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盼盼,姚卓娅,耿军辉,詹 朦
(河南省人民医院,河南 郑州 450003)
医务人员职业暴露是指其进行医疗卫生活动中接触有毒、有害物质或传染病病原体,从而直接或间接地对自身健康安全造成危害的情形,严重者甚至危及生命[1]。消毒供应中心护士暴露环境致病菌较多,且长期与各种污染物、锐器、有害物质接触,易受到感染危险[2]。为预防消毒供应中心护士因受到职业暴露而出现交叉感染,本文就相关防护对策进行了分析。
1.1一般资料 选择2017年10月—2019年11月本院消毒中心护士作为研究对象,针对职业暴露危险因素进行分析,并给出相应的防护对策。
1.2方法 危险因素分析:(1)物理因素。①锐器:锐器伤是导致病原微生物感染的主要职业危险之一[3-4]。在回收、清洗等过程中,穿刺针、剪刀等锐器易造成自身及他人的损伤,其中针刺伤易发生自源性传染,最常见的为乙肝及艾滋病;②工作环境高温:煮沸槽、高压蒸汽灭菌高温易造成人员烫伤;③噪音:主要噪音来源为全自动喷淋消毒机、超声清洗机、高压水枪及气枪、干燥柜、压力蒸汽灭菌器等,长期在噪声环境中暴露会引起头晕、头痛,甚至会出现焦虑、烦躁等;④辐射:在紫外线进行空气消毒时,如果操作不当,易损害人体眼部及皮肤。(2)化学因素。清洗、检查保养器械时需使用各种化学消毒剂、清洗剂、酸性氧化电位水、润滑剂、酒精等,由于上述制剂具有挥发性、腐蚀性、刺激性,若防护不到位,易引起人体皮肤黏膜、呼吸道、消化系统、神经系统产生不同程度的损害,是职业暴露的高风险因素。(3)生物因素。气溶胶是发生职业暴露的生物因素之一。消毒供应中心需对污染较重的物品及精密器械、管腔器械进行手工清洗,如借助清洗刷手工清洗操作以及使用高压水枪冲洗管腔器械操作等,都会产生大量的气溶胶,若防护不当,易造成吸入性危害。(4)生理及心理因素。实习、试用期及见习护士,工作时间短,操作流程不熟练,自我保护意识不强,易发生锐器伤。在消毒供应中心工作常处于站立或弯腰状态,且工作量大、任务重,长时间被迫体位,易造成下肢静脉曲张、腰肌劳损等慢性病。由于器械种类繁杂、规格各异,尤其是精密器械,需要操作者精神高度集中,长期处于应激状态中超负荷运转,易造成护士身心疲惫,心理压力大,出现情绪不稳,产生神经衰弱等。
1.3评价指标 分别统计2017—2019年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
2017—2019年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呈下降趋势(χ2=6.73,P=0.035)。见表1。
表1 2017-2019年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暴露发生率情况[n(%)]
消毒供应中心是医院内承担各科室所有重复使用诊疗器械、器具和物品清洗、消毒、灭菌以及无菌物品供应的部门。若消毒灭菌不彻底,会造成院内感染;用品不齐全会影响诊断和治疗。同时,消毒供应中心也是职业暴露潜在较多危险因素的部门,减少护士职业暴露至关重要。消毒供应中心护士职业暴露危险因素主要包括物理因素(锐器、工作环境高温、噪音、辐射)、化学因素、生物因素、生理及心理因素,针对以上危险因素可采取以下防护对策:①加强对消毒供应中心护理人员的培训,学习操作规程,提高护士的自身素质、加强责任心,以减少职业暴露的发生。在操作过程中,护士必须穿戴防护服、口罩、手套、帽子、防护镜等防护用品。尖锐物品的回收、清洗、检查保养时应当小心,包装时,锐利器械增加保护装置。在回收、分类、手工清洗医疗器械时,避免皮肤和粘膜接触医疗器械上的血液、体液。发生锐器损伤时,首先保持镇静,迅速脱下手套,用健康侧的手从近心端到远心端挤压伤口,挤出一些血液,然后用自来水彻底冲洗伤口,擦干后用碘酒消毒,包扎伤口。②高温高压灭菌时严格遵循操作程序,灭菌程序结束、待冷却后方可卸载,卸载物品时应带防护手套,防止烫伤。③加强机器的保养与维护,保持其良好的性能,减少噪音的产生。对于噪音较大的设备,如压力蒸汽灭菌器,安装消声器或护士佩戴防噪用品。④紫外线消毒时,护理人员应离开消毒室,避免直接受到照射,消毒后及时通风。⑤注意手卫生。当手部有血液或其他体液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应用皂液或流动水洗手,水龙头应为踏板式或感应式,防止再污染。手部没有肉眼可见的污染时,可使用速干手消毒剂消毒双手。
总之,通过分析职业暴露危险因素,并针对性予以干预措施,加强科学规范的管理,增强个人防护意识,可减少护士职业暴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