项俊 冯跃
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是耳鼻咽喉科中较为常见的一种疾病,其发病机制为鼻息肉堵塞鼻窦,致使鼻腔堵塞引起鼻窦炎的发生[1]。随着病情的加重,多数患者会出现嗅觉功能障碍现象,对患者的生活质量造成极大影响。目前针对于该疾病治疗方法主要有鼻内镜术,但该术仍存在缺陷。由于鼻腔内结构狭小复杂,使用鼻内镜术对患者鼻腔结构、嗅觉功能极易造成损伤,损害患者的正常嗅觉功能。有研究表明银杏叶提取物(ginkgo biloba extract,GBE)是一种被认为有效的抗炎剂[2]。GBE能有效抑制白细胞介素5、白细胞介素8的释放,嗜酸性粒细胞的计数明显降低,且明显抑制气道中细胞分泌的分泌物,对患者鼻腔黏膜结构具有保护作用,从而促进嗅觉功能恢复[3]。因此,本文使用鼻内镜术联合GBE对患者进行治疗,该治疗方法在其他疾病中有较好的治疗效果,但目前相关报道较少。本文就鼻内镜术联合GBE对患者的嗅觉功能及炎症因子水平的影响进行探讨。
选取2017年6月~2018年6月期间我院耳鼻咽喉科收治的98例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均符合鼻窦炎的相关诊断标准[4],并通过鼻内镜、CT检查进行确诊;②具备有鼻内镜术适应证的患者;随访时间1年或1年以上;③患者及家属知情并同意参与本次研究。排除标准:①心、肝、肾功能不全者;②合并有其他严重感染疾病者;③对本研究药物过敏者;④妊娠期、哺乳期的妇女。本次研究通过我院伦理委员会批准通过。按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鼻内镜术,49例)和观察组(鼻内镜术联合GBE,49例),其中对照组男25例,女24例,年龄18~66岁,平均(41.98±20.13)岁,病程 6个月~16年,平均(8.16±4.63)年,鼻窦炎分期Ⅰ期16例,Ⅱ期20例,Ⅲ期13例;鼻窦CTlund-Mackay评分 0~5分,平均(3.54±0.52)分;鼻窦 CT 嗅区评分 0~4分,平均(1.49±0.43)分。观察组男 26例,女23例,年龄19~68岁,平均(42.01±21.39)岁,病程 6个月~15年,平均(7.65±3.41)年,鼻窦炎分期Ⅰ期17例,Ⅱ期19例,Ⅲ期13例;鼻窦CTlund-Mackay评分 0~5分,平均(3.64±0.56)分;鼻窦 CT 嗅区评分 0~4分,平均(1.53±0.45)分。两组性别、年龄、病程、鼻窦CTlund-Mackay评分、嗅区评分等基线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所有患者均行鼻内镜术,术前经检查确定鼻息肉具体位置及形状大小。仰卧后进行全麻,术中在鼻内镜下使用镰状刀把钩突黏膜打开,对钩突骨质进行切除,直钳下经过筛泡到达筛窦,清除鼻息肉,然后根据患者病情情况将前筛、全筛进行开放,扩大患者上额窦和额窦开口。所有患者均使用0.9%的生理盐水对鼻腔进行清洗,使用干净无菌海绵止血,并进行常规抗感染治疗,鼻腔产生的分泌物使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对照组术后使用0.9%的生理盐水清洗或喷鼻,1喷/次,2次/天,观察组在鼻内镜术联合GBE(德国威玛舒培博士药厂,批准文号:H20090296,规格:40mg×10片×2板)治疗,3次/天,2片/次,两组均8周为一疗程。
①对比两组术后临床症状改善评分,采用视觉量表(VAS)[5]评估患者鼻塞、流涕、嗅觉障碍,满分为10分,得分越低症状就越轻。②对比两组患者嗅觉功能术前术后6个月,采用美国康涅狄格研究中心制定嗅觉功能测试,完全丧失(5.5)分以上、重度损伤(4.1~5.4)分、中度损伤(2.6~4.0)分、轻度损伤(1.1~2.5)分及正常(-1~1)分[6]。③对比两组炎症因子水平分别在术前、术后清晨空腹抽取患者静脉血,离心取上清液测定血清中的IL-8、IL-1β、TNF-α水平变化。④对比两组患者术后1年随访的复发率及不良反应。
采用SPSS 17.0软件统计分析,定量资料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采用t检验。定性资料用 n(%)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统计学意义。
两组术前流脓涕、鼻塞及鼻窦炎复发评分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流脓涕、鼻塞及鼻窦炎复发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症状改善评分情况(分,±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临床症状改善评分情况(分,±s)
注:组内比较,*与术前比较(P<0.05)。
组别 流脓涕 鼻塞 鼻窦炎复发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对照组(例 =4 9) 6.2 3±1.4 2 2.1 4±0.4 4*观察组(例 =4 9) 6.1 3±1.3 8 1.5 6±0.3 6*t 0.3 5 4 7.1 4 2 P 0.7 2 4 <0.0 0 1 4.5 6±1.3 4 1.4 2±0.3 9*4.3 1±1.0 5 0.8 6±0.2 4*1.0 2 8 8.5 6 0 0.3 0 6 <0.0 0 1 1.9 7±0.2 9 1.8 8±0.2 7*1.8 5±0.3 8 1.3 2±0.2 5*1.7 5 7 1 0.6 5 0 0.0 8 2 <0.0 0 1
研究组术前嗅觉功能评分为(4.51±0.32),术后(1.68±0.19),(t=0.486,P=0.628);对照组术前嗅觉功能评分为(4.48±0.29),术后(2.69±0.24),(t=23.100,P<0.001);两组术后嗅觉功能评分均明显下降,且观察组术后嗅觉功能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
两组患者术前IL-8、IL-1β、TNF-α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术后 IL-8、IL-1β、TNF-α水平均明显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s)
表2 对比两组患者术前术后血清炎症因子水平变化情况(±s)
注:组内比较,*与术前比较(P<0.05)。
组别 I L-8(p g/m l) I L-1 β(p g/m l) T N F-α(μ g/L)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 术前 术后对照组(例 =4 9) 1 3 8.8 6±2 3.2 6 8 5.9 8±8.1 2*观察组(例 =4 9) 1 3 9.0 2±2 4.8 2 6 9.0 1±8.0 1*t 0.0 3 3 1 0.4 1 0 P 0.9 7 4 <0.0 0 1 5 4.0 2±1 5.8 4 3 4.1 2±1 2.3 4*5 1.2 4±1 4.9 8 2 6.3 2±1 0.5 6*0.8 9 3 3.3 6 2 0.3 7 4 0.0 0 1 4.1 2±0.6 6 3.0 5±0.6 5*3.9 3±0.6 4 1.3 3±0.4 2*1.4 4 7 1 5.5 6 0 0.1 5 1 <0.0 0 1
观察组在术中中鼻甲切除2例,术后嗅裂区均无水肿和阻塞,头痛1例、食欲不振2例;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6.12%(3/49)。对照组术中中鼻甲切除4例,术后嗅裂区水肿1例、阻塞1例以及头痛2例、食欲不振2例,术后总不良反应发生率为12.24%(6/49)。观察组与对照组的总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χ2=1.101,P>0.05)。
对两组术后1年进行随访,观察组术后鼻窦炎复发3例、鼻息肉复发1例,总复发率为8.16%(4/49);对照组鼻窦炎复发8例、鼻息肉复发4例,总复发率24.49%(12/49);观察组的复发率明显低于对照组(χ2=4.780,P<0.05)。
鼻窦炎合并鼻息肉患者常因黏膜水肿堵塞、脓性鼻涕、鼻腔内分泌物增多等导致鼻腔通气障碍,进而引起嗅觉功能障碍[7]。随着鼻腔手术的不断发展和完善,鼻内镜术在内镜辅助下进行手术不仅能有效清除病变部位,还能减少对鼻腔结构的损伤,促进患者嗅觉恢复[8]。但鼻内镜术只能纠正病变部位,未能彻底清除鼻内炎症,术后易出现粘连、水肿等症状,致使术后复发率高[9]。GBE化学成分较为复杂,其活性成分主要有银杏内酯、黄酮类化合物,还有有机酸、酚类、微量元素等,其药理活性具有减轻炎症反应、改善气道重塑、具有保护中枢神经系统作用。使用GBE可改变患者鼻窦炎嗅觉障碍的炎症因子水平,促进嗅觉功能恢复,还能有效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的风险,其安全性良好[10]。
本研究结果鼻内镜术联合GBE较单纯鼻内镜术治疗效果好。GBE是一种有效抗炎剂,对各类炎症因子起到有效抑制作用,且有研究证实该药对气道重塑起有效防治作用[11]。IL-8通过趋化激活中性粒细胞、嗜酸性粒细胞溶酶体释放,且聚集在正常组织中引起损伤,IL-8水平升高会使炎性细胞浸润[12]。GBE能有效抑制IL-8分泌和中性粒细胞浸润,从而起到阻碍炎症作用。TNF-α在激活中性粒细胞浸润与IL-8引起炎症反应的机制相似。IL-1β通过调节免疫细胞,介导炎症反应,进而发挥重要作用。TNF-α因子水平升高,刺激淋巴细胞生成IL-8因子,促使炎症反应加剧。本研究结果显示,研究组TNF-α,IL-1β、IL-8 的水平变化治疗后均明显下降,可能原因是鼻内镜术能维持正常功能结构,GBE具有抗炎作用进而降低炎症因子,从而阻碍炎症反应,进而达到治疗效果。提示鼻内镜术联合GBE治疗能降低炎症因子的表达水平,缓解患者的鼻窦炎症反应,嗜酸性粒细胞具有活化抑制作用,促进患者嗅觉功能恢复。1年后对所有患者进行随访,术后复发率和不良反应发生率较少,表明鼻内镜术联合GBE对患者的使用安全良好。
综上所述,鼻内镜术联合GBE治疗可改善患者的临床症状、促进患者的嗅觉功能恢复,且能降低患者术后复发率,其药物安全性良好,值得推广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