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院校音乐剧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课程设置与实施探析

2021-01-18 05:10朱晏锋
音乐生活 2021年12期
关键词:音乐剧学科艺术

随着中国文化艺术建设的快速发展,使得音乐剧艺术形式获得了广泛的接受和认可,各教育层面对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的重视度也在不断提升。但总体而言,音乐剧表演人才培育领域建设过程中并未取得较大成绩,这主要是由于我国音乐剧发展历史较短,在人才培养中对知识技能关注较多,对整体课程理论体系完善缺乏重视。从我国现阶段高等院校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情况来看,虽已获得长足进步,但依然存在瓶颈和制约。高等艺术院校的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助力了我国文化领域发展,同时也拓宽了教学渠道,且为国家音乐剧表演人才队伍建设带来积极影响。通过研究论述,推动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工作,能够助推音乐剧表演人才队伍建构,完善音乐剧表演专业的教学设置,这不仅可以提高学校音乐剧教学效果,也能够更好满足市场发展需要。

1995年,我国开始将音乐剧作为一项独立教学课程,中央戏剧学校结合时代发展需要,设立了音乐剧表演领域的专修班,随后还开设了音乐剧导演相关专业,这象征着我国音乐剧专业人才培育正式进入高等艺术院校。但由于师资力量、市场需求等影响,导演班未能持续开设,而音乐剧表演班逐渐扩大,并在本科教育中开设了音乐剧表演专业,前中央戏剧学院音乐剧系已发展成为国内最为专业、水平最出色的音乐剧培养单位。进入新世纪后,不少高校纷纷设置与音乐剧表演有关的学科,为国家音乐剧人才输出提供助力。但总体而言,大多数高校在本科阶段的音乐剧人才培养工作主要面向舞台表演,对导演、舞台设计、项目开发等相关人才培养非常少。这意味着尽管高校对于音乐剧人才培养的投入逐渐增多,但基本上均在发展表演方向人才的培养。目前,随着我国高校音乐剧表演专业数量逐渐增多,补充了音乐剧舞台对演员的需求,同时教学体系也趋于完善,相关课程布置、课时分配、考试考核走向也得到优化调整。目前各高校所开设的音乐剧表演专业的课程设置除公共必修课之外,所包括的专业类课程主要分为6个部分,即音乐类、舞蹈类、戏剧类、剧目实践类、理论知识类、选修相关类[1]。

(一)传统教育模式惯性过大,课程设置难以创新

长期以来,我国高校音乐剧表演专业课程设置一般主要参照过往高等艺术教学课程内容,同时结合发达国家高等教育中的课程分配,便形成了我国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初期的课程主体内容。尽管该模式存在拼接、复制等情况,但较长时间存在于我国高校音乐剧专业表演教学中。由此可见,该教学模式受传统教育惯性影响明显,在人才实际培养过程中暴露出视野不足、不能满足国情需要、缺乏本土化创新等缺点,从而导致我国音乐剧在整体发展中欠缺足够的表演人才储备。

高等学校在整体人才培育过程中,通常将公共课程作为基础必修课,同时在专业教学中也较多引入通识教育,这使得一些专业课程存在单一灌输的情况。工具类课程往往过于注重实践论述,造成学生群体兴趣较大的自然学科元素、社会知识、社会人文等内容涉及较少。这些问题的出现致使学生课堂学习热情下降,同时也不利于高校整体教学质量提升,这也使得通识教育类课程往往无法满足预期需要。文化市场目前对于音乐剧表演人才的要求相对较高,这就要求音乐剧表演人才要开展多项学科和课程的学习[2]。因此,高校在学科和课程设置、课时分配的过程中,需注重提高专业必修课程的比例,设定符合音乐剧艺术特点的课程评价体系,在各高校现有的教学条件和特色下提高课程合理度。但同时一些高校对于选修课缺乏足够重视,片面认为选修课没有多大实际意义,或认为选修课仅为专业必修课在过剩情况下存在。在此教学观念下,高校在进行音乐剧人才培养时形成课程工具性思想,对于专业理论课的重视程度也有所欠缺。

(二)学科建设水平良莠不齐,课程实施效果欠佳

从艺术发展角度而言,音乐剧作为一项独立艺术内容,其人才培育过程应获得足够重视,这就要求高等艺术院校在艺术人才培养上,要加强对音乐剧学科建设的投入。目前很多种综合类或民办大学也相继开设了音乐剧表演专业,各地高校长期以来在音乐剧人才培养过程中面临较多约束,如教育资源匮乏、生源质量不佳等。现阶段高等艺术院校和综合类大学的音乐剧表演专业在课程设定、课时分配、教学方向、学生定位等方面存在不少重合,相应的教学目标也有所模糊。但办学环境存在差异且办学力量并不相同,这也造成人才培养目标的实现和多元化特色的实现面临较大问题。课程设置内容缺乏科学性和自身特色,从而造成音乐剧人才培养面临瓶颈和限制,所培养出的学生也往往并不能满足市场发展需要。

相比较而言,独立艺术院校能够更好展现出艺术教育效果,且代表国家艺术领域高校教学的最高水平,不仅可以与其他学校、艺术院团进行交流,也能够与国外艺术院校、艺术组织加深合作[3]。由此可见,独立艺术院校在整体教学过程中能够获得较多实践机会,相应的教学经验也较为丰富,这不仅可以引入更多先进教学理念和教学观点,也可以优化学校整体教学资源,这使得学校能够创设良好稳定的教学氛围。而综合院校通常专业设置较多,在学科分配过程中对于音乐剧表演人才的培养重视度存在不足,且藝术实践机会相对较少,能够获得的音乐剧教学经验也较为匮乏,这使得学校整体音乐剧教学氛围不佳。

由于现阶段高校音乐剧教学资源较难实现有效共享,且在教学过程中缺乏均衡发展意识,因此不同院校在教学阶段所反映出的教学思想、课程教学方向存在不同。音乐剧艺术本身融合了多个学科领域,音乐、舞蹈、戏剧三位一体式的集中呈现看似简单,但具体的操作过程,很难相互融合,三个学科各有自身的艺术规律,如何将三个学科领域的专业技能相互促进、兼容并蓄地在音乐剧艺术中表现自身特征,为音乐剧的艺术表现而服务是我们必须引起足够重视的重要课程。很多高校的音乐剧表演专业在学科建设过程中,无法对音乐、舞蹈、戏剧的整体把握做出合理判断,这也对我国整体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效果提升形成约束。

(三)学科教学理论研究稀缺,课程评价难获关注

现阶段高校音乐剧表演专业教学所涉及的学科和内容较多,但由于教学理论研究不多,造成在课程评价过程中缺少足够理论和标准支持,关注度明显不足,仅有少数高校对音乐剧课程教学效果作出分析,并结合课程评价完成逐步优化,大部分学校缺乏音乐剧课程评价积极性。同时部分师生对于音乐剧课程评价标准和方式并不了解,普遍认为课程评价仅为学习得分等级评定。这表明我国当前音乐剧课程教学过程中面临课程评价体系不完善的情况,对于课程评价缺少必要重视,在与音乐剧相关的科研活动中,也较少涉及关于音乐剧表演专业的课程评价,所形成的学术文献也较少。

从长效发展角度而言,音乐剧表演专业的课程效果评价不佳,会造成整体课程教学发展面临困难,相应的音乐剧表演专业人才培养评价也缺乏认知,反而更难吸引学术、戏剧、音乐界专业人士关注,同时也无法根据评价效果形成具有针对性的改进建议[4]。由此引发的不良循环会造成我国高校音乐剧表演专业教学质量提升缓慢,且音乐剧表演专业在学校中的地位也难以保障。

(一)构建创新型的音乐剧人才培养课程机制

我国在音乐剧表演专业教学过程中,可在借鉴西方国家成熟音乐剧专业的课程教学内容的同时,结合我国国情特征、社会文化发展需要,构建具有创新性特征的学科教学机制,从而拓宽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途径。这不仅可以提升学生学习积极性,也能够更好挖掘学生天性和潜能,同时也可以为教师积累教学的实践经验,并创造广阔的发展空间。更能使师生间形成和谐、良好的音乐剧学习氛围,培养宽松、灵活的教学情境,进而帮助提升教学效果。

本土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需设定科学的培养目标、明确人才培养原则,按照音乐剧整体发展需要,结合社会环境变化和传统文化内容,借鉴艺术差异内容,按照本土音乐剧特征以及成长方向,形成满足我国音乐剧市场发展和领域建设的教学方案。通过强化创新意识、突出民族文化表象等方式为音乐剧表演人才队伍壮大提供推动力。我国需不断优化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流程,突出创新课程机制的优势,从整体角度出发,为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的长效发展营造良好环境,并从课程教材、教学途径、教学评价方式等方面加以改善[5]。

(二)加强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的课程建设与投入

音乐剧表演专业人才培养的相关投入能够有助于提升整体,尤其是教学场馆的硬件基础设施,使教学效果理想化的坚实保证;必要的经费保障用于新剧目的创作与排练,为师生提供更多艺术实践机会和平台。音乐剧表演专业人才培养工作包括内容较多,且与其他学科专业教学之间存在一定差异,如要求设备多、师生比例高、课程设置多、多以小组课形式进行专业教学等。我国各地高校近年来对于音乐剧表演专业教学的投入有所增多,逐渐改善高校音乐剧专业教学条件,有效转变过往教学设施欠缺对音乐剧人才培养形成制约的问题。音乐剧是一项典型的表演类艺术学科,需安排特定的表演场地和教学教室。若学校经常转变教学场地或训练设施较少,则难以符合实际教学需要,对学生学习热情也会形成影响。除此之外,也有很多高校限制了音乐剧表演专业课时总量,也使音乐剧表演专业的专业课程数量、课时不足,人才培养的效果不尽如人意。

高等学校在音乐剧表演专业教学过程中需注重灵活运用硬件资源,并在教学设施添购和建设过程中重点考虑满足长期教学规划的需要。首先要结合人才培养方案中课程教学的需要,保障课程教学大纲中对硬件的基本要求,并尽可能在基础条件保障完备的前提下,提高硬件设施的优越性,提升现有音乐剧场地的利用效率。高校也需主动与校外文艺组织、艺术团队进行合作,共同开展音乐剧的创作与演出,或通过资源共享等方式,更好对外展示出学生群体阶段性学习成绩。高等学校也可全面展现主观能动性,以校园网及各类网络媒体平台为基础进行作品展示,使得更多师生、社会民众能够了解到学校音乐剧表演人才的培养情况。

(三)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课程评价的创新与完善

对于高校的艺术类专业教学而言,完善课程体系建设离不开课程评价效果的提升,这是由于课程评价能够为课程实施带来导向作用,并有助于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且通过评价的结果反馈可以优化课程内容设置。总体而言,科学开展课程评价,不仅可以为音乐剧学科建设提供目标,也可以丰富课程教学途径,确保人才培养目标得以实现。高校音乐剧学科专业建设推进过程中,应优化课程评价内容,并将此项工作作为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的重点。但现阶段国内高校尚未全面开展音乐剧表演专业的教学评价工作,相应的评价方法也存在单一性问题,且所获得的评价结果未能得到有效反馈。课程的评价标准不应仅仅是师生是否能够按照课程教学大纲的要求,完成教学任务并完成学期考核,而是更应该突出问题导向,教师的因材施教和学生自身专业提升效果,应作为课程评价的重要标准。所以标准的制定也离不开音乐剧表演专业的教学管理者和教学团队对音乐剧艺术规律、艺术标准的准确把握,课程标准的制定本身也体现出了他们的智慧、艺术审美以及治学态度。因此各高校在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中,注重提高课程评价工作地位和教学管理团队的建设,引入先进评价理念和专业评价途径,逐步调整评价指标权重,组建精英教学团队,从而切实提升音乐剧教学评价效果。

我国高校大力推进素质教育建设,在音乐剧学科教学过程中也可以尝试将通识素养作为基础内容,结合学生特点和社会需要,形成模块化课程发展,这不仅可以提高学科资源运用效率,也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同时可以按照模块特征完成课程评价。音乐剧学科是一项专业程度高、艺术价值突出的专业学科,在课程评价中也需注重创新融合,从而为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考核形成依据。

高等学校课程设置以及教学实践问题往往复杂程度较高,且处于持续发展过程中。音乐剧领域建设逐步推进,为高校音乐剧教学工作开展提供推动力,因此音乐剧表演的人才培养也需结合时代环境变化进行创新和优化。本次研究对新社会环境下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情况作出分析,结合市场需要和学科教学特点,为音乐剧教育教学领域发展提供参考,以期可以扩大音乐剧艺术的社会影响力。

本文系“东北地区音乐剧表演人才培养与课程体系建设的研究”研究成果。

项目获辽宁省“百千萬人才工程”经费资助。

注释:

[1]初健:《三维目标有机结合的音乐剧课程设置分析》,《群文天地》2012年第5期,第199页+201页。

[2]董荻:《音乐剧课程进入高校声乐专业教学的研究》,《黄河之声》2018年第18期,第98页。

[3]訾娟:《中国音乐剧教育与教学的问题与思考》,《北京舞蹈学院学报》2011年第2期,第80-84页。

[4]李京玉、冯誉萱:《以音乐剧为载体全程综合的音乐学课程变革研究》,《音乐教育与创作》2018年第9期,第4-9页。

[5]郭宇:《高等院校音乐剧人才培养(本科)课程设置与实施研究》,湖南师范大学2014年,第237页。

[6]李印:《从音乐剧艺术特征来谈音乐剧专业划分及课程项目设立》,南京航空航天大学2008年,第49页。

朱晏锋 沈阳音乐学院副教授

猜你喜欢
音乐剧学科艺术
科学构建超学科STEAM课程
《来自远方》电影版9月上线Apple TV+
East Side Story
深入学科本质的深度学习——以“表内除法”为例
纸的艺术
“超学科”来啦
看音乐剧
因艺术而生
艺术之手
学生获奖及学科竞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