磨占雄
(山西旅游职业学院 旅游文化与艺术系,山西 太原,030000)
锔瓷是中国传统手工技艺(以下简称手艺)的一种,具有历史悠久、技术精湛、实用性强等特质,并蕴含有丰富的科学、艺术、审美价值,已成为一项独具民族特色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锔瓷手艺的产生,源自人们在生产劳动和日常生活中对陶瓷制品的依赖与需求,也是一种经济生活方式的体现。众所周知,陶瓷器一直被人们视为生产、生活常用必备器皿而长期使用,无论从最初陶瓷器的烧制艰难,还是到陶瓷器生产规模化,锔瓷手艺都伴随其生发、发展和演变。随着现代化程度日益提升,锔瓷手艺一度因社会需求的改变而面临萎缩、淘汰的危机,但是当锔瓷手艺真正的价值内涵被深入挖掘、传统手艺爱好者热衷积极探索与创新时,锔瓷手艺又与逐渐当代陶瓷文化共生发展,结伴同行,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知来处,明去处”,通过对古法锔瓷手艺的发展渊源、历史演进的研究与思考,对其价值内涵进行精准定位,是实现锔瓷传统手艺“传承再发展、创新再利用”的理论基石。
陶瓷是生产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重要日用品。从距今约两万年江西仙人洞史前遗址发现的迄今世界上最早的陶片[1],到今天唾手可得的精美瓷器,陶瓷器的烧制经历了漫长而艰辛的发展历程。最初的陶瓷器使用者十分珍视这些来之不易的器物,在面对发生破损的陶瓷器时,古人首选的解决办法并不是随手丢弃或废弃,而是积极寻找补救复原的措施,这种敬天惜物的美德由来已久。
陶瓷器的修补之法自古有之,在马家窑文化的半山、马厂文化类型中,如甘肃广河地巴坪“半山类型”墓地出土的彩陶器有在裂缝两旁留有修补的钻孔痕迹,彩陶瓮有破损后经加工补修过,生前仍在使用,后又随墓主人埋葬[2];甘肃永昌鸳鸯池马厂墓葬出土的一件单耳筒形杯,残破又经补修,在裂缝两侧对称钻孔十四个[3],均发现过钻孔修补的陶器。另有卡若文化[4]、仰韶文化[5]等遗址中都出土过人工对称钻孔进行修补的陶器,钻孔修补的方法依据陶器的破损程度采用了两孔修补、四孔修补和八孔修补法[5]。钻孔技术由来已久,在石器、玉器、骨器、陶器等不同质地器物上应用普遍,且日趋成熟,为钻孔缀合修补陶器提供了强有力的技术支撑。这种方法需要将陶器本体钻通,钻孔一般对称分布于破损裂缝两侧,通过利用绳索类材料(如动植物纤维等)穿过钻孔将破损的陶器绑缚缀合后,达到继续使用的目的。公元一世纪至公元二世纪在的英国多地罗马遗址出土的萨米安红陶片有钻孔,有金属条绑接或用X型铆钉连接的痕迹[6],说明了钻孔缀合修复法中已经使用金属作为绑缚连接的材料。为了能将破碎的陶体进行连接和复原,除了钻孔缀合法,还有使用天然胶粘剂[7]或是以陶补陶[8]、金属补陶[9]的修补方法。
在成书于元末的《墨娥小录》[10]中记载有瓷器的粘接修补方法,“粘官窑器皿法,用鸡子清匀糁石灰……其牢固异常且无损痕”[11];清代《景德镇陶录》亦有类似记载,“用未蒸熟面筋,入筛净细石灰少许,杵数百下,忽化开如水,以之粘定缚牢,阴干,自不脱,胜于钉钳。但是不可水内久浸……”。[12]尽管使用胶粘剂黏结陶瓷器后有“不可水内久浸”等不可避免的缺陷问题,但“牢固异常”“无损痕”等优势依然延续至今,加之材料合成技术不断更替,产生更多更好的合成胶粘剂,以致粘接法仍是陶瓷器修复方法中的主流。在朱尔法(Julfar)中世纪古城资料整理总结出,利用铜丝和涂料填充钻孔进行修复远东瓷器(中国产和泰国产的瓷器)的现象[13],修复用的孔钻孔非常小,填充后还可以照常使用,用来盛装东西或摆设,此时的钻孔仍是钻通瓷体器壁,涂料用来对钻孔和铜丝外的缝隙进行补漏。可见,在西方,用金属修补陶器或者瓷器时,如若需要在器物上钻孔,钻孔都是要钻通器壁,并采用金属焊接技术、涂料填充等再将有孔洞周围补缺,这与我国采用金属修补陶瓷器的锔瓷手艺中的钻孔技术有所不同。通常钻孔不会钻通器壁,一般钻孔深度约是器壁厚度的三分之二,金属与陶瓷之间的连接利用的是金属本身的抗拉力,从而达到箍紧器物碎片的作用。明朝时期,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在其《中国见闻札记》中介绍进行锔瓷修复后的器物还可以耐受热食的热度而不破裂,且盛汤水也不漏。证实古法锔瓷可以克服一些黏结剂不耐高温、不耐水浸的缺陷。另外古法锔瓷还有胜于粘接法的独到之处,便是对于瓷器上的裂璺修复十分有效。受当时黏结剂本身的渗透性限制,无法完全渗入器物上的裂璺中,为了让器物不至于彻底破碎离体,使用锔瓷便成为一种较合适的补救办法[14]。粘接法和锔瓷绝非独立单边应用,而是互学互鉴,甚至共用于一体,相得益彰。
古法锔瓷实质优势在于它的实用性和安全性。锔瓷使用的材料主要是金属铁和铜,这些材质安全性较高,食用器具也常用到铁质和铜质制作,推断古法锔瓷最初应是多用于日常食用类器物的修复。古法锔瓷使用这样的材料进行修复不仅实现了破损器物功能性的恢复,较之使用黏结剂材料更为实用且安全,即使是现如今使用的各种化学材料及粘接材料,在高温条件下也很难做到安全使用的标准。不仅是选材方面的安全性,在实际操作时,锔瓷往往在食用器皿的外侧面实施,如碗、盘的器物外壁,可以有效防止与食物直接接触。在陈设类器物上的锔瓷手艺就无须考虑这方面的问题,更看中恢复功能的实用性,选材也丰富一些。尤其是在现代锔瓷手艺中,化学黏结剂、自动化钻孔工具已经融入锔瓷手艺中,实用性需求逐渐减弱。虽然古法锔瓷并不是古人修补陶瓷的唯一手艺,却是解决陶瓷器破损问题后,仍能继续安全使用的最有效的一种实用手艺。
“百工从事者皆有法,百工为方以矩,为圆以规,直以绳,衡以水,正以悬,无巧工不巧工,皆以此五者为法。”[15]锔瓷手艺作为“百工”其一,同样遵循着法度,以材料的物理和物性[16]的认识为基础。陶瓷与金属之间通过钻孔来实现二者的物理性连接,不借助中间介质进行的锔合。锔瓷中金属锔合技术借鉴于其他行业,并非首创,如在古代营造业、车船制造业、器物制作等[17]行业的运用,历史悠久。但以同样的模式成功试用于陶瓷材质上,除了在技法“规矩”上的认同和借鉴外,定是经过了诸多可行性的考验。
首先是钻孔工具的选择。从理论上工具的硬度要大于陶、瓷,且钻孔时施加在器物表面的压力、摩擦力等不会造成本体的二次伤害,这对易碎品陶瓷来说具有极大的挑战性。陶、瓷器表面工艺有着严苛的要求,古法锔瓷不考虑其物性是不可能的,考虑到陶瓷制品胎釉的质量,因此多用在修复瓷器和紫砂等高温烧制器物上。另外钻孔技术对手工匠人的“手感力道”同样有着苛刻要求,俗话说“没有金刚钻,不揽瓷器活”,讲的就是手工匠人在运用钻孔工具时的自我悟性和意识感觉。这种恰到好处的手法,也是锔瓷手艺的灵魂。
其次是古法锔瓷材料的选择。金属材料主要是铁、铜,二者质地硬,具有良好的延展性,且资源丰富、易于获取。总体来说被选用的金属材质符合物理力学的要求,如成型后的金属锔钉两端嵌入钻孔后所起的作用力可以将陶瓷破损部位紧密箍住。凡此种种恰是贵金属中金、银类锔钉所不具备的,因此在修补中使用较少。另有锔缸、补缸工序完成后会用盐卤和细铁砂将涂抹锔过的部位,铁砂遇见盐卤便会生锈,结成坚固之体,锔补之处滴水不漏,且能耐久[18]。这种锔缸的方法利用的则是化学原理——原电池反应,不仅可以自发进行,还加速铁的生锈反应,大概2到3天即可完成,恢复正常使用。这种巧妙地反向利用铁的生锈原理进行器物补漏,看似传统手作的古法锔瓷手艺,却处处蕴含着丰富的科学原理。与之相反,在古法锔瓷中会将砸扁的金属线制成锔钉嵌入钻孔中,有时还会在锔钉表面及钻孔多余的空隙中涂抹油灰[19],这样的做法不仅可以填缝补漏,应该也具有预防金属表面生锈的作用。
最后是金属和陶瓷本体之间的连接类型丰富,符合法度规矩。以实用为主的古法锔瓷运用的锔钉大小样式一致,排布整齐有序;锔补的金属片剪裁得当,恰到好处,这都是在手工技艺的法度准绳和技术原理的要求范围内,达到最佳的修复效果,而非随心所欲,无规无矩。除了基于定点定位钻孔,手作锔钉或片以及确定锔合类型几点必备要素外,必须结合锔瓷手艺人的“手感力道”方可达到“人与物合一”,也是锔瓷最终成败的关键,成为锔瓷手艺的灵魂所在。
古法锔瓷手艺是在符合大众审美需求和变化的基础上,不断求索,守正创新。锔瓷所用的金属锔钉补件,其金属光泽能够给人以直观的视觉冲击。古代瓷器进行金属装饰时常会用到贵金属中的金和银,如唐代法门寺地宫出土的两件金银平脱秘色瓷器,秘色瓷外部髹漆,腹部鎏金团花装饰,口部加银棱,完美地将金银、髹漆工艺结合装饰于秘色瓷表面[20]。宋代又出现对瓷器口部的“芒口”采用金、银、铜金属进行遮盖和装饰的做法,这种装饰并非平民百姓使用。而古法锔瓷则是以修补实用为目的,常用金属铁和铜,后来又用到锡铅等。认为古法锔瓷后的器物不具美感的看法其实是长久以来的一种误解。明朝工匠对日本室町幕府将军足利义政收藏的南宋龙泉窑瓷器进行了锔钉修复,采用的是六枚铁锔钉。根据《马蝗绊茶瓯记》中详细记载“明人遣匠以铁钉六钤束之,绊如马蝗,还觉有趣,仍号马蝗绊茶瓯”。今人观之,马蝗之形与美观相距甚远,殊不知,当时锔瓷用铁钉修复完成后,经过长途跋涉到达日本时,难免锈蚀、发黑。当最初锔瓷修复完成时,铁锔钉应呈银白之色,与莹润如玉的梅子青釉色相映成趣,令人赏心悦目。而呈金黄之色的铜锔钉,同样符合古人对金银象征永恒、华贵的审美情趣。
锔瓷手艺必须符合大众审美,但又独具个性特色。锔瓷虽是民间手工艺,由不同的手艺人对锔钉排布组合、锔补金属片剪裁塑型,再配合以随机发生的无规则性的器物破损形态,锔瓷修复效果自然不会千篇一律。反而需要手艺人运筹帷幄,与物至间灵活统一,最终以个性化方式展现出智慧与力量之美。古法锔瓷作为实用技术在较长的历史长河中已得到了充分的发展和应用,基于此,一种全新的锔瓷细活即“锔秀活”在清代脱颖而出,它将多种金属工艺,如冶金、锻铜、镶嵌、刻画等应用其中。金属种类和工艺技法不断创新性地融合到锔瓷手艺中,以适应注重陶瓷表面装饰效果的社会需求,对破损器物的被动修补转变为主动为之,对美观的需求胜于实用,彰显出传统手艺创新求变的能动特征。至此,古法锔瓷迎来了前所未有的一个发展高峰,至今仍有序传承。
世间没有一成不变的手艺,锔瓷手艺也在不断寻求发展和变化。古法锔瓷是将金属工艺运用到陶瓷器修补的体现。长期以来,以满足生活需求、实用为主是古法锔瓷手艺的本质特点,也是其自身局限性所在,显然,这与陶瓷烧制工艺发展有着密切关系。当陶瓷器烧制工艺不断成熟达到顶峰,陶瓷制品的胎釉质量可以附加多样的金属工艺时,原有的高难度金属工艺和技法同样可以在陶瓷器上成功呈现,这既是大众审美需求的改变,也是生产社会化的必然结果,体现了古代劳动人民包容并蓄的智慧和海纳百川的气魄。进入新时代,人们对“回归传统、亲近自然”的向往和审美取向不断提升,对传统手工技艺及其产品提出了更多更高的需求。锔瓷手艺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保护传承的同时,更要注重创新发展,即以传统锔瓷形式为基础,采用现代工艺技术,在手法、工具、材料等方面进行创新,实现金属技艺与陶瓷技艺相互结合的多样性发展,充分发挥出它的当代价值和时代意义。正所谓,手艺是永恒的,与手艺同行[21],共同迈向未来。