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清
(海南师范大学,海南海口 571158)
声调主要是由音高组成的,音高有平、升、曲、降的不同,表示不同意义的语素,因此声调具有区分意义的作用。汉语是声调语言,尼泊尔语属于印欧语系—印度语族,是非声调语言。因此对于母语为尼泊尔语的学生来说,学习汉语声调是有一定困难的。朱道明(2006)指出“声调是音节的高低升降形式,它主要由音高决定的。音高是由在一定时间里音波数或发音体颤动数的多少来分辨的。声调可区分意义,一个音节声调不同,意义就不同。声调念不好,就不能准确地表达一个词的意思[1]。”由此可见,若声调没有习得好,在交流的过程中很容易产生表意不清的现象。李如龙(1990)提出:“只要把声调读准,即使是zh、ch、sh、r 的舌头没有翘起来,或是嘴唇没有圆起来,听起来仍然是相当流利的汉语。可见,在学习汉语语音基本结构阶段,声调教学比声母和韵母教学更为重要一些,但是,也确实更难一些[2]。”因此,对于汉语学习者而言,学好声调是汉语学习的重要环节。
近些年来,在“一带一路”建设的带领下,中尼两国关系不断加深,不少的尼泊尔学生选择来中国学习汉语。但是目前鲜有学者专门研究尼泊尔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针对这些情况,笔者认为很有必要对尼泊尔汉语学习者的汉语声调作深入研究,为今后尼泊尔汉语学习者的声调教学提高效率。
目前有关声调偏误的文献已成规模,研究者多使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和听辩的方法对汉语声调进行分析,他们多采用中介语、偏误分析、对比分析、声调格局等理论对声调进行分析研究。从音高、调值、时长、调型、调域等方方面面对比母语与目的语的异同,分析学习者的偏误缘由,找出偏误规律。这些研究成果不但丰富了汉语声调这个研究领域,也有力地推动了我国的汉语声调研究工作的发展。
纵观近些年的文献,我们得出:对非声调语言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声调偏误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国家:日本、韩国、法国、菲律宾等。刘磊(2013年)使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从调型、调域、时长这3 方面对日本留学生的声调进行了考察,得出日本留学生习得阴平和去声要好于阳平和上声,在声调组合中,阴平+阴平、去声+阳平组合习得最好[3]。甘婧芸(2019)采用录音与对比研究的方法对零基础汉语水平韩国学生的声调进行研究,此外,文章还具体详细记录了3 次课堂活动的教学案例,对学生进行了针对性的指导[4]。卢小群、翁明鹏和蒋思遥(2014年)利用实验语音学的方法,对6 名法国留学生的汉语单字调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法国留学生的阴平习得最好,阳平是调型偏误最严重的,去声是调域偏误最严重的,阳平和上声易混淆等[5]。肖玉飞(2016)使用听辩和发音相结合的方式对菲律宾学生的单字调和双字调进行了分析,并在文末给予了一些应对偏误的教学对策[6]。
通过参考文献得知对声调语言国家的汉语学习者声调偏误研究主要集中在泰国、越南等国。王丽婷(2017年) 使用语音学的方法对泰国学生的声调进行了分析,并探讨了提高泰国学生声调的教学对策[7]。刘晓军(2006年)通过采用传统听辩的方法和语音实验的方法对32 名越南学生的汉语声调进行详尽的分析,总结出越南学生的发音偏误规律,找出适合他们学习声调的方法,并提出了对越南学生声调教学的建议[8]。吴门吉(2004)通过对比越南语和汉语声调,得出了他们产生声调偏误的成因,并提出了声调偏误的教学对策[9]。
该次实验的对象为在琼学习汉语的6 位尼泊尔学生,年龄在18~23 岁之间。2 名女生(用F1,F2 表示)和4 名男生(用M1,M2,M3,M4 表示)。他们来中国之前没有学习过汉语,都会说英语。为了减少其他外界声音的干扰,该实验在语音实验室进行录音。受试者均身体健康,且乐意接受该次试验录音。见表1。
表1 实验对象的背景情况
单字调实验字表的选取主要参照朱晓农(2010)的标准:韵母以单元音a,i,u 为佳,声母以清不送气p,t 为宜。如果找不到足够多的合适音节,零声母也可考虑[10]。因为声母会影响基频,所以尽量选取对基频影响较小的声母。元音的高低对基颇有影响,因此选不同元音做韵母,在选字方面更客观。因为受试者正在使用北京语言大学出版社2011年7月出版的《发展汉语—初级综合I》,为了减少生字对录音效果的影响,有些实验字选自该课本。综合以上因素,每个声调选取12 个字,轻声不在该次研究的范围内,共有48 个。该研究主要考察尼泊尔汉语学习者的声调偏误情况,不考察学生的识字能力,所以录音字表均标上拼音。见表2。
表2 单字调实验字表
录音前,笔者提前让学生熟知录音的实验字。该文采用了Praat 软件,录音设置采样率为8 800Hz,选取单声道。使用MacBook Air 笔记本电脑进行录音。录音前,将实验字进行乱序排列,要求每位发音人一个实验字读两遍,每个字之间大概有2 s 的停顿。若发音人的两次发音不一样,就以第二个字的发音为准。最后将采集到的录音材料保存为wav 格式。一共获得6(人)×2(遍)×48(字)=576 个有效样本。
首先,对录音样本进行切音和保存,提取录音的基频值。朱晓农(2010)认为:声调由韵腹及韵尾体现,称声调负载段。声调测量是从韵腹开始的,不包括韵头。所以以下基频提取将会去掉韵头部分。提取基频后,对数据进行归一化。归一化的目的是滤掉个人特性,消除录音时的发音风格差异,以获得具有语言学意义的信息。文章运用了石锋(1986)提出的T值公式[11]:
T=[(lgx-lgmin)]/[(lgmax-lgmin)]×5
min 为各测量点基频平均值中的最小值,max为各测量点基频平均值最大值,x 为某测量点基频的平均值。最后把得出的T 值换成五度值,根据五度值,我们使用Excel 绘制出声调格局图。
王韫佳(1995)认为在调查学生的声调错误时,要最大限度地排除语调的干扰,最好是从孤立词入手[12]。所以为了避免其他因素的影响,该文从静态声调的单字调入手,分析尼泊尔学生的声调偏误。依据上述的T 值公式我们获得了单字调调值表,并通过Excel 得出声调格局图。见表3。
表3 尼泊尔汉语学习者单字调调值表(保留一位小数)
根据尼泊尔学生的声调格局图,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出各声调的调势。由图1 可知:阴平的声调曲线是一条大致水平的线,起点T 值为3.1,止点T 值为3.3,调值在3.0~4.0 之间,对应五度值的4 度,所以尼泊尔汉语学习者的阴平调值可以大致可归纳为[44]。但是我们要依据各声调的相互分布关系,对归纳出的五度值略做调整。结合表3 和图1,我们可以看到该阴平的起止点调值离3 度较近,如果把阴平调值归纳为[33]会更符合尼泊尔学生的发音值[13-15]。见表4。
表4 T 值和五度值的对应表
图1 尼泊尔汉语学习者单字调声调格局图
阳平调呈上升的调势,起点调值为1.5,对应五度值的2 度。止点调值为3.2,对应五度值的4 度[16]。因此,阳平调值可以归纳为[24]。但是依据各声调的相互分布关系,可以对归纳出的五度值略做调整。因此尼泊尔学生的阳平调值亦可以归纳为[23]。
上声声调曲线为一条先降后升的曲线,起点调值为1.1,对应五度值的2 度。折点在第四个采样点,调值降到最低点0,对应的五度值为1[17]。止点调值为3.2,对应的五度值为4 度。所以,尼泊尔汉语学习者的上声调值可总结为[214]。同上,我们可以将上声调值归纳[113]。
去声声调曲线为全降调,起点调值为5.0,对应五度值的5 度。止点调值为1.9,对应的五度值为2 度。因此,尼泊尔汉语学习者去声五度值的调值为[52]。
通过以上的分析,我们归纳出尼泊尔汉语学习者的声调五度值分别为:[33]、[23]、[113]、[52]。由此总结出尼泊尔汉语学习者单字调的偏误结论: 去声掌握得最好,但是与标准普通话的调值相比,止点不够低。阴平的偏误在于起止点调值不够高,把“高平”调发音成“中平”调。阳平的偏误在于调域过窄,而且起点调值低。上声的偏误在于起止点值偏低。因此我们可以归纳出尼泊尔汉语学习者习得单字调的难易顺序为:阳平>阴平>上声>去声。我们建议对尼泊尔汉语学习者的声调教学应该先教去声,上声,再教阴平和阳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