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的疗效观察

2021-01-19 07:38:36金其武邹俊辉徐玲玲陈来福何火珍
中西医结合心脑血管病杂志 2021年1期
关键词:心脉肺源尿量

金其武,邹俊辉,徐玲玲,陈来福,廖 彬,何 姗,何火珍,李 军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呼吸内科的常见病和多发病,晚期常合并慢性肺源性心脏病,是引起肺源性心脏病的主要病因[1]。 肺源性心脏病失代偿期的治疗原则为控制感染、呼吸衰竭、心力衰竭及防治并发症[2]。常规治疗中,控制心力衰竭主要以利尿剂、正性肌力药及血管扩张药为主。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合并肺源性心脏病,尤其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时,常因咳痰困难、缺氧、感染、内环境稳态失衡等因素,导致病人对利尿剂、洋地黄药物及血管扩张药的耐受性降低,且易发生心律失常,疗效较差[3]。本研究观察在常规治疗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急性加重期(AE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纳入及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AECOPD诊断符合2017年金标准[4];②肺源性心脏病诊断符合《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基层诊疗指南(实践版·2018)》[5]中的标准;③年龄50~80岁;④能配合完成胸部CT、心脏彩超、N末端脑钠肽前体(NT-proBNP)、动脉血气分析、血生化、凝血功能等检查。排除标准:①合并有心脏瓣膜疾病、肥厚型心肌病、急性心肌炎;②既往6个月内有心肌梗死病史;③合并有恶性肿瘤、支气管哮喘;④病人年龄>80岁或<50岁;⑤严重肝、肾功能不全;⑥对心脉隆注射液过敏。

1.2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2019年12月于九江市第一人民医院住院治疗的AE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病人81例,随机分为心脉隆组与对照组。心脉隆组41例,其中男 32 例,女 9 例;年龄 58~80(70.9±6.4)岁;体重35.5~76.0(48.5±9.5)kg。对照组40例,其中男33例,女7例;年龄62~80 (71.3±5.1)岁;体重37.5~81.0(48.9±10.4)kg。两组病人性别、年龄、体重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3 治疗方法 两组病人入院后均给予控制呼吸衰竭、抗感染、解痉平喘、祛痰、纠正酸碱平衡及电解质紊乱、利尿等综合治疗。心脉隆组加用心脉隆注射液(云 南 腾 药 制 药 股 份 有 限 公司生产,规格:2 mL含心脉隆浸膏 100 mg),按照每次5 mg/kg微泵泵入(以5%葡萄糖溶液或生理盐水稀释至50 mL,微泵泵入速度为20 mL/h),每日 2 次,连用5 d,首次使用前进行皮肤过敏试验。

1.4 观察指标及方法 观察两组病人治疗前后的尿量变化,免疫荧光法监测治疗前后 NT-proBNP变化,心脏彩超监测治疗前后右室内径、肺动脉压(PAP)、左室射血分数(LVEF)变化,观察两组治疗后第7天的6 min步行距离(6MWD)。

2 结 果

2.1 两组治疗前后尿量比较 两组治疗后尿量均较治疗前增多,且心脉隆组尿量较对照组增多,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治疗前后尿量比较(±s) 单位:mL/d

2.2 两组治疗前后心脏彩超指标比较 与治疗前比较,两组治疗后右室内径均缩小,PAP均下降,LVEF均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与对照组治疗后比较,心脉隆组右室内径缩小,PAP下降,LVEF升高,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治疗前后右室内径、PAP、LVEF比较(±s)

2.3 两组治疗前后NT-proBNP比较 两组治疗后NT-proBNP均较治疗前降低,且心脉隆组NT-proBNP低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NT-proBNP比较(±s) 单位:pg/mL

2.4 两组治疗后6MWD比较 治疗后,心脉隆组6MWD大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4。

表4 两组6MWD比较(±s) 单位:m

3 讨 论

AECOPD较稳定期呼吸道症状明显加重,如咳嗽、咳痰增多,明显气促,合并感染时可有发热、咳黄脓痰,并发肺源性心脏病时,常有心悸、心率增快、下肢水肿、少尿等右心功能不全的症状和体征。心脏彩超常提示不同程度的肺动脉高压、右心增大;动脉血气分析常有不同程度的呼吸衰竭、酸碱平衡紊乱;血液生化检查常有各种电解质紊乱。在肺、心功能失代偿期的治疗方面,常规治疗多采用利尿药、洋地黄类药物和血管扩张剂治疗。但AE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病人往往因为慢性缺氧、感染、内环境稳态失衡等因素,导致上述药物的疗效及病人的依从性较差[3,6]。

心脉隆注射液是一种新型药物,由美洲大蠊干品经过浸渍、减压浓缩、分离得到心脉隆浸膏再溶解后制成,有效成分为复合核苷碱基结合氨基酸及兴奋心脏的多肽。大量研究证实,心脉隆注射液具有多重药理作用,如增加心肌细胞Ca2+内流[7],扩张冠状动脉,增加冠状动脉内血流量,改善心肌细胞血液供应[8],从而增强心肌细胞收缩力,改善心功能;扩张动静脉血管,降低肺动脉压,减轻右心负荷[9];促使肾血管扩张,增加肾血流量,具有利尿作用[10];保护血管内皮细胞,减轻氧自由基介导的心肌细胞损伤[11]。本研究纳入的病人入院时几乎均有肺动脉高压、右心增大、血浆NT-proBNP水平升高。大量研究证明,病人NT-proBNP水平与心室壁压力和心脏负荷升高呈正相关,能较好地反映心力衰竭的严重程度[12],在治疗过程中,血浆NT-proBNP水平可随着病情的好转而呈下降趋势[13-14]。2016 年,欧洲心脏协会推荐将 NT-proBNP作为心力衰竭的辅助诊断指标[15]。本研究结果显示,心脉隆组治疗后第7天的尿量较对照组明显增多,显示其具有较好的利尿作用,使病人的心脏负荷显著减轻,随着心力衰竭症状的减轻,病人NT-proBNP水平明显降低,且较对照组明显降低,表明心脉隆注射液具有良好的改善心功能的作用。此外,有研究表明,静脉应用心脉隆注射液时对血流动力学的影响较小,不会引起明显的血压下降及心率增快,对心率过快有轻度减缓作用[16]。本研究中心脉隆注射液采用微泵泵入方式给药,减少了配伍的液体量,也降低了病人的循环负荷,随着感染的控制、缺氧的改善及心功能的好转,病人运动耐量明显改善,心脉隆组治疗后6MWD大于对照组。

本研究结果显示,在常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心脉隆注射液治疗AECOPD合并肺源性心脏病,能够明显增加病人尿量,降低右心负荷,提高心肌的收缩能力,降低NT-proBNP水平,增加病人活动耐量。

猜你喜欢
心脉肺源尿量
老年男性夜尿增多的诊治
心脉隆注射液热原检测方法的比较
中成药(2017年8期)2017-11-22 03:18:52
蒙西医结合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发作期66例临床观察
心脉隆注射液治疗慢性心力衰竭的临床疗效观察
二参降香汤治疗心脉瘀阻型冠心病的疗效观察
小青龙汤在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中的临床应用
影响患者记录尿量准确性的原因分析及护理对策
心脉隆注射液对老年慢性心力衰竭患者脑钠肽前体及肌钙蛋白Ⅰ的影响
中国药业(2014年17期)2014-05-26 09:07:39
沉蛤定喘汤联合西药治疗慢性肺源性心力衰竭肺肾气虚型31例
中医研究(2014年2期)2014-03-11 20:28:17
银杏达莫注射液治疗慢性肺源性心脏病56例
西部中医药(2014年6期)2014-03-11 16:07: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