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技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2021-01-20 05:31韦家宁
临床医药文献杂志(电子版) 2020年70期
关键词:根钉椎弓皮质

韦家宁

(广西玉林市中西医结合骨科医院,广西 玉林 537000)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临床常见的一种脊椎外科疾病,病因是小关节、有椎间盘及周围韧带的退变性。该疾病若不及时治疗,极易引起腰椎畸形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生活质量[1]。目前,普通椎弓根钉手术是治疗该疾病的常用方法,对患者的3柱稳定起到明显作用,但普通椎弓根钉手术无法作用于骨量降低的骨质疏松患者,甚至还存在弓根钉松动的可能。有学者发现,采用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技术可以减轻患者的疼痛程度[2]。所以本文接下来就该技术治疗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的应用进行分析,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此次研究对象为我院2018年2月-2019年4月收治的25例腰椎退变性疾病患者,采用回顾性研究法将其分为对照组12例和观察组13例。纳入标准:符合腰椎退变性疾病临床诊断标准;排除标准:精神疾病患者。对照组12例中有男性5例,女性7例,年龄56-74(67.21±5.32)岁;观察组13例中有男性6例,女性7例,年龄56-74(66.31±4.85)岁。对照组与观察组的一般资料对比,无明显差异(P>0.05)。

1.2 方法

对照组采用普通椎弓根钉治疗方法:①手术前0.5h给予患者抗生素,对患者进行全身麻醉,使患者呈俯卧姿势,腹部位置隔空。②利用X线确定手术位置,确定位置后,进行常规消毒、铺巾。③对患者正中进行切口,在棘突两边骨膜下切离椎旁肌组织,使伤关节突出外侧缘显露出来,对脊柱人字脊进行进针操作,在矢状位沿外向内倾0-30度、冠状面5-15度的头颅角度放入开路锥,和上下终板呈平行状态,置入导针后,使用X线确定位置良好后,置入椎弓根钉,椎弓根钉半径为3.25-3.5mm,长度为35-45mm。置入椎弓根钉后,进行融合减压,切除上、下关节突,使硬膜囊、神经根和椎间盘暴露,并将硬膜囊和神经根向内侧牵移,对神经根管进行减压处理,切除髓核,取下上下终板软骨,选定融合器,将切除的关节突置入融合器内。④使用X线确定椎弓根钉和融合器位置良好后,放入连接棒并旋紧螺帽,对伤口进行冲洗,置入引流管,对伤口进行缝合处理,手术结束。

观察组采用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技术治疗方法:①与对照组相同。②与对照组相同。③对正中进行切口,在棘突两边骨膜下切离椎旁肌组织,使椎弓根与椎板交合处暴露。对上关节突中央的垂线和横突下方1mm位置的水平线的交界处进行进针操作,在矢状位沿外向内倾0-30度、冠状面5-15度的头颅角度放入开路锥,置入导针后,使用X线确定位置良好后,置入螺钉,螺钉半径为2.75mm,长度为30-35mm,减压、融合过程与对照组相同。④使用X线确定螺钉和融合器位置良好后,此后操作与对照组相同。

1.3 观察指标

比较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和不同阶段的疼痛程度。手术相关指标包含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住院时间、卧床时间和血红蛋白含量5个方面。使用VAS视觉模拟评分法评测疼痛程度,0分为无痛;3分以下为轻微疼痛;4-6分,为较为疼痛;7-10分,为剧烈疼痛。

1.4 统计学分析

使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对此次研究数据进行分析,使用t检验计量资料(),若检验结果为P<0.05则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经比较后发现,观察组的住院时间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见表1。

表1 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表1 2组患者的手术相关指标比较()

组别 例数 术中出血量(ml) 手术时间(min) 住院时间(d) 卧床时间(d) 血红蛋白含量(g/dl)对照组 12 254.82±40.78 156.48±11.47 6.77±1.74 3.36±0.67 2.74±1.06观察组 13 181.59±17.89 134.25±7.25 6.12±1.88 2.68±0.51 1.47±0.97 t 5.90 5.84 0.89 2.87 3.13 P<0.05 <0.05 >0.05 <0.05 <0.05

2.2 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

经比较后发现,治疗前后,观察组各阶段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见表2。

表2 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分)

表2 2组患者的疼痛程度比较(,分)

组别 例数 治疗前 治疗后1周 3个月 6个月 10个月对照组 12 8.12±0.84 4.25±0.69 3.32±0.78 2.79±0.64 2.12±0.39观察组 13 8.04±0.89 4.01±0.71 3.02±0.88 2.48±0.61 2.09±0.37 t 0.23 0.86 0.90 1.24 0.20 P>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 论

腰椎退变性疾病是临床的高发病,对该疾病的治疗多采用普通椎弓根钉手术治疗,该手术虽对患者的3柱起到稳定作用,但具有并发症高的特点,对患者的神经血管损伤风险大[3]。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技术与普通椎弓根钉相较,前者能有效的减少椎旁肌的切离范围,同时降低手术创伤、脊椎神经和神经血管的损伤[6]。观察组的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含量均比对照组少(P<0.05),观察组的手术时间、卧床时间均比对照组短(P<0.05),这是因为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技术在手术进行中对患者的手术切口需求小,所以可减少对椎旁肌的切离和拉扯;同时螺钉比椎弓根钉的体积更小,极大程度降低了手术的风险。根据研究表明,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技术与普通椎弓根钉的临床效果是一致的,但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技术具有更好的把持力,能避免螺钉断裂等问题。观察组各阶段的疼痛程度与对照组无明显差异(P>0.05),该结果与上述结论相符。

综上,皮质骨轨迹螺钉固定技术在腰椎手术中的应用效果显著,能有效的降低患者术中出血量、血红蛋白含量等,值得临床推广。

猜你喜欢
根钉椎弓皮质
全程跟踪护理管理对高龄患者椎弓根钉内固定术的护理疗效分析
人参-黄芪与熟地-山茱萸影响肾上腺皮质瘤细胞皮质酮生成的比较研究
皮质褶皱
迎秋
探讨经皮微创与开放式椎弓根钉内固定治疗脊椎骨折的临床疗效
经皮椎弓根钉固定术治疗椎体骨折置钉准确度分析
椎体强化椎弓根螺钉固定与单纯椎弓根螺钉固定治疗老年性胸腰段椎体骨折的远期疗效比较
后路椎弓根钉棒复位内固定+经伤椎椎弓根植骨治疗胸腰椎骨折
颈动脉狭窄伴局限性皮质脑萎缩22例临床观察
经伤椎椎弓根植骨及短钉固定治疗胸腰椎骨折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