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晓莺
摘 要 在遵循教学大纲的前提下,小学体育教师应根据班级和学生的特点开展体育教学工作,并帮助不同阶段的小学生制定个性化的体育运动方案,以运动处方的方式鼓励小学生持续进行体育运动,锻炼强健的体质和意志,树立集体主义、团队意识等观念,培养不怕困难克服困难的精神。
关键词 小学体育 体育教学 学生体质
体育课是增强小学生体质的重要途径,也是小学生普遍喜爱的课程之一。在分析研究小学生的行为习惯和对其体育运动兴趣的基础上,教师可根据不同体质、不同性别、不同特点的小学生具体情况帮助其选择体育运动项目,开具“运动处方”,形成素质教育背景下的学生身心健康新模式。
一、课堂教学因材施教
普通小学以男女混合分班为主,同一班级中学生的情况相差很大。因此,需要体育老师在开展体育课时因材施教,在遵守教学大纲的前提下,根据学生的不同爱好和不同体质,采用动态的教学手段完成教学任务。在这一过程中,充分保持学生对体育运动的兴趣是关键因素之一,同时需要重点关注性格内向、体质较差或因其他原因而不适宜某些体育运动的学生,在教学过程中避免伤害学生脆弱的自尊心。
二、课余运动处方定制
所谓运动处方其实是针对学生的具体情况,由任课老师因人而异地制定运动方案,以最适宜的运动方式为每个学生制定运动和训练方案。在新的时代背景下,学生的课外作业减少,课外可自由支配时间增加,因此给小学生制定个性化的运动方案成为可能。运动处方的定制需要综合考虑如下因素,以增强其适用性。
第一,针对低年级小学生的运动处方,应以学校体育教学为主,以提高对运动的兴趣为前提,在综合考量学校、家庭或紧邻社区所拥有的运动条件基础上,以适合其年龄地跑、跳或简单器械类运动为主,也可以根据学生的性格特点适当选择棋类运动启蒙。针对中年级的小学生,因其已经具备一定的体育运动能力和相对强健的体质,可以根据其兴趣爱好适当增加球类运动的启蒙,并在老师或监护人的协助或监控下开展运动,以保障运动安全。
第二,对于高年级小学生,由于小升初升学过程的需要及以后中考体育考试的需要,应增加50米、100米短跑和800米、1000米中长跑的运动项目,并按照教学大纲和当地教育管理部门的要求开展如跳绳、实心球等有针对性的训练和运动能力培养,以满足小学生升学和身体体质双方面的需求。如有某小学为帮助学生搞好强健体魄和为后续考试打基础,针对学生具体情况和同年龄阶段的运动能力要求制定阶段性的运动方案,并根据学生达标情况和发展需求动态调整运动方案。这样不仅能对学生的当前运动起到帮助,且能养成学生锻炼习惯,对学生后续体育发展起到助力作用。此类周期性的运动处方模式,能为实现小学生体育运动处方化定制提供良好的范例。
第三,发现具有特殊运动潜质的小学生,体育老师应根据自身的经验或与当地专业体育机构(如体校、俱乐部或专业运动队等)进行沟通、考察和判断,如其确有极佳的运动潜质,则需要在尊重学生、学生家长的意见的基础上制定专业培养的方案,在专业方向上按科学规律进行培养和训练。例如,北京某小学男生对游泳有着深厚的兴趣,在幼儿园阶段开始启蒙游泳训练。入学后,在小学体育老师的鼓励和配合下,该生坚持利用业余时间参加少年宫的相关培训,并参加了一系列北京市和全国青少年的游泳比赛,这培养了他做事情有计划、遇困难能坚持等优秀品质,并配合学校开展校内游泳普及活动。同时,由于接触面广,该生性格开朗,学习认真,并在小学高年级时对其他许多体育运动产生了深厚的兴趣,成为了一个成绩优秀、品德端正、体质健康的三好学生。
三、兴趣培养与持续坚持
多数小学生具有兴趣转移快的特点,当他们自认为对某项目具有了一定的能力后,由于参加运动本身的艰苦或重复运动形成的枯燥而容易转移兴趣。对此,教师需要有充分的认识,并需要采取措施予以纠正。第一,要以精神激励促进小学生形成自我激励,坚持对体育运动的兴趣。如教师以语言表扬、低值易耗品的物质奖励等方式的外激励,促使小学生度过困难阶段,助力其生成内在的自我激励,形成长期运动的习惯,同时培养坚定的意志。第二,以同兴趣爱好的同学形成小组,以同学之间的互相激励作为小学生坚持运动的依托,以共同爱好促进体育水平的提高和促进同学之间友谊的形成。第三,以班级竞争、小组竞争等为引导,促进小学生保持体育运动的兴趣并培养团队意识。第四,以校级运动会、市县运动会为中长期目标,指导小学生提高运动成绩和培养集体荣誉感。
四、结语
小学生的体育教育和身体体质的增强是国家教育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为国家培养更多合格建设人才的客观需要。在“双减”的背景下,小学体育教师更应紧貼时代和小学生的身体、心理特点,激发小学生参加体育运动的热情,并通过处方化的运动实施方案,让每个孩子都能享受到运动的乐趣,热爱生活珍爱集体,并快乐、健康地成长。
参考文献:
[1]邓辉剑,唐金根.运动处方式教学模式的实验研究[J].福建体育科技,2020,39(06):56-59.
[2]杜雷飞.不同健身运动处方对小学生体质影响的实证研究[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6(10):166-167+169.
[3]胡哲生.运动处方是提高体育教学效果的有效手段[J].运动,2014(12):108-109.
[4]王忠孝.运动处方教学模式在体育教学中的实践[J].教学与管理,2011(12):152-1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