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林涛 范毅
2019年8月,习近平总书记在甘肃考察时指出,要努力谱写加快建设幸福美好新甘肃、不断开创富民兴陇新局面的时代篇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要提升城镇化发展质量,深入推进以人为核心的新型城镇化战略。当前,甘肃省城镇化发展不充分不平衡的情况依然存在,发展中存在的一系列矛盾逐步凸显,实施高质量城镇化战略的任务仍然艰巨。“十四五”时期,甘肃省城镇化发展空间仍然较大,将继续为全省经济增长提供持续动力,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将成为巩固脱贫攻坚成效的重要任务之一,城镇化空间布局面临进一步优化,需要不断推进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一、甘肃省城镇化发展总体情况
(一)城镇化总体水平稳步提升
2010—2019年,全省城鎮人口从923.66万人增长至1283.74 万人,城镇化水平从36.12%提高至48.49%,增长了12.37个百分点,年均提高1.24个百分点,增速快于全国(1.07),领先于西北地区(1.19)。2019年全省城镇化水平接近2009年全国水平(48.30%),二者存在约10年的差距。甘肃三大地区中,甘肃中部地区城镇化水平从45.52%增长至55.26%,年均增长0.97个百分点,增速相对较慢。陇东陇南城镇化水平从25.31%增长至39.81%,年均增长1.45个百分点,在三个地区中增速最快,本地农民大量进城和人口大量流出现象同时存在,正处于快速城镇化发展前期。河西走廊城镇化水平从41.01%增长至54.23%,年均增长1.32个百分点(表1)。
(二)县城成为吸纳新增城镇人口的主要载体
据不完全统计,2010—2017年,全省市州(含省会)城区的城镇人口占全省的比重下降了9.97个百分点,吸纳了26.95%的新增城镇人口,而县域城镇人口比重提升了9.97个百分点,吸纳了73.05%的新增城镇人口。除省会以外的市州城区,城镇人口比重减少了0.90个百分点,吸纳了26.21%的新增城镇人口。省会兰州城区的城镇人口比重下降达9.07个百分点,仅吸纳了0.74%的新增城镇人口,而兰州所辖县城的城镇人口比重增长了1.61个百分点,吸纳了8.36%的新增城镇人口。
(三)人口流出对城镇化水平提升作出了贡献
甘肃是人口流出省,全省城镇化水平的提升,既有本地农村人口进城的推动,也有人口转移至省外的贡献。2019年全省人口流出规模为135.88万人,人口流出比例(流出人口/户籍人口)为4.88%,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贡献了2.37个百分点。甘肃三大地区中,甘肃中部和陇东陇南均为人口流出地区,2019年人口流出规模分别为15.46万人和120.86万人,对城镇化水平提升贡献了0.81和4.14个百分点,陇东陇南人口流出对城镇化水平提升的贡献较大。同样是发展基础较弱、资源紧缺、相对贫困人口众多的内陆后发省份,2019年贵州省人口流出比例为20.75%,人口流出为城镇化水平的提升贡献了10.17个百分点,相比而言,甘肃人口流出还有较大的空间。
二、甘肃省推进城镇化高质量发展面临的主要问题
(一)地区之间存在结构失衡现象
2010—2019年,甘肃中部地区生产总值占全省比重提高了4.97个百分点,而城镇人口比重降低了4.24个百分点,经济增长未能同步促进吸纳城镇人口。河西走廊经济比重降低了5.72个百分点,城镇人口比重下降了0.62个百分点。陇东陇南城镇人口比重提高了4.6个百分点,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却降低了0.08个百分点,经济发展滞后于城镇人口增长(表2)。省会兰州在吸纳人口集聚上的优势并不突出,2010—2019年,兰州经济占全省比重提高了5.32个百分点,是全省经济比重提升最多的城市,而城镇人口比重却下降了5.93个百分点。2019年兰州经济比重与常住人口比重之比为2.27,高于杭州(1.35)和西安(1.17)两个省会城市(表3)。
(二)经济增长速度出现较大下滑
在甘肃省当前的城镇化发展阶段,工业化发展仍然是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而甘肃的工业增长速度落后于全国水平。2010—2019年,全国工业产值年均增幅为7.52个百分点,而甘肃为4.11个百分点。近6年,甘肃人均生产总值与全国水平差距逐渐拉大,2013年人均生产总值为全国水平的55%,至2019年仅为全国水平的47%,比2015年低了4个百分点,甚至比2013年还低8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相比呈现 “倒U型”,差距在扩大,而不是缩小,需要高度关注。
(三)区域间基础设施建设难度大
河西走廊地形狭长,不利于形成区域中心城市,中部地区和陇东陇南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密度不高,城市之间交通互联互通难度大,区域交通基础设施建设和维护成本较高。从公路密度和高速公路密度来看,甘肃中部城市群为65.66和1.91公里/百平方公里,关中平原城市群(甘肃部分)为77.87和1.24公里/百平方公里,均低于关中平原城市群(陕西部分)129.73和3.32公里/百平方公里的建设水平。
(四)部分地区出现收缩城市
甘肃部分资源枯竭或产业发展动力不足的地区,出现了城区人口逐步减少或增长停滞的现象。据不完全统计,2010—2017年,约有十分之一左右的区(县)出现了城区人口减少或增长停滞,其中一部分为城区人口减少,如某县城区人口从2010年的9.49 万人减少至2017年的7.52 万人。另一部分为城区人口增长停滞(七年累计增长小于3%),如某县城区人口从2010年的2.81万人增长至2017年的2.83万人,7年仅增长0.89%。
三、“十四五”时期推动甘肃省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建议
(一)在对接国家战略上,要主动服务“一带一路”建设、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任务,实施重大项目
甘肃地处丝绸之路的黄金地段,要积极抢抓“一带一路”建设机遇,积极扩大与已结对国际友好城市的多双边投资、贸易、技术、文化等的交流合作,推动国际产能合作和重大项目合作。深入落实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重大战略,实施黄河上游生态功能区保护工程,坚持以水定城、以水定地、以水定人、以水定产,因地制宜发展生态农业、中医中药、文化旅游、智能制造等生态型产业,保护传承弘扬黄河文化,探索甘肃特色新型城镇化高质量发展的新路子。
(二)在优化城镇化布局上,要顺应经济发展和人口流动规律,推动甘肃三大地区协调发展
“十四五”期间,甘肃中部地区应增强兰白都市圈的龙头带动作用,发挥兰州人口吸纳效应,优化兰州新区等重要载体的发展理念,加强基础设施一体化规划建设,构建都市圈新兴增长极。陇东陇南地区,应作为甘肃城镇化的“主战场”,加强政策和资金扶持,提升与周边区域的基础设施网络互联互通水平,充分借力关中平原城市群、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发展资源,构建产业发展重大平台,提高天水等城市作为区域中心城市的经济和人口承载能力。河西走廊受地理条件限制,进一步集聚人口的空间受到制约,未来发挥“一带一路”建设优势,挖掘厚重的历史文化底蕴,构建国际文化交流合作平台,建设高品质节点型城市,构建丝路文化走廊和生态经济带。
(三)在加强产业支撑上,要大力发展实体经济,吸纳农村人口转移就业,为城镇化提供持续动力和坚实的物质保障
近年来甘肃工业发展速度慢于全国平均水平,必须积极发展实体经济,不断吸纳农业转移人口就业,有力支撑城镇化和经济社会发展。城市创新发展与人才素质密切相关,“十四五”期间,要发挥兰州在产业选择和人才引进上的优势,充分利用兰州大学、中科院等机构的创新资源优势,促进高水平科创人才的集聚,提高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能力。促进兰白都市圈产业转型升级,加强兰州新区、兰州白银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等重要产业载体建设,做强石化装备、新能源、新材料、生物医药等优势产业,推动产业数字化转型,培育优势产业集群。
(四)在城市建设上,要立足自然文化资源优势,塑造精致空间,建设高品质宜居城市
甘肃山河地貌多样,文化底蕴深厚,具有塑造特色陇原城市的良好条件,需要坚持“人民城市为人民”理念,拿出“绣花”功夫,构建空间精致、环境优美、配套完善、治理精细的美丽宜居城市。“十四五”期间,应积极推动城市绿色发展,加强生态修复和城市修补。彰显甘肃优美的山水元素和深厚的文化底蕴,塑造体现陇上风貌特色的城市空间形态,推动重点地块城市设计,构建特色鲜明的场所文脉、慢行系统和标识系统。高品质的城市生活离不开高水平的服务配套,要提高公共服务品质,完善城市功能,加强对未来生活方式和消费趋势的研判,高标准规划建设一批教育、医疗、文化、体育、商业等公共服务设施,营造步行优先、消费便利、休闲友好、充满活力的城市生活场景,培育社区、邻里、街坊三级高品质生活圈。建设宜居城市、韧性城市、智能城市等新型城市。
(五)在县城发展上,要抢抓县城补短板强弱项机遇,提升县城人口和经济吸纳能力
“十四五”期间,甘肃要结合国家要求和自身情况,补齐县城城镇化建设的短板和弱项,提升公共服务设施建设水平,优化医疗、教育、养老、幼托、文体和社区服务等设施。提升环境卫生设施水准,完善垃圾集运和处理、污水收集处理等设施。推动市政设施升级,更新改造交通设施和市政管网,推进老旧小区改造。提高产业培育设施建设质量,补齐智能工厂、产品研发、成果转化、检验检测、职业培训、仓储物流等设施短板。推动县城智慧化改造,建设城市大脑、数据中心、物联网等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提高产业数字化和城市数字化水平。
(六)在基础设施建设上,要推动区域重大交通设施互联互通,构建发展支撑体系
甘肃省区域间交通基础设施密度不高,建设维护成本较大,区域重大交通基础设施短板明显。“十四五”期间,要服务“一带一路”建设,主动对接西部陆海新通道,优化区域铁路货运功能,融入中欧班列国际物流通道。结合“两新一重”建设,优化“两横七纵”交通网络,完善城市间畅通高效的交通网络,加强与周边关中、兰西、成渝等区域的交通联系。强化兰州综合枢纽职能,构建集陆、空、港于一体的区域性综合交通枢纽。
(七)在城镇化机制创新上,要推进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和城乡融合发展,增强发展动力
“十四五”期间,要充分利用城市提供的非农就业机会,建立就业服务平台,健全农民就业创业职业培训制度,落实农民工“春潮行动”“求学圆梦行动”,引导有意愿、有能力的农业转移人口实现市民化。充分利用农村人口进入城市后闲置的农村用地资源,创新规划管理和土地指标使用方式,为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提供充足空间,推动城乡产业融合,促进城乡要素高效流动。
(作者單位:国家发展改革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