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按下加速键

2021-01-19 01:23:37曾俊林霞虹
教育家 2021年51期
关键词:广州市广州中职

曾俊 林霞虹

广州职业教育办学体量大、办学实力位居全国前列,焕发出旺盛的生机和活力。“十四五”期间,广州将着重发展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为了满足城市经济社会发展对不断输出高层次、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的需要,本地区的职业院校必须持续调整专业布局、优化结构,以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

初中生走到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十字路口要怎么办?职校生读大学的机会有多大?不可否认,不少人都存在一些顾虑,这就需要打破升学天花板,加强纵向贯通、横向融通,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为此,记者采访了广州市教育局职业教育与成人教育处处长李营以及各职业学校校长等业内人士,就职业本科教育、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广州科技教育城等话题进行交流,看广州如何为全面增强职业教育的适应性,办好人民满意的职业教育使良策、出硬招。

争取1-2所高职院校成功申办职业本科教育

2021年10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明确,要稳妥发展职业本科教育。12月8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办公室印发《关于做好本科层次职业学校学士学位授权与授予工作意见》指出,在执行方面,普通本科和职业本科都按照有关办法进行学士学位授权、授予、管理和质量监督;学士学位证书格式一致。在证书效用方面,两者价值等同,在就业、考研、考公等方面具有同样的效力。

粤港澳大湾区已建成规模庞大、结构完整的产业体系,产业的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急需要普通本科院校(含研究型大学、应用型本科院校)培养一批科学型、工程型人才,又需要中职和高职专科学校培养大量生产、建设、管理、服务一线的技术技能型人才,还需要培养一批介于二者之间,能创新性地分析并解决一线实践中各种新问题的高层次、高素质的技术技能人才。

据广东省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厅发布的《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急需紧缺人才目录(2020年)》,本科层次人才的需求将由现在的14.55%提升至20.90%。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高职教育研究所樊明成博士介绍,粤港澳大湾区产业基础扎实,文化务实性强,社会对高职教育尤其是优质高职教育的接受程度相对较高。

据统计,广州地区职业院校数量占全省四分之一,在校生数量占全省三分之一,办学实力居全省、全国前列。无论是办学体量和规模使然,还是适应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都要求广州在建设现代职业教育体系上责无旁贷、“勇当先锋”。“十四五”期间,入选国家“双高计划”(中国特色高水平高职学校和专业建设计划)的市属高校——广州番禺职业技术学院、广州铁路职业技术学院将积极谋求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可以预计,举办本科层次职业教育后的职业院校将持续深化和探索中高、高本、中本贯通培养改革,提升中职毕业生的升学比例,畅通职业教育学生的升学通道,提升社会对职业教育的认可度和期待值。

相比普通本科,职业本科更强化职业教育育人特点,专业设置对接产业发展,突出职业能力和素养,培养高技术技能人才、高素质应用型人才。相比职业专科,职业本科在学生能力体系、知识体系、素质体系上全面升级,相关学校需要找准定位、明晰目标,实施高起点、高标准建设。

扩大中高职三二分段贯通培养规模

2020年8月,广州市教育局印发了《广州市中等职业学校布局调整和提升发展工作方案》,将现有的14所中职学校整合优化为信息技术、财经商贸、城市建设、智能制造、生物医药与健康服务等10个方向的中职学校。整合之后,其整体专业对接广州重点发展的先进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比例在80%以上。“十四五”期间,广州还将持续实施院校专业动态调整,优先发展产业需要的新兴专业,逐步淘汰供给过剩的传统专业,推动职业院校的骨干专业群高度匹配广州重点产业领域。

接下来,在布局调整基础上,广州计划加强顶层设计和资源统筹,推进市教育局局属中职学校与市属高职院校组团发展,扩大全市三二分段贯通培养和高职院校专业学院招生规模,形成“中高职贯通、一体化育人”的人才培养模式。目前组团学校主要通过开展中高职贯通培养三二分段试点和成立职业教育集团(联盟)等形式展开合作。“我们不是授牌而已,而是坚持实体化运行。”不久前,广州市财经商贸职业学校牵头成立广州财经商贸职业教育集团,校长杨志勇对记者表示,集团将实现中高职课程、师资、实训资源融合,企业深度融入,在联合培养人才上持续发力。

未来,广州将加快推动10所省高水平中职学校建设(培育)单位建设,并在此基础上努力创建6-8所国家优质中职学校,打造在产教融合、教育教学改革、内部治理、社会服务、国际化等多方面表现突出的“优等生”,以此筑牢职业教育立交桥的“桥墩”,为高等职业教育输送具有扎实技术技能基础和合格文化基础的生源。

深化职普融通

《关于推动现代职业教育高质量发展的意见》提出,深化职普融通,实现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双向互认、纵向流动。加快推动职普融通,对推动高中阶段教育特色多样化发展,构建具有广州特色的人才培养新模式具有重要意义。在“融”的方面,广州将推动普通高中纳入职业课程,以选修课、第二课堂为主;推动优质有特色的职业院校利用实训资源建设职业体验中心,邀请普通高中生来体验人工智能、轨道交通、汽车、医药等领域;增进双方师资的共享交流。在“通”的方面,综合高中是一个重要的探索形式,初步建设试点班、试点校,为每个孩子选择适合自己的升学和成长途径提供舞台,为“人人皆可成才、人人尽展其才”提供条件和保障。

加快建设广州科教城

目前,广州市属职业院校多数地处市区,办学条件离老百姓的需求尚存差距。位于增城、正在建设的广州科技教育城(以下简称“广州科教城”)是“破题之举”,将与位于番禺的广州大学城“南北呼应”。2022年起,广州科教城将分期交付使用,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等相继入驻。“学校是一个山水生态校园,建筑布局、环境设计充分体现师范类学校的办学理念和人文思想。”广州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主要行政负责人丘毅清指着挂在墙上的规划图,信心满怀地表示,学校将为粤港澳大湾区输送大量“有梦、有艺、有为”的高素质幼儿教师,助力区域学前教育高质量发展。

全力建设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

“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已经是职业教育的灵魂和生命线。”广州市旅游商务职业学校校长吴浩宏表示,良好的产教融合实践能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高质量人才。白天鹅酒店的员工70%以上都是该校培养的,广州所有星级酒店的行政总厨超过80%也出自该校。学茶艺、冲咖啡、做粤菜……上学如上班、上课如上岗,已成为学生最熟悉的场景。 近年来,广州的产教融合成绩斐然。市属高职院校分别牵头成立11个职教集团(联盟),广州市中职学校累计牵头成立17个职教集团(联盟),实现了职业教育集团化发展全覆盖。现有在建市级产业学院7个、校企合作示范学院10个,为粤港澳大湾区经济社会发展培养更多的适用性技术技能人才。

专业建设和教学成果丰硕。市属高等职业学校建有国家骨干专业26个、中央财政支持重点专业13个、省重点(品牌)专业63个,市、区属中等职业学校建有国重专业2个、省重专业66个、省“双精准”示范专业建设项目44个。2014年至今,广州市职业教育共獲得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2项,二等奖26项,广东省教育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一等奖27项,二等奖38项。其中有56项与校企合作密切相关,占总获奖项近60%。

技术技能人才培养水平持续提升。近年来,广州市职业学校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总体稳定、稳中有升。记者了解到,全市年均订单培养学生近万名,多个校企合作项目订单学生供不应求,质量获得企业的高度赞誉。作为国内参加世界技能大赛最早、获奖最多的城市,在第一届全国职业技能大赛中,广州所获金牌数位居全国城市首位。广州市城市建设职业学校成为国内唯一一所蝉联两届世界技能大赛砌筑项目金牌的中职学校。越来越多学子通过技能竞赛改变了自己的命运,“我很幸运赶上了这个最美的时代。‘社会主义是干出来的,幸福是奋斗出来的’,激励我们在未来作出新的更大的贡献。”毕业于广州市交通运输职业学校、23岁的全国劳模曾俊钦说。

按照国家有关部署,广州在“十四五”期间将积极布局建设一批国家产教融合平台,全力推进国家产教融合试点城市建设。深化校企协同育人,推动订单培养、现代学徒制等培养模式改革,持续深化教师、教材、教法改革,持续探索“岗赛课证”融合改革等,全面提升技术技能人才培养质量,更好地服务广州经济社会发展。

猜你喜欢
广州市广州中职
麓湖春天观景
广东园林(2022年2期)2022-05-15 12:18:09
广州市岭南耐火材料有限公司
玻璃纤维(2022年1期)2022-03-11 05:36:04
没有叫停!广州旧改,还在稳步推进……
117平、4房、7飘窗,光大来惊艳广州了!
9000万平!超20家房企厮杀! 2020年上半年,广州“旧改王”花落谁家?
房地产导刊(2020年7期)2020-08-24 08:14:22
广州市一元文化有限公司
广州市中淲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多彩广州
小读者(2020年4期)2020-06-16 03:34:08
浅谈中职英语教育三部曲
散文百家(2014年11期)2014-08-21 07:17:08
果真是“误了百万中职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