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下中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改革

2021-01-17 23:16胡少玲
红豆教育 2021年25期
关键词:机械专业中职院校课程改革

胡少玲

【摘要】校企合作的形式和理念广泛存在于专业教育中,是对专业教育来说十分合适的人才培育形式。中职院校与企业构建互助互利的合作、联手培育适应社会需求的现代化人才,逐渐成为培育人才的关键途径。本文以中职院校中机械类专业的校企合作下的课程方向为切入点,探讨分析课程优化的必要和参考策略。

【关键词】校企合作;中职院校;机械专业;课程改革

引言

校企合作过程是院校和企业共同培育人才的环节,是中职院校人才发展的必经途径。十九大报告对于中职院校的优化提出新的要求,强调院校要优化课程培育环节,完善中职教育的体系,提倡与企业进行多方位合作,实现专业教育与现实需求的高度契合,便捷人才输送和按需求培育人才。作为应用型学科,机械专业学生在中职院校无论是理论还是实践上的学习无非都为了更好的工作,校企合作的形式,既能够将培育资源集中供给学生,构造出高实践性的专业环境,使学生在生产实践中把握技术,又能将符合技术需求、行业标准的优秀人才与社会,企业和需求形成高效对接。

一、中职院校机械专业的课改重要性

基于中职院校的教育方向,院校倾向培育对企业岗位展现出高适应性的人才,看重学生的入岗就业。作为企业则希望人才能够适应岗位操作需求和发展倾向。院校与学生渴求就业岗位,企业需要能快速适应岗位操作的对口的优秀综合型人才,互相之间形成依赖的供需关系,互相影响和成就,彼此间对于培育学生实际上岗能力达成一致。如何达到企业需求,需要院校对企业的具体需求门类和岗位數量有所了解,再以为企业量身定制的方向设计教育活动。因此,中职机械专业的授课标准,教材选取和教师的实施手段都是会产生重要影响的环节,必须在合适情况下对于专业课程予以改进,才能不断贴合企业需求,培育符合社会实际发展希望得到的人才,这便是在中职的机械专业在课程上进行改革的必要因素。

二、机械专业教学优化的具体方向

(一)从课程设置入手进行革新

培育标准来自企业,人才归于企业,是校企合作的循环特点,也是进行合作对于中职院校提出的准确需求。从这样的要求入手,对中职机械专业方向进行优化可以分层次进行设计。把制造学科方向当做参考标准,从企业对于制造技术岗位的具体招用标准来进行课程的规划,将教学划分为专业技术和文化型两个大方向。以文化课程来满足人才的基础素养培育,以社会共有的基础认知为主要内容;专业教学则从学生需要掌握的专业理论和熟练操作能力的教学为主,并再度向下进行细分:企业必备的工作能力为核心,加强专业的综合训练,对学生进行拓展性的全方位提升课程,培育学生面对岗位顺利解决工作任务的能力,实践操作和拓展性涉及各种问题的能力。用全方位的课程标准,对学生的文化素养和技术能力都进行针对性的提高,满足企业用人需求。

(二)在课程计划内容方面进行优化

调整课程结构的情况下,中职院校也需对结构内的具体内容进行适当修改和填补。文化方向的教学计划建设要保持一定原则,在课程的选择和教学实施方面保持内容的高显性和易懂性。在文化课规划中融合从基础学科到就业规划和心理辅导、团队观念等多方面展开具有广泛性的教学规划,促进学生综合素质增长。在内容选取上不应偏离生活的实用性,以充满生活感的语言解释生活相关知识。对于专业课的教学,教师要明确教学方向,中职院校不同程度的存在教学和培育目标不明确的状况,使得学生在机械专业的职业素养发展上收效有限,没有获得足够的发展空间,这就需要中职院校依据合作企业的实际需求订立课程阶段性和最终目标。专业课的调整,必须围绕解决岗位中存在的现实问题展开学生的培育,但是不能忽视机械教学对于理论的需求。因此专业课程的优化仍要从理论和实际两大方向进行考量。课程计划的调整还需要平衡理论和实践两部分内容的比例,一些院校常以理论教学为主要部分,学生在技能的熟练上得不到锻炼,从而在就业中缺乏将理论转化成实践的技术指导。作为重视使用操作的中职院校需要锻炼学生机械操作的能力,以实践推动理论的吸收。院校还需加强培育学生端正的操作态度,使院校学生具有强烈的职业精神和责任感。除原有课程外,院校还可以与企业共同规划含有校园和企业特色的校本课程,通过学生多元素质的培育展现院校和企业特色文化。

(三)课程改革的实施

由于中职机械的特殊性和专业性要求,与普通高效的课程有很大区别,从而在计划的实施上也需要有细致的处理。课程改革要保证文化课贯穿始终,综合能力锻炼的教学与任务式的课程交替进行,在学生的把握度达到一定标准时,融入拓展性的知识训练,授课模式方面可以采用多种趋势分散培育的模式。校企合作是彼此之间通过信息共享,人才共育的共同促进发展的互赢形式,相应在教学活动中也可以多元化的对教学模式进行拓展。例如召开专题讲座,邀请企业中的一些优秀技术人员在讲座中与学生分享企业文化和发展历史等内容,促进学生对企业的正面态度。还可以邀请经验丰富的员工到校对学生进行指导,提高学生操作效率,对学生在实操中面临的问题进行经验性的解答,促进学生对实操能力的提升和自信。

结束语

校企合作根本在于形成利益共同体,通过合作方式达到校园、企业和学生的三方共赢。其完成途径需要学校进行相关课程的改革优化,有方向和针对性的进行教学调整,培育企业岗位需要的人才,加强中职院校的人才培育质量,使学生的就业得到真正解决。

参考文献:

[1]易茜.机械制造技术专业校企合作人才培养模式研究[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中旬刊),2016(08).

[2]姚祖荣.校企合作下中职机械类专业课程革新分析[J].速读(上旬),2020(8):241.

[3]杜丙科.校企合作下中职机械类专业课程改革[J].科技风,2020(3):75.

猜你喜欢
机械专业中职院校课程改革
多元思维下中职机械教学的探索与研究
中职学校机械专业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中职院校Flash动画精品课程的设计与开发
网络环境下中职计算机教学的探析
“双创”形势下高职财务管理课程改革探索
中职院校PhotoShop课程教学浅谈
基于创意的对口单招色彩课程改革突破点研究
校企协同实施高职专业课程改革的实践研究
紧密对接航空制造产业 创新航空机制专业内涵建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