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传佑
新化县地处湘中偏西,盘依雪峰山东南麓,林业资源丰富,气候条件优越,特别适合黄精等中药材生长发育,素有“湘中药谷”之美誉。
近年来,新化坚持生态和发展双擎驱动,把发展林下经济作为推进产业扶贫行动的重要抓手,积极探索以新化黄精为代表的林下产业多元发展模式,为做好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增添了新动能。
目前,全县黄精种植面积达3333.33公顷,相关合作社和企业达170多家,从业人员超过10万人,综合产值突破5.5亿元。新化县先后被评为国家林下经济示范基地、湖南省中药材种植基地示范县和中国黄精之乡。
突出产业规划引领
一是组织领导到位。立足地理生态环境和特色中药材资源禀赋,坚持开发与保护、传承与创新并重,成立了新化县中药材产业开发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统筹负责中药材产业发展相关工作,并具体制订黄精产业年度发展计划和考核办法,统筹推动以新化黄精为代表的林下经济产业集聚化、商品化、市场化发展。
二是政策扶持到位。先后出台了《促进新化林下经济发展的意见》《中药材产业发展规划》等政策文件,明确将中药材产业作为新化县农业三大支柱产业(中药材、茶叶、油茶)之一予以重点扶持,并建成了新化中药材产业园区、中药材集散中心、黄精展览馆和一大批中药材生态产业示范基地、骨干合作社,为新化黄精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强支撑。
三是资金保障到位。针对林下经济育苗成本高、前期投入大的实际,新化县切实加大了资金投入力度。比如,每年整合涉农资金2000万元重点支持黄精产业发展,对种植、育苗黄精的农户给予每公顷2.25万元专项补贴,切实调动了广大药农投身黄精产业种植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了黄精产业发展的内生动力。
夯实产业发展基础
一是抓实了基地建设这个着力点。大力推进黄精基地规模化、标准化建设,全县基本形成了以槎溪镇为核心,辐射石冲口、奉家、天门、金凤、荣华、洋溪等乡镇的6大种植片区,共有6.67公顷以上的基地62个、33.33公顷以上基地5个、133.33公顷以上的基地3个。
二是抓好了龙头培育这个发力点。加大资金政策和扶持力度,大力培育了唐奇木本、新华天华、绿源农林、天农山农林科技等国家级、省级林下经济示范基地(公司),不断拓展提升黄精产品初加工、精深加工技术水平,实现了黄精产业链条重要环节本土化。
三是抓牢了发展模式这个关键点。坚持因地制宜、因户施策,依托龙头企业示范和带动作用,大力推行“公司+基地(合作社)+贫困户”发展模式,采取政府、协会、公司多维度合作机制,引导广大农民特别是山区贫困户,在海拔400米以上的杉树林、竹林、经果林、木本药材林中大规模种植新化黄精,并实行产供销一体化经营,切实织牢织密药企与贫困户利益联结机制,用心用情用黄精铺就了群众致富增收的“黄金路”。
强化科技力量支撑
一是深入开展产学研合作。新化县与湖南农大、中南林科大、湖南省农科院等多所科研院校开展林下经济产学研合作,全面落实科研兴农、科技强业与技术创新的发展理念,成功攻克了黄精种植、优良品种选育、新产品开发、加工生产、质量安全等领域众多技术难题。
二是不断加快技术应用。自2009年新化县开始人工林下仿野生栽培黄精,经10余年苦心经营和技术探索,不仅杂交选育了黄精新品种,申请发明专利3项,还参与制定了《多花黄精栽培技术规程》《多花黄精种苗繁育技术规程》等多个湖南省地方标准,多花黄精林下栽培与种子繁育技术通过了湖南省科技成果鉴定,并以林下经济成果排名第一的成绩列入了国家“重点推广林业科技成果100项”。
三是持续强化科技服务。建立了完备的科技服务体系,从林业、农业系统中选派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公益专项技术服务,通过采取以会代训、办班培训、现场指导等方式开展技术培训,全面提高药农的种植技术水平。
打造生态系统优势
一是全面加强产品研发。聚焦产业从单一种植向深加工转化,研发了九制黄精、黄精片、黄精代饮茶、黄精酒等10余个系列产品,年生产加工能力达到1600吨左右,“颐朴源黄精”“天龙峰黄精”“奉家山九蒸九晒黄精”等多个产品先后获得国家绿色食品认证、中国有机产品认证、中国中部农博会金奖,黄精药膳荣登中国皇家菜博物馆并获得多国元首高度评价。
二是突出抓好品牌质量管理。全面加强新化黄精公共品牌推广,成功将新化黄精申报为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产品,并专门成立了新化黄精地理标志管理办公室。坚定不移走质量标准化发展道路,不断加快质量体系建设,制订出台了“新化黄精”产品质量标准和管理办法。新化黄精连续荣获金芒果地理标志产品、国际博览会“十大地标”等荣誉,2019年新化县被正式授予“中国黄精之乡”称号。
三是努力推动共建共享。在上级林业部门的精心指导下,新化县连续举办了3届湖南黄精高峰论坛以及首届中国黄精产业发展研讨会、2020年黄精文化年等重大节会,各级领导、各界专家以及行业菁英济济一堂,共商发展大计、共谋合作良策,为黄精合作平台搭设、公共品牌打造、产业链条拓展和高质量发展等精心谋划前进方向,为打造研发科学化、生产基地化、产品多元化、产业链条化、营销品牌化、管理精细化的黄精生态体系奠定了坚实基础。
经过近年来的不懈努力,新化黄精产业发展规模与效益虽有了较大提升,但离真正做大做强仍然任重而道远。下阶段,新化将继续在种苗繁育、种植基地扩建、产品加工研发、品牌宣传推广等方面狠下功夫,全力以赴实施“2111”工程(即建设好优质种苗基地和标准化种植示范基地2类基地、建成1个以黄精产业為主导的中药材产业园区、建成1个功能完备的中药材集散中心、精心打造好1个新化黄精公共品牌),力争在2025年实现1万公顷黄精种植面积和100亿元综合总产值,使新化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国黄精之乡和全国黄精集散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