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检查诊断与感染控制指导意见

2021-01-18 08:21冯晓源
中国医学计算机成像杂志 2020年5期
关键词:影像学病灶肺炎

指 导:谭 鸣 冯晓源

主 审:刘士远5 金征宇5 卢光明5 陈克敏 3

执笔人员:萧 毅2 ,3 朱 巍2

通信作者:王培军1,2 ,5 朱文珍4 李 克2 ,3 施裕新2

2019 年底,全国出现了以武汉地区为主的乙类传染病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简称新冠肺炎。截至2020 年3 月5 日,全国累计确诊病例8 万余例。2020 年2 月11 日,WHO 在日内瓦召开了首届冠状病毒全球研究与创新论坛,正式宣布此型冠状病毒所致疾病的标准诊断名称为“COVID-19(coronavirus disease 19)”[1]。

新冠肺炎是以肺部炎性病变为主的乙类传染疾病,可引起心脏、肾脏、肠道、肝脏和神经系统的损害和相应症状。病原为β 属的新型冠状病毒。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严重者可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淋巴细胞计数减少。在鼻咽拭子、痰、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影像学检查在疾病诊断和治疗评估中有重要作用。为使影像工作者熟悉新冠肺炎的临床特点及影像学特征,同时在影像学检查过程中防止院内交叉感染,保障医疗质量和医疗安全,制定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检查与感控指导意见,供影像科参照执行。

一、病原学特点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即 COVID-19,病原体为新型β 属冠状病毒,有包膜,颗粒呈圆形或椭圆形,常为多形性,直径60 ~140nm。其基因特征与SARS-CoV和MERS-CoV有明显区别。现有研究[2-3]显示新型冠状病毒与蝙蝠SARS 样冠状病毒(bat-SL-CoVZC45)同源性达到85%以上。体外分离培养时,新型冠状病毒96 小时左右即可在人呼吸道上皮细胞内发现,而在Vero E6 和Huh-7 细胞系中分离培养需约6 天。2020 年2 月11 日,国际病毒分类委员会(ICTV)宣布,新型冠状病毒的正式病毒分类为严重急性呼吸综合征冠状病毒 2(SARS-CoV-2)[4]。该病毒对紫外线和热敏感,56℃ 30 分钟、乙醚、75%乙醇、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氯仿等脂溶剂均可有效灭活病毒,氯己定不能有效灭活病毒。

二、流行病学特点 [5-9]

(一)传染源

目前所见传染源主要是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患者,无症状感染者也可能成为传染源。

(二)传播途径

经呼吸道飞沫和密切接触传播是主要的传播途径。在相对封闭的环境中长时间暴露于高浓度气溶胶情况下存在经气溶胶传播的可能。由于在粪便及尿中可分离到新型冠状病毒,应注意粪便及尿对环境污染造成气溶胶或接触传播。

(三)易感人群

人群普遍易感。男女比例基本相当,男性略多。整个年龄段均可感染,以30 ~65 岁年龄段分布为主,15 岁以下少见。

三、病理改变[9]

根据目前有限的尸检和穿剌组织病理观察结果总结如下。

(一)肺脏

(1)大体观:肺脏呈不同程度的实变。

(2)光镜:①充血、水肿、渗出:肺泡腔内见浆液、纤维蛋白性渗出物及透明膜形成;渗出细胞主要为单核细胞和巨噬细胞,易见多核巨细胞。肺泡隔血管充血和水肿,可见单核和淋巴细胞浸润及血管内透明血栓形成。②出血和坏死:肺组织灶性出血和坏死,可出现出血性梗死。③增生:Ⅱ型肺泡上皮细胞显著增生,部分细胞脱落。Ⅱ型肺泡上皮细胞和巨噬细胞内可见包涵体。部分肺泡腔渗出物机化和肺间质纤维化。

肺内支气管黏膜部分上皮脱落,腔内可见黏液及黏液栓形成。少数肺泡过度充气、肺泡隔断裂或囊腔形成。

(3)电镜:支气管黏膜上皮和Ⅱ型肺泡上皮细胞胞质内可见冠状病毒颗粒。

(4)免疫组化:免疫组化染色显示部分肺泡上皮和巨噬细胞呈新型冠状病毒抗原阳性。

(5)聚合酶链式反应(PCR)检测:反转录(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二)脾脏、 肺门淋巴结和骨髓

脾脏明显缩小。淋巴细胞数量明显减少,灶性出血和坏死,脾脏内巨噬细胞增生并可见吞噬现象;淋巴结淋巴细胞数量较少,可见坏死。免疫组化染色显示脾脏和淋巴结内CD4+T 和CD8+T 细胞均减少。骨髓三系细胞数量减少。

(三)心脏和血管

心肌细胞可见变性和坏死, 间质内可见少数单核细胞、淋巴细胞和/或中性粒细胞浸润。部分血管内皮脱落和内膜炎症及血栓形成,包括严重的出血和肺脏、心脏、肝脏、肾脏微血栓的形成。

(四)肝脏和胆囊

体积增大,暗红色。肝细胞变性,灶性坏死伴中性粒细胞浸润;肝血窦充血, 汇管区见淋巴细胞和单核细胞浸润,微血栓形成。 胆囊高度充盈。

(五)肾脏

肾小球球囊腔内见蛋白性渗出物,肾小管上皮变性或脱落,可见透明管型。间质充血,可见微血栓和灶性纤维化。

(六)其他器官

脑组织充血和水肿,部分神经元变性。肾上腺见灶性坏死。

四、临床特点 [5-9]

(一)临床表现

基于目前的流行病学调查,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潜伏期为1 ~14 天,多为3 ~7 天。

以发热、干咳、乏力为主要表现,少数患者伴有鼻塞,流涕,咽痛,肌痛和腹泻等症状。重症患者多在发病1 周后出现呼吸困难和/或低氧血症,严重者快速进展为急性呼吸窘迫综合征,脓毒症休克,难以纠正的代谢性酸中毒和出凝血功能障碍及多器官功能衰竭等。值得注意的是重症、危重症患者病程中可为中低热,甚至无明显发热。

部分儿童及新生儿病例症状可不典型,表现为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或仅表现为精神弱、呼吸急促。

轻型患者仅表现为低热、轻微乏力等,可无肺炎表现。

从目前收治的病例情况看,多数患者预后良好,少数患者病情危重。老年人和有慢性基础疾病者预后较差。患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的孕产妇临床过程与同龄患者相近。儿童病例症状相对较轻。

(二)实验室检查

1.一般检查

发病早期外周血白细胞总数正常或减低,可见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部分患者可出现肝酶、乳酸脱氢酶(LDH)、肌酶和肌红蛋白增高;部分危重者可见肌钙蛋白增高。 多数患者 C 反应蛋白(CRP)和血沉升高,降钙素原正常。严重者D-二聚体升高,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减少。重型、危重型患者常有炎症因子升高。

2. 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1)病原学检查:采用RT-PCR 或/和下一代测序(NGS)方法在鼻咽拭子、痰和其他下呼吸道分泌物、血液、粪便等标本中可检测出新型冠状病毒核酸。检测下呼吸道标本(痰或气道抽取物)更加准确。标本采集后尽快送检。

(2)血清学检查: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 抗体多在发病3 ~5 天开始出现阳性,IgG 抗体滴度恢复期较急性期有4 倍及以上增高。

五、诊断标准[9]

(一)疑似病例

结合下述流行病学史和临床表现综合分析。

1.流行病学史

(1)发病前14 天内有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其他有病例报告社区的旅行史或居住史。

(2)发病前14 天内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者(核酸检测阳性者)有接触史。

(3)发病前14 天内曾接触过来自武汉市及周边地区,或来自有病例报告社区的发热或有呼吸道症状的患者。

(4)聚集性发病(2 周内在小范围如家庭、办公室、学校班级等场所,出现2 例及以上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的病例)。

2.临床表现

(1)发热和/或呼吸道症状。

(2)具有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影像学特征。

(3)发病早期白细胞总数正常或降低,或淋巴细胞计数正常或减少。

有流行病学史中的任何一条,且符合临床表现中任意2 条。无明确流行病学史的,符合临床表现中的 3 条。

(二)确诊病例

疑似病例同时具备以下病原学或血清学证据之一者。

1.实时荧光 RT-PCR 检测新型冠状病毒核酸阳性。

2.病毒基因测序,与已知的新型冠状病毒高度同源。

3.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 抗体和IgG 抗体阳性;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G 抗体由阴性转为阳性或恢复期较急性期有4 倍及以上升高。

六、临床分型[9]

(一)轻型

临床症状轻微,影像学未见肺炎表现。

(二)普通型

具有发热、呼吸道等症状,影像学检查可见肺炎表现。

(三)重型

1.成人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呼吸窘迫,RR ≥30 次/分。

(2)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3%。

(3)动脉血氧分压(PaO2)/吸氧浓度(FiO2)≤300mmHg(1mmHg=0.133kPa)。

高海拔(海拔超过1000m)地区应根据以下公式对PaO2/FiO2进行校正:PaO2/FiO2x[大气压(mmHg)/760]。

肺部影像学显示24 ~48 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者按重型管理。

2.儿童符合下列任何一条

(1)出现气促(<2月龄,RR≥60次/分;2~12月龄,RR ≥50 次/分;1 ~5 岁,RR ≥40 次/分;>5 岁,RR ≥30 次/分),除外发热和哭闹的影响。

(2)静息状态下,指氧饱和度≤92%。

(3)辅助呼吸(呻吟、鼻翼扇动、三凹征),发绀,问歇性呼吸暂停。

(4)出现嗜睡、惊厥。

(5)拒食或喂养困难,有脱水征。

(四)危重型

符合以下情况之一者。

(1)出现呼吸衰竭,且需要机械通气。

(2)出现休克。

(3)合并其他器官功能衰竭需 ICU 监护治疗。

七、重型、危重型临床预警指标

(一)成人

(1)外周血淋巴细胞进行性下降。

(2)外周血炎症因子如IL-6、C 反应蛋白进行性上升。

(3)乳酸进行性升高。

(4)肺内病变在短期内迅速进展。

(二)儿童

(1)呼吸频率增快。

(2)精神反应差,嗜睡。

(3)乳酸进行性升高。

(4)影像学显示双侧或多肺叶浸润、胸腔积液,或短期内病变快速进展。

(5)3 月龄以下的婴儿或有基础疾病(先天性心脏病、支气管肺发育不良、呼吸道畸形、异常血红蛋白、重度营养不良等),有免疫缺陷或低下(长期使用免疫抑制剂)。

八、影像学检查技术

(一)常用检查方法

1.DR:密度分辨率低、前后重叠等因素容易造成漏诊,不建议用于疑似患者的首选检查。但其成像便捷,辐射剂量低,可用于危重患者的复查。

2.CT:密度分辨率和空间分辨率均高,强烈推荐作为新冠肺炎首选影像学检查方法。较之DR 可以发现肺部微小病变及位于胸膜下或隐匿部位的病灶,有利于早期肺部炎症的检出,并能及时准确显示病变的演变。一般采用薄层CT 平扫,不需要增强扫描。

(二)影像学检查方案

1.DR 摄片

(1)摄影距离:180cm。

(2)曝光条件:建议使用一般电压的摄影方法,电压 80kV 左右,采用自动曝光技术。

(3)摄影体位:后前位,双手背放在髂骨上或抱住探测器,肩部下垂、上臂内旋,头稍后仰,下颌置探测器上缘之上,中心线对准第六胸椎水平处垂直于探测器入射。

(4)防护要求:使用铅围裙等尽可能遮挡身体其他部位。

(5)呼吸要求:深吸气末屏气采集。

注意去除患者体外异物。曝光条件应使密度层次丰富,对比度适当,无模糊现象。能分辨肺野与纵隔、胸壁、肩部软组织的层次,肺纹理清晰可见。

2.CT 扫描

(1)扫描方案:采取常规胸部 CT 扫描参数,一般采用螺旋扫描,开启自动管电压或固定管电压,使用智能辐射剂量跟踪技术(50 ~350mAs)。重型及危重型患者可以优先缩短扫描时间,采用大螺距1.5 ~1.7,加大准直器宽度,以减少患者呼吸运动伪影。扫描范围从肺尖扫至膈底,不能长时间屏气的重症患者从膈底部扫至肺尖。

(2)图像重建:在常规5mm 层厚重建基础上,增加1mm 层厚的肺窗重建。利用多种三维后处理重建技术对病变进行全面观察,推荐使用多平面重建(multi-planner reinformation, MPR)技术对病变进行冠、矢、任意角度断面图像重建。使之更精确地显示病变形态、分布和病灶内血管支气管改变等影像特征。

(三)胸部CT 检查后综合诊断流程

见图1。

九、影像学表现

(一)DR 胸部摄片

DR 密度分辨率低且前后影像重叠,早期易漏诊。随着病情进展,病灶变大和/或密度增高时,可以表现为相应的影像学特征[8-9](图2,3)。

图1 胸部CT 检查后综合诊断流程。

1.早期:病变初期胸部摄片检查多无异常发现。

2.进展期:两肺中外带的局限性斑片状或多发节段性片状阴影。

3.重症期:患者双肺多发实变影,部分融合成大片状实变,可有少量胸腔积液。病变进展为危重型,可表现为两肺弥漫性实变阴影,呈“白肺”表现,可以伴有少量胸腔积液。

4.吸收期:原病灶变小、变少、变淡,或演变为纤维索条样影。

(二)胸部 CT

胸部 CT 可呈现病毒性肺炎相关影像学特征改变,并具有一定的特点。

常见征象:两肺多发,常累及多叶段;肺外周胸膜下分布为主;磨玻璃阴影,实变影,结节影或索条影和铺路石征。

少见征象: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单发结节等。

基于目前的临床实践[10-13],根据病变特点及随访变化,将 COVID-19 胸部CT 表现分为四个阶段:早期、进展期、重症期、吸收期。

图2 男,56 岁,湖北人,2020 年1 月30 日因发热2 天伴咽痛咳嗽就诊发热门诊,胸片阴性(早期)。1 月23 日由湖北宜昌返沪。2 月5 日确诊。

各期主要的影像学特征为:

1.早期:病毒核酸检测可为阴性,临床相关症状无或轻微(图4 ~7)。

(1)病灶数目:多发病灶为主,少数为单发。

(2)病灶分布:肺外周分布为主,叶段分布或不按叶段分布,部分沿气管支气管束分布,可多叶分布,下叶多见。

(3)病灶形态:不规则斑片状影;楔形或扇形;长轴多平行于胸膜;可多种形态并存。

(4)病灶边界:多数边缘不清,部分边缘清晰。

(5)病灶密度:多以磨玻璃密度影或混杂磨玻璃密度影为主。

(6)伴随征象:晕征;反晕征;小叶间隔增厚;铺路石征;病变内支气管壁轻度增厚、血管增粗。

(7)少见征象:胸膜增厚、胸腔积液、淋巴结肿大。

2.进展期:病毒核酸检测多为阳性,也可为阴性。病灶短期内变化较快,多伴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图8,9)。

(1)数目增多:多发病灶,新病灶 CT 表现与上述早期病灶相似。病灶亦可此消彼长。

(2)范围扩大:病变范围扩大,可由胸膜下向肺门区域延伸,由非对称分布可演变为蝶翼状改变。

(3)形态改变:病灶可融合实变或部分吸收,融合后病变范围和形态发生变化,可不按叶段形态。

图4 女性,31 岁,发热1 天,武汉回沪史。两肺外周见多发类圆形磨玻璃密度影(白色箭头),密度不均匀,以左肺下叶为主;病灶局限,未见累及整个肺段。

图5 女,50 岁,有疫区旅游史,发热,最高温度40℃,干咳。右肺下叶后基地底段见磨玻璃密度为主的病灶,内见增粗血管穿行(黑色箭头)和支气管充气征(白色箭头)。

图6 男,53 岁,无疫区接触史,温州出差,发热,咳嗽、咳痰。两肺见磨玻璃密度影伴局部少许实变,左肺下叶呈铺路石征改变(白色箭头),右肺上叶见晕征(黑色箭头)。

图7 女,63 岁,武汉居住史,发热,最高温度38.5℃,右肺下叶见磨玻璃密度及实变影,病灶外周密度高于中心,呈反晕征改变(白色箭头)。

图8 男性,25 岁;发热、咳嗽8 天; 发病20 天前于广州食用蛇肉。两肺多发团片状实变影,周围可见磨玻璃密度影,病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黑色箭头);病灶边界不清。

图9 女性,64 岁,乘火车回沪途中,经过武汉,发热,最高39℃,伴咳嗽,无咳痰,无胸闷气促,左肺下叶磨玻璃密度影,部分实变,可见支气管充气征(黑色箭头)及支气管扩张(白色箭头)。

(4)密度改变:病灶内出现大小、程度不等的实变。实变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扩张,可见亚段性肺不张,少许纤维化。

3.重症期:病毒核酸检测为阳性,进展快,病变广,临床症状重(图10)。

(1)进展速度:可在短期内迅速进展,有研究显示24 ~48 小时内病灶明显进展>50%以上。

(2)累及范围:弥漫分布,累及肺中心及外周,双肺2/3 以上肺野被病变累及时,呈“白肺”表现。

(3)病灶密度:常见多发斑片状混合密度灶;可见双肺弥漫性实变,密度不均,其内可见支气管充气征、支气管扩张,邻近的非实变区可呈斑片状磨玻璃影表现,膈面升高。

(4)伴随征象:叶间胸膜和双侧胸膜常见增厚;可见少量胸腔积液,呈游离积液或局部包裹表现。

(5)其他:合并其他类型感染者病变形态更为多样,可混杂继发病变的影像学表现。

4.吸收期:病灶减少,密度减低或纤维化改变。患者经过临床治疗,病情趋向稳定(图11)。

(1)病变演变:病灶数目减少,病变范围缩小。亦可在主要病变吸收的同时,其他区域新发散在小病灶。

(2)病变密度:磨玻璃影可完全吸收,实变区密度逐渐减低,或为索条影。

(3)伴随征象:胸腔积液吸收,胸膜增厚程度减轻或恢复正常。

5.出院标准

(1)体温恢复正常3 天以上。

(2)呼吸道症状明显好转。

(3)肺部影像学显示急性渗出性病变明显改善或病变基本吸收。

(4)连续两次痰、鼻咽拭子等呼吸道标本核酸检测阴性(采样时间至少间隔24 小时)。

满足以上条件者可出院。

图10 男性,62 岁,发热3 天,有武汉接触史。两肺见多发大片状磨玻璃密度,小叶间隔及小叶内间质增厚呈铺路石征及“白肺”表现。

图11 男性,64 岁,发热10 天,久居上海,否认疫区接触史,有欧洲旅游史。A ~D.分别是入院3 天,7 天,17 天和20 天后的影像表现;A、B.为进展期,两肺散在磨玻璃密度影,部分实变,可见支气管充气征;C、D.为吸收期,治疗后病灶数目减少,病变范围缩小;磨玻璃密度影及实变密度影基本吸收,可见条索影。

(二)鉴别诊断

新冠肺炎影像具有病毒性肺炎影像的基本特征,但缺乏特异性,且因患者年龄、免疫状态、临床治疗、基础病变等因素而变得表现多样。在诊断中,必须注意与其他病毒性肺炎及非病毒感染的肺炎、非感染性疾病鉴别[14-18]。

1.其他病毒性肺炎(表1):我国免疫功能正常成人社区获得性肺炎检测到病毒的比例为15.0%~34.9%,常见病毒有流感病毒、副流感病毒、鼻病毒、腺病毒、人偏肺病毒及呼吸道合胞病毒等。

病毒性肺炎的胸部影像存在一定的重叠,如斑片状浸润影、叶或段实变影、磨玻璃影或间质性改变,伴或不伴胸腔积液。

掌握流行病学特点(如流行季节和疫区旅行史等)和临床特征是诊断的关键[18]。高传染性和新发呼吸道病毒尤其要注意流行病学线索。最终诊断依赖病原学及血清学检查。

2.非病毒感染的肺炎:新冠肺炎需要与非病毒感染的肺炎相鉴别,主要与细菌性肺炎、支原体/衣原体肺炎等疾病相鉴别,需根据临床特征、影像学表现、流行病学史进行综合鉴别(表2)。

3.非感染性疾病肺部累及 :一些非感染性疾病肺部累及可与病毒性肺炎有着相似的影像学表现,注意需要除外非感染性肺间质性疾病、肺水肿、血管炎、机化性肺炎、肺嗜酸性粒细胞浸润等疾病。

影像特征相近时,通过流行病学史、既往病史、实验室检查、临床症状、病变演变特征可以鉴别。

表1 病毒性肺炎鉴别诊断要点

(三)影像诊断报告书写

影像诊断报告书写应遵循中华医学会《放射科质控规范》及上海市放射诊断质控要求,对病变特征进行详细描述。诊断结论要清楚回答临床关心的问题,尤其是发热门诊来源的患者或疑似病例,要体现新冠肺炎诊断倾向性结论。

1.病毒核酸结果阳性或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IgG 抗体检测异常者

(1)影像检查未见异常,需要提示短期复查。

(2)影像表现典型者,肯定诊断;随访病例,明确动态变化特点,如进展或吸收等。

2.病毒核酸或血清新型冠状病毒特异性IgM、IgG 抗体检测结果未知或阴性者

(1)影像检查未见异常,但有临床症状和血常规检查异常者需要提示短期复查。

(2)影像检查发现病变,首先判断是否为感染性病变,其次判断是否为病毒性感染,然后结合影像学特征或病原学检测结果来判断是否新冠肺炎。

要以影像学表现为依据,结合相关临床资料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以得出准确的诊断结论。影像报告应在1 小时内完成,如怀疑新冠肺炎可能,按影像科危急值报告处理。

(四)影像学价值与限度

影像检查,特别是CT 可发现该病的早期肺部病变,追踪病情演变和评估疗效及预后,为新冠肺炎诊断的首选影像检查。影像检查有助于及时发现传染源,为隔离提供依据,但诊断中需要关注以下两个问题。

1.影像表现与病毒核酸检测结果不一致:部分疫情数据显示,病毒核酸检测阴性的人群中,胸部CT 存在新冠肺炎影像改变;病毒核酸检测阳性的人群中,23.6%首次胸部CT 未见异常改变[19];极少数临床重症患者(5.2%),整个病程胸部CT 都未见明显异常。虽然,受标本采集技术、试剂盒质量、检验质控和疾病演变多样性等多种因素的影响,核酸检测假阴性率较高,但核酸检测依然是诊断的金标准。CT 影像密度分辨率高,易显示稍高密度小病灶,假阴性率极低,可以作为该病诊断及疗效评估的重要依据,同时需注意,单次CT 阴性不能作为排除该病的依据。

2.影像表现与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不一致:大多数情况下,影像征象的变化和临床症状有较高的一致性。但也存在临床症状无或者轻微时,CT 已经表现为肺部广泛异常。在极少数临床重症患者中,肺部仅出现少许病灶。表明影像表现与患者临床症状严重程度存在不一致性,其病理与影像机制有待进一步研究。

CT 影像对新冠肺炎筛查和诊断具有非常重要的价值,但诊断需要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表现和实验室检查进行综合分析。

十、放射科感染控制

(一)科室感控布局

1.设发热患者专用影像检查区:各放射科应根据本单位情况固定 CT 及DR 用于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或疑似患者扫描,不能与其他门诊、急诊及住院患者共用。隔离病房患者检查首选移动 DR 检查。

如因条件限制无法设置专用机房,应在接受疑似患者检查前疏散常规患者,在确诊和/或疑似患者扫描结束后进行严格的设备和空气消毒,再进行常规患者的检查。

建议设置单独的“发热门诊”患者取报告处,设置明确标识与指引,避免患者多次询问及走动。有条件的单位在发热门诊安装自助打印机。隔离病房患者影像报告由隔离病房内工作人员打印。

2.影像检查区域实行“三区两通道”管理:为防止交叉感染、放射科要按照院内感染控制要求,明确划分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执行严格消毒。污染区包括登记室、检查室、候诊区域、运送通道、电梯和患者卫生间;半污染区包括操作室和检查室之间的通道;清洁区包括更衣室、诊断室、值班室、会议室和茶水间及库房等。根据分区分别做好人员的感染防护和环境消毒工作。两通道分为患者检查通道和工作人员通道。禁止所有人员穿戴防护用品在不同区域之间走动。

(二)检查过程感染控制

1.检查前准备

(1)接诊准备:发热门诊患者检查前,需由发热门诊工作人员事先和影像科沟通,影像科确认上一例消毒隔离措施已完成,以避免患者在影像检查区域长时间等待。关闭机房和操作间中央空调,开启备用独立空调,如果没有备用独立空调,做完检查消毒后再开启中央空调。检查床铺一次性中单,一人一单。

(2)患者准备:发热门诊患者由发热门诊做好相应级别防护,按指定专用路线到专用检查设备处进行检查。疑似或确诊患者由工作人员陪同。

2.检查中防护

(1)技师防护:影像技师采用二级防护,必要时执行三级防护。如果 CT 具备自动定位和扫描参数设置功能,务必启用,技师可以不接触患者实现患者摆位。

(2)患者防护:发热门诊患者应全程配戴医用外科口罩或 N95 医用防护口罩;去除体外干扰物品并放置在指定位置。如患者情况特殊需要家属或医护人员陪同完成检查,陪同人员防护要求不得低于二级防护标准,并做好患者和陪护人员的辐射防护。

3.检查后消毒

(1)专用设备消毒:患者检查完毕后,设备表面使用 2000mg/L 含氯消毒液擦拭消毒, 作用时间>30 分钟。注意避开操控平面等易渗透部件。不耐腐蚀的使用 2%双链季铵盐或 75%的乙醇擦拭消毒。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清除污染物,然后常规消毒。

(2)专用机房消毒:患者接触的物体表面及机房地面使用2000mg/L 的含氯消毒液消毒。有肉眼可见污染物时应先使用一次性吸水材料完全清除污染物后再消毒。操作中可使用循环空气消毒机持续消毒,每日4 次使用紫外线照射消毒,每次60 分钟。

(3)环境消毒:对疑似患者或者确诊患者滞留的通道、候诊区等,检查结束后使用循环空气消毒机持续消毒,终末使用过氧化氢空气消毒机喷雾消毒,同时加强环境通风。

(4)非专用区域消毒方案:开窗通风,每日2 ~3次,每次>30 分钟。空气消毒,紫外线照射常规 30分钟,2 次/日。物表采用浸泡、喷洒或酒精擦拭消毒,1000mg/L 含氯消毒液,作用时间>30 分钟。怀疑污染即刻消毒。

4.废弃物管理

(1)患者所有的废弃物和医生防护用品应当视为感染性医疗废物,严格依照《医疗废物管理条例》和《医疗卫生机构医疗废物管理办法》进行管理,要求双层封扎、标识清楚、密闭转运。

(2)医疗废物收集流程,将感染性废物(包括被患者血液、体液污染的物品,隔离患者产生的生活垃圾,使用后的一次性医疗器械用品如注射器、针头等利器必须装入利器盒中)装入黄色医疗废物收集袋,3/4 满,袋内喷洒5000mg/L 含氯消毒剂,内层鹅颈式封口,内层袋表面喷洒5000mg/L 含氯消毒剂,外层鹅颈式封口,贴专用标识,外层袋表面再喷洒5000mg/L 含氯消毒剂,置于科室医疗废物暂存处存放。

(3)由保洁员或专职医疗废物收集员穿戴个人防护(二级防护)进行感染性医疗废物收集。做好交接登记,密闭转运,医院暂存地点贮存。

(三)工作人员推荐防护级别

1.一级防护:普通门诊,住院机房的技师,前台登记人员和护士。

2.二级防护:急诊机房的技师,前台登记人员,护士和普通住院机房的床边摄片技师。

3.三级防护:发热门急诊技师,隔离病房技师和床边摄片技师。

(四)影像检查感控流程简图

见图12。

(五)放射科人员组织架构(图13)

1.防控组:严格执行《医院隔离技术规范》,结合影像科实际情况划分为“三区两通道”,即污染区、半污染区和清洁区,工作人员通道及患者通道;设置专用检查路线、专用通道、专用机器和专用预约登记台;根据防控标准结合科室实际情况确定各岗位防控级别;科学合理地面对疫情。对工作人员进行标准预防基本知识、医疗隔离技术规范、新冠肺炎相关知识培训学习,进行手卫生、戴口罩、穿脱隔离衣,穿脱防护服等防控培训,对所有一线人员及重点工作区域人员加强培训。与患者接触时,视情况做好相应等级防护工作。

2.预约登记组:在不同患者检查通道内制定检查路线引导指示牌及语音指示内容,制作发放患者检查告知书。

3.诊断组:积极学习掌握新冠肺炎的影像学特点及防护知识,规定区域办公,及时出具报告。遇到疑似患者按危急值流程处理,第一时间告知上级医师审核并电话告知临床医生,同时电话告知机房严格消毒。做好个人防护工作,紧急情况下抢救患者必须与患者接触时,视情况做好相应等级防护工作。

4.技师组:按要求对患者进行检查,积极学习防护知识,依据岗位防控级别做好防护措施,在规定区域进行防护用品穿戴及消毒。学习新冠肺炎影像学表现,及时与诊断医师沟通,发现问题及时上报。

5.护理组:协助防控组制定各岗位防控级别并监督落实情况,重点制定针对疫期的患者检查及接触防护策略,并对科室医技人员进行医疗废物规范处理培训,加强一线技师标准防护用品穿戴培训。

6.物资组:制定科室医疗物资管理使用办法及使用计划,负责科室医疗物资领取、分发和登记,并协同护理组做好医疗废物管理。

7.学生组:传达大学及院方关于规培生及实习生的管理方案,避免让学生在一线工作;通过在线方式进行防控知识培训和考核。每天上报学生身体状态并进行记录,提供心理疏导。

8.心理组:为科室人员提供心理疏导及帮助,了解医技人员心理变化,尤其针对重点区域技师人员进行日常解压、疏导;如遇心理问题,迅速联系院内专业人员进行及时有效的干预处理。

9.质控组:对内协调科室各组工作,进行意见汇总上报并提出改进方案;对外与医院感染科、医务处、急诊科、保卫科、信息处、后勤保障等部门进行协调。

10.宣传组:宣传最新的新冠肺炎诊治及防护的相关知识,宣传抗疫期间的先进人物和事迹,鼓舞工作士气,同时指导医护人员做到不确认的事情不传谣、不信谣。

图12 影像检查感控流程。

图13 放射科人员组织架构。

附一:感染防控防护级别

1.一级防护:适用于预检分诊、发热门诊及感染科门诊医务人员,穿戴一次性工作帽、一次性外科口罩(接触有流行病学史的戴 N95 防护口罩)、工作服和隔离衣(预检分诊必要时穿一次性隔离衣),必要时戴一次性乳胶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

2.二级防护:适用于医务人员从事与疑似或确诊患者有密切接触的诊疗活动,穿戴一次性工作帽、防护目镜或面罩(防雾型)、医用防护口罩、防护服或隔离衣、一次性乳胶手套和一次性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

3.三级防护:适用于为疑似或确诊患者实施产生气溶胶操作者,如吸痰、呼吸道采样、气管插管和气管切开等有可能发生患者呼吸道分泌物和体内物质的喷射或飞溅的工作时,穿戴一次性工作帽、医用防护口罩、防护面罩(或全面型呼吸防护器或正压式头套)、医用防护口罩及防护服、一次性乳胶手套和一次性鞋套,严格执行手卫生。

本文由上海市医学会,上海市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上海市放射诊断质量控制中心,湖北省医学会放射学分会,中华医学会放射学分会质量控制与安全工作委员会牵头完成。

指导:谭鸣、冯晓源

执笔人员:萧毅、朱巍

主审:刘士远、金征宇、卢光明、陈克敏

通信作者:王培军、朱文珍、李克、施裕新

评审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韩萍、梁宗辉、刘爱莲、彭卫军、史景云、陶晓峰、王悍、王嵩、汪登斌、夏黎明、徐海波、严福华、叶剑定、查云飞、詹松华、张伟国、郑传胜

参编专家(按姓氏拼音排序):常时新、陈爽、陈惟、程英升、董伟华、范丽、付玏、黄丙仓、贾宁阳、金彪、李铭、李明华、李跃华、林光武、刘新疆、陆建平、倪炯、潘自来、彭屹峰、钱朝霞、强金伟、乔中伟、饶圣祥、沙炎、尚鸣异、宋黎涛、汤光宇、王伟、王忠敏、武钢、席芊、徐英、许建荣、续晋铭、颜志平、杨继金、杨秀军、姚振威、曾蒙苏、张国福、张佳胤、钟玉敏、周滟、周正荣、朱海云

猜你喜欢
影像学病灶肺炎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四)
GM1神经节苷脂贮积症影像学表现及随访研究
犊牛肺炎巧防治
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护小知识
数字化断层融合(DBT)与全视野数字X线摄影(FFDM)引导乳腺病灶定位对比
64排CT在脑梗死早期诊断中的应用及影像学特征分析
特殊部位结核影像学表现
一分钟了解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
能谱CT 成像对非小细胞肺癌患者淋巴结转移的诊断价值分析
颅内原发性Rosai-Dorfman病1例影像学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