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建于1958年的天津中医药大学,是中国最早建立的中医高等院校之一,也是“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高校。2017年,学校列入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名单,中药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拜师,是传承的开始
2020年,张伯礼被授予“人民英雄”荣誉称号。这位曾在SARS和新冠肺炎疫情中挺身而出、走到一线的院士说过一句话:“‘张大夫’,‘张老师’,我希望人们一直这么称呼我。”从业40余载的时间里,他身体力行地践行着这句话。
作为大夫,即便是古稀之年,他仍坚持每周出诊,风雨无阻;作为老师,他多年来一直担任天津中医药大学校长,学校事务兢兢业业,教书育人从不含糊。在天津中医药大学特色的“师徒传承+院校教育”相结合的教育背景下,张伯礼至今仍站在教学一线,指导研究生、给本科生授课,他说:“培养出一批超过我的学生,就是我最大的心愿。”
多年来,张伯礼都秉持着一个坚定的理念:“继承发展祖国传统医药,为人民群众的健康服务。”为了更好地传承和发扬中医药,张伯礼倡导成立了“传承班”和“勇博励志班”两种特色的育人模式。
传承班的考核多在大三时进行,采用笔试(70%)加面试(20%)以及大一一年综合测评成绩(10%)相结合的选拔模式。加入传承班的学生,在原有班级的专业学习以外,会由中医专家教授或社会名中医、名专家担任指导老师,进行一对一或一对二的教学辅导。
“传承和创新一样重要,越是在我们的事业发达、兴旺、高速发展的时候,越要紧紧把握住传承这个根。”张伯礼在2011级中医传承班拜师会上这样说道。自2009年开办传承班,拜师会也成为了一种“传承”。拜师会上,加入传承班的学生会向自己的指导老师鞠躬行拜师礼并合影。学生对老师尊敬有加,老师对学生倾囊相授,拜师仪式即是传承的开始。
勇博励志班亦于2009年创办,除了每日的晨练与晨读,还开展了如勇博沙龙、学习经验交流会、专题讨论会、志愿服务等多项活动,旨在磨练学生成才,提升其综合素质。
传承非一朝一夕,坚持才是关键
谈及中医,大一的杜丰廷认为:“中医经过无数前辈、学者的摸索,是一门极富价值的科学,值得我们尊敬、学习和传承。”作为一名新生,他在入学前曾担心中医的教学会照本宣科,但在第一次接触到老师后,他就打消了这一疑虑。
书中晦涩难懂的知识老师会耐心解释,还会通过真实案例来讲解所学知识在临床中的运用。遇到不懂的问题,杜丰廷便大胆提出,老师不吝口舌,“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
大二的陈慕倪也有同样的感触。大多数人或许会觉得中医枯燥无味,中药课的夏老师却打破了这种成见。她上课时不仅结合临床治疗,具体讲述每味中药的效果和运用,还会把临床遇到的趣事带进课堂,让教学变得更生动有趣。
中医不是闭门造车,跟起社会热点来也毫不费劲。在广大年轻人为秃头而烦恼的时候,陈慕倪已经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如何用侧柏叶治疗脱发了。
课堂学习必不可少,临床实践也十分重要,大二上学期,学校会专门安排见习课程。
临床中,一位糖尿病患者在服药和控制食物的情况下血糖仍然很高,但经过针灸和耳针治疗后,血糖明显下降了;还有一位尿酸高患者,对西药不耐受,经过中医治疗后尿酸下降,手脚关节的疼痛也得到缓解。
目睹了这些后,陈慕倪表示:“看到那些慢性病患者真正减轻病痛的那一刻,让我更加坚定了学中医的想法。”
陈慕倪正在为进入传承班做准备,如今还在打基礎的杜丰廷也有此意。除了研习《黄帝内经》《伤寒杂病论》等理论,他还在练习气功、推拿等手法。
传承智慧,更需创新智慧
关淏方是一名理科生,向来不爱背书,因此在选择志愿时,他其实并没有多么热爱中医,只是听取了爷爷和父亲这两位老中医的意见。在他的想象中,学中医大概要背诵许多内容,就如儿时父母让他背诵方歌等中医经典一样。
但在经过系统的学习之后,他对背诵有了不一样的理解,“是为了更好地融会贯通,更好地去学习和理解中医的哲学思想以及中医的思辨。”
作为一名理科生,关淏方最喜欢做的事就是“打破砂锅问到底”,过去的思维模式告诉他,一定要弄清楚事物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他曾以为中医和这种思维八竿子打不着,如今却发现,中医学中的整体观念正是他所追求的。
最让他印象深刻的,就是学习《伤寒论》。在中药学里,对麻黄这味药,只有发汗、宣肺的功能概括。但在学习张仲景的经方时,老师会讲解它为什么能发汗、为什么能宣肺,它如何发挥这个功效,本质作用又是什么……追根溯源一番,才会被总结为书上的“功效”。
关淏方说:“中医就是传承前人的智慧,同时在这种智慧上进行创新。”如今他已大三,对中医学的热爱与日俱增。而中医学,也在潜移默化中影响和改变着他。
老师于我,就是最好的传承
高中时的某个冬天,杨茗橘因热水袋使用不当,不小心把自己烫伤了。看西医、涂药膏、做缝合,辗转几个月竟没能治好她的慢性烫伤。最后医生建议她去植皮,她只感到一阵绝望。
抱着试一试的态度,她找到了父亲的老师,使用中医药膏并配合理疗,她的烫伤在一两个月内治好了。有了这次经历,生在中医世家的杨茗橘真正认识到了中医的神奇之处。
“我高中的时候最讨厌历史课!”杨茗橘说,“所以我从得知大一会有医学史课就抱有极大的抵触情绪。”但走进课堂后,她被“打脸”了。赵健老师学识渊博、谈吐风趣,且不拘泥于课本。他所教授的论文写作、文献查询方法,让已经大三的杨茗橘受用至今。
若要论中医最看重的传承,杨茗橘觉得,学校的老师用行动让她体会到了这种精神。大二时,她曾参与了大学生创新创业的一个项目,那是她第一次接触课题,“可以说是完全不懂,连最基本的格式都不会。”指导老师李岩琪耐心地鼓励她、辅导她,陪着她来来回回地修改了十几次。尽管这个项目最后没有通过审核,但李老师安慰她:“科研就是在不断的失败中逐渐摸索的,你已经做得很好了,不要放弃。”
杨茗橘心中感慨万千,为李老师的科研精神,也为她对学生不遗余力的培养。那时她便在心里想:“如果我以后也能有幸成为一名老师或是科研人员,我也要将这种精神传承下去。”
在未来的规划里,杨茗橘计划着考研,成为一名医生。最后,她有些不好意思,但又充满信心地补充:“还想成为中医药文化的传播者,向全世界人民宣传我们的中医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