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企合作视角下的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

2021-01-17 16:59龙欢
江苏广播电视报·新教育 2021年38期
关键词:会计学校企实训

龙欢

随着高校毕业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就业问题已经逐渐演变成了社会问题,会计学专业作为热门专业之一,也面临就业压力。在实际应用中,不论是从事会计、银行、还是审计工作,需要更专业、更深入的基础知识,没有扎实的实践基础,在就业时会产生知识断层。目前,各个高校为培养出与市场需求对接的人才,许多学者、高校和机构都在积极探索着解决校企合作模式下的会计学专业人才培养问题,虽然取得了一些成绩,但仍存在需要改革与探索的空间。

一、传统教学模式下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校内实训平台和校外实习基地与需求不匹配

随着市场对会计学专业毕业生实践能力要求越来越高,各大高校逐渐重视实践教学环节,购买一些实训软件和设备。但由于缺乏对相关实训软件进行及时维护和升级,导致一些实践教学环节实训软件无法满足最新的财税制度。学生在校学习的实训软件未能与社会用人单位及时接轨,学生走上工作岗位后的适应性受到一定程度的限制。

(二)课程体系设置宽泛,缺乏精准化

通过调研发现一些高校会计学专业开设的课程内容实际上非常广泛,本着培养扎实市场经济理论及经济管理的原则,会计学专业的课程包含了会计学原理、经济学基础、统计学、管理学、中级财务会计,税法,财务分析,会计信息系统,投资学,高级财务管理等。从专业课程的设置方面不难看出,内容非常广泛,每一门课程的课时设置上非常有限,导致课程的内容学习不够精准化,学生就业时无法迅速适应工作模式。学生通过院校专业课程的学习,一方面是为了增强自己的学识,做到“术业有专攻”,另一方面是为了更快的融入社会,选择一份专业对口,并且适合自己的工作,学生在院校的学习本质目的是作为自己今后择业的重要铺垫。因此课程体系设置不宜过于宽泛,以职业标准为基础,选择与专业匹配度高的课程体系,培养技能应用型会计学专业人才。

(三)实践型师资力量不足

目前,大多数高校会计学专业的师资队伍中,专职教师普遍都是从毕业院校直接进入学校担任专业老师,缺少企业工作经验,因此在会计学专业可能就业的行业,会出现实际账务处理方面经验不足的问题。现在企业普遍应用自行研发的财务系统。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与时俱进采用新仪器、新方法。目前,会计学专业的教学发展体系中,对于既具有教师素质又具有行业素质的双师型教师培养模式非常推崇。一些高校也在不断的探索过程中,但是引进这一模式之后,对于双师型教师和普通教师在教学任务量、薪资待遇、福利、培训及进修等方面没有做明确的区分。双师型激励机制的缺乏导致教师缺乏利用自己业余时间进行校外挂职锻炼的动力。

二、校企合作视角下高校会计学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措施

(一)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目标

高校开设专业首先要明确培养目标,让学生毕业之后能够通过在校学习的内容,在工作当中实际的运用,即以应用型人才培养为主线。因此,实践教学体系的构建务必实现理论与实践的全面结合,重视学生在现实工作当中工作效能的锻炼,在人才培养目标中凸显其实用性能。因此,明确培养学生目的是为了针对不同类型的企业,具备良好的专业修养,灵活运用自身所学的知识与技能,在毕业之后可以担任与会计相关岗位的工作,具备会计师所具备的理论水准及工作实力的技术化会计精英。

(二)加强校内外实训平台和实习基地建设

高校的相关负责人,要与社会以及企业之间通力合作,为优化校内外育人环境做好充足的准备。学校与企业合作搭建实践实训平台,为学生创造良好的社会条件及环境,为学生提供校外实习的机会;校园内部,建设实践教育基底,为学生提供校园内部实践场所,校内外相结合,为该专业的学生打造一个良好的学习、实践的环境。湖南信息学院会计学专业为了能够充分发挥学校教育资源,曾经大力推进“工学结合,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不断强化实践环节,在2021年5月与星沙代理记账协会旗下14家单位达成合作,构建实践实训基地,为会计学系学生寒暑期顶岗实习提供场所,但随着选择该专业学生数量增多,现有的实训基地不论是设备上还是场地方面,都有一定的不足,因此对于实践训练的场所要加大投入力度,构建综合仿真实训室,提升学生电子做账与计算机应用能力。

(三)改革课程体系,与专业精准化对接

在教育教学的过程中,应当注重课程体系的与时俱进,不仅要求学生掌握基础知识,还要掌握实际应用中的经济原理,真正做到学以致用。高校在进行课程体系的改革时,首先要明确在企业当中,会计岗位的职业标准和工作任务以及基础会计与财务管理岗位的差别,培养多方面人才;其次,以职业标准为基础,选定合适的专业课程内容进行教学,与时俱进的开设教学课程与实践课程,争取做好实践型人才的培养,定向培养专业化人才。最后,引入实践与理论并行的教学模式,尽可能的提高学生考证能力与实际应用能力,实现学校课程与专业要求精准化对接。

(四)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弥补实践型师资力量不足

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能够发挥出学校与企业各自优势,共同培养社会与市场所需要人才。校企双方相互扶持、相互渗透、双向介入、优势互补、资源互用、利益共享,推动教育与生产可持续发展。因此,培养合格的职业化人才,应该构建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的长效机制。在校企合作“订单式”人才培养模式中,首先,在面对日益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时,政府应当发挥积极作用,从政策上给予校企合作双方相应的优惠政策,引导更多的学校与企业参与到这种人才培养模式中,在引进企业的同时,还要注意筛选企业参与的目的,防止不良企业利用政策优惠,引导不良风气。其次,高校方面,大力推行校企合作模式,利用企业深入参与教学的机会使学生接触更多书本以外的知识。同时高校也应该注重对实践型教师的培养,制定相应的激励机制鼓励有条件的老师利用寒暑假到校企合作企业进行挂职锻炼;对有意向考取专业资格证书的老师适当减轻工作量或者在排课方面给予适当照顾。从多方面鼓励教师提升自身的实践能力。最后,各行各业的领头企业要明确自己的社会责任,要具有长远目光,认识到“人才是第一发展力”,充分发挥校企合作在企业发展的纽带作用。能做到上述三点,并且取得三者之间的平衡,必然会为校企合作推广和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五)改善人才评价机制,重点突出专业应用性人才

目前,我国高校普遍的人才评价机制是通过课程理论笔试成绩和学生在校学分绩点来评价学习情况,但这种评价机制过于片面。要从根本上解决就业与在校学习的过渡落差,高校应当逐渐改善人才的评价机制,培养人才是一个系统性过程,要立足于企业的实际需求进行人才培养。因此,学生在评价机制可以由以下几个方面构成:第一、学生综合期末考试成绩。第二、学生短期模拟情景操作评分。第三、学生在专业相关领域的假期实践评分。第四、校企合作双方老师给予的毕业评分。第五、进行学生的职业道德和思想水平考核。综合以上几项,对学生的在校学习情况进行评价,将综合分数较高且职业道德水平较高的学生,纳入学校人才培养库,为将来企业输送人才提供保障。突出专业知识在实际应用的重要性,同时也强调组织管理能力和创新能力,让学生在学校时可以多角度多方面的应用理论知识,尽可能的提前适应工作状态,从而达到毕业时尽可能的缩小就业时的落差,这种培养模式也为企业的后续人才输入提供了保障。

传统教育教学模式已经逐渐不能满足当今社会需求,培养应用型人才的重要性已经逐渐显现,校企合作是近年来学校探索的一种新教学模式,作为应用型院校生存、发展的关键,是培养高素质、高技能人才的重要方式之一,也是秉承“产教融合,协同育人”的原则进行制度改革,近年来,部分高校会计学专业利用校企合作的教学模式,实现了学校、企业、学生三方获益的目的。但是当前的校企合作实践还处于初级阶段,还需要构建长效合作机制,结合企业实际需求,有针对性的构建实践教学体系,才能为企业培养更加专业的人才,从而实现与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相对应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邱丽娟,乔金杰.校企合作下的财务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优化研究[J].对外经贸,2019(03):140-142.

[2]肖味味.高校财务管理专业基于创新创业能力的实践教学体系构建[J].時代金融,2019(27):135-136.

校级课题:《EVC企业价值创造综合实践基地建设探索与实践》成果之一。

猜你喜欢
会计学校企实训
依托互联网实施商务英语函电实训教学
智慧课堂混合式教学模式在校企合作订单课程中的实施与探索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会计学:天下欲治计乃治
对民办本科院校应用型校企合作人才培养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液压课程开放式虚实结合实训教学体系的构建研究
中学生生涯规划教育校企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以晋江市紫峰中学为例
提升中职机械专业钳工实训教学有效性的几点尝试
浅析网络时代会计学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