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暗人格与老年歧视的关系:物质主义和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

2021-01-19 12:06李启明
心理研究 2020年5期
关键词:维利病态主义

李启明 王 奎

(西南交通大学心理研究与咨询中心,成都611756)

1 引言

在人口老龄化背景下,老年歧视是当代中国面临的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老年歧视渗透到了社会生活的各个领域,这将对中国社会和谐发展造成严重的负面影响(吴帆,2013)。老年歧视将会导致社会不平等、社会排斥、代际分歧和冲突,降低社会凝聚力(Swift et al.,2017),并可能影响整个社会和谐与稳定。老年歧视为继种族歧视和性别歧视之后的第三大歧视,但与两者不同的是,老年是人的生命的重要阶段,是任何个体都会经历的人生阶段,从而会影响到每个人。目前,在老年歧视研究内容上,特点描述、干预研究多,但形成机制研究相对较少(姜兆萍,周宗奎,2012)。因此,本研究试图探究黑暗人格对老年歧视影响的心理机制,这既可透视老年歧视形成的心理机制,又有助于对老年歧视的干预。

1.1 黑暗人格与老年歧视

黑暗人格由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三种相互独立又相互交织具有反社会性倾向的人格特质组成(Paulhus&Williams,2002),但仍然处于正 常 的 亚 临 床 范 围 内 (Furnham,Richards,&Paulhus,2013)。马基雅维利主义者通常是愤世嫉俗、狡诈的操纵者,且对他人的利用和剥削不会产生情感上的愧疚(Anderson&Cheers,2017)。精神病态具有一种公然漠视和侵犯他人权利的一贯模式,并与欺骗和操纵相关联 (Furnham,Richards,&Paulhus,2013)。自恋者一般具有自我中心、自我吹嘘、爱慕虚荣、侵略性和支配性等特征((Rauthmann&Kolar,2012)。这三种特质具有相似性,即情感浅薄(Ali,Amorim,&Chamorro,2009)、情绪不稳定(Arvan,2013)和对道德的关注低 (Djeriouat&Tremoliere,2014;Jonason Strosser,Krol,Duineveld,&Baruffi,2015)。但它们对攻击行为倾向和严重程度的影响不同,从而支持三者之间的差异性。自恋是黑暗人格中“最轻的”维度,即其对不良行为的 预 测 较 弱 (Furnham,Richards,&Paulhus,2013)。进一步研究发现,较之于自恋,精神病态和马基雅维利主义对不道德行为和反社会行为的预测效应 值 更 高 (Kish-Gephart,Harrison&Treviño,2010)。一项元分析发现,精神病态与网络上的反社会行为联系最紧密,马基雅维利主义也始终与这些行为相关,但其相关程度较低,而自恋与这些行为的关系不稳定(Moor&Anderson,2019)。因此,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三者可能对老年歧视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人格特征会导致个体在性格层面上有更多的偏见态度(Magdalena,Jonason&Sawicki,2020)。黑暗人格与攻击和偏见都具有密切的关系(Hodson,Hogg,&MacInnis,2009),且是种族偏见和歧视的重要预测因子(Jonason,2015;Koehn,Jonason,&Davis,2019)。对群体间竞争的看法和支配他人的欲望可能会驱动偏见的产生,而黑暗人格特征会引导人们走向自我竞争(Jonason et al.,2020),竞争性质与偏见有关(Cichocka et al.,2017)。一项研究表明,在年轻人的视角里,老年人在劳动力、医疗保健系统、养老金制度等方面具有相对较高的现实威胁(Ayalon&Liat,2017)。North和Fiske(2012)指出,社会经济资源稀缺可能是老年歧视产生的重要原因,而老年人被视为对年轻人成长和发展的威胁。North和Fiske(2016)的一项研究表明,年轻人认为工作场所的资源稀缺,这强化了排斥年长员工的倾向。黑暗人格的个体可能更容易将老年群体视为社会资源的竞争对象,对老年人产生偏见,导致老年歧视。因此,提出研究假设1:黑暗人格能够正向预测老年歧视,但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对老年歧视的影响存在差异性。

1.2 黑暗人格、物质主义与老年歧视的关系

物质主义是一种强调拥有物质财富重要性的价值观(Richins&Dawson,1992),是偏见和歧视重要的潜在预测因子(Roets,Van Hiel,&Cornelis,2006)。根据相对剥夺理论,在特定的社会中,拥有所期望商品的个体和不拥有物质、被剥夺的个体之间会发生分裂(Davis,1959)。资源的竞争不可避免地导致群体之间的冲突和敌意,导致偏见和歧视加剧。处于资源有限的社会中,年长的个体由于其生活阅历的丰富可能会拥有更多的社会资源,物质主义群体势必会和老年群体产生矛盾、冲突,从而对老年人有更多消极态度,产生老年歧视。因此物质主义影响着老年歧视。

此外,高黑暗人格特征的人喜欢操纵他人,并利用各种影响力策略追求私利(Jonason&Webster,2012),且具有对外部目标权利和金钱偏好的特性(Lee et al.,2013),这与物质主义的核心特征具有相似性。实证研究发现,人格特质是预测价值观的重要变量,如神经质、宜人性和开放性是物质主义最有力的预测因子(Hong,Koh,&Paunonen,2012)。自恋与物质主义之间的关联已被相关研究证实(Harnish&Bridges,2015)。马基雅维利主义对物质目标具有高偏好性,以及对金钱的狂热追求(Tang&Chen,2008)。进一步研究发现,黑暗人格对物质主义的解释率在21%到36%之间,马基雅维利主义和自恋的预测值较高,精神病态对物质主义的预测值较低(Pilch&Górnik-Durose,2016)。黑暗人格能预测物质主义价值观,而物质主义者为了取得物质资源,更倾向于歧视老年群体。因此,提出研究假设2:黑暗人格正向预测物质主义,物质主义在黑暗人格与老年歧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1.3 黑暗人格、道德推脱与老年歧视的关系

道德推脱解释了正常人做了不道德行为,而没有明显的内疚和自责的现象(杨继平,王兴超,高玲,2010)。道德推脱是攻击行为的重要预测因子(Wang,Wu,&Chong,2019),还会产生“没有伤害别人就没有违反道德”的想法(Chowdhury&Fernando,2014),并将责任推到他人或群体的身上(Detert et al.,2008)。有研究表明,道德推脱能预测大学生、成年人的攻击行为和暴力行为,道德推脱水平越高就越少产生亲社会行为,越认同欺凌和攻击行为(Paclello et al.,2008)。在老龄化背景和社会竞争压力下,年轻人倾向将个人的不幸归咎于脆弱的、无力反抗的老人,使老年人成为代罪羔羊,具有道德推脱特征的个体更容易对老年人产生攻击行为。因此,道德推脱是预测反社会行为的重要变量,道德推脱也可能对老年歧视现象有着重要影响。

黑暗人格与道德推脱也具有密切的关系。研究发现,马基雅维利主义和精神病态都能加剧道德推脱,并进一步影响不道德的消费者行为,但自恋不能预测对道德推脱和不道德消费行为(Egan,Hughes,&Palmer,2015)。然而,也有研究发现,在体育运动过程中,自恋者更有可能产生道德推脱,并做出反社会行为(Jones et al.,2017)。因此,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三者对道德推脱的影响可能存在一定差异性。黑暗人格更容易产生道德推脱,而道德推脱又导致更多的老年歧视。因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3:黑暗人格正向预测道德推脱,道德推脱在黑暗人格与老年歧视之间起部分中介作用。

1.4 黑暗人格、物质主义、道德推脱与老年歧视的关系

高物质主义者过高的物质欲望总是得不到满足,更可能为了得到更多的钱,而在工作中采取不道德行为(杜林致,2018)。同时,物质主义者产生外化行为时,他们会优先通过道德推脱机制来摆脱心理的内疚和自责(Bandura,2002)。有研究表明,问题行为的发生与道德推脱水平总体趋于一致(刘珊,石人炳,2017)。物质主义价值观与社会公平公正相互抵触(Grouzet,2005),物质主义者更可能纵容不道德的行为,牺牲他人获取自己利益(Vitell,Paolillo,&Singh,2006),所以物质主义也影响着道德推脱的水平。因此,本研究提出研究假设4:黑暗人格以物质主义和道德推脱为链式中介间接影响老年歧视。

综上,黑暗人格、物质主义和道德推脱对老年歧视的形成都有影响且存在复杂的作用机制。基于前文综述,提出假设:黑暗人格、物质主义和道德推脱是老年歧视的预测因素;黑暗人格通过物质主义、道德推脱的中介作用间接影响老年歧视;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对老年歧视影响的心理机制存在差异性。

2 研究方法

2.1 被试

调查了四川省成都市两所高校在校本科生750名,删除作答不完整和作答不认真问卷28份,最终获得有效被试722名,被试有效率为96.27%。调查被试的年龄从17岁到24岁,平均年龄为18.55岁(SD=1.31)。被试的性别状况分别为:男性被试为422份,占总被试的58.45%,女性被试为300名,占总被试的41.55%。被试的年级状况为:大一被试为124名,占总被试的17.17%,大二被试为438名,占总被试的60.66%,大三被试为116名,占总被试的16.07%,大四被试为44名,占总被试的6.09%。

2.2 调查工具

黑暗人格量表:采用耿耀国等人(2015)修订的黑暗三联征量表,包括马基雅维利主义、自恋和精神病态三个维度。该量表共计12个条目,采用7点计分方式,分数越高代表某种黑暗特质水平越高。该量表在本次测试过程中的α值在0.78到0.88之间。

物质主义量表:采取李静和郭永玉(2009)修订的物质主义价值观量表,包括以财物定义成功、以获取财物为中心和通过获取财物追求幸福三个维度,共计13个项目,采用5点计分方式,得分越高表示物质主义水平越高。该量表在本次测试过程中的α在0.64到0.70之间。

道德推脱量表:采用Caprara等人(2009)编制的道德推脱问卷,该量表在国内较为广泛使用,且具有良好的信效度。该量表包括委婉标签、非人性化、扭曲结果、责任转移、责任分散、责任归因、道德辩护、有利比较等八个维度。该量表共32个条目,采用5点计分方式,得分越高表示道德推脱水平越高。该量表在 本次测试过程中的α值在0.76到0.93之间。

老年歧视量表:采用Fiske和North(2013)编制的老年歧视量表,通过邮件获得North教授同意,将老年歧视量表从英文版翻译成中文。同时,英语专业背景的研究者对中文量表初稿的项目进行反向翻译,请心理学专家对各项目进行审查修改,而且还进行文化方面的调适。例如,将原量表中的“Facebook”等改为“微信、QQ”等,最终确定老年歧视中文版。该量表共有20个条目,采取6点计分方式,分数越高老年歧视的程度高。该量表在本次测试过程中的α值在0.709到0.851之间。采取验证性因子分析验证该量表的结构效度,模型各项拟合指数为:χ2/df=4.05,GFI=0.93,NFI=0.91,IFI=0.92,CFI=0.92,RMSEA=0.07,问卷具有良好的结构效度。

2.3 程序及数据处理

心理学选修课程班级集体施测,被试匿名作答,一般在15到20分钟能够作答完成,被试作答完问卷当场回收。数据主要采用SPSS19.0和AMOS17.0等软件进行分析。

3 结果

3.1 共同方法偏差检验

采用Harman单因素检验方法检验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所有项目的解释率为66.00%,其中最大的因子仅解释了总变异的19.48%,远低于40%的临界标准。因此,共同方法偏差的影响可以忽略不计。

3.1 各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

各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和相关分析结果如下: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病态和自恋都与物质主义显著正相关(p<0.01);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病态和自恋都与道德推脱显著正相关(p<0.05);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病态和自恋与认同、消耗、继承之间显著正相关(p<0.05)。物质主义与道德推脱和老年歧视都显著正相关(p<0.01),而道德推脱与老年歧视显著正相关(p<0.01)。详细结果见表1。

3.2 黑暗人格、物质主义、道德推脱与老年歧视的关系模型

建构了马基雅维利主义、物质主义、道德推脱与老年歧视的关系模型,见图1。该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 为:χ2/df=3.29,GFI=0.95,AGFI=0.93,IFI=0.96,CFI=0.96,RMSEA=0.06。

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重复抽样2000次(95%置信水平)检验其路径的显著性,见表2。据表2结果,马基雅维利主义→物质主义→老年歧视路径的置信区间包括0,因此该路径不显著,但其他路径的估计值区间都不包括0。该模型的总效应值为0.43。马基雅维利主义能直接预测老年歧视,并通过道德推脱预测老年歧视,物质主义、道德推脱在马基雅维利主义和老年歧视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表1 各个研究变量的相关分析

精神病态、物质主义、道德推脱与老年歧视的关系模型见图2。该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为:χ2/df=3.49,GFI=0.95,AGFI=0.93,IFI=0.96,CFI=0.96,RMSEA=0.06。

图1 马基雅维利主义、物质主义、道德推脱与老年歧视的关系模型

表2 马基雅维利主义维度路径效应显著性检验的Bootstrap分析

图2 精神病态、物质主义、道德推脱与老年歧视的关系模型

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重复抽样2000次(95%置信水平)检验其路径的显著性,见表3。该模型的直接和间接效应的估计值区间不包括0。该模型的总效应值为0.49。精神病态能够直接预测老年歧视,并分别通过道德推脱和物质主义预测老年歧视,物质主义、道德推脱在精神病态和老年歧视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自恋、物质主义、道德推脱与老年歧视的关系模型(见图3)。该模型的各项拟合指数为:χ2/df=2.99,GFI=0.96,AGFI=0.94,NFI=0.95,CFI=0.97,RMSEA=0.05。在该模型中,自恋对老年歧视的直接预测路径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自恋对道德推脱的预测路径系数未达到显著水平(p>0.05)。

采用偏差校正的非参数百分位Bootstrap法重复抽样2000次(95%置信水平)检验其路径的显著性,见表4。模型间接效应的估计值区间不包括0。该模型的总效应值为0.20。自恋通过物质主义为中介预测老年歧视,物质主义、道德推脱在自恋和老年歧视之间起链式中介作用。

表3 精神病态的维度路径效应显著性检验的Bootstrap分析

图3 自恋、物质主义、道德推脱与老年歧视的关系模型

表4 自恋维度路径效应显著性检验的Bootstrap分析

4 讨论

本研究发现,马基雅维利主义能正向预测老年歧视,以道德推脱为中介变量正向预测老年歧视,还以物质主义和道德推脱为链式中介间接影响老年歧视。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对他人持有居高临下的观点(Rauthmann,2012),在情感上冷漠、缺乏传统道德感和移情能力,在行为上会不择手段达到自己的目标(耿耀国等,2014),往往与偏见结果相关(Sibley&Duckitt,2008)。马基雅维利主义者的特点使其更容易对老年群体产生歧视,特别是当马基雅维利主义者与老年群体在社会地位以及资源上存在冲突时,前者为了达到目的,更倾向对老年人产生攻击行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在人际交往过程中注重自我利益而较少考虑他人感受, 注重实用主义而忽视道德(Rauthmann,2011)。道德推脱会为马基雅维利主义者提供逃避谴责和转移、淡化责任的工具(Moore et al.,2012),说明马基雅维利主义特征越明显,道德推脱的水平越高,进而影响老年歧视。至于马基雅维利主义不能通过物质主义影响老年歧视,猜测其原因可能是,物质主义者主要强调追求物质层面的东西,但当他们的需要满足时,并不会产生攻击行为(Roets,Van Hiel,&Cornelis,2006),社会上普遍的老年人的财富可能不足以对物质主义者构成威胁,所以物质主义对老年歧视的直接预测不显著。

精神病态能直接预测老年歧视,并分别通过物质主义和道德推脱为中介对老年歧视产生影响,还通过物质主义影响到道德推脱水平进而影响老年歧视。有研究证明,控制马基雅维利主义及自恋两个变量之后,精神病态仍能直接预测攻击行为(Lau&Marsee,2013),这与本研究结果精神病态能直接预测老年歧视攻击行为相似。精神病态的特点是无视其他群体的福祉,其剥削人际关系、冷酷无情的核心特点是导致群体偏见的原因之一(Hodson,Hogg,&MacInnis,2009)。精神病态具有敌视感,认为自己是优越的 (LeBreton,Barksdale,Robin,&James,2007),将老年人划分为与自己对立的群体并产生歧视态度。此外有研究证明,物质主义得分高的人在精神病态上得分也更高 (Foulkes et al.,2014),而且精神病态者是冲动的、寻求刺激的和短期导向的(Jones&Paulhus,2011),缺乏内疚情绪和良知,行为容易不受控制(Washburn al.,2004)。精神病态影响到个体物质主义水平之后,在人口老龄化日益严重的社会背景下,当老年人优先享受社会资源而阻碍了他们的需要满足时,他们就可能以道德推脱为借口,发泄自己对老年人的消极情绪并产生攻击行为(老年歧视),以此寻求内心的刺激感。因此,精神病态能直接影响老年歧视,并通过物质主义、道德推脱间接影响老年歧视。

自恋以物质主义为中介变量间接影响老年歧视,且通过物质主义影响道德推脱进而影响老年歧视,但自恋不能通过道德推脱为中介间接影响老年歧视。自恋群体的信念和超敏反应会导致群体外的敌意,这与对他人的消极态度有关(Zavala,Cichocka,&Bilewicz,2013)。本研究结果表明自恋不能直接预测老年歧视,意味着自恋不会导致对他人的消极态度,这可能与以往研究存在差别。但是也有研究发现,自恋与攻击行为没有直接必要的联系(郭伟伟,2017),这在一定程度上证明了本研究的结果,自恋不能直接预测老年歧视。物质主义与自恋得分相关(Kasser&Ryan,1996),自我膨胀和自我中心是自恋的重要特性,自恋者需要通过拥有奢华的东西和引人注目的消费来满足自己的虚荣心,从而在别人眼中创造出自己想要的形象(SediKides et al.,2007),自恋者更强调物质的获取,导致其物质主义水平也很高。追求物质导致其社会责任意识淡漠,亲社会行为不足(Kasser,2016)。产生问题行为时,道德推脱给了他们一个理由以减少内心的自责感,对老年歧视的行为愈发觉得理所当然。因此,物质主义、道德推脱链式中介自恋和老年歧视之间的关系。自恋不能通过道德推脱为中间变量预测老年歧视,这与Egan等人(2015)的研究结果一致,即自恋与道德推脱是无关的,说明自恋无法影响到道德推脱进而影响老年歧视。

5 结论

本研究考察了黑暗人格、物质主义、道德推脱与老年歧视的关系。马基雅维利主义和精神病态能直接预测老年歧视,马基雅维利主义、精神病态和自恋以物质主义、道德推脱链式中介间接影响老年歧视,但三者对老年歧视的影响路径具有较大差异性。本研究揭示了黑暗人格对老年歧视影响的心理机制,这为老年歧视的干预提供了相关依据。

猜你喜欢
维利病态主义
原始意图、对抗主义和非解释主义
乐活人生
近光灯主义
这是一部极简主义诠释片
冬日 新碰撞主义
心理的病态
维利床下有鬼
文学道德的病态表现与选择改变
一穿衣服就昏厥 二十二岁仍赤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