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人如何花式过冬

2021-01-17 05:40修易
课堂内外(初中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裘皮古人

修易

冬至将至,在古人写下的浩瀚诗篇中,我们可以看到许多关于冬日生活的描述:或隐居旧山,静观雪峰;或煮酒赏雪,洗砚读书。但深冬寒风凛冽,在那个没有空调、暖气、羽绒服的年代, 他们想出了哪些御寒奇招,又是如何花式过冬的呢?

穿衣篇:同一个寒冬,不同的衣料

如今,棉衣棉裤已经是很多人过冬时的必需“装备”,但根据现有史料记载,棉花是在宋元年间才逐渐传入中原,明朝时期才普及全国,成为最主要的衣物原料。在此之前,为了抵御寒冬,古人们想出了许多制作保暖衣物的办法。

裘皮:天然的保暖物

天然兽皮具有很强的保暖作用,而且不难获取,人们捕猎之后,将动物的肉吃掉,留下皮毛制成衣裳。考古学家曾在辽宁海城小孤山原始人遗址中发现3枚骨针,在著名的周口店山顶洞遗址中也发现1枚骨针,证明那时人们已经开始使用骨针缝制兽皮当衣服穿。

后来随着技术发展,古人不再仅仅把兽皮包裹在身上,而是通过加工处理,使生硬的兽皮变得柔软,制成更适合穿着的裘衣。

当时比较流行的材料是羊羔皮和狐狸皮。《诗经》中的《桧风·羔裘》就提到:“羔裘逍遥,狐裘以朝。”诗人闻一多对此句的解释是:“大夫平时穿羔裘,入朝穿狐裘。”

在位于山西太原的北齐太尉徐显秀墓中,还有墓主人穿着银鼠裘衣的壁画。整个衣身由多块银鼠皮毛拼接制成,黑色的鼠尾毛整齐地排列在外侧,既美观又保暖。

在产毛皮的西北地区,裘皮衣物很常见,普通百姓也会穿着。但到了中原地区,裘皮就变得十分稀罕,价格也极其高昂,只有王公贵族才能负担得起。

买不起裘皮,冬天怎么办?古人便想到用羊毛或者较差的狐狸毛纺织成粗厚的衣物来保暖,虽然御寒效果不如裘皮,但至少价格相对便宜,普通百姓也能负担。在不那么寒冷的南方地区,穿着这种粗毛织物就足以过冬了。

丝绵:主要的冬衣原料

虽然早期中原地区没有棉花,但有一种叫作丝绵的材料,是用蚕丝制成的絮状物。人们会将衣服做成有表有里的复衣,在里面填充丝绵来保暖,和我们现在穿的棉袄、羽绒服有异曲同工之妙。

古代文献中记载的丝绵衣也非常多。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一首五言诗《新制布裘》中就写道:“桂布白似雪,吴绵软于云。布重绵且厚,为裘有余温。”说的就是一件用丝绵做成的绵衣,外面用的是洁白的桂布,里面是吴地产的丝绵,穿着非常暖和,即使是寒冬腊月,身体也觉得温暖如春。

不过,丝绵也不是人人都能穿得起的。家境清贫的人们想要御寒,只能往衣服里填充用过的旧丝绵或者乱麻。

麻纸:无奈之举

唐宋年间,随着人口的增加,更多的土地被用于种植粮食,麻的产量相对减少。对于一些老百姓来说,穿衣便成了紧迫的问题。恰好这个时期,造纸技术大为发展,于是一些人便把主意打到了纸张上。

这一时期,出现了一种特意加厚,御寒且耐穿的纸衣,叫作“纸裘”。纸衣取材于麻纸,它的纤维强度高,不容易老化,还能防虫,价格也十分便宜。一些贫穷的文人、士兵以及僧侣常用纸裘御寒。宋朝的《集仙传》就记载了一位隐居在王屋山的王姓居士,因为常穿纸裘,被人戏称为“王纸袄先生”。

当然,贫苦人家“无衣无褐”过冬的情况也时有发生。北魏贾思勰在《齐民要术》中还提到,有些地方“民冬月无衣,积细草,卧其中,见吏则衣草而出”,只能用草来挡风御寒,十分悲惨。

明朝大规模普及种棉之后,才让曾经被视为“奢侈品”的棉衣棉被“遍布于天下”,古代普通百姓的冬天从此好过了许多。

饮食篇:吃火锅,饮美酒

吃,也是最直接御寒的方法之一。隆冬季节,没有什么比吃上一顿热腾腾的火锅更治愈的了。

中国人对火锅的偏爱由来已久,从南昌海昏侯墓室中出土的青铜火锅来看,早在2000多年前,我们的祖先就已经开启了围坐在一起吃火锅的日常。

许多朝代的文物中都有火锅的身影。汉代甚至出现了分格鼎,类似于现在的“鸳鸯锅”。辽代壁画中也出现了涮火锅的场景。

除了吃火锅,古人们也会饮酒来驱寒。

白居易曾在诗中写道:“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晚来天欲雪,能饮一杯无?”说的就是冬日寒冷,邀请友人来家里一起煮酒过冬的事。古代没有蒸馏技术,所以喝的一般是度数比较低的发酵酒。煮酒不仅能过滤其中的杂质,挥发酒里的辛辣物质,让酒变得更香,还能暖胃暖身。

三两好友,佐一碟小菜,饮几杯浊酒,是古人冬日里的一大乐事。

居家篇:在家烤火才是正经事

和如今“南方人靠空调,北方人靠暖气”不同,古人冬天最常见的取暖方式是烤火。但不要以为烤火是像原始人一样围坐在篝火旁边,为了更方便、更安全地烤火取暖,古人也想出了许多妙招。

火盆与熏笼:暖房小能手

春秋时期人们已经开始用器物烧木炭来取暖,唐宋时期经济发展到一定高度,烧炭取暖更为普及。

我们在古装剧里看到的乌黑发亮的“银丝炭”,可以算品质最为上乘的炭了,烧起来一点烟都没有,普通老百姓是不敢奢求的。要想熬过一整个漫长的冬天,许多人家只能找点木柴、秸秆等来燃烧取暖。

用来烧火的器具,最为常见的是火盆。富贵人家的火盆精美讲究,寻常百姓使用的火盆则多以泥土制成,虽然简朴,却也足以在寒冬里收获温暖。

还有一种更精致的器具叫作熏笼, 可以和炭盆搭配使用, 用来取暖、熏香和烘烤衣被。白居易的《宫词》就曾提到:“红颜未老恩先斷,斜倚薰笼坐到明。”熏笼可大可小,大的甚至可以让人坐在上面。古代的冬天,一家人围着熏笼而坐,罩上一床薄被,把手放在被子下取暖,舒服极了。

火墙与椒房:打造温暖的房间

仅靠火盆或熏笼取暖,保暖程度和范围还是很有限,于是古人们开始探索能让整个屋子都热起来的方法。

早在秦代, 皇宫里就已经出现了“火墙”。建造宫殿的时候,工匠在墙内搭建管道,与灶相连通,灶口点火之后,热气就会顺着管道传到殿内,使整个宫殿都温暖如春。

到了汉代,宫中还建有专门的温室殿。根据记载,这种宫殿用花椒和泥做成保温材料,涂在墙壁上,还在墙面、门窗挂上绣花的锦帛来遮风。椒房殿温暖而芳香,花椒还有着多子吉祥的寓意,因此,椒房通常用作皇后居所,后来“椒房”逐渐成为后妃的代称。

手炉与汤婆子:古人的“热水袋”

古装剧中一到冬天,女主角就会裹上厚厚狐裘,手捧小炉,站在寒风中也不觉得寒冷。

那些小巧精致的手炉多为铜制,炉内装有火炭或尚有余热的灶灰,炉外包裹着精美的布罩,可以随时抱在怀里,还能放在袖子里暖手,非常方便。

汤婆子则是一种扁扁的圆壶,灌上热水装进布袋,可以放在被窩里,晚上睡觉会非常暖和。黄庭坚曾写《戏咏暖足瓶》:“千金买脚婆,夜夜睡天明。” 苏东坡也对汤婆子爱不释“脚”,还把它作为礼品赠送给好友。

两种小小物件,大大提高了古人在寒冷冬日的幸福指数。

游戏篇:写字画画,优雅过冬

做足了“衣食住行”的御寒攻略,古人们又发明了寒冬特有的娱乐项目,用来打发漫长的冬季。

古人认为,冬至之后再过九九八十一天,春天就会到来,于是便有了“数九”的习俗。从冬至那天开始算起,每九日算作一个单元,连着数九个九天,寒冬就过去了。

明代开始,出现了一种叫作“九九消寒图”的游戏,形式多种多样。最为常见的有三种,分别是画铜钱式消寒图、文字式消寒图、画梅式消寒图。

画铜钱式消寒图是最简单的一种。先画纵横共九个格子,每格再画九枚铜钱,共有八十一钱。每天涂一钱,根据天气来涂,比如阴天涂铜钱上面一小块,晴天涂铜钱下面一小块。民间有歌谣说明了详细的涂法:“上阴下晴雪当中,左风右雨要分清。九九八十一全点尽,春回大地草青青。”

文字式消寒图略显复杂些,主要流行于文人之间。需要选出九个笔画为九的字,组成一句诗句,每一笔代表一天,每个字代表一个九,九个字刚好对应九九八十一天。具体涂法是在纸上先勾勒出空心字体,每过一天,用带颜色的笔填画一笔。流传度最广的文字内容,是道光皇帝写的那句“亭前垂柳珍重待春風”。

画梅式消寒图最富雅趣。先在白纸上绘制一枝素梅,枝上画九朵梅花,每朵有九个花瓣,共九九八十一瓣。每日填染一片花瓣,填满则寒消,春暖而花开。

毋庸置疑,现代科技为我们的生活带来了许多便利,但在那些科技尚不发达的时代,古人们也努力运用着自己的智慧,让生活更加舒适而多彩。也许,正是因为这种不断探索的精神,人类才能一步一步走到今天,走向未来。

猜你喜欢
裘皮古人
好玩的古人
古人怎么洗澡?
古人到底姓什么?
隆冬将至,看古人如何优雅过冬
古人如何睡眠养生?
贵德黑裘皮羊引种适应性观察及杂交效果试验
好玩的古人
貂皮鞣制控盐与操作液循环使用的优化研究
裘皮产业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研究
裘皮面料再造的工艺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