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辰月
自然博物馆(Natural HistoryMuseum)的英文原意是“自然历史博物馆”或“自然史博物馆”,这里收藏着大自然孕育出的各种奇珍异宝,不但有各种各样的动植物标本,还有来自远古的恐龙化石,甚至能见到来自天外的陨石。
自然博物馆是我们了解大自然和大自然发展历史最好的学校,这里的每一件展品都有属于自己的故事。接下来,就让我们和几件具有代表性的展品聊一聊,一起走进展品的世界吧——
来自星星的我
讲述者:南丹铁陨石
邂逅之地:国内各大自然博物馆
我要讲述的,是一个非常非常漫长的故事。
在大约46 亿年前,太阳系形成之初,我便诞生在茫茫宇宙之中。那时的我是一颗小行星的一部分,确切地说,是这颗小行星内核的一部分。因为一次猛烈的撞击,我的母星可能尚未完全成型,便炸裂为亿万块碎片。我就是这些碎片中的小小一员。
接下来的亿万年岁月里,我就这样漫无目的地飘浮在太阳系中,不知道该何去何从。我的运行轨道不断地发生着变化,因为我老是会和周围不知道从哪里飘来的星际碎片发生碰撞。撞来撞去,直到有一天,我发现自己正飞向一颗蓝色的星球。
公元1516 年农历五月的一个夜晚,我终于被地球的引力捕获,化作一场陨石雨从天而降,坠落在广西庆远府(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南丹县)境内,结束了几十亿年的流浪生活。当时,有人目睹了我的到来,并在《庆元府志》中记录道:“正德丙子夏五月夜,西北有星陨,长六丈,蜿蜒如龙蛇,闪烁如电,须臾而灭。”我也因此成为中国古代唯一既有历史记载,又有确切碎片的陨石。
如今,我的碎片躺在国内各大自然博物館里,供人们研究、欣赏。亲爱的“可可豆”,希望有一天能与你在自然博物馆里相见!
知道多一点
我国历史悠久,古代有过多次关于陨石雨的记载。
“帝癸十年,五星错行,夜中陨石如雨。”《竹书纪年》中的这句话,记载的是发生在距今约3 800 年前的一场陨石雨,这是世界上关于陨石雨的最早记载。
“秦献公十七年,栎阳雨金。”《七国考》上的这句话,则是世界上关于铁陨石雨的第一次可靠记载。这场铁陨石雨发生在公元前368 年。铁陨石是陨石的一种,含铁量达到90% 以上。
我如宝石般璀璨
讲述者:永生龙化石“埃里克”
邂逅之地:澳大利亚博物馆
大家知道吗?有一个研究化石是如何形成的专门学科,叫“埋葬学(Taphonomy)”,又叫“化石形成学”。我要讲述的故事,就跟这个学科的研究成果有关。
我是一具永生龙的骨骼化石,是在澳大利亚的一个小镇上被矿工发现并挖掘出来的。
我的问世让人们大为惊奇,我甚至被认为是“国宝级”的化石,上万人筹款将我从私人收藏家手上买下来,送进了澳大利亚博物馆。人们还给我取了个名字——“埃里克”。我之所以如此珍贵,是因为我的骨头都是“宝石”。
埋葬学告诉我,当动物的骨头被埋入地下后,环境中的矿物质会逐渐填充骨头的缝隙,或是替换骨头本身的成分,最终将骨头石化,这个过程叫“石化作用”。
幸运的是,在石化的过程中,我的骨骼逐渐被二氧化硅水合物所替代,最终形成了一种被称为“澳宝”的宝石。也就是说,我是一具由宝石组成的化石,世间罕有,够珍贵吧?
知道多一点
澳宝,又称欧泊(Opal),是一种非常奇特的宝石,色彩多变,盛产于澳大利亚。澳宝是如岩浆一般的二氧化硅胶体流入地下之后逐渐形成的。如果这些二氧化硅胶体流经的地方恰好有生物遗骸留存,这些生物遗骸就有可能被宝石化,成为“澳宝化石”。
谁比我们更“倒霉”
讲述者:棘龙化石
邂逅之地:慕尼黑古生物博物馆/ 巴西国家博物馆
世间化石何其多,谁能“倒霉”得过我?
一重倒霉,是我们多灾多难。
棘龙化石,最开始是1912 年一支德国考察队在埃及发现的。他们将化石带回德国,存放在慕尼黑古生物博物馆里。结果,二战爆发,这些化石毁于战火。
2018 年9 月2 日,一场大火让巴西国家博物馆的馆藏损失殆尽,其中就包括棘龙属奥沙拉龙的化石。
二重倒霉,是我们这些棘龙化石被发现得越多,棘龙的“地位”反而不断下降。
一开始,科学家从有限的化石碎片中,推测棘龙是一种大型食肉恐龙。这种恐龙背上长着“帆”,体长达到15 米,有着血盆大口,比霸王龙还要雄壮。因此,在2001 年上映的科幻电影《侏罗纪公园3》中,棘龙将霸王龙打得毫无还手之力。
然而,随着后腿化石被发现,棘龙一改“大长腿”的威武模样,变成了四肢着地的“短腿伏地魔”,而且被认为主要生活在水边,以鱼类为食。从此,棘龙的威猛形象大打折扣。
2020 年,人们又发现了棘龙的尾椎化石。这下更不得了,棘龙的尾巴从又粗又硬的形状变成了类似蝌蚪尾巴的形状,往日能和霸王龙一战的威风,算是一去不复返了。
知道多一点
复原一种恐龙的形象,除了通过骨骼化石来推测,科学家还会借助足迹化石来修正。例如,科学家能从足迹化石中推断出,这种恐龙是四肢着地,还是仅靠后肢直立;能从足迹间是否有尾巴拖行的痕迹来判断这种恐龙的尾巴是拖在地上的,还是平行于地面的。
被中断的时光
讲述者:“马克·吐温”巨杉标本
邂逅之地:美国自然博物馆
大家知道现在世界上最大的树有多大吗?它是一棵生长在北美洲的巨杉,人称“谢尔曼将军”。它高达83.8 米(约27 层楼高),最大周长31 米(约一个羽毛球场的周长),体积约为1 486.6 立方米(能装满8 间普通教室),重达2 800 吨(相当于500 头成年非洲象)。它不但是最大的树,还被认为是地球上现存最大的生物。
而我,曾经是比“谢尔曼将军”还要高大的存在。我叫“马克·吐温”,曾经也是一棵矗立在北美大陆的巨杉。我高达100.9 米,被认为是人类目睹过的最大的生物。而且,我当时只有1 341 岁,这在巨杉家族中还属于年轻后生,天知道我未来会长成何种模样。
可是,这一切在1891 年戛然而止。我倒在了伐木工人的斧头和锯子下。人们将我身上并不算最大的两块木材横切面送进了自然博物馆。一块留在了美国自然博物馆,一块漂洋过海,被送往英国。
知道多一点
巨杉是杉科巨杉属的唯一物种,学名Sequoiadendron giganteum ,仅分布在北美洲内华达山脉西侧部分地区。成年巨杉普遍高达60~80 米,能轻松活过1 500 岁。在很长一段时间里,巨杉都是猎奇类新闻的“宠儿”,人们惊叹于它们的高大。
巨杉并非优秀的经济树种,它们木质松脆,仅适合制成篱笆或柴火,但即便这样,还是有约三分之一的巨杉在19世纪中期被伐倒。幸运的是,人们很快意识到这些“巨人”的珍贵,将它们保护下来,让今天的我们得以继续目睹它们的伟岸。
真的假不了,假的真不了
讲述者:皮尔唐人复原像
邂逅之地: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在探索自然的旅途中,由于知识和技术的局限,人们闹过不少笑话,比如将真的当成假的,把假的弄成真的。
鸭嘴兽就是典型的“将真的当成假的”。18 世纪末,当欧洲人第一次见到鸭嘴兽标本时,他们压根儿不相信这东西是真的。甚至有学者花了很大的功夫来寻找标本身上的拼接痕迹,以证明这不过是一件用水獭和鸭子拼出来的冒牌货。直到博物学家们亲自探访澳大利亚,见到了活蹦乱跳的鸭嘴兽后,人们才算是接纳了这一全新的物种。
而我——皮尔唐人则是源自一场“把假的弄成真的”的科学騙局。1912 年,皮尔唐人化石被发现于英国南部,其特征是臼齿接近黑猩猩,颅骨接近现代人类。科学家认为,这是一种独特的人类,既能证明早期人类是在多个地区独立演化的,又能弥补人类进化过程中的空白。
随着科学的进步,1953 年,科学家利用新技术对皮尔唐人化石进行了重新检测,发现这不过是一场骗局——所谓皮尔唐人的颅骨,不过是来自中世纪的人类颅骨;牙齿则的的确确是黑猩猩的牙齿。
如今,这场骗局早已烟消云散,只剩下我这尊“皮尔唐人复原像”依旧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里向大家讲述着这个故事。
知道多一点
与皮尔唐人一起出土的,还有各种已灭绝的动物化石和一些原始石器。不过,这些东西后来都被证实并非是当地的。皮尔唐人考古现场完全就是人为制造出来的考古骗局。那么,这场骗局的始作俑者是谁呢?目的又是什么呢?有人怀疑,这是一场唯灵论者(相信灵魂,认为灵魂和精神是世界的本源)设下的“陷阱”,用来嘲弄和欺骗相信达尔文进化论的人。
全村的希望
讲述者:渡渡鸟软组织标本
邂逅之地: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博物馆
我想接着上一个话题继续聊聊,因为我也是一个“赝品”。
在因为人类行为而灭绝的动物中,渡渡鸟绝对算是明星。这种不会飞的鸟儿原本生活在无人居住的毛里求斯岛上,16 世纪,人类的到来给它们带来灭顶之灾。仅仅数十年,这种鸟儿就彻底从地球上消失了。更遗憾的是,就连渡渡鸟的完整标本也因为保管不善而没能留存下来。如今,人们在一些自然博物馆里见到的渡渡鸟标本,通通都是用其他鸟类的羽毛和其他材料拼接出来的“赝品”,或者称为模型更合适。比如存放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中的渡渡鸟标本,就是用天鹅幼鸟的羽毛制作的。
当然,我要说的重点不是这些。
在英国牛津大学自然博物馆里,珍藏着世界上仅存的渡渡鸟软组织标本残件,残存头部、脚骨等部分结构。虽然无法拼接成完整的渡渡鸟,但是,我们存在的意义重大。我们是世界上最后的渡渡鸟基因库,科学家有希望从中提取出渡渡鸟的DNA。随着基因技术的发展,人类能否在将来弥补过错,将渡渡鸟重新带回地球,就全靠我们了。
知道多一点
动物标本大致可以分为5 类。
1. 剥制标本:将动物皮毛剥离下来,经过防腐处理后,套在木头或金属骨架上,并填充稻草或棉花。
2. 浸制标本:将动物体直接浸泡在高浓度酒精或福尔马林溶液中。
3. 骨骼标本:将动物骨骼处理干净后重新组装。
4. 塑化标本:用树脂将动物本身的体液置换出来,让动物的皮肤、肌肉和内脏等变得像塑料一样。
5. 干制标本:利用日晒、烘烤等方式,将动物体进行脱水处理,常见于昆虫标本。
现代技术还原蓝鲸故事
讲述者:蓝鲸骨骼标本
邂逅之地: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
我要讲述的,是一个忧伤的故事。
如今,只要你走进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中央大厅,就能一眼看到我。我就是悬挂在那里的蓝鲸骨骼标本。我长达25 米,重达4.5 吨,是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镇馆之宝,被人们命名为“希望”。
我的前生,是一头搁浅在爱尔兰海滩上的蓝鲸。这场意外,发生在1891 年的一个清晨。
一百多年来,人们一直希望弄清楚我的身世。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近年来,我的过往逐渐在人们眼前展开。
首先,人们通过对鲸须中的化学成分的分析,确定我是一头年轻的雌性蓝鲸,去世时仅有15 岁(蓝鲸大约在8~10 岁时成年,寿命一般在50 岁以上)。
接着,通过更加深入的研究,科学家还原了我走过的短暂岁月——我在大西洋的亚热带海域长大。在能长途旅行之后,我像其他蓝鲸一样,开始了迁徙的生活:夏季到北极圈附近的北大西洋海域觅食磷虾,冬季回到亚热带海域躲避严寒。在搁浅的前一年,我有了自己的宝宝。宝宝断奶之后,我离开哺育幼鲸的温暖海域,往北方迁徙。就在迁徙的途中,我遭遇了恶劣的天气,最终迷失方向,搁浅在了爱尔兰的那片海滩。
如今,我在英国自然历史博物馆的中央大厅里,继续讲述着“希望”的故事,也希望我能唤起更多人来保护大自然,保护那些生活在大自然中的精灵。
知道多一点
还原蓝鲸的故事,科学家利用了名叫“同位素比值”的技术。简单说,这种技术就是将动物体内的各种元素与环境中的元素进行对比,来判断它生活的地点。举个不太恰当的例子,如果一个人体内的铅元素含量超标,说明他生活在一个铅元素很丰富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