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视角下大学生就业与食用菌产业转型路径分析*

2021-01-18 08:31
中国食用菌 2020年11期
关键词:农林食用菌毕业生

徐 琳

(南昌理工学院财经学院,江西 南昌 330000)

党的“十九大”明确了实施乡村战略的重要性,目的就是实现农业生态化转型,我国农业产业结构是否能够实现现代化生态农业,将直接影响到我国的乡村振兴战略[1]。食用菌产业作为我国农业经济的重要支撑产业之一,要实现产业结构现代化,必要条件就是需要具备一批高素质的人力资源[2]。目前高校已经成为高素质人力资源的重要输出地,但是受到环境等各方面因素的影响,高校毕业生对食用菌产业现代化带来的积极影响并不是很大。为了改变这一现状,需要对高校大学生就业与食用菌产业转型路径进行系统的分析,以此确定高校毕业生在食用菌产业结构转型中的角色,促进食用菌产业结构迈向现代化。

基于C型环结构的环偶极子超材料设计与仿 真 …………… 赵崤利,王 爽,朱剑宇,王 松,李 泉(11)

1 高校毕业生服务食用菌产业的知识、能力解析

1.1 知识解析

1.1.1 理论知识

为了进一步适应现代化食用菌产业结构的发展,农林院校相继开设了与食用菌相关课程。例如《食用菌技术》是部分农林院校生物学技术、园林园艺、农学的专业课程,涵盖了农业微生物学、真菌学、蔬菜学及发酵学等,是多领域相互交叉渗透形成的综合性学科[3]。《食用菌技术》课程教学目标是要求每位学生掌握食用菌生产技术理论知识,课程分为基础理论知识、栽培理论知识、加工理论知识等[4]。目前高校中关于食用菌技术理论的课程还有很多,主要是从食用菌生产、加工、销售等环节的理论层面进行分析,目的是让每位学生了解食用菌从生产到加工、销售的整个环节的理论体系,从而为今后的实践打下扎实的基础[5]。一般情况下,农林院校毕业生理论知识结构与其他高校相比,最适应农业发展需求。

人际关系综合诊断量表是人际关系行为困扰的诊断量表,共28题,每题做“是”和“否”回答。回答“否”的0分,“是”得1分。如果总分≥20分的为人际关系障碍,如果总分在15~19分之间,人际交往存在较严重困扰,如果总分在9~14分之间,说明与人相处存在一定程度困扰,人际交往能力一般;在0至8分之间,说明与人相处困扰较少,人际交往能力良好[2]。

农林高校不仅培养学生食用菌理论知识,而且重视学生的食用菌栽培实践能力。食用菌栽培需要保证时间的连续性,整个过程中将涵盖到了制种、配料、装料、灭菌、接种、发菌、出菇等管理等流程,每一个环节之间都需要紧密联系,时间跨度非常大[6]。例如原种与栽培之间需要间隔半个月,其中食用菌的栽培时间更长。学校为学生安排了充足的时间来进行食用菌栽培,目的就是让每一位学生了解到食用菌的栽培过程及生长环境。例如吉林农业大学为学生提供了食用菌栽培区域,以此方便学生们开展食用菌栽培试验,切实的将产学研相互结合。学生们通过实际操作,增强食用菌生产自适应能力,掌握食用菌的基本生产流程及关键性的生产技术。例如食用菌育种、接种、病虫害防治、资源有效利用、化肥使用技术。为今后投入到食用菌产业实际工作中,或是研发与创新打下坚实的基础。

1.1.2 实践知识

中共党员,沧州市中心医院党委书记、院长,河北医科大学博士生导师,主任医师,第十二届、十三届全国人大代表,河北省第十届、十一届人大代表,第六届、第七届、第八届党代表,河北省第六批省管优秀专家。

一是开展培训指导。通过多种形式的培训提升基层站区长思想政治工作理论水平。公司开辟“红思·路”国学堂,举办诗歌鉴赏与创作、国学与管理、国学与修身等系列讲座。组织“悦·畅”文学沙龙开展“诗韵青春,红色传承”户外诗歌分享会,从中国传统文化经典中汲取营养,传承核心价值观和理想追求,丰富基层站区长在职业自觉养成和职业意志培塑等方面的知识,为站区长在涵养职工职业品格、提升站区管理品质等方面提供理论支撑。

1.2 农林院校大学生能力解析

浙江省特色小镇建设走在国内前列,如绍兴东浦黄酒小镇以东浦江南水乡著名古镇为建设发展基础,结合东浦闻名于世的酒乡建设黄酒风情体验小镇;柯岩酷玩小镇以柯岩风景区为建设基础,围绕柯岩风景区丰富的地形地貌建设具有鲜明特色的酷玩小镇;这些小镇的建设都基于良好的本地资源条件,取得良好的建设效果和经济效益。

1.2.1 获取先进技术信息能力

1.2.2 知识应用能力

何晋先生仔细比对《左传》贾、服注和杜注,发现往往大同小异;两者不同时,“贾、服注意在解经,经常阐发微言大义;而杜注意在释传,所释比较客观通达,多近于史”。至于南北学术差异,在杜注和贾、服注上并不显著,因而由此引发的争端,“大抵只是门户之争罢了”。有趣的是,《杜氏春秋》在北魏洛阳朝廷中流行了数十年,也未见遇到什么争议;迁邺甫尔,就遭到国子博士的问难,而且“至今未能裁正”,亦即直至《魏书》成书仍无定论。

农林院校毕业生作为现代农业转型的中坚力量,由于毕业生自身的理论知识储备、能力与素质具备了现代农业产业人才的特性,他们在现代化农业发展中将会产生重要的作用。我国现阶段食用菌产值逐年上升,现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的重要农产品之一,实现食用菌现代农业转型势在必行,但是现阶段食用菌产业实现现代农业转型的根本问题是专业领域的人才缺口。从目前我国农林院校毕业生的就业数据来看,由于受到传统思想的影响,农林院校本科生与专科生中从事食用菌行业比例普遍都很低,本科生平均是 10.32%,专科生平均是12.62%[11]。这一比例与其他涉农领域就业相比存在着较大的差距,例如农林院校的渔业就业比例到了32.8%,畜牧业就业比例达到了42.1%[12]。由此可以看出,虽然农林院校毕业生是目前现代食用菌产业发展的重要支撑力量,但是从具体就业形势来看并不是理想,这对我国食用菌产业的进一步发展造成了阻碍。

目前食用菌已经成为我国重要的外贸出口农产品之一,其产业发展更倾向于国际化水平[7]。食用菌产业发展的基础是市场,需要按照市场的不同来对食用菌的产业结构进行调整,以国内市场与国际市场的发展环境,对于产业结构与产业组织体系进行优化[8]。现代化食用菌产业属于一个开放的系统,现代化食用菌产业发展也需要开放式人才。开放性人才需要具备对市场信息进行整理、收集加工及信息的应用能力,而农林院校毕业生具备了这种能力,对于食用菌产业的发展前景、食用菌技术信息的检索及农业信息的分析都拥有一定的能力。

农林院校大学生在从事食用菌产业时需具备知识应用能力,主要包括了某一食用菌专业知识应用能力、语言文字表达能力、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甚至还需要掌握外语交流能力[9]。学生们从课本中学习到的食用菌专业知识,最终目的是将这些知识应用到实际的生产中,使先进的食用菌技术与现代农业产业结构相融合,将专业知识转变为实际生产力。其次学生们掌握语言与文字表达能力,主要是为了更加精准的传达食用菌产业中先进的技术理论及操作技巧;掌握信息化技术应用能力,是为了更好的适应当前现代化农业发展的需求。学生们在学校接受专业理论知识教育时,在专业课领域都进行过案例分析、演讲比赛、调查问卷及毕业论文等多项实践演练的过程,通过这些环节的锻炼,具备了较强的语言表达能力与理论知识应用能力[10]。毕业后从事食用菌生产工作时,能够更系统的对食用菌生产技术进行详细的讲解,除此之外,学生们通过计算机与外语相关课程的学习,可以将其应用到食用菌产业的发展中。

2 高校大学生就业食用菌产业存在的问题

2.1 农村基层就业意愿低

农村是现代化食用菌产业发展的主战场,食用菌生产基层对技术性人才有较大缺口。农林高校大学生就业于食用菌生产基层,可以将先进的食用菌生产技术进行推广,深化农业科技创新与体制改革,进一步提升农村生产力,加强农业现代化建设水平。但是,大部分农林高校毕业生普遍不愿意到生产一线去工作,分析4所农林高等院校毕业生食用菌就业情况,结果见表1。

表1 2013年~2017年4所高等农林院校毕业生食用菌生产就业情况Tab.1 Edible fungi production and employment of graduates from four higher agricultural and forestry colleges from 2013 to 2017

由表1可知,4所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在食用菌生产一线的就业人数非常少,从统计数据来看只有4.02%,也就是说在100个农林院校大学生中只有4个人选择在基层从事食用菌生产工作。而且参与到食用菌基层工作的一部分学生是通过“三支一扶”等政策,投身到食用菌产业发展中,但是他们并不是完全的长期投身于一线,通常服务时间一般不会超过两年。总而言之,农林院校毕业生从事食用菌一线生产的人数较少,不能真正为实现现代化食用菌产业发展提供长期的服务。

http: //www.qxkj.net.cn,邮政编码:100081,电话:(010)68407256,Email: qxkj@cma.gov.cn

2.2 就业数量不能满足现代食用菌产业需求

农林高校毕业生在校期间,获取知识能力及信息搜寻的基础设施比较完善,部分学生在撰写毕业论文时进行过科技信息检索及市场调研等方面的具体工作;有些学生在实习期间或者是关于食用菌的课堂研究方面,系统性接触过食用菌产业结构的具体发展情况,并从中获取到食用菌前沿技术信息,将这些信息应用到了自己的论文成果中。基于此,不论是在学生的日常学习中还是在实际生产工作中,农林院校的大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信息获取及应用能力。

2.3 食用菌现代化生产知识、能力欠缺

大学生在所学习的食用菌理论知识或者食用菌栽培试验,与实际的食用菌生产仍存在着较大差异,大学生对于实际生产工作不够了解,往往会在实际生产中出现一些低级错误。尤其是大学生刚刚进入到食用菌生产岗位,理论知识比较丰富,而缺少实践性操作。虽然说大学生在学校中也进行过食用菌的培养操作,但是与实际流水线生产模式相比其差异还是很大,进而导致学生的理论知识与实际生产相互脱节,即使学生具有出色的个人能力或者是较强的动手能力,但是在实际工作还会出现问题,这也会降低大学生的工作积极性。

2.3.1 实际工作的相关知识欠缺

2.3.2 实践能力不强

从一些食用菌生产企业或者是专业合作社了解到,大学生在基层从事食用菌生产时的实践能力不强,主要存在以下几点问题。

1) 大学生在实际生产中的组织协调能力不突出,大部分食用菌生产企业非常重视大学生的能力,往往会对于大学生的期望值过高,希望他们能够成为食用菌生产中的技术骨干,并为企业的科研创新注入新的活力。从实际工作情况来看,大学生在实际工作中缺少组织协调能力,团队协作意识较差,不能充分利用有限资源。

2)毕业生动手实践能力相对较差,不能马上投入到实际工作中,往往需要师傅带,或者是通过适应性培训才能进行实际工作[13]。

3 农林院校毕业生服务食用菌产业转型的路径选择

从上述研究发现,目前农林院校毕业生从事基层食用菌生产的人数非常少,同时大学生在基层食用菌生产过程中也暴露出了相应的问题[14]。对此,为了进一步体现出大学生在基层食用菌生产体系中的价值,需要基层政府部门参与到大学生在基层食用菌生产服务工作中。基于此,借助前人所研究的“三螺旋理论”模式来构建起大学生、基层政府与食用菌生产企业之间的良性互动关系,实现食用菌产业的现代化转型,并以此开创出大学生在食用菌产业就业的新路径[14]。

选择“三螺旋理论”模式作为大学生对食用菌产业转型的基本路径,是因为大学生在食用菌产业转型过程中,在不同的服务主体中所产生的影响各不相同,采取“三螺旋理论”可以将农林院校大学生、基层政府与食用菌生产企业三个主体建立成为了一个良性互动的服务模式,以便于实现食用菌现代化产业模式的转型。

使用“三螺旋理论”服务模式,不仅仅是将地方政府、农林院校与农户三者之间进行有效的联系,而是打破三者之间的界限,实现三者优势的互补。例如作为基层政府部门可以为大学生营造出一个良好的工作环境,并出台相应的政策鼓励大学生返乡就业;大学生则是通过自己擅长的理论知识,在基层进行食用菌理论知识的宣讲,提升广大菇农的理论素养;食用菌生产企业定期对大学生进行食用菌实践性知识的培养,并为大学生提供相应的实践生产基地。三者之间相互渗透协同发展,其最终实现的效果见图1。

由图1可知,基层政府、食用菌生产企业与农林院校大学都有一个共同的目标,就是促使食用菌产业实现现代化转型,为实现这一目标三个主体行为需保持一致,且合作密切。在实际服务过程中,三个主体之间存在一定差异性。例如,对于在食用菌实际生产中大学生偏向于重视食用菌技术与科学研究的发展;基层政府更重视区域经济的发展状况与其他的产业结构的优化;食用菌生产企业更重视食用菌生产技术的可行性及投入成本比例。对此为了避免此类事件的发生,以“三螺旋”模式来平衡三个主体的发展关系,使得农林院校、地方政府与高校之间形成一个良性的相互作用,并以相互渗透的方式进行螺旋式的上升,从而实现了食用菌企业在基层政府政策扶持下,建立校企合作关系,以新的食用菌生产技术来推动企业快速发展,进而以企业带动地方产业经济体系。

4 结论

食用菌产业向现代化农业转变的过程中,现代化的生产要素投入到食用菌的生产中,需要一批懂农业、爱农业、专业性较强的复合型高素质人才[15]。高等农林院校作为现代化农业人才的重要来源,是建设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及实现乡村振兴的关键点。对于农林高等院校大学生在食用菌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并基于“三螺旋”理论提出“地方政府——农林院校——农户”三方共同参与的服务模式,使三者之间形成良性互动。不但可以更有利于大学生服务食用菌产业的转型,而且有利于三者之间协同发展,进而推动我国食用菌产业结构的深化改革。

猜你喜欢
农林食用菌毕业生
信阳农林学院作品精选
浅谈农林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河北省农林科学院经济作物研究所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中)
食用菌的栽培技术(上)
伤心的毕业生
你根本不知道,这届毕业生有多难
一个没什么才能的北大毕业生
深圳农林渔业局原局长被开除党籍
湖北美术学院98年毕业生作品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