觉、触觉、味觉等不同的感官渠道,编写中融入图片、图表、音频、视频等多种元素,多种模态共存并相互协作,构建多维、动态的立体化ESP教材。[8]

根据建构主义对知识的理解,教材无论在主体内容上还是习题设计上都可以依照其学习理论的“四大属性”进行设计。其一是情境,即学习是在一定情境中发生的。我们不能离开实际生活而在头脑中抽象出虚无的、孤立的事实和理论,我们学习的是已知事物之间的关系及人类确立的信念。ESP教材应该尽可能地为学习者创设与职业相关联的情境,以语境为依托学习专业知识,提高学习者在相关语境中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例如,在以“货币”(Money)为主题的章节中, 教材在内容上不仅要包含基础知识,还应将语境设置为我国金融市场,方便教师引导学生基于基础知识分析我国不同层次的货币供给对经济产生的影响。其二是协作,即协作学习。学习者一开始会先用自身的认知来建构相应的理解与意义,不同的人看到相同的事物会有不同的感观。学习者之间通过协作,能够获得不同人的理解和观点,最后才会获得更加丰富与全面的认知。ESP教材应在课程内容和习题设计中注重对话与协商环节的设置,方便教师组织课堂活动,帮助学生提高思辨能力和协作能力。例如,设置课程小论文学习任务,要求学生组成3人左右的小组,协作完成论文撰写。 其三是会话,即讨论交流。结合协作学习,建构主义中的会话可以为学习者在社会性交流活动中提高社交能力。金融特色ESP教材应在习题中以外汇交易、公司上市等为主题设置讨论、案例分析等环节,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思辨能力。其四是意义建构,是整个学习过程的最终目标。所要建构的意义是指事物的性质、规律以及事物之间的内在联系。学习过程中情境的设置,协作、会话等学习方式的采用均以意义建构(或称知识建构)为目标。建构主义强调意义建构是通过学习者的主动探索完成的。ESP教材教学内容必须紧跟时代步伐,体现最新的行业发展动态,提高学习者的学习兴趣和主动探究意识。在习题设计上要兼顾金融知识的掌握和专业语言能力的提升,每种题型的设计都有明确的训练目标,习题尽量多样化,难度适中,培养学生在金融语境下的专业英语听、说、读、写、译综合应用能力,最终实现以英语语言为载体的金融知识构建。

综上所述,金融类双语课程ESP教材应围绕建构主义的知识观与学习观,即情境、协作、会话、意义建构四大属性进行设计。在教材编写中融入图片、图表等元素;配备多媒体课件或配套光盘,融入音频、视频等元素,构建多维、动态的立体化ESP教材。

4 信息化时代“三位一体”的ESP课程资源建设

立体化教材的概念在信息化时代应进行必要拓展。除了编写层面的多模态、立体化,条件成熟时可以构建“教材—多媒体课程资源—慕课”三位一体的课程资源体系。其中教材是基础,优质的教材体系和设计是系统性学习的根本保障。多媒体等教学资源是扩展,教材团队根据教材内容制作课件,提供相关的音频、视频材料,还可以借助自媒体平台建立专门的公众号,根据市场变化、结合我国宏观调控举措,实时更新教学内容,解决教材内容滞后性问题。教材使用者不仅能利用网络及终端等现代信息手段随时获取更新内容,还能形成一个跨地区、跨高校的共建平台,促进交流和发展。慕课是手段,不受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对教师开展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学生自主学习、促进教学资源的共享和公平大有裨益。

“教材—多媒体课程资源—慕课”三位一体的课程资源体系,将传统与创新融合、线上与线下混合、系统学习与碎片化学习结合。构建“互联网+”背景下符合信息化社会学习习惯的金融类双语教材教学资源体系,将为教与学提供多种选择方案,全面提升教与学的过程感受和教学效果,促进教学资源共享和教育现代化。

猜你喜欢
金融类双语建构主义
基于建构主义理论的计算机教育
旁批:建构主义视域下的语文助读抓手——以统编初中教材为例
基于创新创业的金融类学科教学体系研究
中美CFA认证高校金融本科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基于金融类专业的高职英语特色考核机制的构建
翻转课堂在高中英语教学中的应用研究——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基础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快乐双语
建构主义下高校体育舞蹈专业教学模式的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