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敏妃 邱菁菁 潘丽华
突发性聋为耳科常见疾病,指突发性的听力损 失,可伴有眩晕和耳鸣症状,除第Ⅷ对脑神经外,不伴有其他脑神经症状,一般来说病程较短,属于感音神经性聋,患者听力下降幅度较大[1]。目前,突发性聲的致病因素尚未达成共识,一般认为与血管痉挛、血液微循环障碍、血液粘稠度高、自身免疫、病毒感染等因素有关。突发性聋发生初期,常伴有剧烈眩晕、恶心、呕吐等神经系统反应,患者紧张恐惧等情绪反应较为突出[2]。护理工作中,对于突发性聋患者除对症治疗措施外,需注意加强患者健康教育及心理干预。传统护理措施过于僵化,无法满足患者的需求。性格色彩学是实用心理学分科之一,广泛应用于心理咨询等各个领域,核心在于对不同性格需求的人采用不同的对待方式,达到共同的目标[3]。本研究将基于性格色彩的个性化干预应用到突发性聋患者的护理工作中,旨在为临床制定相关护理方案提供参考,报告如下。
选取本院2017年9月~2019年12月120例突发性聋患者,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0例患者,对照组男性32例,女性28例;年龄 52~77岁,平均(66.29±6.16)岁;单耳 37例,双耳23例;轻度27例,中度20例,重度13例;临床症状:耳鸣25例,眩晕8例,恶心5例,耳胀24例,耳堵30例。观察组男性33例,女性27例;年龄51~78岁,平均(66.40±6.07)岁;单耳 38例,双耳 22例;轻度26例,中度21例,重度13例;临床症状:耳鸣24例,眩晕9例,恶心4例,耳胀26例,耳堵28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①符合中华医学会耳鼻咽喉科学会制订的突发性聋诊断标准[4],患者于数分钟或数小时内发病;②首次发病,未于院外接受任何形式的治疗;③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患者及家属知情同意。
排除标准:①圆窗膜破裂、分泌性中耳炎、梅尼埃病、前庭窗膜破裂、耳毒性药物中毒、听神经瘤、化脓性迷路炎、大前庭导水管综合征等导致的耳聋;②合并严重的认知功能障碍;③合并内分泌或代谢性疾病;④合并心脑血管或肝肾功能疾病;⑤合并听神经瘤、中枢神经病变;⑥病毒性或细菌性耳鸣耳聋;⑦临床资料不全。
2.1 对照组
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干预,为患者提供安静舒适的病房环境,尊重关爱患者,了解患者情绪状态,适时给予心理支持,向患者介绍突发性聋的相关知识,告知治疗方案和流程,进行心理疏导、环境干预以及日常生活指导等。
2.2 观察组
给予基于性格色彩的个性化护理干预,由主管护师以及心理咨询师各1名,相关责任护士8名组成干预小组,小组成员均通过性格色彩分析相关知识培训,熟练掌握红、黄、蓝、绿4种颜色对应性格特点患者的沟通技巧,制订性格色彩学分析表。
2.2.1 性格色彩分类:通过性格色彩分类问卷调查确定患者属于红、黄、蓝、绿中的哪一种色彩性格。红色者积极乐观,主动热情,性格大大咧咧,往往缺乏思考;蓝色者多疑,爱较真,表现为思维缜密,善于分析问题;黄色者性格激进,往往说一不二,不太顾及其他人的感受,具有较强的目标性,办事成功率也相对较高;绿色者易满足,缺乏主见,善于倾听。
2.2.2 个性化干预技巧:红色性格者,注意强调交流重点,增加内容的趣味性,通过肢体语言交流,时常对患者进行表扬和夸奖,多给患者展示自身感受的机会,在注意倾听患者感受的同时,注意不能失掉话语主动权,逐步引导患者。蓝色性格者,注意要以严谨的态度,实事求是,切勿轻易下结论,说话注意条理清晰,保持适中语速,使人产生信服感,适时对患者给予表扬与肯定,及时纠正患者错误,以坦诚的态度交流,与患者建立默契的朋友关系。黄色性格者,注意说话简洁明了,强调违反规则的严重后果,晓之以情动之以理,获取患者信任和尊重。绿色性格者,注意耐心细致与其沟通交流,可通过制定短期目标的形式对患者表示鼓励,动员患者家属进行监督,多站在患者角度思考问题并帮助其分析利弊。
2.2.3 干预措施:①健康教育:制订健康宣教手册,分为红本、黄本、蓝本、绿本,分别代表患者不同的性格色彩以及根据该性格色彩设计的健康教育内容,使患者充分了解疾病,调整好心态配合治疗的进行,对患者治疗过程中遇到的问题积极进行讲解,充实患者疾病知识,避免由于疾病知识的缺乏造成自身伤害,根据患者性格色彩,采用个体讲授或集体互动,利用患者性格差异、优劣互补配对分组等方法进行健康教育,讲课之前对患者进行知识需求调查,了解患者知识需求状况,对于普遍存在的问题进行归类总结并分类,1.5h/次,1次/周。观察组教育形式、教育时间、教育频率均与对照组相同,讲解问题的角度、方法、形式和书面教育资料不同于对照组。②心理干预:为患者制订简易表情评估表,护理人员每日注意关注患者情绪变化,询问患者心理状态,及时发现患者异常情绪,当患者出现情绪波动时,依照患者不同性格所包含的特点指导患者进行情绪管理,依照患者知识水平和社会阅历,通过恰当的语言帮助患者分析事件诱发原因,以自身专业性知识作出评价,灵活制定有效的干预措施,疏导其不良情绪,对于中重度患者可以配合手势或借助纸笔来增加语言陈述的力度,鼓励患者以积极、乐观的态度面对疾病,指导患者释放压力,倾诉心中忧虑,通过成功案例帮助患者树立信心,让患者拥有坚定的信念。③睡眠指导:每日早晨询问患者睡眠状态,嘱咐患者早起早睡,尽量减少白天睡眠时间,睡前勿运动、饮用浓茶或咖啡,可使用热水泡脚来舒缓身心,安静躺于床上,肌肉放松,进行深呼吸,对于失眠严重的患者及时告知医生,遵医嘱指导服用药物,提高睡眠质量。
3.1 听力恢复情况
于标准隔声室内,通过丹麦AT235型纯音测听声导抗仪进行纯音测听和声导抗测试,观察并记录患者干预前后听力水平以及听力恢复时间。
3.2 心理困扰与不良情绪
①心理困扰:采用心理困扰管理量表(DM)[5]评价,该量表包括心理困扰温度计和问题列表两个部分,本研究仅采用心理困扰温度计,使用0~10级评分法,0分以上代表示心理困扰存在,0~4分表示存在轻度心理困扰,不具有实际临床意义;≥4分表示临床意义上的心理困扰存在,需给予临床干预。②负性情绪:通过焦虑自评量表(SAS)[6]和抑郁自评量表(SDS)[7]评价,量表包括 20个条目,每一条计 1~4分,正向计分9条,反向计分11条,总分=量表得分×1.25,SDS≥53代表抑郁情绪,SAS≥50分代表焦虑情绪,得分越高,焦虑与抑郁越严重。
3.3 应激反应与睡眠质量
①应激反应:通过斯坦福急性应激反应问卷(SASRQ)[8]评价,该问卷包含6个项目,得分范围为0~150分,分数越高代表应激程度越高。②睡眠质量:通过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PSQI)[9]评估,该量表共包含7个项目,总分21分,分数越高代表睡眠质量越差。
3.4 应对方式
使用Jalowies应对方式量表[10]评估,该量表包括逃避、宿命、姑息、依靠、面对、乐观、情感宣泄、寻求支持共8个条目,每一项采用0~3级评分,0分代表“无”,1 分代表“不常有”,2 分代表“有时有”,3 分代表“经常有”,分数越高代表相应频率越高。
3.5 护理满意度
采用本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调查问卷》评价,包括护患沟通、护理行为、解决问题、健康宣教四个方面,每一项得分范围为0-25分,总分100分,>80分为非常满意,60~80分代表基本满意,<60分代表不满意。
采用SPSS 21.0进行数据统计分析,组间计量资料比较采用独立样本t检验,P<0.05代表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干预前听力比较(P>0.05);观察组干预后听力改善情况优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听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听力恢复情况比较(±s)
表1 两组患者听力恢复情况比较(±s)
注:与干预前组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 时间 听力(d B) 听力恢复时间(d)观察组(例=6 0) 干预前 6 2.3 8±6.7 0 3 1.3 5±6.1 7②干预后 3 2.5 5±5.3 0①②对照组(例=6 0) 干预前 6 1.8 9±7.4 5 3 5.2 5±5.6 3干预后 3 8.9 7±5.7 6①
两组干预前负性情绪与心理困扰比较(P>0.05);两组干预后 SAS、SDS、心理困扰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负性情绪与心理困扰比较(±s,分)
表2 两组负性情绪与心理困扰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组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 时间 心理困扰(D M) 负性情绪S A S S D S观察组(例=6 0) 干预前 6.7 9±1.7 0 4 7.8 5±5.9 2 4 6.1 4±4.6 5干预后 2.2 3±0.7 4①② 3 5.0 6±4.7 1①② 3 2.7 9±4.2 4①②对照组(例=6 0) 干预前 6.8 1±1.4 6 4 7.9 3±5.5 1 4 6.5 3±4.7 9干预后 4.0 4±0.8 3① 4 1.6 6±3.7 0① 3 9.8 1±5.3 8①
两组干预前应激反应SASRQ评分、睡眠质量PSQI评分比较(P>0.05);两组干预后 SASRQ、PSQI评分均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 3。
表3 两组应激反应与睡眠质量比较(±s,分)
表3 两组应激反应与睡眠质量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组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 时间 应激反应(S A S R Q) 睡眠质量(P S Q I)观察组(例=6 0) 干预前 4 5.4 5±6.1 1 1 5.2 3±1.3 0干预后 2 4.8 1±5.2 5①② 6.6 6±1.7 1①②对照组(例=6 0) 干预前 4 5.1 1±4.9 9 1 5.3 9±1.4 4干预后 3 5.8 3±5.0 3① 1 0.2 8±2.0 5①
两组干预前应对方式比较(P>0.05);两组干预后逃避、宿命、姑息、依靠自我评分较干预前降低,且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两组干预后寻求支持、面对、乐观、情感宣泄评分较干预前升高,且观察组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应对方式比较(±s,分)
表4 两组应对方式比较(±s,分)
注:与干预前组比较,①P<0.05;与对照组比较,②P<0.05。
组别 时间 逃避 姑息观察组(例=6 0)干预前 2.3 8±0.6 9 2.3 9±0.6 9依靠自我 寻求支持 面对 乐观 情感宣泄2.5 3±0.7 2 0.6 7±0.1 8 0.6 4±0.1 8 0.5 3±0.1 2 0.4 8±0.1 0干预后 0.6 4±0.2 1①②0.6 1±0.1 9①②0.7 8±0.2 4①②0.9 0±0.2 8①②2.8 4±0.5 8①②2.8 1±0.5 2①②2.8 9±0.3 4①②2.7 9±0.5 1①②对照组(例 =6 0) 干预前 2.4 0±0.6 8 2.4 1±0.6 3 2.6 6±0.3 9 2.5 0±0.7 1 0.6 9±0.2 1 0.6 6±0.1 7 0.5 3±0.1 6 0.5 0±0.1 5干预后 1.5 1±0.2 8① 1.3 9±0.3 4① 1.6 0±0.4 2① 1.6 5±0.2 4① 1.5 9±0.5 6① 1.6 2±0.4 9① 1.5 5±0.5 1① 1.7 5±0.3 9①宿命2.6 0±0.4 0
观察组患者对护理人员护患沟通、护理行为、解决问题、健康宣教方面满意度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 5。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表5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s,分)
注:与对照组比较,①P<0.05。
组别 例 护患沟通 护理行为观察组 6 0 2 2.3 0±1.7 5① 2 2.7 7±1.5 0①对照组 6 0 1 7.3 5±2.4 0 1 8.0 7±1.3 5解决问题2 3.0 5±1.0 6①1 8.3 1±1.2 7健康宣教2 3.2 8±1.4 5①1 9.8 7±1.4 0
突发性聋患者由于对疾病的未知、不适症状、对预后的担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有超过80%的患者会出现焦虑抑郁情绪[11]。消极情绪的存在可能导致血管收缩,进一步加重患者病情,甚至导致不可逆性的损伤。因此临床上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干预,配合以手势、书写等形式加强对患者的健康教育,疏导患者情绪,增强信心,促使患者积极配合临床治疗中。
常规护理干预措施往往缺乏针对性的措施和方法,心理护理理念多空洞与概念化,以千篇一律的说教为主,未形成独立的科学理论体系以及规范化的操作模式。性格为人个性心理中最为稳定、核心意义最强的心理特征,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人对现实和周围世界的态度,表现在其言行举止中[12]。性格色彩学是实用心理学的分科,将人的性格分为红、蓝、黄、绿四种颜色,不同的色彩代表的性格特点不同,各自有不同的心理状态、处事方式、人际特点、情绪表达。红色代表真诚主动、积极乐观、感染力强;蓝色代表思想深邃、敏感细腻、计划性强;黄色代表目标明确、行动迅速;绿色代表温柔祥和、善于协调,是很好的倾听者[13]。针对患者不同性格特点采用不同的沟通交流方式,可以提高交流效果。性格色彩学分析目前已涉及教育、家庭、商业等诸多领域,本研究将基于性格色彩学的个性化护理应用于突发性聋患者中,得出较传统护理模式更为科学有效的方法。
本研究中观察组听力恢复水平高于对照组,听力恢复时间短于对照组,与此同时患者焦虑抑郁情绪、心理应激反应改善均优于对照组,欧阳新慧[14]研究结果支持本结论。不良情绪可导致患者神经体液调节改变,机体生理反应增加,致内耳供血不足,加重内耳末稍感受器损伤;此外神经内分泌系统可由于心理因素作用于中枢神经系统,调节儿茶酚胺的释放。基于性格色彩的个性化护理针对患者性格特点针对性给予心理干预,改善患者心理状态,患者情绪稳定,态度乐观,舒血管因子释放增加,缩血管因子释放减少,受损听毛细胞血供增加,细胞代谢状态改善,有利于患者听力的恢复。张艳等[15]研究结果显示基于性格色彩的个性化护理可有效减轻患者心理负担,改善患者睡眠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心理困扰、睡眠质量改善优于对照组,与其研究结果一致。基于性格色彩的个性化护理给予针对性心理干预,给予睡眠指导,帮助患者放松身心,改善生理和心理应激反应,提高睡眠质量。本研究中观察组乐观、面对、寻求支持、情感宣泄评分积极因子评分高于对照组,姑息、宿命、逃避、依靠自我消极因子评分低于对照组。基于性格色彩的个性化护理深入区分患者性格类型,采取针对性的心理干预方案,准确掌握患者心理动态,引导其走出误区,建立积极的应对方式,重回正常的生活轨道之中。基于性格色彩的个性化护理关注患者情绪管理,增强患者合作意识,扩展护理方式,使得护理干预更具有个性化和针对性,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基于性格色彩的个性化护理改善患者不良情绪,减少其康复过程中的心理困扰,提高睡眠质量,加强积极应对疾病的心理,缩短听力恢复时间,有利于提高预后,提高护理满意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