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学学科研究生培养目标模型构建

2021-01-19 05:40:42严中平顾丽娜曲远芳翟鑫
药学研究 2020年12期
关键词:培养目标药学研究生

严中平,顾丽娜,曲远芳,翟鑫

(沈阳药科大学研究生院,辽宁 沈阳 110016)

培养目标是对培养活动想要达到的预期结果的一种现时描述[1],是课程体系设计的根本依据之一,是研究生培养活动的预期结果,发挥着定向、调控和指导评价的重要功能[2],它能引领研究生教育的变化发展,科学准确定位培养目标是研究生教育改革的首要环节[3]。药学学科是综合应用学科,我国目前共有研究生层次培养单位153个,其中,2017年新增35个(增长率29.67%),数量增长迅速。在药学研究生培养单位和培养人数快速增长的状况下,如何依据学校特色,完善和制定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如何让培养目标有效指导、评价药学研究生培养质量?如何让药学研究生培养满足我国医药卫生事业的需要,满足国际药学发展趋势的需要,是当前药学研究生教育面临的重要问题之一。

1 文献回顾

当前研究生教育研究中,关于培养目标的研究已经逐渐引起学者的重视。赵婷婷等[4]认为培养目标主要包括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定位两部分,是人才毕业时要达到的要求和专业人才培养理念和特色;胡旭微等[5]认为跨学科和综合应用学科研究生的培养,应以满足社会需求的实践应用型复合型人才为目标;熊玲等[6]认为在当前知识经济时代和全球经济一体化背景下,培养目标要呈现出多样化的趋势;肖念等[7]建议培养目标应体现“以学生为本”的理念,体现知识、技能、能力、情感等内容,体现学校特色,体现全面发展的人才质量观;甄良等[8]建议要根据研究生教育的发展状况和社会需求,根据不同层次的学校特点,分阶段、分类型制定培养目标。这表明高校要积极面对世界发展和变革,研究生培养目标要与时俱进,并呈多样化,药学高校也应如此。

2 研究设计

2.1 研究目的与方法 本研究基于已有文献,利用Nvivo11软件分别对收集到中美两国药学学科硕士培养目标进行质性分析,发现中美两国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组成与差异,结合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理论、药学研究生核心领域能力与领导技能组成等,构建药学硕士研究生培养目标的结构模型,以期为各高校调整人才定位,突出学校和专业特色,优化人才培养目标服务。

2.2 研究样本 研究样本分为两部分,第一部分为国内高校药学硕士培养目标,系笔者长期从事药学研究生培养工作中收集而来,共包含58个不同层次高校,其中双一流高校(包含双一流高校和双一流学科高校)22个,占37.93%,与所有药学培养单位中双一流比例基本相当;第二部分为美国高校的硕士培养目标,在美国研究生教育语境下,并没有与国内培养目标完全对应的概念,主要表述有Vision、Mission、Goals和Objectives、Values等,笔者根据美国药学院协会(AACP,American Association of Colleges of Pharmacy)网站所提供的链接,导航到相应网站去搜集,仅收集药学硕士项目的培养目标,不收集PhD(哲学博士)和PharmD(药学博士)等项目的培养目标,最终收集到有效样本30份。

2.3 文本编码 本研究以Nvivo11质性材料分析软件为研究工具,分别对58所国内高校和30所美国高校的药学硕士培养目标(以下简称药学培养目标)文本进行编码分析。编码思路是依据文本材料建构节点体系,以准确反映文本材料事实。具体步骤:一是确立研究单位,以每篇培养目标文本为一个研究单元。二是确立子节点,在逐篇研读培养目标文本的过程中,提取相同概念表述的内容(包括句子、词语),将其编为子节点或其参考点;再按照已有文献,将培养目标分为人才培养规格和人才培养定位两个一级节点,初步形成中美两国药学培养目标的树状结构。在中国和美国的药学培养目标中,分别获得850个和398个参考点(具体参见表1),其中,材料来源代表不同的高校的培养目标文本,参考点代表相关节点在培养目标中出现的次数。

表1 中美两国高校药学研究生教育培养目标编码体系

3 研究结果分析

3.1 人才培养定位 人才类型是对将培养成为什么样人的高度概括,和美国高校的Vision或者Mission相当。在中国高校的表述中,基本都为高层次人才,如应用型高层次人才、复合型高层次人才、研究型高层次人才、高层次创新创业人才、专门人才等,很多时候同一高校在不同的专业,区分度不大,不太体现行业特色。而美国高校的表述行业特色和学校强烈,例如加州大学教堂山分校的为培养药学教育、药学实践和药学科学的领导者和创新者(To develop leaders and innovators in pharmacy education,pharmacy practice,and pharmaceutical sciences),大部分院校都会强调领导者,即使较小的学校,也会强调成为本州药学服务的领导者,强调对药学科学、药学服务、药学教育的领导作用,强调改善人民的健康和福祉。在工作岗位模块,中美院校最主要的差异是美国培养目标强调药学服务,中国高校主要强调教学科研工作,个别院校强调管理工作。在工作领域,两国的培养目标差别不大。

3.2 人才培养规格 专业知识是研究生毕业时要达到的专业理论要求,包含实践知识、理论知识、前言知识、跨学科知识等。工具性知识在中国高校主要强调掌握一门外语,以便研究生追踪到最新研究成果、撰写论文和开展国际学术交流。领导力在美国高校中主要包含关键领导作用,发挥领导作用,培养成为领导者等内容。沟通能力指沟通者所具备的能胜任沟通工作的优良主观条件,职业工作需要沟通能力,包括“沟通者、改善沟通、变革的外交家”等。团队合作是指团队里面通过共同的合作完成某项事情,包含“团队协作”培养学生成为团队成员、培养有效合作的能力、协作性经验、团队科学等,美国高校是中国的2倍。管理能力包含具有一定的组织管理能力、具有较好的管理工作能力、时间管理能力等。人文素质主要包括人文、人文精神、尊重多样性、包容性、多才多艺、体现个性等内容,中国高校的描述简单,约为美国高校的1/4。学术素养包含了学术交流、学术写作、创新能力、科研素养、创造力、追求卓越、批判性思考、科研文书写作、科学传播、创业、企业家精神等内容。持续发展包含掌握计算机知识、适应力、持续学习能力、数据分析和应用能力、终身学习者等,美国高校比例是中国高校的2倍。身心健康是身体、心理及对社会适应的良好状态。社会责任包含遵守学术道德、遵守法律、事业心、责任心、良好的道德品质、诚信、服务意识、服务社区、改善社会的健康、正直等,中美高校的表述有一定的差异。政治素质是国家对硕士研究生培养的基本要求,主要包含培养掌握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具有良好的政治素质、拥护党的基本路线,坚持四项基本原则,热爱祖国等。全国际化在美国高校中表述为为世界做贡献、对全球人类健康产生积极影响、致力于为公民和国际科学界服务等,国内高校没有相关内容。科研实践主要强调具有科研实践的能力,能够解决科研或者工业化生产的问题,能够进行原创高水平研究等,中美两国表述的内容和比例均差别不大。

综上可见,一是美国的药学高校不管是从工作岗位还是社会责任部分,都强调服务,为社区、为国家、为世界的健康服务,而国内高校强调教学和科研,这可能不利于研究生对社会的融入与就业;二是美国高校更注重沟通、合作技能,使得研究生在专注于知识与实践的同时,也能够具有更顺畅的职业生涯;三是美国高校对于人文素质的描述更加具体和明确,更有利于研究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塑造自我;四是美国的学术素养中更注重批判精神、追求卓越精神的塑造,而国内的更注重科研写作和学术交流能力,侧重点还是有一定差异;五是美国高校注重国际化,注重教育对世界的影响。简而言之,美国的药学培养目标更多是培养世界药学教育的领导者、人类健康的拯救者,有典型的美国个人英雄主义色彩,除了强调专业知识和实践操作外,更注重对外界、甚至对世界所施加的影响;相比之下,国内的药学培养目标更强调人才的专业性和技术能力,强调用专业知识和实践能力为社会服务,集体文化思想比较浓厚。

4 理论及模型的构建

4.1 理论基础

4.1.1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 学生发展核心素养[9],主要是指学生能够适应终身发展和社会发展需要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它是以全面发展的人为核心,分为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3个方面(见图1),综合表现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素养,该理论是将我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标准。

4.1.2 药学研究生核心领域能力 根据美国药学教育杂志(AACP的会刊)发布的 《2016—2017年研究与研究生事务委员会报告》[10],尽管一些高校创造了各具特色的药学学科目标,但药学研究生应具备的关键能力是公认和必修的,也是未来雇主所追求的。为此,AACP研究和研究生事务委员会制定了美国药学研究生核心领域能力,包含基础知识、研究、科学传播、教育、领导和管理、个人和职业发展(见图2)。在六项核心能力中,需要特殊强调的是领导能力。传统观念认为,领导力主要来自权威、更高的职位和个人魅力;新观念则认为,领导技能是可以通过培训来掌握,而不仅仅来自与生俱来的个性和环境(也称为同侪领导),具有同侪领导技能的个人,他们总是准备面对困难,总是通过提供建设性的建议或与他人合作[11]。参考AACP《2018—2019年研究与研究生事务委员会报告》[12]的定义,药学研究生领域的领导技能主要包含研究设计与方法、提案撰写与授权、指导能力、团队科学、批判性自我评价、理解转化研究等内容,且和药学研究生核心能力相互关联。

4.2 研究生培养目标结构模型构建 现有研究表明,药学研究生培养目标结构模型主要包括人才培养定位和人才培养规格两类。人才培养定位分为人才类型、工作领域、工作岗位,也已经能够满足药学研究生教育对人才的类型、特点及预期期望要求,这部分在培养目标构建的重点在于各高校要根据学校自身特色来确定人才类型和工作岗位的描述,要体现个性化。而对于人才培养规格,笔者认为还需要重新思考如何划分结构使之能够更加适合药学的学科特色,适合我国药学的研究生教育发展。根据前面的介绍,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以下简称“核心素养”)是党的教育方针具体化、细化,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培养全面发展的人的重要标准,其素质划分标准是符合药学研究生培养要求的,同时兼顾药学研究生的特色,融合美国药学研究生核心领域能力、领导技能的相关划分方法,因此本研究将以核心素养素质划分为主,其它能力划分为辅来进行药学研究生人才培养规格的重构。

4.2.1 知识 首先,因为实践知识和实践技能的区分不明显,故将其合并到科研实践中。其次,药学作为综合应用学科,跨学科知识是很重要。最后,鉴于研究生外语应用能力较以往有了较大的进步,已不是掌握前沿知识和学术交流的障碍,因此建议外语作为工具性知识不再单独强调。

4.2.2 领导力 培养下一代的全球领导者是大学的重要使命之一,领导力也是药学研究生六大核心领域能力之一,药学研究生作为比本科生更高层次的人才,就业后理应在工作岗位领导性地开展工作(不一定处在领导岗位)。为强调其重要性,建议将其单独划分出来。口头和书面的沟通技巧对药学毕业生来说都很重要,这可让毕业生能够与那些有不同类型的个性或洞察力的人交流,决策管理、时间管理、与他人的冲突管理、人员管理等对药学毕业研究生也是重要的技能[13-14],能保证其职业生涯中更容易获得成功,因此建议领导力模块中包含沟通能力、管理能力、团队合作等。

4.2.3 核心素养 包括人文素养、学术素养、持续发展、身心健康、责任担当和科研实践6个部分。教育部等部委在《关于深化研究生教育改革的意见》中指出:要进一步提高研究生教育质量,强调“加强人文素养和科学精神培养”,由此可见人文教育是药学研究生培养目标中不可缺少的一环;目前国内药学高校较少强调人文素养,与药学高校主要属于医学、理工类高校有较大的关系,与缺少有效的人文教育平台,缺少必要的人文教育培养合力有关[15]。在药学研究生教育中,创业是推动药学发展和创新的关键因素,也是学校战略计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可将创业精神纳入当前的药学研究生的学术素养模块中[16-17];与此同时,批判思维、创造力、学术交流与写作、追求卓越等也都属于学术素养。持续发展主要包含终身学习和信息意识,研究生学习就其本质而言是一种研究性学习,是引导学习型社会的中流砥柱,其所具备的终身学习能力是研究生职业成功和发展的保障;信息意识也是适应社会高速发展的重要能力之一。身心健康是国内药学研究生的普遍要求。责任担当主要包括社会责任、国家认同和国际理解3个部分。国际化是研究生教育的趋势,是应对全球化趋势的策略和方式,是提升研究生教育水平,增强话语权,提升影响的重要手段,但是国际化并不是“英语化”,因此药学研究生的培养应强调国际化而不单单强调“英语”;同时,考虑到我国研究生教育的任务,政治素质比国家认同更能体现研究生培养的目标。科研实践主要是对解决问题知识和能力的要求,包含实践理论、实践能力、实践创新等。

根据上述分析结果,本研究构建了药学培养目标的结构模型(见图3)。此结构模型既遵从了当前主流学者对于研究生培养目标的大类划分,又结合了立德树人、全面育人的要求,符合药学研究生教育的改革要求。

5 结语

本研究基于中美两国药学高校的培养目标的质性分析,优化并构建了药学研究生培养目标模型,期望能让不同层次、不同水平的药学高校都有所借鉴。在利用该模型时,笔者建议:一是应在深度挖掘自身历史和特色基础上来确定人才培养定位,重构本校药学研究生教育的定位与使命;二是应致力于培养具有领导力、积极参与全球健康事务的高质量研究生,这是提升药学研究生教育水平的首要需求,也是双一流高校完成双一流建设任务的重要标志;三是应鼓励研究生创新创业,这是当前国家创新创业氛围下的必然选择;四是应鼓励研究生热心参与社会实践、增强关心社会、关心他人的文化认同,提升其社会服务意识,社区意识和全局意识,保持研究生个性和多样性,提升人文素质和责任担当。

同时,各高校也应该意识到培养目标的构建只是研究生培养的愿景,最终培养质量的提升,还要注重对培养过程的重塑,特别是要强化研究生课程教学、科研实践等关键环节与培养目标的匹配度,在完善培养保障体系的同时,注重研究生个人发展,结合多方面的力量共同推进,保障研究生培养质量的提升。

猜你喜欢
培养目标药学研究生
论博物馆学教育的名实关系与培养目标
中国博物馆(2019年3期)2019-12-07 05:42:54
我国法学教育培养目标的偏失与矫正探析
论研究生创新人才的培养
基层医院药学人员培养之思考
药学有机化学实验教学改革探索
清退超时研究生是必要之举
《药学进展》在国内66种药学类期刊中篇均下载量排名第1位
药学进展(2014年3期)2014-03-20 16:00:47
高职高专药学专业教学改革与思考
临床医学专业本科生培养目标探索
对外汉语专业本科培养目标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