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更多观看之道:拓宽儿童绘画思维的三阶段

2021-01-17 03:33刘雨婷
名师在线·上旬刊 2021年12期
关键词:美术课堂情感表达

摘 要:唐代禅师行思曾提出参禅的三重境界:“看山是山,看水是水;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作者认为小学美术教学中儿童绘画的三个发展阶段也是一样,从一开始不假思索,看到什么画什么,到了解事物本质后再去绘制,再到打破桎梏,大胆、真诚地表达所见所想,这也是小学美术教学中儿童绘画思维应该达到的三个阶段。基于此,文章分析了拓宽儿童绘画思维的三阶段,以期为相关教师提供参考。

关键词:美术课堂;观察自然;情感表达

中图分类号:G40-0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9192(2021)34-0083-02

引  言

《义务教育美术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教师要注重美术课程与学生生活经验的紧密关联,使学生在积极的情感体验中发展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从中不难看出,教育部门对学生的美育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一、看山是山,看水是水——小学低年级儿童绘画现状

在小学低年级阶段,绘画满足了儿童表达与宣泄情绪的需要,成为他们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儿童内心纯粹,作画用色大胆,行动力强,想到什么就画在画纸上。在这一阶段,美术教师要保护好儿童绘画的纯粹性,避免概念化教学。但从小学低年级学生的各类美术作品中,笔者发现,在一些常见事物上,儿童有模式化绘制的现象,在聆听儿童表达时发现,造成这种现状的原因有以下两点。

(一)造型能力有限,概念化绘制严重

在绘画过程中,儿童造型能力有限,多进行概念化绘制。比如,在画人时,儿童多创作大字形的“火柴人”或椭圆、长方形组成的“面包人”,或者临摹一些概念化的人物造型。这样的概念化、模式化的造型更易于低年级儿童模仿习得。

(二)缺乏生活经验,缺少细致观察

由于缺乏生活经验,儿童在绘画时常采用固定的形态。比如,在画树时,大部分儿童常绘画以下三种形态:圆形加上长方形的行道树,用三角形堆叠起来的松树,像手指一样分叉的树干。儿童往往会在自己的多幅作品中重复绘画一种固定造型的树,并且短时间内不再改变。出现这种情况主要是因为儿童缺乏生活经验,缺少对实际对象的细致观察。

杨景芝先生指出:“我们在教学实践中发现,儿童画复杂的不规则形比画简单的规则形更有助于推动和发展思维活动。”[1]那么,教师要如何改变儿童概念化的绘制模式,从而培养儿童自主发现美、体会美的能力呢?带着这些思考,笔者在小学美术教学中进行了一些探索与尝试。

二、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外师造化

“外师造化,中得心源”是唐代画家张璪提出的艺术创作理论。“外师造化”是指艺术创作应源于对大自然的师法。儿童的概念化绘制模式只有通过他们对自然的真实观察才能打破。在小学美术教学中,笔者尽力引导儿童观察自然、感知生活,充分培养他们观察美、发现美的能力,让他们更加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培养他们的审美能力。

在课题的选择上,笔者选择日常生活中儿童容易感知、容易表达内心情感的课题。比如,在教学美术二年级教材中“树”的课题时,笔者带领儿童走出课堂,摸一摸不同的树皮,再仔细观察树干的生长特点,感知树叶的颜色与形状等,从而锻炼儿童观察事物的能力和敏锐度。这一过程中,儿童观察到树皮粗糙的肌理,发现树干与树枝自然地由粗到细连接在一起,树枝并不是只生长在左右两边,而是围绕树干生长的。笔者还引导儿童思考为什么树枝不像树干一样垂直生长(当下方的树枝照射不到阳光,便会向旁边生长,再向上生长),这样的引导能促进儿童心灵的成长,使儿童了解画树并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

小学各个年级的美术教材都会涉及“人物”的课题。教学这类课程时,笔者会引入简易的人物模型,让学生扳一扳、摆一摆,把人偶做成不同的动态造型。通过这个小游戏,学生发现人物的身体主要由头部、躯干和四肢构成。学生了解人物的运动原理后,在实际绘画时再遇到不会画的人物动态时,只需要自己摆一摆动作,难题就迎刃而解了。

这一阶段的教学目标并不在于培养学生专业的美术造型能力,而是增强学生对生活中一切事物的观察和理解能力,让他们善于发现美,从而摆脱概念化绘制的束缚,发自内心地细腻感受、真诚表達。

三、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中得心源

艺术的本质并不是单纯的再现模仿,而是需要“中得心源”。也就是说,艺术更重视主体的构思与情感表达,是主体与客体、再现与表现的高度统一。

每个划时代的中西方艺术大师无一不是拥有自己独特的艺术构思:二李父子开创的青绿山水,马一角、夏半边的独特构图,米罗童趣的绘画语言都让他们在绘画史上占有一席之地。小学阶段的儿童创作欲望强烈,但对艺术的理解有限,需要教师正确的教学与引导。教师应让大师的艺术以简单、可接受的方式走进儿童的生活,使儿童从大师作品中受到启发和感染,从而培养他们发现美的能力,挖掘他们的潜能,不断提高其创作水平。

除独特的构思,真切的情感也能给作品注入灵魂。儿童只有发自内心地画,认真地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才能使作品有感染力。

(一)“大师笔下的树”

在本课中,笔者引导学生观察大师是如何表现树的,如我国画家在山水画中如何勾勒树,大卫·霍克尼是如何绘制树的,主要是让学生认识到绘画不一定非要模仿自然。在已经了解树的结构的基础上,学生可以参考大师的绘画方式,更加自由地绘制只属于自己的树。学生作品见图1。

(二)“像米罗一样绘画”

在“像米罗一样绘画”一课中,笔者引导学生联系实际生活,找出米罗画作中一些可以辨别的抽象元素,如星星、月亮、人、投掷的石头等;再通过逐层引导,使学生逐步把米罗画面中抽象的绘画语言拆解、归纳、转变为自己所熟悉的点、线、面元素。学生根据本课的知识再结合之前学习的人物造型,创造出了属于自己的“人”的符号。图2中,这个拿剑的人物造型既生动,又简洁,让人感受到壁画上的原始动力。

(三)“小小莫迪里阿尼”

在本课中,笔者带领学生欣赏莫迪里阿尼的作品,引导学生观察、感受:画中像木偶一样的人物都是由简单的几何形体构成、人物没有眼珠、有像圆柱体一样拉长的脖子等。布置的作业是让学生模仿莫迪里阿尼的手法为爸爸或妈妈画一幅属于他们的画像。

学生完成的作业中有一幅特别的作品,让学生和教师感受到扑面而来的生命气息。这幅画的作者是一位二年级的学生,当他画了一半时,周围的同学都发出笑声。笔者仔细一看,其他学生都把爸爸或者妈妈美化了,只有他画了像魔鬼一样的妈妈。原来,这位学生的妈妈经常在辅导作业时对他发脾气,所以他要把这样的妈妈画下来,让她看看自己发脾气时的样子有多丑,希望她以后不要随便发脾气了。笔者意识到绘画正是他宣泄情绪的窗口,便对他进行引导:“你觉得自己生气的时候是什么样子的?人在生气的时候眼睛有什么变化?”在笔者的引导下,他笔下的妈妈更加生动了。于是就有了这幅作品(见图3),这幅画也因为注入了孩子最原始、最本真的情感,拥有了真切的感染力。

结  语

通过上述三个阶段,学生从概念化画树、画人,到模仿自然,最后在体会大师作品的美后,融入自己的思考与情感,创作属于自己的作品,这实际上是一次次绘画思维方式的转变,培养了学生自主发现美、体会美的能力。因此,在实际教学中,教师应让他们更加深入细致地观察事物,培养他们发现美、创造美的能力,从而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素养。

[参考文献]

[1]杨景芝.儿童原创:艺术引导[M].武汉:湖北美术出版社,2016.

作者简介:刘雨婷(1991.7-),女,江苏南京人, 硕士学位,一级教师。

猜你喜欢
美术课堂情感表达
就业导向视角下中职美术课堂教学提升学生能力路径探析
用好课堂提问,让美术课堂动起来
美术课堂学生活动方式的空间定位
浅析咏叹调《我怀着满腔热情》旋律特点及情感表达
谈朗诵对歌唱的作用
图形创意在平面广告中的情感表达
刍议绘画艺术中色彩的情感表达
儿童戏剧文学中的游戏元素对幼儿情感表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